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青萝衣 >

第43章

青萝衣-第43章

小说: 青萝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秋明精神一振,坚决道:“阿姐,我一定会和姐夫一起去京城参加会试,参加殿试,

然后衣锦还乡,了却父母心愿。”

秋娘欣慰点头,最亲的两个亲人能在他乡做伴,秋娘放下了一半担心。

不知不觉桃花散去,春天走了,夏天悄悄来临。

一日比一日炎热的天气使得肚子越来越大的秋娘痛苦不堪,沉重的身子每日都如一个考验,为了能顺利的生下孩子,秋娘听从吕秋明和李夫人的吩咐,每日都会抽点时间在后院转悠散步,

吕秋明已经办妥了小定之礼,与李家小姐的婚事就这么定下了,只待几年后博了名声再成亲。正好那时二人也长大了,谈婚论嫁再适合不过。

“璟瑜,这鸡汤给你喝,我吃不了。”秋娘指着绿云方才送来的鸡汤,蹙眉对孙璟瑜道。

孙璟瑜从书里抬头,抹一把额头的汗水:“这几天每天帮你喝汤,娘知道又要骂我抢孩子的吃食了。”

秋娘忍俊不禁道:“养肥了你也好啊,你快喝呀,我是一口都吃不了的,腻得很。”

孙璟瑜叹息,乖乖拿着鸡汤喝了,大热天的喝汤,其实并不享受,相反有点难过。也难怪秋娘喝不下。

“爹又下田去了是不?”秋娘没听到孙铁锤的呼声就知道这闲不下来的公公不会安心午睡,定是跑出去帮着佃户做农活了。

孙璟瑜无奈点头:“恩,三婶家那几块田正忙,爹吃了饭就去了。”

秋娘蹙眉,今年夏天尤其热,已经很久没有下雨了。田地间像个燃烧的火炉子,时常有老人家受不住晕过去,撑不住的从此不再起来,撑得住的也要瘦个几斤肉。孙铁锤上了年纪,却当自己是铁打的,谁家忙都喜欢跑去帮忙,若是热病了,岂不是更麻烦。

秋娘巴巴望着清水里浸着的绿豆汤和西瓜,这些东西她却一口不能吃,也不想孙璟瑜吃多了坏肚子,特别是他刚才喝了荤鸡汤。

“绿云,将这桶子里的绿豆汤和西瓜送去田里给太爷他们吃,别让他们热坏了。”

绿云点头,提着桶子便出去了。

还在喝汤的孙璟瑜急道:“留一碗给我成不?”

“不成,你喝了鸡汤不准再喝冷的。”

“……等你生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

36孩子出世

春花败了,枫叶红了,田地里的粮食丰收了,时至金秋九月。

火烧似地夕阳变化莫测,时而如金色的长龙,时而如红色的麒麟。忙碌的村民们一路说笑着收工回家,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诱人的饭香味弥漫,金菊在渐渐下沉的夜幕里闪烁光辉。鸡鸭关进了笼子,老牛疲惫的进了窝,嬉闹的孩子们被父母喊回去吃饭。沿着河流堆砌的蜿蜒长廊如没有尽头的小巷,在越来越暗沉的光幕下浸染孙璟瑜焦急的心绪。喜悦的期待和恐惧的担忧折磨着孙璟瑜的心,跌跌撞撞汗流浃背,走在已经看不清楚的小路上差点摔了跤。紧紧跟随在孙璟瑜身后的吕秋明以及李家夫妇不住相劝道:“莫慌莫慌,就要到了,不差这一时。”

然孙璟瑜好似没听见,一边急急赶路一边催促:“快点快点。”孙璟瑜跑了起来,吕秋明连忙跟上,这可苦了李家夫妇,他们年纪大了,哪能和小少年们比,这小路连走都难走,何况是跑。

“师傅师母你们慢慢赶来,我和姐夫先去。”吕秋明到底还是无法冷静,这可是阿姐第一次生孩子,想不担心都不可能。

两人打前一路跑回了孙家,一进屋子便能听到房里传出秋娘痛苦的呜咽,还有绿云和李氏在一旁安慰帮忙的声音。

孙璟瑜直接推门进去,气喘吁吁道:“大夫来了,秋娘你忍着点。”

吕秋明可不顾男女有别,径直跑到床前一探,还未说话,一旁的李氏便蹙眉惊讶道:“啊哟我的祖宗,女人生孩子你一个男人跑进来干啥?”

