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同人电子书 > [综红楼]场外指导系统 [金推] >

第168章

[综红楼]场外指导系统 [金推]-第168章

小说: [综红楼]场外指导系统 [金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人分别落了座,梁鹏打眼观察了一下。
  他发现可能现在剧情还没开始,时间还早了几年,所以贾赦还没到书上写的那种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地步。一眼看上去,倒也算是人模人样的。
  至于贾政,身上那股子迂腐劲儿,还是相当的明显的。
  他心里正在品评两个书中的人物,那头那位赦大老爷就开口说话了。“听闻舅父家要还朝廷的亏空。
  只是外甥特意打听过,似乎两位圣人都并没有要讨债的意思。
  所以今日特来舅父府上,看看是怎么回事。”
  梁鹏是听自家老婆说过,根据她之前几次做任务的经验,感觉这位荣国府的大老爷似乎并不是那么的昏聩无能。反倒是心里还有几分成算。
  不知道今天过来,他是不是有什么目的。
  这时史侯爷开了口,就听他对两个外甥说道:“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是鼏儿觉得自己是长子长兄,主动要替两个兄弟扛下这个担子。”
  才说了这一句话,梁鹏看着贾赦的表情就知道他心里十有**在骂自己呢。这事估计没跑儿了,只看贾政那一脸的认同就能肯定。
  梁鹏使劲的忍着想笑的冲动,听着史侯爷接着说道:“不过他两个兄弟也都是好的,这不为了这事家里分产业的时候,他两个兄弟还特意谦让着老大。
  而且为了叫老大将来不至于叫那些亏空压的太狠,以后我手里那份产业也归老大那一房。”
  看着贾政脸上的表情随着便宜老爹的话不时的变换,梁鹏终于没忍住笑了出来。不过好在他还算机智,赶紧又咳嗽了两声才掩饰了过去。
  不过他还是坏心眼的跟两个便宜表兄说道:“听闻荣府也有着一笔欠银,依着我的愚见,不如也早早做出打算的好。
  二表兄每日到工部上值,国库空虚这事你定然是知道的。
  而且边关不稳以及各处灾祸,这都需要银子解决。万岁爷为此每每忧心不已。
  像二表兄这样忠君爱国之辈,定然会一心一意的为君分忧。
  现在可不正是表现的机会,想来万岁爷看在眼里,定然会记住表兄的忠心。”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感谢在2019…12…30 12:27:50~2019…12…31 11:19: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白泽 30瓶;我是潜水党、乌鸦、31868474 10瓶;独怜幽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9章 史鼏夫妇(19)
  被一顿表扬是大忠臣的贾政; 晕乎乎的跟着自家大哥一块儿坐着马车回了荣国府。
  兄弟俩一进府,自然要先到贾母荣庆堂的上房屋去给老太太回话。
  贾母等两个儿子行了礼,就赶紧开口问了自己娘家那边到底怎么回事儿,怎么好好的就忽然想起要还朝廷的亏空来了。
  这个时候没等兄长贾赦开口; 贾政倒是抢先说了一遍兄弟俩在史家的的事。还有舅父以及表弟说的那些话,都跟贾母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然后不等贾政再多说什么,贾赦就在一旁插嘴道:“听表弟那意思; 咱们家若也能主动还了朝廷的亏空; 那二弟身上的官职该是还能再往上升一升。”
