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铁血林黛玉 >

第142章

[红楼]铁血林黛玉-第142章

小说: [红楼]铁血林黛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四姐笑着走了,到了竹林外自然有小太监帮她拎着食盒,不用她亲自辛劳,只是过来看看徒弟而已。

    碧卢抹抹嘴:“吃的不错,我都不想回山了。林姑娘,你这儿有什么好茶叶配外面的竹叶雪?”

    面汤有点咸了,我刚刚吃了好多炒熟的瓜子,嘴里有点干。

    黛玉歪着头想了想,从柜子上拿下来一个小匣,打开盖子里面分着八个格子,放着银雕花茶叶罐,她想了想:“贡眉(白茶)性属中庸,不寒不热,但我喝着有冰雪之味,若用雪水化开了煮茶,滋味应该不错。”

    碧卢起身:“好,我去收雪,你等着吃茶吧。”

    黛玉看了看架子上放的银壶和茶具,她素日懒怠亲手煮茶,喝惯了师父端来的甜汤,或是姚三郎取的竹汁,每隔两三日才亲手煮一次茶,这茶具,煮白茶和也算合适。

    她忽然想起来一件要紧的大事:天爷!师父打算做杀猪菜!她要去杀猪吗?她怀着孕呢!

    我想想,嗯,书上说:凡女子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色,勿听恶语,省□□,勿咒咀,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登,勿临深,勿下,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常听经书,遂令男女如是,聪明智慧,忠真贞良,所谓胎教者也。

    杀猪会血流满地吗?算是恶色吗?我想一想,就算是庖丁解牛那样的技艺,也不好吧?

    她跳起来,飘一般的飞掠出去,找师父。

    不要亲手杀猪啊!千万不要亲力亲为!

    …………

    薛姨妈脸上忽喜忽忧:“你宝兄弟惹怒了公主的先生,又要叫她老子打了。”

    “嗯。”宝钗头疼的想着自己要怎么办,才能瞒过娘亲和哥哥,偷偷跟师父联系。

    薛姨妈又道:“可我看着公主好像挺喜欢你,赐给你的东西也与别人不同,还只拉了你的手。你说这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意思?”

    宝钗:“嗯。”派人去给师父送信?派谁去?

    薛姨妈道:“宝兄弟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能这么不懂事呢,你说他爹会打他吗?咱们总听说政老爷打儿子打的如何如何凶,可也没瞧见,你说是老太太心疼孙子,还是真打的狠?”

    宝钗:“嗯?”满腹心事的美少女,只是胡乱的嗯呐两声应付母亲。心里头盘算着几个家丁的名字,好像谁都不会守口如瓶的不告诉别人。

    薛蟠坐在旁边极其没耐心的往嘴里灌着茶:“打呗。”

    薛姨妈点点头:“左右有老太太和你姨妈护着,也不要紧。你说宝玉管那个女官叫婆子,不会牵连到咱们家黛玉吧?我听说宫里头太监女官最小心眼,万一在宝钗待选的时候,给她使坏怎么办?咱们得多花点钱打通关节,别让别人欺负你。”

    宝钗:“嗯……”

    要不然让莺儿去?嘻,我也是太紧张,都昏了头,莺儿哪行。

    薛蟠担心的看着妹妹,心说妹妹担心的都傻了:“娘,您说得对。”

    “宝钗啊。”薛姨妈漫不经心说:“你别唬我,你娘在江南住了二十多年,没听过有你说的那种‘方言’。那到底是什么话?你怎么会说的,怎么公主也会说?”

    宝钗:“嗯?”不如我如实跟娘和哥哥说了?就说那天救了我的姑娘留下地址,我要送些东西感谢她?哥哥如果知道我美艳的师父就在京城,他一定会找过去,我师父会揍他吗?

    薛蟠怯怯的看着妹妹:“听娘转述的这两句,好像是”江湖黑话。

    宝钗猛然惊醒,破天荒的把眼睛瞪的又大又圆,给他杀鸡抹脖子似得使了个眼色。

    薛姨妈眼睛一亮,追问道:“好像是什么?”

