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

第105章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第105章

小说: [快穿]红楼虐我千百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政才不会去找他话里的错处,孩子能主动开口,在他眼里就是个进步,当然要鼓励:“嗯,你们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确实应该早睡些。只是也不可太早,若是饭后就睡下,也容易积了食。”
  贾琏觉得自己刚才竟然没有挨骂,简直就是奇迹。今天二叔不同以往,他壮着胆子道:“不会,我那奶嬷嬷才不让呢。就是不写字,她也不许吃了饭就睡。天天管头管脚的。”
  最后一句话里就有些抱怨的意味,贾政却知道贾琏的奶嬷嬷可比迎春那位王嬷嬷靠谱得多,少不得温声道:“你那奶嬷嬷是你母亲给你留下的人,从小看着你长大,也算是尽心。她自己的儿子不管,天天以你为重,你也该尊敬她些。”
  虽然最后的话还有些说教的意思,可是贾琏还是能听出这里面与往日一味的训斥有着本质的不同。他冲着贾政露出笑脸:“是,琏儿知道了。”
  那一双桃花眼要笑弯弯的,让贾政的心也不由得轻松了起来:“知道就好。你们也都大了,要知道不是嘴上事事顺着你们的,就是真的对你们好。书里不是也讲过魏征进谏之事吗?他挑唐太宗的错处,难道就不是为唐太宗好了?”
  贾珠此时却小声道:“可是魏征去后,唐太宗却让人扬了魏征的墓。”
  贾政也没有训斥贾珠,而是开导他道:“所以做上位者,不能太过刚愎自用。要分清哪个人是真的为你好,哪个人只是嘴上奉承你。对你好的人,就不要因为别人几句话轻易改变对他的看法,对你不好的人也不能因为几句甜言蜜语,就原谅他。”
  贾珠与贾琏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都低下小脑袋想着那话里的含义。没等他们想出个所以然来,饭已经摆好了。贾政也知不能一次谈话,自己就能王八之气侧漏,让两个孩子对他心悦诚服,只招呼他们洗手吃饭。
  在用饭的时间里,贾政除了给孩子们各夹了两筷子菜,就没有多余的动作与语言了,他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也知道树立一个慈父形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孩子又敏感,大人的异常举动,会让孩子们琢磨好长时间,没看两个孩子在吃了他夹的菜之后,都不大敢自己夹菜了吗?
  看着贾珠与贾琏随着自己放下筷子,贾政问他们:“吃饱了没有?”
  贾珠只是点头,贾琏倒是回答道:“吃饱了,我比平日还多用了半碗饭呢。”
  贾政觉得三岁看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尽管贾琏也一样怕自己,可是他已经尝试着与自己沟通了,难怪会得到一个好机变的评语。对孩子的优点,贾政不会打击,而是对他点头道:“若是觉得吃多了,就与你珠大哥哥一起去花园子里走一走。”
  贾珠还是只低声应是,贾琏就趁机道:“怕是嬷嬷不让呢。”
  贾政对他这打蛇随棍上的性子也是服气,只是不愿意再如原主那样训斥:“你只与你珠大哥哥走上一圈,算做是消食,你嬷嬷定是不会拦着。怕是你平日中午不肯歇晌,她才看你看得紧。”
  贾琏被说中痛处,低下头不说话。贾政又对贾珠道:“你平日也该与琏儿一起多动动,看他比你小上一岁,可是身子却比你壮实不说,个子也不差什么。”
  贾珠看了看身边的贾琏,有些不好意思地点头称是:“儿子记住了。”行了礼与贾琏一起退出去。
  刚出了房门,贾琏就迫不及待地对贾珠道:“珠大哥哥,今天老爷好温和。我都快不认识他了。”
  贾珠也对这样的老爷有些新奇,只是他比贾琏稳重,拉了贾琏道:“小声些,老爷能听到呢。”
  贾琏吐了吐舌头,拉着贾珠快步离开了内书房。贾政在屋自然听到了孩子们的对话,不过他也不放在心上。现在他惦记的,是服侍贾母用饭的王夫人,有没有趁机告自己的黑状。
  王夫人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她才到了贾母的正房,就示意地看了看跟在自己身边的秀菊。贾母人老成精,还能看不出王夫人今天跟来的人是自己赏给小儿子的?今天王夫人把这么一个人带过来,还表现得不情不愿,贾母也就起了好奇之心:“这屋子里总觉得气闷,你们都先下去。”
  老太太发了话,丫头们不管有脸的还是没脸的,都流水般退去。秀菊不知道今日老太太为何一上来就打发了她们这些人,却知道一定是太太捣的鬼,想着是不是应该去和老爷说上一声,太太刚离了老爷就弄鬼,这也太阳奉阴违了。
  贾母无意关心一个丫头的心思,她直接问王夫人道:“说吧,什么事儿失惊打怪,装神弄鬼的?”
