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

第170章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第170章

小说: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王夫人那点精神气一点点又蔫了下去,才慢慢道:“不过现在两府里还是亲家,也不好把人关在府外不让进门。就请到这里来吧。”
  那门子应声看了几位主子,却发现不管是大老爷还是二老爷,都没有起身迎客的意思,只好硬着头皮到门口传达了老太太的意思。
  王公接了自己女儿求救之信,心里也不是不恼火:自己家对女儿一向是厚嫁,并没有在银钱上亏待了她,怎么还是养成了这样一幅眼皮子浅的性子。有心不管,可是耐不住老妻哭闹,又怕此女真的被贾家休弃,带累了自己府里的名声,这才不得不走这一回。
  所以听了门子请他进府,却没见一个主子甚至管家出来迎接,王公的心里还是有准备的。只是那王太太可就不是这样想了,她是从头到尾都觉得自己女儿是让人算计了,又觉得这是贾家大房要开始压制二房想出的由头,抱着给自己女儿出头的心思气哼哼过来的。
  一见荣国府竟然没有主人来迎接自己夫妻,直接来了一句:“这国公爷一去,荣国府的规矩也就不成样子了。”好在被王公横了一眼,才算自己把嘴给闭上。
  那门子也是妙的,就算是不知道内里情形如何,可是主子们的眼色还是会看的,脸上不好挂笑,可是身子还是低了一低,才道:“实在是主子们都忙着,才没能来亲自迎接王老爷、王太太。等王老爷、王太太去了库房那边,就都能见到了。”
  听说荣国府的主子们都在库房,王太太才意识到自己女儿可能真有什么不妥。不过在她看来,那也是每一个管家太太的通病,哪个管家的太太不往自己私房里添点东西?还待拿着架子问问库房那边的情况,门子只低着身子领路,并没有听清她的问题。
  直到他们来到了库房门前,才发现荣国府的主子们除了邢夫人回避出去了、别的人都在不说,就连贾家现在的族长也在座。王公给自己太太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她一会少说话,多赔笑脸。
  谁知王太太却会错了意,还当丈夫是要让她打头阵。又见别人都坐着,只有自己女儿瘫跪在那里,当时就大声哭了起来,一边要扶王夫人起来一边问:“我可怜的闺女,你嫁进这府里十多年,又为这府里管着家,还给他们生了两个孩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怎么如今却成了这般模样?起来,幸亏今日我与你父亲过来,才知道你竟过得是这样的日子。走,与我一起回家去,王家就是再穷,可还养得起一个女儿。”
  面对着王太太的一番唱念做打,贾母再次翻看了原主的记忆,发现确实没有与这位王太太结拜为异姓姐妹,才相信这位王太太,是真的觉得自己闺女嫁入贾家是亏了,也认为贾家现在就已经无力与王家抗衡。
  “王伯爷,既然尊夫人觉得令爱在我贾家是受了委屈,那也就不要再勉强令爱了。今日两位正好上门,一会我就会让政儿点齐令爱的嫁妆,礼送令爱回府。”贾母对并没有马上出面制止自己夫人的王公道。
  王公本虽然觉得自己夫人的行为欠妥,可是既然她已经做了,那也正好探一探这贾家的底线。谁知道这位国公夫人,竟然连原因也不肯说,直接就要将自己的女儿送回王家。他也是位高权重之人,更是好脸面之辈,这样让一个妇人直接不给面子,还真是平生仅见。
  “国公夫人言重了吧。我这女儿在家时还算乖巧,过了门也还孝敬公婆,又为你贾家生了两个孩子,哪里能说带回去就带回去?贾将军,你说是不是?”王公的最后一句话,已经是对贾敬说的了。那意思也明白,就是贾母虽然是国公夫人,可是还没有与他对话的资格。现在他要与贾家的族长对话。
  贾敬今日本就让王夫人的行为气得够呛,何况还有好感卡的加持,更是觉得贾母所行所言皆在理上。现在这王公明显不给贾母面子,在他看来,可就是不给贾家宗族面子。因此脸上并不好看:“现在老太太还是看在两家同出金陵的份上,愿意让王公直接将令爱带回。其实若按我看来,还是开了宗祠恰当些,也好给族里不贤的妇人一个警醒。”
  得了,贾敬一开口,已经直接把王夫人定性为不贤。不光是王公一愣,就是王太太与王夫人,哭的声音都已经小了下来。
  王公终是官面上走的人,就算是心中有气,可也因为知道些内幕,也有些心虚。如今见贾家完全不受他的恐吓,面皮直接转了过来:“贾将军何出此言?有道是劝和不劝离,想来国公夫人请贾将军过府,也是为了让你从中劝和吧。”完全不提贾家为何要送王夫人回王家之事,竟想把此事定性为是贾政与王夫人两口的口角。
  看来王子腾能够在后期执四大家族的牛耳,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有这样一个能把黑的说成白的的父亲,言传身教之下,王子腾为人圆滑,会见机行事也就不足为奇了。
  只是贾母是知道这王公必是不久于世之人,那王子腾能在军中吃得开,好些同人文都认为是接收了贾家在军中人脉之故。因此她才不会让王家就这样轻松的过关。刚才王公即是对着贾敬说话,她也会:“族长说得有理,我也是想得浅了。好在我只是个内宅妇人,还有族长提点,就算是有一星半点的错漏也好弥补。那就如族长所说,明日请族长召集族人,开祠堂吧。”
  王夫人自己挣脱亲娘的手,扑上前抱住贾母的腿哭喊道:“老太太,媳妇错了,媳妇知道自己做错了。求您看在老爷的面上,看在珠儿与元春两个孩子的面上,饶了媳妇这一遭吧。”
  王公听见自己女儿哭泣求饶,就知道自己刚才的心思都白费了。王夫人自己都已经认罪,那王家还有什么说话的余地。又看了自己老妻一眼,意思是让她是前解劝,也向贾母服个软。总不好他一个大男人,给一个妇人赔不是。听听那妇人刚才说的,她只是内宅妇人,有了错还能弥补,不就是在说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做错了事不好弥补吗?
