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

第337章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第337章

小说: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母见他二人相处得好,心里也满意,笑道:“宝玉有心了。等这符捎回去,你林姑父一高兴,亲自提点一下你的文章就更好了。”
  宝玉心说,老太太,你知道我是忍着多大的罪,才送出这个符去吗?面上还得带笑应着:“正是老太太这话,我也是想着能得林姑父些指点,才亲去和张神仙开这个口呢。也是林姑父的缘法儿到了,张神仙今年本都已经收笔了,让我磨得不耐烦,才重新画了这符。”
  贾母听了更是满意,亲嘱咐黛玉一定要好生给林如海写信,让他将这符时时戴了才好。黛玉更是感动莫明,等贾母话说完之后,又要来与宝玉行礼。
  宝玉只觉得自己胸口处的烫热,竟比往日更强烈了些,完全忍受不住一样,脸色都快变了,忙指了一事,匆匆离了荣庆堂,直到回了自己院子里才算好些,自此更是不大敢照黛玉的面了。


第236章 
  浩荡的江面上; 一条官船缓缓而行。两岸尚是一片衰草; 四周只余天光。那船行得不慢,多少村庄一闪而过。
  贾琏从自己所居的屋子里出来; 边走边问茗烟:“你们二爷还是吃什么吐什么?”
  茗烟苦着脸道:“可不是。偏宝二爷是个好强的; 不肯让我们来告诉二爷您。说是过上两三天,习惯了就好了。谁知道这都四五天了,还是吃得少吐得多。再这样下去,什么人能熬得住。”
  贾琏脸色比他还苦些。宝玉与他早在六日之前; 就已经在通州坐了船; 一路南下回金陵赶考。谁想坐马车时活蹦乱跳的宝玉,竟然晕船。刚上船没到半个时辰,就已经吐开了。
  贾琏有心想着让人送他上岸; 却被这小子自己给否了; 说什么吐着吐着就习惯了。谭先生也说; 让船行得慢些; 说不定能习惯过来。
  就这样船越走离通州越远,可是宝玉却迟迟没有习惯; 仍是吃下点东西; 不一会儿就吐出来。就是不吃东西; 也时不时地反两下酸,吐两口酸水。眼见着那张满月脸,就瘦成了容长脸; 贾琏只能在船上干转悠没办法。
  谭先生又提议; 说是不是让船靠岸; 让宝玉休整一下,再开船。可是宝玉还是不同意,说得是什么本来自己跟来,就给琏二哥哥添了麻烦。自己赶不赶得上应考都不要紧,可是若是让琏二哥哥赶不上应考,那自己罪过可就大了。这样的晕船,自己还是顶得住的,不过是多吃两顿的事儿,只管行船就是。
  见他坚持,谭先生也不再多说。等出了宝玉那间屋子,才对贾琏道:“你的这位堂弟,将来定不是池中之物。你要与他一直兄弟相互扶持,万不可起生分之心。”
  贾琏现在对谭先生早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听他如此一说待宝玉更加上心,也就更加忧心。现在听茗烟说起宝玉仍吃不下东西,少不得亲身前来探他。
  一进那屋子,就闻到了一股子酸臭之气,他一边暗中憋了口气,一边让锄药把那船舱的窗户推开一些。宝玉好笑地道:“我刚才已经让他们开了一会窗子了,谁知刚关上又吐了,倒难为二哥哥了。”
  贾琏摆了摆手:“我这不过是闻了些腌臜气味,你自己却是一点吃食都存不下。怕是不等到地方,就得给你找大夫了。”
  宝玉也苦笑了起来。说来这还是几世以来,他第一次离开京中,自然也愿意看看湖光山色,体会一下老树昏鸦。谁知道千算万算,竟没想到自己是晕船的。原著里那原主也是坐过大观园里的船的,怎么就没见他晕过?
