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

第247章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第247章

小说: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代善看向他道:“你且说说,这欠债还钱,是不是正理?”
  冯唐不服气地道:“可是咱们各家的欠银,分明就是……”
  不等他把话说完,贾代善已经制止了他:“当年之事,祖宗们能为国分忧。怎么现在咱们这做儿孙的,就得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过日子,全没了祖宗们的血性?”
  冯唐不解道:“何至于此?现在四野还算安静,并不到什么国之将危之时。”
  代善冷笑一声:“四野还算安静?你不知道南海沿子的倭人之祸还是不知道鞑靼每年都会南下打谷草?”冯唐一时没了话说。不过他也算是看出贾代善决心已下,自己一向是看着他行事的,也就点头道:“那我回去就与卫松几个说,各家紧一紧把欠银都还上。”
  这还算是识时务。代善笑道:“别以为我不知道各家的家底,你们还不难于此。”当年打天下的时候,各家都没少抢了好东西。皇家当年也给各家都封了功勋田,只这些田亩的收益,这些年下来也已经够还欠银的了。
  有钱自是好办事。加上“交游广阔、见多识广、修道有成”的张道士横空出世,带着一队工部的人马开始在整个国家版图上游走,各处的铁矿、铜矿被陆续地发现,枪//弹的量产,终于实现了。
  而当今与太子这对父子,因着共同的事业,隔阂也越来越少,合作得越来越顺利。现在贾代善已经不用再如何影响太子,他只是有着些纸上谈兵的理论,哪儿有当今这个执掌了朝政几十年的老狐狸理政经验丰富?现在太子的帝王教育,已经被当今全面接手了。
  当今现在已经完全想明白,若要让自己不走上人亡政息的老路,从始至终参与的太子,就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于是他开始一点点的将手里的权利下放给太子,太子也终于不用再在户部做他的七品小官,而是每日里随着当今临朝听政。
  其余几位皇子都发现了当今对太子态度的变化,一个个老老实实地夹着尾巴做起人来。若说是三四两位皇子已经知难而退,贾代善还勉强相信的话,二、五两位皇子如今的低调,在他看来就是迷惑人心。
  二皇子姑且不论,五皇子在原著时的隐忍,贾代善可是知之甚详。现在他说不定又想用原著里那隐忍与孝顺,打动当今。
  不过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的当今可不是原著里那个一心想着把权柄捏到最后的老人,他那颗已经只想着安然到死的老心,让贾代善成功地挑动得重新激越起来。
  此时的当今,正想着让四野真正臣服,光有孝顺的儿子,怎么能满足他的期望!
  何况自上次贾代善发现自己闺女在宫中过得并不大好之后,就隐晦地向着当今进言过,让他看清了贵妃与太子之间的若即若离。于是当今震怒了。他收回了贵妃独掌的宫权,将之一分为三,由着贵、贤、德三妃共掌。
  虽然看起来贵妃与贤妃平日里关系甚笃,此次分权也不过是多出了一个德妃。可是贾代善却知道,原本贤妃只是跟在贵妃身后的影子,对贵妃自是言听计从。现在两人手里都有了宫权,就不信她们还能如原来一样亲密无间——涉及到了利益之争,还是皇宫里的利益之争,没有一个女人愿意把自己手里的权利交到别人手中,就算是自己原来的跟班也不行。因为这跟班,会因为手中的权利,对原来的主子阳奉阴违。
  尤其是贵妃无子!这样致命的缺陷,是她们二人原来联合的基础,现在会成为动摇二人联合的利剑。
  就是不知道,这贵妃与贤妃之争,是不是让五皇子现在一点锋芒也不敢露的原因之一呀。贾代善有些坏心地想了一会儿,就把此事放下,重新关注起京营中的动向来。
  代善从将玉米与土豆进献完毕之后,因还银之事,冯唐找到了庄子上,让他意识到自己若是总留在庄子里,怕是对一些人的震慑作用不强。于是只好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福利,再次回到了京营。
  就算这中间也过去了一月有余,说他那旧疾养好也勉强过得去,可是还是让仇良不痛快了一回。只是现在当今对仇良的观感越来越差,他就算是也有密折上奏之权,可那折子得到的批复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一句“知道了”给打发回来,只好不甘不愿地继续蛰伏。
  但是仇良毕竟在京营也有些年头,身后跟着的人也有那么几个,大动作不敢,可是小动作还是有的。最让贾代善注意的,就是他竟然敢把主意打到了火器营!
  自从枪//弹大规模的量产以来,火器营在就营中的地位是一日日地上涨。有了子//弹喂着,火器营里那些有点战斗力的兵士,打靶的准头也是直线上升。等南海沿子开始装备上火//枪之后,火器营的兵士们身价更是水涨船高,被南海沿子的驻军,当宝一样请调去做教习。
  对于这样的情况,贾代善还是喜闻乐见的。不管南边请调多少,他都一律赞同。反正现在他也想着把这些老弱病的兵士换一换,南边请这些人去作教习,正好给了他们一个体面的出路。
  谁知就在这人员的调换过程中,火器营原来的副参领,现在已经升为参领的赵猛来向贾代善报告,说是有几个新人功底不错,练习也很卖力气,可是就是老是打听这新的火//枪存储、弹药的领取等情况。