吕秋明哑口无言,倒是孙璟瑜并不在意:“娘别说了,小明是大夫,而且是秋娘的弟弟怕什么,这都什么时候了就别计较这个那个了。”

李氏见孙璟瑜也在房里,又是一跺脚大喝:“混小子你还不给我出去!别让娘发脾气。”

“娘,不碍事的。”

“出去出去,哪有这种事,女人生孩子不准男人进,你咋就偏偏对着来?前人传下的规矩自然是有讲究和道理,你莫跟我顶嘴。还有小明你也是,你是大夫也不行,这可是为了你们好,女人生孩子脏,污秽得很,可别坏了你们的灵气和前途,都听话,出去吧。”李氏软硬皆施,先是一训,而后又好言相劝。吕秋明看孩子一时半会还出不来,秋娘的情况也算不错便放了心道:“姐夫我们出去,待会让师母进来,她医术高,接生孩子也是老手了,一定会顺顺利利。”

见吕秋明这个大夫都如此说了,孙璟瑜便安心的点头,最后看了眼床上冷汗涔涔的秋娘,柔声叮嘱道:“咱们孩子一定很胖,你估计会很辛苦,秋娘可要坚强挺住。”

秋娘闻言虚弱的微笑起来,小声点头道:“你出去吧。”暗想孙璟瑜说的可是没错,这孩子哪能不胖啊,她怀孕期间吃的好,长的也快,肚子大得如怀了两个孩子,若不是大夫说里面只有一个娃,一家人还对两个孩子有些许期待。

孙璟瑜提着心神和吕秋明出了房间,静静坐在堂屋里才发觉两腿有点发软。孙璟瑜苦笑着喝了口茶,李家夫妇这才赶到,孙璟瑜忙起身道:“李夫人,秋娘就在里面。”孙璟瑜上前带路,李夫人微笑点头,麻利的钻进了房间,没一会又笑着走出来道:“还早,羊水起码还得半个时辰才会破。准备好沸水和孩子吃的奶水,孩子刚一出生秋娘不一定能喂奶,备着为好。”

孙璟瑜点头:“我准备了羊奶不知行不行?”

“可行,羊奶记得烧沸摊凉点。其他的事也不忙了,孙举人还是吃点饭为好,这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出来的,别饿着了。”李夫人笑着提醒,头回做父亲的男人总是特别忐忑,她见得多了。这孙璟瑜亦是如此,倒是有一点让李夫人比较欣赏的便是来时的路上,李夫人大胆问孙璟瑜若秋娘生的是个姑娘他会如何作想。孙璟瑜却脱口说道姑娘也没关系,无论是儿子还是姑娘总得双全才好,只不过有个先后罢了。若真有人一生缺一子或缺一女,那估计也是命了。

孙璟瑜莞尔,经李夫人一提醒,他还真饿了。再一想李大夫夫妇和吕秋明也没有吃饭,忙愧疚道:“真是失礼,差点忘记先招待客人。”

“哈哈,不碍事不碍事。”李大夫大笑,很是谅解。

大嫂牵着孩子过来邀道:“王妈已经做好晚饭了,二弟和李大夫要不先吃?”

“恩。先去吃饭。”

这一顿饭孙璟瑜是如何都吃不香,心不在焉总朝着秋娘的房里张望,那头传来一点秋娘的哭叫孙璟瑜就绷直背脊,看得李夫人哭笑不得,只好道:“瞧孙举人慌得,呵呵,我也不磨蹭了,这就守着秋娘去。你们慢慢吃。”

李夫人进了秋娘的房,孙璟瑜松了一口气,有李夫人这个女大夫在比纯粹的乡下接生婆让人省心多了。这也是在秋娘胎动后,孙璟瑜不惜赶去镇上将李家夫妇喊来的原因。原本说好了在秋娘快生产时李家夫妇和吕秋明提前赶来住个一两天,却没想到秋娘的情况比大夫们预料中的提早了好几天,秋娘忽然喊疼时可急坏了一家人。

