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琅琊榜]莅阳旧事 >

第27章

[琅琊榜]莅阳旧事-第27章

小说: [琅琊榜]莅阳旧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莅阳忍不住笑道:“你们出家人不打诳语,本宫自然也不会随意失信于人,大师,请随我来吧!”她转身看了一眼其他僧人,沉吟道:“舒夜荷最是娇贵,怕是人多了会冲撞了花气,不如让其他几位师父在此喝口茶水歇息歇息。到时候您看到了,跟大家分享也是一样!”
  “这……也好。”那僧人便吩咐其他几人留在原地休息,然后随着莅阳绕道畅音阁后面去看她辛苦栽培的夜舒荷。
  夜舒荷又名望舒荷,是汉灵帝时南国进贡的奇花。花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又因为这种莲荷在月亮出来后叶子才舒展开,月神名望舒,就又叫它“望舒荷”。
  自古莲花便与佛家有不解之缘,极乐净土中的莲花是生长在七宝池中的八功德水中,传说莲花大如车轮,有青、黄、赤、白等不同颜色,清雅高洁香蔓九天。可惜经文中的东西,现实中自然难得一见。但是机缘巧合等亲眼目睹世所罕见的夜舒荷的风姿,也是一种难得的福泽。
  畅音阁后的水池,向来连齐嬷嬷等人都不能轻易靠近。莅阳当年看中畅音阁,有一个原因便是她发现那池中几株幼莲颇像古籍记载的夜舒荷,后来翻遍了野史旧籍,花费了数月的时间,终于成功栽培出月下如仙子般轻灵的夜舒荷。
  可惜世间真正知道的人不多,对于宫女们来说就是一株夜里会发光的荷花,甚至私下里称为夜光莲,莅阳也懒得跟她们讲解。直到昨儿个在放生池边看上那株贞桐树,与栽培它的主人无意间说起,才知道原来还是有人知道的。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莅阳才带着那老僧转了出来,一时间其他僧人纷纷走上来好奇的询问。
  “君子有成人之美,若非那夜舒荷实在太过娇养,本宫自会将它赠与贵寺。”莅阳笑吟吟道:“只怕会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可就暴殄天物了。待今年收了藕,如果本宫能成功栽培出一盆,定会送到山上去,献于佛祖之前。”
  “殿下有此心,我佛定能领受。佛祖慈悲,保佑殿下平安喜乐,一世无忧。”那老僧带着众僧双手合十拜道。
  莅阳忙还礼,道“大师客气了,有劳众位前来送圣树。近日本宫有一盆踯躅花相赠,虽然比不得夜舒荷珍贵,但也着实费了不少心血,期望能供奉在佛前,替本宫向父皇祈福,让他老人家早日拜托病痛之苦。”
  那边轻柳和飞絮抬着青瓷盆中的踯躅花走了过来。
  “便由这两个丫头替本宫将此花送到宫门外,还请大师莫要推脱。”莅阳福了福身道。
  那老僧只道是她一片孝心,但碍于身份尊贵很多事不得亲力亲为,便欣然接受,由轻柳和飞絮将花送到宫门口。
  莅阳含笑送众人过了水廊,眼看着那个刻骨铭心的背影一点点远离了她的视线,终于忍不住双腿一软坐倒在地,泪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滑落。
  如果,如果上天慈悲,终于让他们在一起了,那么此生她愿意一辈子吃斋念佛以还夙愿。                        
作者有话要说:  【(僧帽)】
指比丘所用之帽子。又称头袖、头巾、禅巾、菩萨巾。相传我国于南朝萧齐时代,宝志始冠布帽,后世遂称志公帽,而广用于禅林。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七头巾”条下记载,头巾全长五尺三寸,前面长二尺八寸,背后长二尺五寸。