  这也是贾代善一直担心的问题。新式的火//枪威力之大,见识过的人都知道。所以在新//枪装备到火器营之时,他就已经让赵猛建立起了严格的登记制度。不管是枪的取出还是保管,都必须有专人登记。对弹//药也是如此——现在这枪与弹//药的生产是分开的,只有在火器营中,才最容易同时获得这两样东西。
  听完赵猛的报告,贾代善的脸色已经阴沉了下来。搁谁自己想着强国强军,却发现别人还一心想着内斗,心情也不会太好:“让人把那几个人都给我盯死了,务必查出他们背后之人是谁。还有新去你那里的人,都再给老子过一遍筛子,务必要身家清白之人!”
  赵猛也知此事事关重大,郑重应诺道:“国公爷放心,我赵猛子必把这几个人都看住了!”
  可惜赵猛的承诺却没有实现。就在他向贾代善报告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有两名兵士训练之后,再没有回营,连同他们训练用的火//枪与弹药一起,不翼而飞。
  得知这一消息的贾代善,一面让人查找那两名兵士,一面自己亲自进宫向当今汇报此事。
  当今在刚听了贾代善汇报的时候,还觉得他有些小题大做,毕竟为了不误伤,火器营兵士们训练都是在一处山中,那里离京营还有一段距离,两人是不是一时离队远些或是自己到山林之中打猎,都是说不好的事情。
  见他不在意,贾代善发急道:“圣人,这火//枪制造看似复杂,可是若是有了实物,拆开之后还是极易模仿的。若是这两支火//枪落入奸人或是外族手中,一旦模仿成功,怕是会引起不小的动乱。”
  当今的脸色这才有些变化:“依你之见呢?”
  贾代善进言道:“那火枪模仿起来容易,可是弹药模仿起来却难。如今只能在生产弹药与装备了火//枪的军中加紧防范,不让弹//药流失出去。那样奸人就算是模仿得火//枪,没有弹//药,也成不了大气候。”
  事关自己的安危,当今自是重视,按贾代善所请,召来了负责生产弹//药的工部尚书,让他对弹//药的进出严格把关。工部尚书虽然不知道京营火器营遗失了火//枪之事,可是对当今的命令还是执行得十分到位。他从京营里借调了兵士,把个弹//药生产所围了起来不说,还把生产的匠人都关在一起集中居住,防止再有人绑架了匠人,导致弹//药生产泄密。
  只是他们的这一番动作,好象是做了无用之功。除了那两名兵士与所带的火枪消失无踪之外,再没有别的坏消息传来。贾代善不仅没有松口气,反而觉得这就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又好象是为了证实贾代善确实多疑了一般,南海沿子陆续传来了清剿倭人得胜的消息。虽然都是小胜,可是这在多年与倭人对战之中,还是头一次胜利的消息不断,更是大大鼓舞了南海沿子的士气,也让那边的兵士们练习使用火//枪蔚然成风。
  真正的神枪手,并不是只会操作就可以的,那是得用弹//药堆出来的!一时南边的驻军请加拨弹//药、加配火//枪的折子,雪片一样飞到了兵部。而北疆与西北的守军,也渐渐得到了消息,强烈要求自己也与南海沿子驻军得到同样的待遇。
  工部尚书已经快被兵部尚书给逼疯了。他也想着快些给那两地的驻军都配上新火枪,哪怕为了自己耳朵根子清静呢。可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新式的钢材刚刚才冶炼成功,而新找到的铜矿与铁矿,大量的产出也得一段时日,他也变不出这么多的装备来呀。
  贾代善倒是觉得,先不给北边与西北的守军配备火枪也好。毕竟现有的火枪,还是新钢材冶炼出来之前生产的,并没有解决容易炸膛的问题。北边的守边的西宁郡王,他不好多说。可是给西北现在守边的人去上一封信,向人言明利害,他还是可以做到的。
  不过他可没有做好事不留名的觉悟,将自己写给西北守将的信交给工部尚书看过,得了人家的道谢之后,才提出自己的条件,那就是若是新的火枪一旦产出,要优先给西北守军装备:“要不我没法给这小子交差。”
  工部尚书现在能少一个人逼他都是好的,连连向贾代善保证,一定会优先装备西北的驻军。不出意外的,他又收到了正四处寻找新矿的张道士,托人给国公爷送来的方子,是关于一种把火药如何提纯的办法。
  这样的事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每当贾代善对工部有所要求的时候,他都会用“张道士”托人给他送回来的方子换。只不过这次“张道士”考虑了好长一段时间,还是把黑火药的制法拿了出来。
  之所以要考虑,是因为贾代善知道,一旦此物生产出来,那杀伤力太过巨大。可是若是不拿出来,那帝国必将再次走上落后于欧洲的老路。
  最后贾代善还是下定决心把此物拿出,是因为听说北方的罗刹国已经不太安静。这让他想起了曾如海棠般的国土,是怎样一点一点变成了雄鸡的。有伤天和又怎样?这世界总要进入热武器时代,那就由他开这个先河好了!


第183章 
  时间就在贾代善暗中的提防中; 不知不觉走过了三个寒暑。这三年,对帝国的所有人来说,都是扬眉吐气的三年。
  先是一直困扰着东南沿海居民的倭人; 被打得再不敢上岸抢掠。因为他们发现; 没等自己靠近想抢掠的村镇; 身边的伙伴就已经胸前冒出了血光,在那之前; 会有巨大的鞭炮声音传出。
  于是在倭人之中盛传; 天朝的民众都有雷神庇佑; 谁对他们心生恶念,雷神就会收了谁的命。也有不怕死的倭人觉得; 雷神那么忙; 必然不会把每一个天朝的民众都庇护在内,所以打算找远些的村镇补充一下。
  可是结果都一样,他们的伙伴还是不等走近目标; 就死得透透的了。这样的震慑几次之后; 倭人不是饿得没办法; 再不敢踏上天朝的土地——在海上他们还能打点鱼维生,可是一旦踏上这片土地,就可能九死一生。
  这自然是贾代善为南方驻军想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