  “要不还是把船开得慢些吧,你还能好受一点。”贾琏与宝玉打起了商量。
  宝玉还是摇头:“反正路就放在这里,不管走快还是走慢,也得行够了里数才算完。船行得慢,也不是就不晕了,还不如行得快些,早些到了地方。”
  贾琏见他主意正,只好问起他可吃了药没有,还有那些偏方用过了不曾。宝玉只说任是何种药、哪种偏方都不能缓了自己的症状,也是一脸的苦恼。
  想了想,他对贾琏道:“不如二哥哥替我念段书吧。我一听书,分散些精神,说不定还能好些。”
  贾琏见他说得可怜,也就拿起了床头的书,对着宝玉道:“你闭了眼睛,别只盯着舱顶,说不定也能好些。”宝主听话的闭了眼,听着贾琏把一本《论语》朗朗读来。
  许是几日里没得好生休息,也许是真的不再光想着晕船难受之事,宝玉本来只是强迫着自己闭上眼睛,可是慢慢地,竟然睡了过去。
  贾琏久听不到他的声音,转头一看才发现宝玉已经睡着,叫过茗烟替他盖好了,自己才回房里看自己的功课。
  不是贾琏现在有多爱读书,只因他摊上了一个不靠谱的老子。当年贾赦靠着一个赌约,成功地把贾琏与谭先生留在了家学里。若不是贾敏之事,头一年贾琏就该与贾代儒选出的学生一起应考了。
  就是今年,贾琏临走之时,也让贾赦好生地嘱咐了一番,中心意思就是一个,去年那贾代儒就已经选了个学生回金陵应考,可惜并没考中。那个学生倒有几分志气,并没有回京,听说今年还会应考。
  那么贾琏的任务就是,今年无论如何都要考中。那个贾代儒选的学生不中万事皆休,若是一样也中了,那贾琏的名次一定不能低于那个学生。
  贾琏有心反抗,这几年又是习惯了贾赦之威的,加之心里觉得谭先生也教了自己三四年,自己也曾悄悄地问过谭先生,说是中个秀才还不是什么难事。于是头脑一热也就答应了下来。
  他这一答应可不要紧,贾赦就差直接放炮,宣布自己儿子中了秀才了。要不是谭先生拦着,贾赦都要请客了。就这也不耽误人家去贾政那里显摆了一圈,说自己儿子中秀才十拿九稳。
  还是谭先生听说了,对贾赦说明了利害——你儿子还没去应考呢,你就说他中秀才十拿九稳,是想着让人觉得贾琏做弊或是已经买通了考官不成?
  贾赦这才蔫了下来,没有了得瑟之心,只催着邢夫人不停地给贾琏的行李里添东西。这也让贾琏越发得觉得身上担子沉重,觉得自己若是不中的话,对不起贾赦那殷殷的期望。
  一路行来,谭先生也看出贾琏压力不小,解劝了几次仍不见效果,只好让他多探几次宝玉,以分其心。等听到贾琏说宝玉听他读书能睡得安稳,就干脆不顾宝玉那屋子里气味太过酸爽,直接把自己与贾琏读书的场所定了下来,美其名曰:不能让宝玉误了功课。
  就这样一路有宝玉不时的呕吐相伴,再大的压力也化成了无奈。贾琏只觉得,不管自己中不中,只要贾宝玉能平安地到了金陵,就算是功德一件。有时又不免犯愁,去的时候都已经走了一半,等回来的时候可怎么办呢?