  ☆、绕佛阁

  齐嬷嬷远远看到莅阳坐在地上,急匆匆奔过来道:“公主这是怎么了?莫非是舍不得那盆花?”
  莅阳稳住心神,想要对她笑一下,嘴角却半天都抬不起来,只得侧过头摆了摆手道:“别管我,你先去忙吧!”
  齐嬷嬷有些吃惊,听见莅阳声音中的异样,关切的问道:“殿下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莅阳摇头,以手握着嘴忍住哭泣,扶着旁边的柱子缓缓站起来,好容易平复下情绪,道:“我去走走,你……别跟着!”
  齐嬷嬷有些委屈,但见莅阳似乎心情很差的样子,便只得站在原地,看着她一步步走过水廊,身影消失在岸边的花径上。
  终于看不到齐嬷嬷的身影了,莅阳停下脚步,侧过头看到满架的蔷薇蔓延了数丈,粉粉白白,一簇簇依偎在一起,绚烂的有些耀眼。可是她的脸色却惨白如纸,眼神直直盯着缠绕在花架上那株开着细小如黄色喇叭花的青藤。
  如果那个人死了,她的罪孽怕是此生都难解。可她并不是存心害人,希望佛祖慈悲!莅阳双手交握,不住的祈祷。胡蔓草之毒不会致命,只要两个时辰之内得解,就不会有多大的事。但她并不知道轻柳用的分量,万一她不知道一时失手多放了一片,她的良心此生都难安!
  可是没有人能帮她,如果她不这么做,宇文霖迟早会被发现。只要能让他活着,让她下地狱也愿意。莅阳闭了闭酸涩的双眼,有些痛苦的想着。
  等了大约两刻钟,就见轻柳和飞絮远远的过来了。轻柳怀里抱着一个青布包袱,笑嘻嘻的向她招手。莅阳高兴的差点跳起来,恨不得奔过去抱她一下。
  “殿下,纪王爷让人捎给您的东西。”轻柳朝莅阳眨了眨眼睛,比了个放心的表情。
  “纪王爷可真准时,”飞絮笑着道:“昨儿个您让奴婢给传话,奴婢还担心管家说不清楚误了您的事呢!”
  莅阳使劲吸了口气,平复住心底翻涌的情绪,缓缓道:“轻柳,你先拿回去放下吧!”复又对飞絮道:“你陪本宫去看看咱们那次种的凌霄花吧!”
  “是!”飞絮有些欢快的跟了上来,这些天公主老是和轻柳形影不离,她还担心是不是做错什么事惹公主生气了呢!以后公主出阁了,她们可是都要陪嫁去公主府的,这是多少宫女们求之不得的事?所以要是被贬到别的地方,可就太冤枉了。
  飞絮跟着莅阳转悠了不到一刻钟,就见畅音阁那边忽然有宫女大呼小叫着往外跑。“快去问问发生什么事了?”莅阳有些吃惊道。飞絮领命,匆匆跑过去问了,转眼间就过来回话了,“回禀殿下,出事了,出人命了……”飞絮气喘吁吁道。
  莅阳浑身一震,眼前有些发黑,差点儿站不住脚。飞絮演技说快,忙伸手扶住,关切的问道:“殿下可有不适?怎么脸色这么差?”
  “走……回去看看!”莅阳手脚冰冷,扶着飞絮的手臂道。
  两人刚踏上水廊,就看到轻柳和两名宫女迎面跑了过来,见到莅阳急忙跪下行礼。
  “你们这么慌张做什么?小心冲撞了殿下。”飞絮有些生气的斥责道。
  “回禀殿下,同泰寺一个僧人居然晕倒在畅音阁后面的清池边了!”轻柳大声道。
  “僧人?”飞絮有些困惑道:“不是都走了吗?”
  “晕倒?”莅阳这才回过神来,喃喃道:“不是说出人命了吗?”
  “应该没死,只是面无人色,不然怎么还四肢抽搐呢?”轻柳旁边那个宫女禀报道。
  莅阳心中暗自庆幸,定下心来,道:“我们去看看!”
  “看什么看?”齐嬷嬷寒着脸走了出来,瞪着几个宫女道:“你们这么多人,居然看不住一个和尚?明明都是前面饮茶,怎么就单单他一个跑到后面池边去了?万一真死在咱们畅音阁了,你们让外间人怎么议论?”
  几个宫女都噤声,莅阳心下愧疚,暗自垂下了头。
  “他大约是想偷偷去看公主的夜光莲吧!”飞絮嚅嚅嗫嗫道。
  “你闭嘴!”齐嬷嬷冷着脸道:“畅音阁上下这么多人,竟然还看不住一个外来客?”
  “殿下莫要担心,奴婢给灌了一碗鸭血,一会儿就好了。”齐嬷嬷走过来,福了福身,和声道。
  “鸭血?”莅阳很是惊讶。
  “看样子应该是中了胡蔓草之毒,与您上次的症状挺像。”齐嬷嬷柔声道。“当时您昏迷着,太医们可都慌了手脚,最后还是慈宁宫的苏掌事认出是胡蔓草,用白鹅血或鸭血可解。”
  莅阳淡淡点了点头,道:“没事就好,一会儿让太医再来检查一下吧!让人给侍卫处传个话,到时候将那位师父送出宫吧!本宫有些累了!”
  “是!”齐嬷嬷躬身道。
  莅阳走到轻柳旁边时,瞟了她一眼道:“随我来吧!”轻柳忙跟了上去。
  这一天下来,莅阳竟觉得比那次她独自骑马去九安山还要累,洗了把脸后就伏在榻上连动的力气都没有了。
  轻柳跪在一边拿每人锤给她轻轻捶着腿,一边低声的回禀着事情的经过。
  “也幸好这些大师们走路都是眼观鼻鼻观心不东张西望,否则走在最后的宇文公子一定能被认出来。那晚在湖中浸泡的久了又淋了大雨,身体大有损伤,根本没有缓过来,好几次都差点跌倒,奴婢在后面跟着可是捏了一把冷汗。”
  莅阳心中痛如针扎,把脸埋在了手掌中,喃喃道:“是我不好,她拼了命过来见我,病成这样,我却连太医多不敢请。”
  “殿下您别难过了!”轻柳安慰道。
  莅阳翻了个身,道:“好了,你去看看那位师父怎么样了?”她叹了口气,道:“本宫听说出人命后吓坏了,还以为你失手了!那可是一条人命啊!”
  “人命关天的事,奴婢自然会谨慎。何况要是杀了出家人,那死后必然是要下阿鼻地狱的。”轻柳有些后怕道。
  “如果出了人命,那也轮不到你担着,下地狱的会是本宫。”莅阳闭上眼睛,呢喃道。
  轻柳忽的一笑说道:“不过逗逗出家人也挺好玩的,嘻嘻!”
  莅阳有刹那的失神,若是放在曾经,或许她也会觉得挺好玩的,可是如今,却好像突然变成了一个严肃的大人一样,想要教训轻柳几句。
  “殿下好生歇着,奴婢下去看看。”轻柳缓缓退了出去。
  就在当夜,谢玉从抓回来的南楚探子口中审出宇文霖已经逃出宫的消息,并立即上奏给了太后。