  贾政难得一脸感激地看着自家兄长; 然后又对贾母说道:“老太太,咱们贾家祖上便是大清朝的世代忠良。
  儿子作为贾家子孙; 本就该对朝廷尽忠。
  至于能不能升官儿还在其次,只要不误了贾家祖上的名声才最要紧。
  还有将来咱们贾家的后辈子孙的前程; 也同样的重要。”
  荣国府现在是什么家底子,掌家掌了几十年的贾母心里自然一清二楚。
  老太太本来想着自己有生之年只要安于富贵; 再好好享受几年。剩下那些事儿等她老人家百年之后,自然有两个儿子解决。
  至于到时候是不是哪边担的责任多些少些的,她老人家可就顾及不到那么多了。
  如今忽然弄出了还银的事故,这要是一下子把朝廷的亏空都给还了; 那她老人家还怎么维持这样舒心的生活。
  而且要是为了还银家里头日子紧巴了; 那不是她这个老太太也得跟着一块儿受委屈。
  所以贾母有心要反对这事儿,只是看着小儿子那一脸的期许。
  再想想小儿子自从老国公过世,他恩封了个从五品员外郎的缺。直到如今十来年的时间可从来都没挪过窝儿,这在朝中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如今这个能叫他升官的机会; 要是真的就那么放弃了也确实可惜。
  因此贾母低头沉吟半晌,才再次开口问道:“你们再和我说说,你们舅父家到底是怎么还的银子。”
  贾政赶紧说道:“是史家舅父先给三位表弟分了家产,然后大表弟把那笔亏空独自承担了下来。
  说是他先拿了十万两还到户部,然后又跟户部签的新的文书,答应以后每年再还两万银子。”
  贾母点头表示听明白了,然后又问道:“那咱们家怎么还银?你们兄弟可有了章程。”
  这会儿贾政不说话了,只是一脸戚戚然的看着自家兄长。
  看着老母和兄弟只瞧着自己不言语,贾赦能怎么办呢?他也只能开口说道:“按说我作为兄长,又是府里袭爵的人,自然应该多担一些。
  只是现在咱们府里这些家业全都在二弟两口子手里,所以咱们怎么还银子,。还得看二弟怎么安排。”
  话说的都是事实,贾母和贾政便是心里有些不乐意,也不能说出什么反驳的话。
  只是家母还是有些没好气的说道:“你怎么不看看你大表弟主动帮着兄弟承担了那么些债务,就知道把你身上自己推了个干净。”
  贾赦有些委屈的再次开口道:“老太太,要不然咱们家也跟史家一样把产业分了。然后我也多拿几分家产,用来还上朝廷的亏空。
  当然跟着咱们府里爵位绑在一起的那些东西得先扣除出去,毕竟咱们都知道那些虽然是由我这个袭爵人继承,但是凭谁都不敢动用的。也只能跟爵位一起供奉着。
  剩下的家产要是我只要二弟多让给我两三成,咱们家的那笔亏空我大房全担下来,也未尝不可。
  到时候我也跟史家表弟一样先还上一部分银子,剩下的那些银子也分年头再还清楚。”
  贾母和贾政听他说要把那些亏空全都揽在自己身上,心里还是很满意的。
  但是再想想分家产的时候还要多分给大房一份,他们又有些舍不得。
  只是人家既然主动担下了那笔亏空,多得些家产也是理所当然的。他们还真不能说什么反对的话。
  贾母有心不分家产,想还跟之前似的就那着这么混着。只是为了小儿子的前程,她也只能下了这个决心。
  犹豫了再三老太太还是开口跟两个儿子说道:“既然这么着,咱们家也跟你舅家一样行事。
  把跟爵位绑在一块儿那些个不能分的东西先除开,剩下的产业咱们也分成三份。
  留下一份给我养老一份,剩下的给你们兄弟一人一份。
  至于咱们家的亏空,老大你既是兄长又袭了爵位,那就跟你舅父家一样也由你来负担。
  你放心,分产业的时候,我和你兄弟也不会亏了你去。”
