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琅琊榜]莅阳旧事 >

第46章

[琅琊榜]莅阳旧事-第46章

小说: [琅琊榜]莅阳旧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有所不知,被供灯之人有了病厄灾祸,此灯便会明灭不定,若驾鹤西去,光明灯自然会灭。这便是世人所说的人死如灯灭!”小沙弥恭恭敬敬回话道。
  莅阳跟着他一直走到了佛塔顶层,就见一个雪白长须的老僧迎了出来,那小沙弥将她交给老僧接待,然后告退了。
  “这便是佛灯阁?”莅阳问道。
  顶层高阔而空旷,格局和楼下差不多,都是壁上一排排的神龛,上面供奉着一模一样的佛灯。只不过头顶高窗之上悬挂着绘有古老梵文的画轴,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严。阁中以一道黄幔分成内外两间,却不知道里面是怎样的格局。
  “正是,所有信徒皆是在此处点灯,受夠七日香火和祝福后,便会移到下面去。”老僧回答道。“女檀越是要点什么灯?”
  “北斗消灾禄位灯。”莅阳缓缓道,她一边走到了那道黄幔前,用手指了指里面道:“这里是什么?”
  “女檀越若想知道,何不亲眼去看?”老僧一面说着,一面准备朱笔和灯展。
  莅阳得到了许可,便抬手缓缓揭起了帐幔,迎面似乎吹来一阵阴风,莅阳手一抖帐幔垂落在地,她脸色不由得一阵苍白,缓缓转过身走到了老僧旁边。
  “老衲在此侍奉佛灯已近四旬,接待的每一位香客几乎都如女檀越一般好奇那帘幔后的光景,但鲜少有人同您一般冷静。”老僧将手中朱笔递过来道:“请将那人的名字写在此处吧!”
  莅阳接过笔,在暖黄的琉璃灯上写下一个谢字时却忽的顿住了,他是戴罪之身生死难料,他的名字如何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人前?想了想,笔锋一转,落下了望归二字。原来她也同他一样天真的有些幼稚,到了此时还存此奢望?
  老僧呈上黄铜灯座,道:“请在灯座底下写上您的名讳,这样您的功德才能转为他用。”莅阳一怔,却觉得笔重千斤,竟有种拿不住的感觉。她的名号世人皆知,可这一瞬却是怎么也无法落笔,有关谢玉的事,她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更不愿外人对着此灯指摘评论,顿了顿,缓缓写下了那个幼时鲜为人知的闺名:萧溱潼。
  老僧接过时瞟了一眼,不由得微微笑了道:“却也是福报呀,女檀越的光明灯数十年前便点亮了。”
  莅阳有些惊愕道:“师父此言何意?”
  老僧缓缓道:“女檀越的名讳并不多见,何况老衲在此几十年,灯阁数千盏灯皆由老衲一人照应,每一个看过的名字都会有印象。”
  莅阳古井无波般的心底忽如春冰崩裂,在老僧的指引下在第五层佛塔上找到了那展写着她闺名的光明灯,年深月久,昏黄的灯身有些老旧,朱砂的字迹也有些斑驳,但那三个字还是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世间大概没有人比她更熟悉这字迹了。
  那时他也曾无数次缠着问她闺名,可即便榻上意乱情迷时她也未曾松过一次口,但他终究还是知道了。
  莅阳小心翼翼的举起那盏灯,看到黄铜灯座下隐蔽的署名:谢郎。
  鼻中蓦的一酸,干涸的眼眶忽的盈满了热泪。
  “老衲至今仍记得立灯之人,明明一副鬼神无忌的桀骜姿态,偏生却无比虔诚的立下这盏灯。说是为新婚夫人所立,愿她一生长乐无忧……”
  老僧后来还说了什么莅阳已经听不清楚了,她几乎是跌跌撞撞仓皇失措的逃出了浮屠塔,用尽了浑身的力气,在看到门外等候的侍女时她终于无力的跌坐在地。
  数月后谢玉死训传到了金陵,接着便是金殿首告、赤焰翻案、谢氏灭族。
  莅阳再次踏上佛塔的时候,怀中抱着一个白瓷坛子,穿着肃穆的黑衣,一步步登上了佛灯阁。
  接待她的依然是数月前那位老僧,只不过这次却是他亲手掀开了厚重的黄幔。莅阳将那白瓷坛子恭恭敬敬的放在了供奉香火的神龛前,接过老僧递上来的朱笔,在黄色丝带上写下谢郎二字,将丝带绕在瓷坛上打了个结,这才退回来上香祭拜。
  黄幔放下时莅阳忍不住回头,满眼一模一样的白瓷坛子层层叠叠堆了成百上千,一时间竟是再也找不到她的谢郎……