  ☆、兰陵王

  南楚忽然犯边,云南边境告急的消息传到金陵时,梁帝才知道南楚质子竟然已经私逃出宫,龙颜大怒之下下旨彻查。太后一面尽力压制一面命谢玉翻遍全城也要将宇文霖给揪出来。
  原本还是私下里小心翼翼的行事,这下终于可以光明正大了,对谢玉来说着实方便了不少。查了原本嫌疑最大的莅阳府却一无所获,谢玉便知道那日在同泰寺中,莅阳想必已经得到了消息,所以临时转换了阵地。
  如今两国交战,在金陵搜出南楚探子那可是千里万剐都不为过的。即使他们已经有了防备神出鬼没,但谢玉早就已经留意他们了,所以还是被他带禁军一连抓获了六人,在刑部尚书杨约的协助下,连夜审讯,最终只得到他们是南楚镇南王府的暗人以及宇文霖已经成功脱逃的消息,其他却是一概也审不出来。
  这个结果谢玉挺满意,他整个过程最怕这些人咬出莅阳,杨约是梁帝的人,一旦上报,唯恐梁帝会对莅阳不利。而且,莅阳的事被外人得知,也会让她清誉受损。
  慈宁宫偏殿中,太后寒着脸,冷冷道:“全死了都没有审出来人到底在哪里?”
  谢玉躬身道:“是!”
  太后沉吟片刻,转过头道:“你拿着本宫的令牌去一趟纪王府吧!”
  谢玉有些吃惊道:“纪王爷?”
  太后点了点头,道:“也就他这个糊涂虫会纵着莅阳胡闹!莅阳回宫那天去了一趟纪王府,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