  老太太还要占一份家产,按说贾赦是吃亏的,毕竟她老人家偏心二房都快偏的没边儿了。
  只是这个结果可比之前那样强的多,毕竟能在老二两口子把家底子掏空之前分得一些家产,贾赦心里还是挺愿意的。哪怕这笔亏空都背到他们大房身上。
  因为他心里清楚很,即便府里现在没分这些家产,等将来老太太百年之后,这笔亏还是得落到他这个名义上袭爵的大老爷头上。
  到时候二房肯定拿着从府里掏的钱财,拍屁股走个干净。
  贾赦这边同意了,贾政为了自己的前程也想着快点还钱,那贾母也只能拍板决定分产还钱。
  荣国府要给俩儿子分家产,必然要惊动族长宁国府那边。
  这会儿惜春的亲娘贾敬夫人还活的好好儿的。所以听了西府那边的动静便也想着自家的那笔亏空是不是也能跟着大溜一块儿还上。
  毕竟早还晚还,都得是她的后辈子孙的担子。与其担心将来子孙不济,被这些债务压垮。还不如趁着她还能替他们筹谋的时候,还了干净。
  而且他们宁国府比别人强的地方就是,她只有贾珍这么一个儿子,没人再跟他往外分家产。
  所以这边的家底子还算比较厚实,便是慢慢的还钱也不算什么。应该比史家和西府要强一些。
  既然想到便做,贾敬夫人立时给自家在城外道观里修行的老爷写了一封书信。
  跟贾敬说了一下她自己的打算,还有西府和史家的动作。
  贾敬很快就给回了信,答应了自家夫人的想法,说叫儿子赶紧去办。
  于是宁国府的当家太太贾敬夫人马上就带着自家儿子,一块儿清点了一遍家产。然后该卖的卖,该收的收。竟然叫她一下子把全部的亏空都给凑齐了。
  别人家家户户都嚷嚷着还不起债,便是还债的也是分着年限还的。那么他们家当然也不能一下子把债还完。
  所以贾敬夫人也叫自家儿子写了份折子,表示宁国府变卖了部分财物凑出来银子就先还上一半儿,剩下的也分成十年还完。
  荣国府这边就不如宁国府那么利落了。尤其是贾母想要一份产业自己养老用。贾政也不想太过吃亏,想让出去的产业有限。
  两边都不想让,贾赦也不能就那么吃下这个大亏。所以母子三个关起门来着实墨迹了一回。
  贾赦这会儿可知道自己不是谦让的时候,毕竟那些能来钱的产业还是得争取一下儿的。怎么说那几十万银子的亏空还在他头上呢。
  幸亏有了这几十万的亏空在前头压着,所以最后贾赦分到手里的产业比他预期的还要多。
  而且跟史家差不多的是,那些金玉器物、古玩字画中,除了一些他大老爷看的上眼的珍品,叫他毫不客气的给挑走了。剩下的大部分东西都归了二房。
  那些能来钱的庄子田地,大房得的倒是多些。
  至于贾母那边儿她最后并没有拿一份产业在手里,而是叫两个儿子每年出五千两银子,作为她的养老的花用。
  其实她老人家原本是想要产业的,只是架不住大儿子一个劲的叫苦,小儿子又一脸期许的看着她。
  所以她才干脆说“我也不要什么产业了,以后你们给什么我就吃穿什么。”
  然后这两兄弟才主动说了每年要给孝敬银子的事。
  既然并不用打理产业,每年都有五千银子供她花用。贾母也就欣然接受了两个孝顺儿子的这个提议。
  而且本来就家底子丰厚的老太太,也就不再执着于非得握着什么产业。
  家产分好了,二房那边儿自然所有的产业都由王夫人来打理。
  大房这边,贾赦实在不放心邢夫人。儿子贾琏又还没长成,他只能自己亲自上手打理产业。
  贾赦也跟着史家和东府行事,他先别卖了一些不是那么可可心的古玩,还有一些乱七八糟没用的大家伙儿。
  凑了大概二十万两也跟着折子一块儿递了上去,也说是剩下的银子每年还两万两,知道还完为止。
  有了史家这么一打头,还有后头贾家两个国公府跟着风动作。着实又影响了一批人家,接连还了库银。
  虽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