  ☆、离苦海

  几日后,太上皇病情忽的加重,莅阳与晋阳姐妹皆奉诏进宫侍疾,谢玉只得回到宁国侯府等消息。
  是夜,睡到寅时忽听得悠远嘹亮的钟鼓声传来,谢玉赫然惊醒,第一声时尚没有反应过来,可随即便觉得有些不对劲,大半夜的也不是大朝会,怎会有钟鼓之声?而且钟鼓同鸣,绵绵不绝,声波激荡遍布皇城。
  谢玉骤然一惊,怕是太上皇驾崩了吧?当即披衣而起,拿着灯笼走出去查看……
  天还没亮,宫门外已经聚满了闻讯而来的朝臣。谢玉赶来的时候纪王和英王已经在等着了,不一会儿林燮也到了,宫门大开后,四人便急匆匆进去了。
  一路上遇到的宫人都是神色悲戚,行色匆匆。
  四人到了太上皇殿外的时候,台阶下已经聚满了人,看到他们过来,等候的太监忙过来给一一系上孝带,谢玉跟着前面三人进了大殿。
  素来昏暗的殿中此刻灯火通明,人影憧憧。正殿的榻上暂时停灵,梁帝跪在榻前默默垂泪,太后、皇后、宸妃与晋阳皆是一身缟素,面上都哭的梨花带雨。
  四人上前先拜梁帝,还没来得及拜太上皇的时候纪王忽然哽咽着扑过去抚尸痛苦,英王忙上前去拉,林燮的神色有些尴尬,却还是恭恭敬敬的上前拜过。
  殿中独独不见莅阳,谢玉心下焦急,但此刻又不好发问,只得先等着!这时,太上皇身边的王善颤巍巍走了过来,跪下道:“启禀陛下,殿外来了一帮老臣,说是要拜祭太上皇!”
  梁帝抬起头,擦了擦眼角的泪,道:“没来得及见上父皇最后一面,他们大概心里也难过。到底君臣一场!”他转向太后道:“母后,你们先去休息会儿吧!”
  太后点了点头,带着皇后等一众女眷缓缓出去了。
  “谢卿,你去母后宫中看看莅阳吧,她刚才晕倒了!”梁帝又对谢玉说道。
  谢玉大惊,忙拜别梁帝,缓缓退了出去。
  太后刚回到慈宁宫,苏掌事就过来禀报道:“秦太医要见您!”太后嗤笑了一声,道:“本宫……哀家早料到了!”说到此,心里顿时一阵凄哀,做了十多年太后了,如今却是真正成为了悲哀的人。既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爱女。
  “传进来!”太后吩咐道。
  不多时,秦太医便行色匆匆进来拜见。
  “有何事,直说无妨!”太后坐在翘头案后,扶着额头道。
  秦太医似乎很是为难,但此事干系重大,他却是不敢做主,只得硬着头皮道:“微臣方才为莅阳长公主诊脉,发现长公主……有喜了!”
  太后偏过头冷笑道:“天大的喜事啊,告诉哀家做什么?去禀报驸马吧,谢家也该抱长孙了!”
  秦太医顿时满头冷汗,虽然在宫闱浸淫已久,也算是老狐狸一只了,可也没有想到太后竟然给了这么个答复。
  “这……的确是喜事一桩,可是……长公主的胎象与大婚时间不太相符。兴许是微臣医术不精,看错了也有可能,所以不敢私自做主,只得来向太后讨教。”秦太医逐字斟酌着回话道。
  “呵,哀家能给你支什么招吗?该怎样就怎样,如实告诉驸马就行了。莅阳长公主已经出阁了,她的事如今该归驸马管!”太后似乎有些不耐烦,摆了摆手道:“你去吧!”
  秦太医有些傻眼,却不敢再叨扰,行了个礼缓缓退了出去。转念一想,太后所言并非没有道理,当年晋阳长公主出阁那可是准备了半年多,莅阳长公主匆匆出阁,虽然说与太上皇龙体欠安有关,但或许真正的原因是公主和驸马有了私情?
  这样一想,秦太医心里的石头就落了下来,也难怪太后会不喜呢!秦太医回到丹凤阁的时候,看到谢玉已经来了,忙上前见礼。
