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综红楼]场外指导系统 [金推] >

第67章

[综红楼]场外指导系统 [金推]-第67章

小说: [综红楼]场外指导系统 [金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对于这一条任务最后能拿个高分; 许丽还是相当的有信心的。
  任务三; 便是帮助贾敏让林家子孙繁茂。随着林家小儿子出生; 贾敏可一共给林如海生了七子一女了。
  这么多的儿子,随便每人再生一两个,那可就是十几个孙子了。这样一来林家子孙繁茂那是必然的了。因此不用通过系统; 许丽已经单方面判定任务完成了。
  最后那个随机任务,这次系统好像还真的没有发布过。不过看着贾敏好像自己就把替闺女还债这件事当成了毕生的任务了。
  研究完这几个系统任务的许丽,忽然发现因为这次的目标人物太能干,以至于她自己好像再没有什么可干的了。好像已经无所事事的许丽,快速的调整了一下心态。然后便决定接下来的日子,就做一个吃瓜看戏的观众好了。看一看这一次的红楼会是什么走向。
  很遗憾自己没有瓜可以啃,没有瓜子可以嗑的许丽就这么看着红楼梦的故事继续进行着。
  她看着贾敏生的四胞胎在四年后一起中了二甲进士。
  不过她的次子林烁、五子林烽没有按照父兄的道路直接考个庶吉士进翰林院再往上走。林家的这两个儿子很是出人意料的投笔从戎,林烁跑到西南沿海平乱去了,林烽也到西北青海那边参了军。
  已经继承了皇位的正隆帝,听说了林家父子六进士,却有两个走了从戎路,还夸赞了几句。并且特意给他们两个都封赏了个七品的恩骑尉的爵。
  对于自家几个习武的外孙,贾代善这些年来可是没少教导。在加上他在军中的人脉,林烁和林烽兄弟两个在军中也算是如鱼得水。
  很快两兄弟就靠着自己立的军功升了爵。林烁升成了正三品轻车都尉,林烽也升了正四品的骑都尉。
  至于三子林烜、四子林烨倒是都考上了庶吉士,进了翰林院历练了两年。然后便各自带着妻儿,出京赴任去了。
  眼看着嫡长子林炜已经成了正三品的官,后面四个儿子也都各有出路。已经官拜正一品殿阁大学士的林如海马上就向皇帝告了老。
  因为他知道,要不是上面有自己这个做父亲的压着,就凭炜哥儿在工部做出的那些个功绩便是再封个侯爵伯爵位都可以的。
  林炜当初从翰林院历练完后,就直接进了工部。因为他在机工方面有奇才,由他改进的农具和农耕灌溉系统使大靖朝的粮食产量普遍的增加了一两成。
  果然在林如海致仕三年后,林炜又因为主张推广了前朝就由洋人传进来的玉米等高产粮种,叫大靖朝每年饿死的百姓少了许多。而被皇帝恢复了祖上汝南侯的爵位,并特下了恩旨叫林家世袭三代始降爵。
  林家老太太看见自己大孙子终于恢复了祖上的荣光,大喜之下含笑而終。享年七十九岁。
  给老太太办了隆重的后事,林家几个孙子给祖母守孝一年便回任上去了。只留下林如海带着妻子女儿,还有两个小儿子在姑苏老家给老太太守孝。
  荣国府这边,虽然贾代善依然健在,但是他也在太上皇退位的时候把爵位传给了长子贾赦。
  有这么一个活着的老国公,并且还在他让爵的时候悄悄把欠国库的八十万欠银给还了。所以贾赦这次倒是得了个侯爷的爵位。
  贾政依然在礼部当值,不过礼部的差事他倒是干的挺好的。现在已经是个礼部郎中了。
  荣国府小一辈中贾瑚、贾珠也先后都中了进士。贾瑚在京中做官,贾珠也是带着妻儿出京外任去了。就连贾琏现在身上也有个秀才的功名,还在书院读书打算继续考举人呢。
