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

第118章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第118章

小说: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次他又猜对了,贾政问道:“已经出孝了,兄长对两个孩子读书之事可有什么打算?”
  贾赦看着贾政道:“不是去家学吗?还能有什么打算?”
  就知道你是这样想的,贾政摇头道:“兄长有所不知,家学里只有太爷一人,可是族里加上附学的孩子就有三四十人,如何能管得过来?”
  “这么多人?”贾赦也觉得有些多了:“咱们上学的时候,也不过十多个人罢了。”
  贾政点头:“咱们那时不过是主支的几人。从敬大哥中了进士之后,附学的就多了起来,旁支也有些人把孩子送了进去。现在听说,竟有些孩子只是为了那顿点心去的。”
  贾赦气道:“怎么太爷竟不管一管?”
  贾政无奈:“人太多了,只太爷一人,如何能管得过来。只是珠儿与琏儿却是不能如此。”
  事关自己的儿子,贾赦还是很上心的:“自然是不能。只是家学一向都是族长管着,敬大哥哥如今一心向道去了,珍儿又是个自己玩乐的性子,怕是除了按时支钱,不会上心。”
  贾政问道:“那咱们请个先生来家里可好?”原著里贾宝玉不就是因为他的先生回家了,才天天在家里与姐妹们厮混的。他都能请先生,现要贾珠二人均是长子,应该也是可以请的。
  谁知道如今贾赦倒对银子很看重:“咱们可是每年给家学里钱的,何必再请先生?”
  这位现在知道银子宝贵,很好,总不会再做出花八百两买个丫头的事儿。只是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了:“兄长,事关两个孩子的前程。珠儿自不用说,总是要自己奔个前程的。就是琏儿,爵位传到他那里,最多也不过是个三等将军。再说总要读书明理,知道些仕途经济之道才好。”
  贾赦也知道不是计较银子的时候,道:“你说得是,现在是不是就去找老太太商量一下。”
  什么叫愚孝,说得就是贾赦这种人吧。你自己三十来岁、儿子也十多岁了,现在又自己当家作主,还天天遇到点事儿就去贾母那里讨主意?关键是人家贾母还不待见你,图得是个什么呢?
  贾政只好劝他:“这是为了子孙前程之事,老太太万没有反对之理。再说老太太也是有岁数的人了,些许小事还让她老人家劳心劳力,说不得老太太会对兄长这家主失望。不如先将先生请来,让老太太看到请先生的好处,自然也就放心了。”
  一听说此事涉及到贾母对自己能力的信任,贾赦也就不再纠结,问起贾政对先生的要求来。贾政就将自己想得出的,对他说了:
  首先这先生是要自身有学问的,那就至少得有个举人的身份,毕竟贾珠与贾琏都到了可以考童生的时候。然后这先生还不能太过迂腐,还是那句话,两个孩子都是长子,日后都是当家作主的人,让一个迂腐的先生教得不通事务,怎么能掌起一头家呢。
  贾政说到这儿的时候,贾赦很是看了他一眼,不过想起这段时间贾政的所作所为,想打击人的话就没有说出口。贾政也不管他的眼睛往哪儿看,只管说自己的。
  其次这位先生最好能通些官府之事,这样他们自己日后有些什么事情,也好向人家请教一二。听到贾政说到这里,贾赦倒是想起了一个人来:“你觉得原来跟着父亲的杨先生怎么样?”
  被他一提醒,贾政快速地在原主的记忆里搜寻起这位杨先生来:此人原是贾代善的幕僚,跟了贾代善有十余年的光景。学问尽有,也中了举人。只是却是个没有官运的,但凡应考进士,家中总有事故出来。一来二去,也就绝了再进一步的决心,被人介绍到了贾代善门下。很是受贾代善信重。只是贾代善去世后,也就辞了出去。
  也因他这一辞,让贾政心里有点膈应:此人是不是性子凉薄了些?就算是贾代善死了,可是他还是有两个儿子在的,又有爵位传承,袭爵的人正该有这样的老人提点。若是宾主相得,不是应该再帮扶一程?