  “长公主到底怎么了?”不等他回禀,谢玉就匆匆走出珠帘问道。
  “长公主殿下并无大碍,只是有些虚弱,且忧思过度伤了心神,才会在太上皇陛下驾崩时太过悲痛而晕倒。”秦太医笑呵呵道。
  谢玉有些不悦,道:“即便殿下并无大碍,你也不该如此高兴呀!”
  秦太医笑呵呵道:“驸马误会了,我是来跟您报喜的!长公主殿下之所以身体虚弱,便是因为怀有身孕的缘故!”
  谢玉一时间没有回过神来,脑子嗡的一响,有点怔仲的望着秦太医,道:“你……说什么?”
  这下秦太医可傻了眼,难道自己是被太后摆了一道?可现在话已经说出来了,哪里还能再收回去?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谢玉倾身过来,一把揪住了秦太医的衣襟,激动的眼角都在抽搐。
  太后说了,如实相告,秦太医便也不及细想,梗着脖子道:“长公主殿下已经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太后让我转告您!”好吧,搬出太后或许会好点吧!直到这样的宫闱秘事,不知道会不会引来杀身之祸啊?秦太医有些担心的想,忽然很是后悔昨夜为何是自己值夜呀?竟然撞上这样的事?希望是公主和驸马婚前珠胎暗结,否则他的脑袋怕是难保了。想着想着脖子后的冷汗就涔涔而下,落进了衣领内。
  谢玉的手缓缓放开了,他们成婚还不到一个月,可要是算起来……他忽然就想起了那日莅阳失态时崩溃愤怒的大叫让他去问太后,莫非,她早就知道有了身孕?秦太医刚才不是说是太后让转告的吗?
  就在他思绪纷飞时,听得耳畔秦太医说道:“长公主殿下胎象不稳,若不好好保胎,怕是……会有危险!还请驸马早做决断!”说完后急忙逃也似的退下了。
  谢玉额角青筋忽的一跳,想起他查到的莅阳那天去靖平街一家医馆的事,心头不由得涌起了不好的预感,难道莅阳是想要偷偷把孩子打掉吗?只是因为来历不堪吗?可这是他的孩子,是他和莅阳的第一个孩子呀!
  想到这里,谢玉立刻回身大步走了进去。
  莅阳依然昏睡着,面容惨淡,眉头紧锁,即便睡着了双手也下意识的环抱着肩。谢玉心底一疼,俯下身将莅阳一把抱起就往外走去。
  丹凤阁外的宫女见状忙上来道:“驸马这是要做什么?殿下还未醒呢!”
  “你去禀报太后,就说我把公主接走了!她不舒服,应该回家去!”谢玉看也不看大步往外走去。别人或许不知道,可他知道莅阳一定不想呆在这里。
  太后听到宫女的回禀后淡淡笑了生,道:“知道了!”
  宫女退下后,苏掌事走上来道:“您是想让驸马自己解决?”
  太后点了点头,道:“谢玉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当初他抓南楚探子那是一抓一个准,一审一个狠,这件事也的确该交给他做!”
  “可是,”苏掌事有些为难道:“殿下正是因为这个孩子才肯下嫁的,若孩子没了,她岂会善罢甘休?”
  太后忍不住笑了,道:“品媛怎么也糊涂了?如今连太上皇都没有了,莅阳她还能依靠谁呢?她的一举一动,都在哀家的监视之下,她能做什么?无论如何,这个孽种绝对不能留,谁知道南楚那边会不会知道了风声过来闹?”
  苏掌事缓缓道:“还是太后思虑周全,虽说如今殿下已经出阁,却难保南楚那边不会以此为借口生事端。或许只有除去后患,才能真正确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