  可惜王公与自己夫人之间实在没有什么默契。他那太太得了他的眼神,还以为是让她给贾家这个老虔婆好看,嗷喽一嗓子冲着贾母就来了:“都说杀人不过头点地,亲家母,我闺女都已经认错了,你也不该如此不依不饶。要知道咱们四家可是联络有亲,多少年的交情,不能在咱们这一辈子断了。”
  没等贾母急眼,王公已经上前给了自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太太一巴掌。看来王家女人们的地位也就那样,在外人面前这位王公也一点没有给自己老妻面子。
  打完了人,他才不得不亲自对贾母赔情:“国公夫人,这贱人的话糙理不糙。就是看在老一辈守望相助的面子上,也请放这丫头一马。何况还有琏儿与凤哥儿的事儿在,您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听王公一提,贾母这才想起似乎这王夫人是与原主提过,要把自己的娘家侄女许给贾琏。那时原主为了让二房当家更名正言顺,也已经吐了口。只是贾代善一死才耽误下来。可是到了现在的贾母这里,此事必须没有——看了王家两代女人的战斗力,就算自己上一世就是王熙凤,也不能让她进府,还是请她去祸害别人家吧。
  因此贾母十分不解地问道:“王公此言何意?琏儿是男子没有什么,你们家凤哥可是女孩。这名声对女孩要求从来苛刻,王公总不能自己家就这样败坏女孩的名声。”老娘不想认这个孙媳妇。
  王夫人有心问问老太太,已经说好的事儿怎么能变卦,不想她那个给力的亲娘已经问了出来:“亲家怎么说出的话又不认了。不是你打发我闺女回府提了琏儿与凤哥儿之事吗?”
  贾母一点心理负担也没有地问王夫人:“王氏,现在你母亲在这里,你来告诉她,我什么时候让你回王家提过此事?这孩子亲事,历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琏儿的父母高堂俱在,我又怎么会让你一个做婶子的为他做主?”
  并不能怪贾母如此当面不认帐。实在是王夫人当日行此事之时,全为自己打算,因此在荣国府为了说动贾母,只说自己娘家对贾琏如何看重。而回了王府,又一直说是老太太看重凤丫头。如此两面劝和之下,才有了议亲的意向。如今被老太太问起是什么时候让她回王家提此事的,她如何能说得出来。
  王公还能看不出自己女儿的脸色?只是事已至此,强扭的瓜不甜,凤哥儿还小,贾家不成还有别家。可是闺女如今不能让贾家送回去,可是当务之急。
  “国公夫人说得是,凤哥儿之事可以容后咱们两家再慢慢商讨。现在还是说一说这孽女之事。”王公摆出了一幅好商量的面孔。
  贾母却不会对这样的面孔放松警惕,她可是知道这王家人就是属蚂蟥的,叮住人就不撒口。因此一脸正容地对王公说道:“看来王公也是上了年岁了。刚才我已经说过,孩子们的婚事,都由其亲身父母做主。何况看了王氏所为,我们贾家还真是不敢再高攀。”听不懂委婉是不是,那咱们就直白地说开了吧。
  王公老脸就是一红,知道人家这是对王家女儿的教养看不上了。有心要拂袖而去,可是还有一个会被人家开祠堂的闺女在那里跪着。若是自己真的一走了之,那明日起就不是贾家一家质疑王家女儿的教养,而是满京城的人都要议论了。此时王公心进而把贾家恨了个十成十,只想着来日方长,定要让贾家知道他们王家的厉害。
  脸上不得不赔了笑:“不知道这个孽女究竟犯了什么错,让国公夫人如此生气。”王公此时不得不问出了自己最不想问的一句话。
  贾母示意贾赦将手里的帐册递给王公,又把从王夫人那里搬回来的公中之物指给他们夫妻看过,才叹了一口气道:“两位也是有两个儿媳妇的人。也该是知道这做长辈的为难之处。手心手背都是肉,这王氏进门后不久,我就让她管了家。就是赦儿再娶,也没有让她交回管家之权。两位对你们的小儿媳妇,可也是如此?”
  王太太有心想说王子胜的媳妇也就是王熙凤的亲娘,并没有管家之能,所以他们王家,还就是小儿媳妇管家,怎么地?可是王公已经对她把话说得让别人得了便宜的能力,有了深刻认知,不肯再让她开口。也不再嫌弃贾母是个妇人不配与他对话,只自己说道:“国公夫人一直厚待这个孽女,我王家也是感情的。”
  贾母不是一句好话就能收买得了的,她要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完:“可是你们的好女儿,却是人心不足,将这公中的财物视为自己的,连长辈也不知会一声,就搬走了三成的东西。这些东西并不都在她屋子里摆着,而是入了她的私房。王公,这可不能说她只是一时心爱吧?”
  王公只能臊眉耷眼地在那里听着贾母数落:“可是现在就是从她房里搬出来的这些,还是与公中的帐册对不上。少了足足有一成。那些可都是有我贾家印记、要传给承继家主之人的!”
  王夫人有心喊冤枉,可是她还真说不出那一成的东西到哪儿去了。王太太到底也是管家之人,也不管王公愿意不愿意,直接问道:“这些年我女儿管家,说不得是你们贾家迎来送往之时,各处送礼消耗了。怎么能都怪到我女儿身上?”
  好姐妹!贾母真想现在就给王太太一个拥抱。她的脸色好象也缓了几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