  “此人父亲一去世就辞了出去,怕是上进之心不小,能愿意来给孩子们做西席吗?”别以为幕僚们就没有上进之心,人家也是要挑前景光明的官儿才肯就幕的。
  贾赦摇手:“当日杨先生辞去时,他老母已经病重了,也是没法子的事。如今咱们出孝,他也快该出孝了。不若请了他来。”
  贾政不介意再捧贾赦一捧:“到底是兄长,思虑得周全。如果杨先生前几日就在,咱们上折子也就不用那么费事了。”
  贾赦想想也是,就说明日让人去杨先生家里拜望一下,先探探口风再说。二人又说几句闲话,也就各自回去休息了。
  谁知贾政一回了西侧院,就见王夫人跟前的流霞在那里等着:“请老爷安。太太让奴婢问问,老爷今天在哪里安置?”


第105章 
  听到流霞在院门口问自己在哪里安置,贾政才发现自己因为出孝; 面临了一个尴尬的问题:他要不要与王夫人滚床单?
  按本心; 不可能。可是按这个时代的礼法; 只要他一天没有休了王夫人; 每个月的初一、十五,就是人家王夫人合情合理请他交公粮的时间。何况他刚打发走了周姨娘; 又对王夫人说过那样一番话; 听到王夫人耳中,自然会觉得他日后只有王夫人一人; 这不就派人来问,他要在哪儿安置了吗?
  好在贾政还是有办法的; 他对着流霞摆了摆手:“回去请太太自己安置吧。我今日头一天上衙; 还有些事情要处理。”
  贾政说得冠冕堂皇; 流霞一个丫头能说什么?无法,只好向着贾政施礼后; 退了下去。贾政这才松了口气; 来到了自己的内书房。不想在书房里,还有惊喜在等着他,一个打扮得俏生生的丫头; 对着贾政行礼问好:“老爷回来了,可要用些宵夜?”
  皱着眉头,贾政没好气地问道:“你是在哪处当差的; 谁许你进书房的?”要知道尽管西侧院不是主院; 可也有三进之多; 而贾政的内书房当然设在了第一进,若放大到将军府,就已经算是外院的范围了,怎么能有丫头出现在这里?
  那丫头倒露出了委屈之态:“回老爷话,奴婢秀兰,是大太太新给咱们院子添的人手。太太说,让奴婢在老爷的内书房伺候。”
  贾政的脸已经完全阴沉了下来:“那太太有没有交待,你何时可进内书房?”说完不动声色地开始打量起眼前的丫头来,头脸倒也还整齐,身材也算窈窕,又正是十八无丑女的年纪,还加意装扮了一下,也有些动人之处,只是这样的动人,却是贾政无法消受的。
  秀兰听出了贾政语里的不善,忙道:“太太原说,让奴婢每日老爷上衙后来打扫一下屋子,白天就在这里守着。”
  “很是。太太安排得原没有错,怎么这个时辰你还在这里?”贾政心中自有猜测,又要看看这个丫头蠢到了什么程度,才会有此一问。
  秀兰的脸就有些发白,她们一起被大太太送过来的丫头有四人,当日二太太的脸色就不好看。只是现在是大太太管家,二太太也不好驳回。这几日她们被排挤得十分明显,可除了心里捏把汗小心应对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
  好在今日太太给她们分了差事,她竟得以在老爷的书房伺候,怎么能让她不心中暗喜?原本她就听大些的丫头们暗中说,别看二老爷平日方正,可是对原本在他书房服侍的秀菊十分看重。来了二房,太太偏给她赐名为秀兰,又让她在内书房伺候,她自然也就有了望上的想头。
  谁知太太竟然只让她白日才来内书房,那她什么时候才能见到老爷?刚才她隐约听到太太吩咐流霞去院门处等老爷,就隐在流霞身后,守门的婆子以为她们二人是一处的,也没多问就让她出了门。
  可是老爷听了她的名字没有什么反应不说,还问她为何会在这个时辰出现在内书房。这样的话,可让她一个女孩儿家如何回答。少不得含羞带怯地叫了一声:“老爷。”
  九曲回肠不过如此。贾政身上鸡皮疙瘩起了一层,狠狠地看了那低头羞涩的丫头一眼,对着门外叫了一声:“来人!”