  谭先生却越来越觉得宝玉这孩子自律得可怕,完全没有一般大户人家公子哥儿的娇气。按说他也是贾母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可是这一路里受了这样的罪,非但没有叫一声苦,还能不时地自嘲一下。
  幸亏这孩子是个自己要强上进的,谭先生心里暗想,若是这样的性子,又把眼睛盯上荣国府的爵位,怕是十个贾琏也争不过他。
  然后谭先生又自失地笑了起来——真的想着的爵位的孩子,又怎么会如此上进?自己也是庸人自扰了。只在接下来宝玉向他讨教学问的时候,解答得更加耐心。
  有时贾琏也觉得好笑,不知道自己将来考试的时候,会不会那卷子上也是一股子酸臭之气。因为这一路上,他与谭先生两个就守在宝玉的床边上,有时是谭先生讲书,有时是让他做些时文与对子,那宝玉则在一旁不时地呕呕两声。
  刚开始贾琏还觉得不习惯,让人天天把那船舱的窗户敞得大大的。可是让谭先生感染了风寒之后,也只能做罢。宝玉还笑话他:“人人都说酸秀才,酸秀才。不过是这一点气味,二哥哥就受不了了,可见这次未必能中。”气得贾琏恨不得给他两下子。
  一路斗嘴,满心压力的人压力不翼而飞,感染风寒的早好得利利索索,只有那个晕船的,还是不时地吐上两口。好不容易船舶岸头,止桨收帆,金陵码头已到。
  宝玉早早换了衣裳,也不等茗烟两个收拾东西,自己就下了船。就算是脚下还有些发软,如踩在棉花地上一般,可终是好过那船上飘荡无依。
  见贾琏与谭先生也已经下船,宝玉向二人感叹道:“不管如何,这次都得考中了才好。下次若是再来这么一回,我是真受不住了。”
  贾琏只当他说大话,谭先生倒是觉得这孩子说不定还真有一搏之力。正要说话,那守着荣国府老宅的金彩已经跑了过来:“可是琏二爷、宝二爷?请两位爷的安。轿子与马车都已经预备好了,请两位爷回家里安置。”
  贾琏看了宝玉一眼,见他没有什么话说,先请谭先生上了轿子,自己与宝玉两个才上轿。宝玉这才想起,自己一路只顾着晕船,好象有话忘记与贾琏说了。
  因对贾琏道:“二哥哥,这轿子看起来也晃晃荡荡的,不如咱们一起坐马车得了。”说着小脸还皱到一起,好象想起了自己在船上时的悲惨时光。
  贾琏看了不忍,与谭先生说了一声,带着宝玉上了马车。车子一行,借了滚滚的车声,宝玉凑到贾琏跟前儿,向他小声道:“二哥哥,回了老宅,你可有什么章程没有?”
  贾琏奇怪地看了一眼:“不过就是再攻几日的书,专心备考,还用什么章程?难道你想着见识见识这六朝金粉地的世面?你才多大。再说即是说了要来应考,怎么也得把考试考完了再说。”
  听到贾琏如此义正辞严,宝玉不由地感叹谭先生教导有方,不过该说的话还是要说:“二哥哥且想,咱们府里清理了下人,可是老宅这边却一直没有动静。谁知道这些奴才是真如看上去这样殷勤,还是内里藏了奸?咱们的祭田、族产可是有不少都在这边呢。”
  贾琏听了,也把眉头皱了起来:“你说得固是有理,只是这考试之期也不过半月有余,若是咱们自己去查,怕是耽搁了考试。”
  宝玉就一脸坏笑:“不是还有谭先生呢?他老人家可是做过祖父幕僚的人。”
  贾琏一拍自己的大腿:“正是,我怎么把谭先生给忘记了。你说,我该如何与谭先生说?”
  宝玉就抱起自己的头:“哎呀,这马车怎么这样不稳,我竟觉得好象又回到船上一般。”
  就算知道他是装的,贾琏也不好再问,只能自己一边咬牙,一边想着如何向谭先生求助。
  宝玉这边到了老宅,却万事不理起来,只说自己在船上耽搁的书太多,要趁这点时间补回来。贾琏也不知道怎么对谭先生说的,自回了老宅的第二天,谭先生就日日出门访友,只给贾琏留下功课,每日晚上回来时再考校。
  荣国府搬离金陵时间虽久,可是此世之人大重人情往来,与各家老亲还时时年礼走动。贾琏与宝玉两个虽然说是回来应考,可也得先去各家里投帖拜见,送上贾母等人预备的礼物,方不算失礼。
  这日贾琏携了宝玉,前往甄家拜见。别人家宝玉还能推却了,可是这甄家说是与贾家如真似幻,如何能错过?自是与贾琏一同前往。
  到了甄宅,一般是走了侧门入内,又直接被人领进二门,说是老太太等着他们呢。
  好吧,这甄老太太与贾母应该是一般年岁,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