    薛蟠看宝钗那么激动,乖乖的说:“好像听妹妹原先的奶妈妈说过,那奶妈妈原先也是个饱读诗书的人,兴许是她给妹妹留下什么书了。”平生撒谎从没这么紧张过!!!!

    薛姨妈又道:“你过些日子要入宫待选,若是入选了,我和你哥哥就从贾府搬出去,免得你姨妈瞧见我们觉得嫉妒。”

    宝钗强打精神应付了半个时辰,把娘应付过去了,和哥哥一左一右送母亲出了屋,目送丫鬟扶着她离开。转身一把攥住哥哥的手:“哥哥!”

    薛蟠也抓住妹妹的胳膊,压低声音,紧张兮兮的问:“宝钗,你跟哥哥说,离家那段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明明是黑话!我别的不懂,什么叫‘合字’,什么叫‘亮青子’我是知道的!”

    你哥我人面广,朋友多,不是一问三不知的二愣子!合字是江湖同道的意思,亮青子是快刀的意思!

    宝钗抿着嘴想了三秒,长叹一声:“哥哥,既然你都知道了,那我也不瞒你。我离家这段时间,拜了个师父,就是你那天见到的红衣美人。”

    薛蟠不仅是眼睛亮了,连他的脸都变得亮堂堂的:“她很好看,是吧~你怎么认得她?”

    宝钗发挥了自己小时候偷看话本的天赋,飞速编出一个故事来:“我当时被人掠走关起来,第二天就被师父救出来了,只是我当时昏迷不醒,又被迫换了粗布衣服,师父不知道我是谁家的女孩,她有急事要上京来不及在当地停留,就带着我赶路。

    刚开始我不知道她时好时坏,偷偷提了你的名字,师父说你……长得挺可爱就是举止粗鲁可恶,我就不敢说是你妹妹。然后”

    “先别然后!”薛蟠摸着脸,喜滋滋的问:“她说我长得挺可爱?不对吧,应该说我是英俊的翩翩美少年呀。”

    宝钗叹了口气:“没有,就说你胖的像个包子。”对不起了师娘,其实师娘才是包子。

    薛蟠郁郁的点点头:“没想到,她那样的小佳人竟不喜欢我这虎背熊腰的汉子。”

    宝钗差点一口血喷出来,差点热毒攻心,看看哥哥嫩的连胡子都没长出来的脸上,她特别想问问,哥哥你平时是不是不照镜子?你从哪儿看出来自己是‘虎背熊腰的!汉子!’嗯?

    努力忽视了这些,宝钗道:“然后师父教了我一点武功以自保,还教了我江湖唇典,她以为我是小户人家的女孩子,就跟我说要懂得多一点才能生存。”

    薛蟠抹泪,抽抽鼻子:“我就知道,我所爱慕的美人一定很心善。她真是个好人!”

    宝钗仰起头,眼角滑过一颗泪珠,悲怆的说:“是啊。”

    救命……我薛宝钗为什么会沦落到如今的地步!师爷会什么时候告诉我师父?

    我师父看见我蠢蠢的哥哥,会看在我的份儿上不打死他吧?

    薛蟠擦擦眼泪,又拿自己袖口给妹妹擦擦眼泪,坚定不移的说:“如果能找到她,我一定要向她求亲。这样的好女人,容貌美,又对你好,宜室宜家……是宜室宜家这个词吧?”

    “……是。”宝钗捂着心口,吩咐道:“莺儿,去取冷香丸来。”上火啊,上火的牙都疼!

    莺儿应了一声,慌忙去了。又要去树下挖冷香丸,又要去厨房吩咐人煎黄柏汤给姑娘服药。

    薛蟠慌忙问:“好不央的,怎么又要吃冷香丸?怎么了?”

    宝钗含蓄婉转的说:“师父她,不是很喜欢你对她说的那些话。”

    薛蟠两眼傻白:“我说什么了我怎么不记得了?”