  门口的小厮鸣萧应了一声:“老爷有什么吩咐?”贾政把人叫了进来:“怎么这个时辰还让人进书房来?”
  鸣箫解释道:“这位姐姐说是太太让她来服侍老爷的。”
  贾政对着鸣箫沉着脸道:“去上二门传个话,请太太过来一趟!”鸣箫连忙答应着去寻人传话,又让人把不相干的人清场。秀兰已经呆了,刚才鸣箫回答的,的确是她为了进内书房对他说的。可是服侍二字,能让人想到的内容不少:说是为贾政端茶倒水、打扫书房是服侍,可是宅门里还有另一种解读,那就是在床上也是一种服侍。
  偏偏秀兰说的是太太让她来的!人家王夫人可是对她何时出现在内书房有过说法的。她的谎言其实不用王夫人过来,就已经被拆穿了,贾政要是没看出秀兰在撒谎,也不必让人请太太过来,只是太太过来,秀兰就再无容身之处了。
  真不是贾政心狠,也不是他不知道刚才自己要来内书房安置,已经让王夫人生气、正要找一个人来发泄。可是他更烦的是,王夫人已经住到西侧院,只管着自己一个小院子,对下人的掌控还是那么弱。更更要不得的是,丫头们的上进心居然这么强,走了一个秀菊才几天,就来了个秀兰!
  不理会秀兰的声声哀告,贾政只自己拿了一本书看,等着向王夫人要个说法。好在西侧院只有三进,就算是让外院的小厮回避也用不了多长时间,王夫人已经出现在了内书房。
  “老爷。”看着地上跪着的秀兰,王夫人眼象下了刀子一样,只是不知道老爷打算怎么处置这个心大的丫头,才小声地唤了一声。
  贾政放下书,淡淡地问道:“这个院子,你能管好不能?”
  这是什么话?王夫人又看了看跪着的秀兰,对贾政道:“是我管家不严,请老爷消消气。只是这丫头是大太太送过来给咱们使唤的,要是处置了怕是大太太面子上不好看。”
  “大太太把人送过来,他们就是二房的奴才了。你这个做主母的,还要被奴才拿捏了不成?”贾政表示这个理由自己不相信。原著里邢夫人被压得一辈子都没拿到管家权,王夫人可不光是凭着贾母的支持。
  自己的小心思被贾政说中了,王夫人也有些尴尬。想想邢夫人让人把四个丫头送过来,还说什么听说周姨娘打发出去了,怕二老爷二太太没有人服侍,王夫人就是一肚子火。今天她能不知道秀兰偷偷来了内书房?她就是要看看,老爷是不是真的和他嘴里说得一样,要洁身自好。
  “只是老爷,我那些陪房已经打发得差不多了,咱们手里可用的人本就不多。大太太又只送了四个丫头过来,若是再打发了这个丫头,怕是一时人手不够。”王夫人也委屈,她的陪房不得不打发,可是人手是真捉襟见肘了。
  贾政也觉得邢夫人还真是上不得台面,一个做大嫂的,插手小叔子的房中事,怎么那么大的脸呢。只是邢夫人不归他管,他只能管王夫人:“以后我这内书房,不许丫头进来,有鸣笛、鸣箫两个尽够使了。珠儿已经搬到外院,小厮也已经配齐了,元春又跟着老太太,人也是齐的。你那里有四五个丫头尽够了,若是觉得不够,只管告诉我,我让人去庄子里挑人。余下的只管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