  上面的几位兄长都是寒窗苦读出来的。荣国府剩下几个小的,贾宝玉、贾环、贾琮也都在学里老老实实的念书。
  因为荣国府真正说了算的贾代善还活着,尤其是自从他把手中差事卸下来以后,身体康健的老头对自家儿孙的教养都很上心。所以即便是贾环、贾琮两个庶子也没被忽视慢待,都和其他嫡孙一起读书。
  用贾代善的话说,便是庶出也是我贾代善的孙子。哪怕将来被分出府,也要有安身立命的本事。
  有这么一个祖宗镇着,贾赦可不敢整日喝酒找小老婆。贾政也不敢白养着那些个清客相公整日吟诗作画,现在荣国府里可都是正经的幕僚先生。
  还有自从贾代善让了爵以后,就跟贾母一起搬到荣庆堂去了。贾赦夫妻也顺利的住进了荣禧堂。
  对此事,根本没人有什么意见。贾政和王夫人两个便是心里头再酸,也不敢有一点僭越的想法。
  贾宝玉虽然也还是颇得贾母喜爱,但是他可再没有原著中养的那么娇贵。一样的得跟着家里头的男孩子们一起读书习武。
  因为贾敏的原因,贾家对强身健体这事都挺在意的。所以贾家的儿孙,不管事贾赦贾政这一辈,还是下一辈,每日清晨都要打一遍拳的。
  为此贾敏还担心来着,生怕那块石头享受的少了,影响了闺女报恩的事情。所以为了补偿他,每次给娘家送东西他那份还是特别的丰厚。
  贾敏这样行事,还叫误会了的贾母和王夫人很是遗憾了一回。要不是朝廷叫太医院和户部一起查实了,三代以内血亲成婚确实有碍子嗣,宝玉和黛玉两个玉儿该是多么相配的一对儿啊。
  宁国府这边,宁国公贾代化这辈子也是活到了八十二岁。哪怕他已经不在了,多受了亲爹和叔父几十年教导的贾敬可没敢闹着出家修道。
  现在贾敬除了亲爹用还上的几十万两户部欠银,给保住的一个伯爵的爵位以外,还老老实实的当着正四品的鸿胪寺卿。
  他的夫人徐氏,也得益于贾敏高超的医术,在生了惜春以后也还好好的活着。现在的惜春作为伯爷夫妇唯一的女儿,可是金贵的很。远比庶出的迎春和探春两个要娇贵的多了。
  而头上有祖父、叔祖父、亲爹三座大山压着的贾珍。虽然屋里伺候的侍妾通房一点儿也不少,但是他可不敢像书里头那么行事放肆。甚至还被亲爹逼着考了个举人的功名。
  还是得益于贾敏,贾蓉的亲妈也还好好的活着。因此那个尤氏、尤二姐、尤三姐还不知道在哪呢。
  这回贾蓉娶回来的媳妇可不再是谁家的抱养回来的养女,而是正经的世家贵女。
  而且可能是贾珍被自家亲爹逼着读书逼的太狠了,贾珍对贾蓉的教导也是丝毫不放松。颇有点我这个当爹的不好过,也不能叫你小子好过的架势。这不才不及弱冠的贾蓉也已经成了个秀才了。
  贾家的男人们都算是出息的,所以迎春、探春两个也都跟着得了益。尤其是贾迎春,才十二岁那一年,就定下了一个侯府庶子的婚事。
  因为元春早早的就成亲嫁了人,贾家并没有姑娘被送进宫中。所以王夫人在薛家送薛宝钗进宫的事情上并没有作梗,甚至还给了点助力。就想着万一以后薛宝钗这个外甥女成了贵人,自家儿孙也能得点益。
  薛家上京之前,薛蟠还是为了香菱打死了冯渊。不过这次是王子腾帮着了结的官司,直接把打人的罪名推到了下人身上。薛蟠只得了个管教家人不力的罪名,挨了几十板子又被罚了五千银子。
  有王子腾的面子,还有银子开道。再加上薛家到底跟荣国府沾着亲,所以薛蟠那几十板子挨过之后,不过将养了不到一月的功夫便痊愈了。一丁点的后遗症都没有留下。
  那薛宝钗也着实是个争气的,进宫没两年的功夫就得了正隆帝的宠爱。甚至还因为生下了一个公主,而被封为嫔位娘娘。