  王夫人悲悲戚戚地道:“老太太,老爷不知道为何,说是下午要让大太太给我帮手,准备国公爷出孝的事儿。”
  贾母心里也是一咯噔,她的心思里,自然是愿意一直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小儿子袭爵。只是爵位传承,国家自有法度,不是她一个内宅妇人能左右得了的。既然小儿子袭不了爵,那也不能让他的生活受了影响。那还有谁管家才能让小儿子继续保持着养尊处优的体面,当然是他自己的媳妇。
  可是原来享受得不亦乐乎的小儿子,猛然提出了要让老大媳妇插手管家之事,就让贾母犯起了思量:“你老爷今天上午做什么去了?”
  王夫人哪儿知道贾政的行踪,少不得摇了摇头,气得贾母道:“他定是在府里听了些什么,又是个端方的性子,这才会有这样的想法。你管的好家,怎么竟让人嚼舌头嚼到你老爷跟前去了?”
  王夫人觉得自己冤枉透了:“老太太,咱们府里的那些奴才,哪个是好相与的?一个个在府里盘根错节,仗着有几辈子的脸面,无事还要生非。谁知道中哪个乱说话。”
  贾母沉着脸道:“那也不能轻易放过。正好你老爷不是请了大太太来帮你准备出孝的事儿吗?你入手查查家下的人,有那乱嚼舌头的,编排主子的,打发出去几个。”自己小儿子是多爱面子的人,没人比贾母更清楚,所以贾政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给贾母的第一感觉就是小儿子让人伤了面子,不得不为。
  王夫人这个憋屈呀!贾政交待了她三件事,一件印章已经被贾政当场收走了,另一件让她收手的事情,别说是贾母,就是贾政她也不敢在明面上与他讨论。还有一件,就是现在她与贾母商量的管家权之事,偏也没法明说自己不想放弃管家权,就得了这么一个得罪人的差事。
  现在还不是红楼开篇的时候,王熙凤这个王夫人的超级枪手还没有上场,凡事都得她亲力亲为。国公爷在世的时候还好,贾母愿意让哪个儿媳妇管家都没有问题。可是等国公爷一去世,贾赦袭了爵之后,王夫人再管家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顺了。为了不让府里那些大嘴巴的下人编排自己,王夫人一直采用的就是怀柔政策,对下人恩多罚少。
  所以荣国府的下人,才会众口一词地对袭爵的长房多有贬低,却对名不正言不顺当家作主的二房极尽吹捧之事。若是王夫人真按贾母所说的赶出几房下人,那她的好名声也就到了头了。
  王夫人想得再明白,也不能反驳贾母的决定。无他,她能当家行使管家权,全靠了贾母的支持,而反驳贾母的决定,无疑会让贾母产生王夫人挑战自己权威的想法,要是因此不再支持王夫人当家,她可就再不是荣国府里一人之下的当家太太了。
  “是。下午我就让人去查。”王夫人按下满腹的心思,要把贾母先安抚好。贾母觉得眼前的王夫人,就算是心思多了些,可还算是听话,也就放过不提。又让门外丫头进来,给二人倒茶。
  早就来服侍老太太用饭的邢夫人,这才跟着丫头们一起来到屋内。邢夫人眼睛虚虚地瞄了一眼王夫人,发现她的脸色不大美妙,心里觉得老爷刚才与自己说的话,十有八九不是空谈,心里开始想着自己该如何把握这次机会。
  贾母喝了茶,才对邢夫人道:“国公爷出孝事儿多,你兄弟媳妇一个人忙不过来,你有空也给她搭把手。别乱出什么主意,不懂的多问问你兄弟媳妇。”
  管她的语气好不好,说出来的话里有多少不信任,邢夫人只知道,自己入门七八年,终于再次可以沾手管家了。因此她的态度十分恭顺:“是,我省得。二太太哪里忙不过来的,尽管让人来寻我。”
  王夫人笑道:“大太太客气了。下午我先在花厅里处理事务,大太太若是有空的话,不如一起来听听?”