孙璟瑜和吕秋明耐心的等候着,手里的茶水空了一杯又一杯,孙璟瑜时而冷静时而急躁,时间慢慢流逝,月光已经挂上了树梢,房里秋娘的哭叫声更加渗人,听的人心中发慌。

吕秋明开始还总是笑着安慰孙璟瑜几句,时间久了他也沉默起来。孙铁锤和大哥都默默的坐在一旁,大嫂和王妈忙着烧水,不多时,孙铁锤的几个兄弟媳妇也都来了,大伯婶娘什么一群女眷都提着灯笼过来问候秋娘和孩子的情况,见孩子还没出生,也跟着坐下来等候,一时间孙家拥挤起来。

房里李夫人不慌不忙的对哭喊不停的秋娘道:“别哭别哭,留着力气才能快点把孩子生出来。绿云快给秋娘擦擦汗。”

“啊哟这可咋好,都半天了孩子的头还没出来。”李氏慌得跳脚,照说孩子长胖点是好事,可这会李氏却深刻觉得孩子还是瘦点好。

“不慌,差不多了。”李夫人倒是镇定,孩子的头虽还未出来,可她已经知道孩子是头朝下,这样顺产可容易得多,最坏的情况莫过孩子脚朝下,那样难产得多。

秋娘心急如焚,她也不想哭喊浪费力气,可是疼的不哭不行,难怪都说女人生孩子如鬼门关走一朝,这给折腾的可不就是如此。以前做姑娘的时候听人讲笑话,说谁家的嫂子谁家的小媳妇生孩子时哭爹喊娘闹的跟个撒泼的小孩子似地笑死人,秋娘此时却深有感触,一点也不觉得好笑,只想没命的哭,那样才能缓解身体的疼痛。

“头出来了,再使把力。”李夫人欣喜催促。

李氏激动的咬住牙齿,已然看见了孩子的模样。

“啊——”秋娘尖叫几声,那边李夫人却直接固住孩子的小脑袋麻利的将孩子‘拽’了出来,快得让人心惊,可这一下子就减轻了秋娘最大的痛苦,孩子终于生出了,秋娘猛烈的呼吸,胸口大力起伏着,硬撑着不让昏睡过去,最起码想看看孩子一眼再休息。

李夫人熟练的剪断孩子的脐带,将孩子小心放进准备好的木盆里交给绿云清洗,这孩子的确有点胖,不过身体也很好,虽是个姑娘,哭声却不小。

李夫人走回秋娘身边清理她满是血水的下半身,对着秋娘期待的眼神微笑道:“恭喜秋娘,是个和你一样的小美人。”她知道这消息并不好,但是好歹是头胎,说什么也得恭喜一下。这天下大部分人只望着生儿,却不知道还有很多女人苦命得连个女儿都生不出来。有些人,生儿生女,还真得看命。

绿云和王妈小心翼翼的抱着孩子清洗,见这孩子虽刚出生,模样却很是清朗,小脸蛋隐约就能瞧出将来一定是个和母亲般的美人,全身皮肤通红,却能料到不久后会成长得越发白皙。李夫人见过的新生儿多,早就说过出生的孩子皮肤越红,一两月后可能就会越白皙,相反有些孩子刚出生不怎么红,但那基本就是本色,后来皮肤黑得很,儿子多半如此。

秋娘本就是白皙的俊样,孙璟瑜在男人里也不算黑,这孩子又八成像娘,讨喜得很。

绿云摸着孩子小巧的下巴微笑赞道:“看咱们这小小小姐长大以后一定是肤白大眼的水灵灵美人儿,哈哈哈。”

“可不就是,王妈活了半辈子,没见几个孩子出生有这模样的。”

一老一少笑嘻嘻的议论着,失望之极的李氏绷着脸哼道:“再水灵那也是个姑娘,长大还不得送给别人家。”

绿云尴尬,不敢再吭声。王妈年纪大些,倒不是很怕李氏,哪怕李氏将她赶走,她也不担心没地方去,因为她有李夫人这个后台,当即便回道:“啊哟老夫人可别说这话,俗话说有儿有女才是全福,现有女再有儿可是好事,往后姐姐长大了还能顾着弟弟,再说了咱们小姐模样俏,又有个能干的爹和舅舅,以后长大了铁定能嫁给好人家,那还不是孙家的福气不是?而且姑娘家才是亲娘和***贴心小棉袄啊,不然男娃子粗心大意,可不如小姐们细心哟。以后等咱们小姐长大了,嫁了好人家,肯定是什么好东西都不忘孝敬爷爷奶奶,老夫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王妈捡了话说一通,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