    宝钗换了一种说法:“师父她很讨厌别人调戏她。”

    薛蟠眨眨单纯的大眼睛:“我没有调戏她呀。”

    宝钗捂胸口:“药呢……”

    这下真是火毒攻心,她两腮发红,心口有什么梗住似得。

    薛蟠连忙扶着她去椅子上坐稳:“好妹妹,你知道哥哥蠢笨,有什么话你直说,好不好!”

    宝钗攥着他的手腕,一个字一个字的说:“我师父脾气不好,动辄出手伤人,最讨厌别人说她长得漂亮想娶她那种话,你别说。”

    “噢。”薛蟠不敢给她胸口顺气,只能摩挲她手背:“好好,妹妹你放心,我一时半会见不着她,在背后说两句话不怕她听见,当面时我绝不敢说,好不好。”

    宝钗这才微微松了口气,又有些烦恼:“哥哥……”

    “哎!你说,有什么事哥哥给你办。”

    宝钗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我知道师父跟谁有联系,哥哥,你去帮我送封信给师父。”

    薛蟠立刻点头,满口应下:“好啊,若能把她请来家里做客就更好了。”

    好开心,妹妹什么都不瞒着我~还和美人姐姐有那么深的渊源!好棒!

    宝钗觉得心火稍退,起身去书桌前写信:“可别让娘知道,她听说我学武,要担心的。”

    要唠叨死我!_(:3」∠)_

    薛蟠笑的可甜了:“你放心。我只悄悄替你们鸿雁传书就是了。”

    宝钗:(⊙o⊙)啊?

    薛蟠看妹妹的表情:“我说错了吗?”

    可能我真该多读书了?可是一个江湖中厮混的女人能有多少学识,难道红衣的美人姐姐会嫌弃我不通文墨吗?

    别逗了,我年少多金,简直是最好的男人,普天下的大闺女小媳妇,谁不喜欢我?

    宝钗忍住了,没有说他有什么说错的地方——就算纠正了,哥哥也记不住!

    她默默的写了一封信,开头给师父问安,解释了自己阖家搬来京城的原因,又说了自己没来得及给师父送信因为没有可靠的人,自己又不认识路不能去找师父,又把刚刚扯得慌用黑话写进去。写好之后晾着两页信纸,用手扇风。

    薛蟠出去叫人拿来一个信封,又吩咐丫鬟去厨房叫人做粘信封的浆糊。

    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他回屋换了一套更加好看、沉稳的沉香色绣白玉兰直裰,翻出秀才的帽子斯斯文文的戴上。捡了一枚香饼含在口中:“信给我。去哪儿送信?”

    宝钗无可奈何的把信交给他,已经不想再劝说什么了,就这样吧。把地址一五一十的说了。

    薛蟠挺高兴的一拍手:“那地方我去过呀,就是去那儿打听的有没有武功精妙又肯被人请去当教习的老镖头,他们说已经有点眉目了。”

    他怀里揣着浆糊还没干透的信封,骑着高头大马,春风得意马蹄疾。

    宝钗双手合十:“阿弥陀佛,福生无量天尊!保佑我哥哥……活着回来。”

    …………

    卓府门口很热闹,一个方脸的斯文书生坐着一乘小轿来到门口,派书童去问门子:“项姑娘在吗?”

    门子问:“你家相公姓甚名谁?项姑娘在闭关,发下话来不见外客。”

    书童有些惋惜:“我家相公姓秦,在朝为官,是项姑娘的旧相识。”

    门子目光灼灼的盯了过去,‘旧相识’啊,这位小少爷就不嫌油腻吗?项姑娘美则美矣,就是太胖了。他想了一下:“秦御史?那是项姑娘吩咐过的人,请进吧。”

    这一乘小轿又抬了进去,只是换了两个卓府上的轿夫,不许外人的轿夫入内。

    到了二门外轿子停下,跟过去的小管家掀开帘子:“秦大人,您请下轿,挪动贵足走几步就到了。”小管家送秦御史到了项包子‘闭关’的小院门口,红漆大门虚掩着,他还是敲了敲门:“项姑娘,你的朋友来了。”

    项包子的声音远远的传出来,有些沮丧:“谁呀,叫他进来吧。”

    小管家微微鞠躬:“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