  邢夫人哪儿有不应的?就算是王夫人此次答应得太过痛快,让她觉得可能是在给自己挖坑,可是管家权的诱惑,还是让邢夫人决定就算是坑,也先跳进去再说。
  两个太太一起,看着下人将老太太的饭摆好,元春才姗姗来迟。她仪态从容地给老太太和两位太太请了安,才问:“怎么不见大哥哥和琏儿?”
  贾母这才发现,每天早就该到自己这里等着用饭的贾珠、贾琏,一个也没有出现,忙让人快去各院看看是怎么回事。一会儿去的人已经回来了,答案都是一样的:老爷叫珠大爷与琏二爷一起去了内书房。
  贾母有些着急:“什么时候问书不行,非得吃饭之前问孩子,可让他们怎么用得下饭。去,快去你老爷的书房打听着,看他可又训斥孩子们了没有?”深知自己小儿子秉性的贾母,为孙子担足了心事。
  好在今天打听来的消息倒让贾母松了一口气,贾政在两个孩子去内书房之前,已经要了两碗参汤,并且也没问书,也没骂人,还留两个孩子一起用饭。
  要说贾母对贾政不满意的地方,还就是他对孩子们过于严厉了些,现在听说他竟与孩子们一起用饭,又想起他早晨关心贾珠之事,乐呵呵地对王夫人道:“看,这不就扭过来了。果然是要做官的人了,比以前明白了好些。”
  本来还担心儿子挨骂的王夫人,也笑道:“原来老爷也是恨铁不成钢,才会对珠儿要求得严了些。”
  贾母打趣道:“罢了,反正一个是你老爷,一个是你儿子,我说哪个你都心疼。我也就不做那个恶人了。今天两个孩子陪你老爷,大太太与你就陪陪我这个老婆子。”
  王夫人心里本来想着,自己只是心疼儿子,那个贾政还是只管读他的书去说好。不过忽然从服侍吃饭的,变成了可以坐下用餐的,她就顾不得再想,与邢夫人一起谢过了老太太的恩典。元春凑趣道:“可见老太太平日说疼我都是假的,大哥哥与琏儿不来,老太太饭都吃不下了,还得找太太们陪着。”
  贾母看着已经初见少女丰姿的孙女,那嘴也是合不拢:“平日只当你是个好的,今日也来呕我。可见疼你也是白疼,你不说两位太太日日服侍老太太辛辛苦苦的,很该受用一回,倒在这里挑起我的不是来。”
  元春不依道:“我何尝不是这个心思。只是想着老太太惦记着大哥哥与琏儿,少不得心里郁闷,逗得老太太高兴,乐上一乐,一会儿也好多用些。谁知道老太太竟一领情。”小嘴就有些撅起来了。
  贾母更乐:“好,老太太冤枉你了,我元春是懂事的好孩子。”又让人去找自己年轻时的头面出来给元春。元春自是要推辞一番,却不过贾母的好意,重又道谢。
  王夫人看着自己女儿在老太太跟前得脸,面上带笑,心里更是对自己重新把贾政糊弄过去充满了信心。邢夫人是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