  这样一来薛蟠便是再不争气,家里头的产业也没被败掉多少。尤其到了后来,薛姨妈听了已经当了贵人的女儿的话。把家里的买卖都转给了旁人,家里头只多多的买了些田地庄子。就连剩下的几间铺子也只租出去收一些租子。
  然后薛姨妈又听了女儿的话,给儿子娶了一个从宫里放出来的掌事姑姑。那个掌事姑姑能在二十岁就出宫嫁人可全是宝钗的功劳。
  这位姑姑姓李,是上次皇家整顿内务府并且宫女们大换血时,皇家特意找的家世清白的贫家幼女,当做小宫女而在宫里长大的。
  这位李姑姑在宝钗承宠的事情上很是出了一把力。宝钗见她不愿继续在宫中蹉跎有心出宫嫁人,而且她也是个有手段又心思正的。再加上她也算家世清白又颜色好。于是就在自己站稳脚跟以后,替她求了个恩典,直接配给自己哥哥当了自己娘家嫂子。
  而且这个李姑姑也是个有能为的。虽然她比薛蟠大了三岁,但是她自小在宫里长大,手段自然是有的。再加上她人也长得不差。成婚以后不但把薛蟠给拿住了,还把儿子也教养出来了。她生的两个儿子也都是考了功名,当了官的
  这到叫薛家也从商户,改换门庭成了官宦人家。直喜的薛姨妈一直感念,幸亏当初听了闺女的话,没嫌弃儿媳妇是个寒门女。不然薛家也不会有今日光景了。
  而这次的目标人物贾敏,也为了替女儿还债,不但拉着女儿一起学医。还叫已经致仕的相公帮着她们母女俩时常的就举行义诊,每每都要施医舍药的。
  尤其是在姑苏守孝的那三年,贾敏甚至带着黛玉,把她扮成男子亲自给贫苦百姓看诊。
  这倒是叫黛玉遇到了今生的相公,白鹭书院山长的嫡子齐轩。
  因为大名鼎鼎的仁孝郡主回乡守孝时在当地举行义诊,不管事因为贾敏本人,还是林家的兴盛。姑苏当地并附近各州县的当地官府和各个士绅名流也都过来表示了一番。
  这位齐轩齐公子就表示愿意一起身体力行为百姓出力,林如海夫妻看在齐山长的面子上也同意了把他留下来。
  能跟着一品大员和朝廷亲封的郡主身边做事,齐家当然是乐意的。虽然他多事做一些杂事,要不就是跟着林如海后头转。到底还是跟扮成男装的黛玉有了些交集。
  等到林如海察觉的时候,发现自家闺女跟那个小子已经相谈甚欢了。本想着找个借口支开那个小子,谁知道却被妻子给拦住了。
  贾敏也是问过师父以后才确定,这个齐轩人品才学都是拔尖的。最重要的他也不是那风流花心的人,而且齐家家风也好。
  自来齐家的男子都没有妾室的。即便是家里没有嫡子,也只能从其他亲支过继,是绝对不能纳妾的。
  只凭不纳妾这一点,贾敏就先中意了这个小子。更何况看见自己女儿跟他的性情也挺相合的,就像着叫闺女先跟他接触着再说。
  林如海得知妻子的想法以后并没有多高兴,他只想着自家闺女才多大,怎么就着急给相看人家了呢。虽然最终被妻子给说服了,但是他是自那之后怎么看着那个齐轩怎么不顺眼。
  这倒叫齐轩也很纳闷,还想着先前林大人对自己听看中的啊。怎么忽然对自己挑拣起来了。有心去找跟自己十分相投的林贤弟问问,结果才到近前不及开口,就听见林家的两个小公子拉着自己的林贤弟叫姐姐。
  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原来林贤弟竟然是个女娇娥。再看林大人的态度,定是林家的那个独女无疑了。
  回想起平时跟林贤弟相处的情景,齐轩不禁红了脸。以前只觉得这位林贤弟满腹诗书,才华横溢,每每跟自己相谈甚欢。而且他人又心善,给那些贫苦百姓看诊,面上都没有过嫌弃的神色。
  着越想心里头就越热乎,想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