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玄幻电子书 > 空间之伪嫡女的发家史 >

第18章

空间之伪嫡女的发家史-第18章

小说: 空间之伪嫡女的发家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大夏朝的规定,正三品以上的后宫嫔妃可以接见递牌子求见的外命妇,而正三品以下的嫔妃想见外命妇,或者正三品以上的后宫嫔妃想接见没诰命在身之人都需经过太后或者皇后的特许。

“嗯,这倒稍微有点麻烦,就只能寻合适的机会,我找合适的机会在太后娘娘跟前提提看。”吴昭仪沉吟了一下道。

郑皇后那里她想都不敢想,一直看她不顺眼的郑皇后不故意找她的茬都已不错,又怎会答应她提出的请求。

自打她从秋叶宫搬出之后,慈宁太后对她的态度倒还不错,有时郑皇后刻意刁难她时,慈宁太后还替她打打圆场,解解围。不过,涉及到向宁远、向宁致两兄弟之事时,也不好说。

向氏两兄弟是郑家想积极拉拢的对象,郑家当年将郑玉霜许给向宁远时应该就有此意。不过却被乾康帝插了一竿子,将齐丞相的三女儿,也就是齐贤妃之妹、四皇子齐王的姨母齐妍玲指婚给向宁致。

除此之外,在郑玉霜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经太医确认损坏身子,无法再生育后,乾康帝又将礼部尚书杨继来的四女儿,杨德妃的庶妹,五皇子魏王的庶姨母杨芙蓉指给向宁远做了贵妾,使将军府的内部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现在,毫无疑问,她和三皇子梁王是被划在一起的,而她和向宁远、向宁致之间的表兄妹关系肯定是慈宁太后、郑皇后及郑家所不乐见,她们对梁王的警惕心也会变得更强。

第三十一章 心怀各异

吴昭仪不想让隔了这么多年方才再次重逢的向宁远、向宁致为自己担忧,重开一个话题道:“你们俩做了将军,宁静呢?他现在在做什么?记得小时候他既不爱习文,又不爱习武,经常被姨夫拿个鸡毛掸子在后追。”

向宁致接话道:“乾康十一年夏,我们回南京老家时,用皇上给的赏银在南京置了几百亩地,也在那附近置了几套房产,我和大哥在北疆的前三四年,二哥和二嫂就在家靠租息度日。

到了乾康十六年,我和大哥的职位都得到提升,得到的赏赐也越来越多。有一年我从边关返京述职时,用这些赏赐在京城添置了一些产业,家里常年没有男人主外终归有些不方便,我和大哥便让二哥带着二嫂及几个孩子一起上京,平时替我们打理打理产业。

大前年皇上给我和大哥各赏赐了一座府邸,刚好位置在一起,征得大哥、大嫂同意后,我将这两座将军府打通连接在一起,在里面建造了三处院落,现在大哥、二哥和我三家每家各居一处。”

“如此甚好,现在我们在世上的亲人也就这几个,平时本就应当相互扶持。”吴昭仪甚感欣慰的点点头。

“何公公,什么风将您吹来了?”正当何昭仪正准备再说点什么时,突然传来高得柱的声音。

“太后娘娘听闻镇军大将军与怀化大将军今日一同回京述职,嘱咐咱家待皇上与二位将军商谈完事之后,请二位将军前往慈宁宫一趟。”说话的是慈宁宫的总管太监何闰全。

“咱家还不知皇上何时能与两位将军谈完,待完事后,咱家就立刻替您转达太后娘娘的懿旨。您看可行?”高得柱笑道。

“嗯,如此也好,有劳高公公了,那咱家便先禀报太后娘娘去。”何闰全点了点头,然后便离开了。

“月娘,你与尽忠、献忠兄妹三人相认,也是喜事一桩。既然母后派何公公来请尽忠、献忠,咱们便一同过去告之母后,让母后也跟着高兴高兴吧。”这时,原本在内室休憩的乾康帝走出来道。

说完,他便带着吴昭仪、向宁远、向宁致,一行人一起往慈宁宫走去。

慈宁宫

慈宁太后坐在上首,她的左下首坐着郑皇后及其所出的大皇子燕王夏扬,右下首坐着郑贵妃及其所出的大公主夏蔷、二公主夏薇。

“蔷儿、薇儿,这些时日你们若再去你二姨母家时,就去燕王府和赵王府,喊上你的皇兄们一起,以前你们姨母家中都是女眷,你皇兄们过去不太方便,现在你姨丈回来,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是亲戚,不能太疏于走动。”

在等候向宁远、向宁致的过程中,郑皇后嘱咐夏蔷、夏薇道。

这会倒知道是亲戚了,早先也没见你少刁难我们,玉霜进宫见你一面也是千难万难的。郑贵妃在心中冷笑。

每次乾康帝在郑贵妃郑玉玲的玲珑宫歇息之后,郑皇后都会找一些因由发作郑贵妃一番,因为嫉妒郑贵妃,郑皇后连带着对郑玉霜都有些不喜。

慈宁太后责备过郑皇后好几次,可每次事到临头,郑皇后却总是控制不住自己。

郑贵妃对此非常气愤郁闷,不过因着她膝下没有皇子,日后可能还会有不少仰仗郑皇后和燕王、赵王的地方,便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夏蔷的嘴角微微翘起一个讥讽的弧度,夏薇则垂下眼眸,不过二人倒是齐声应道:“是,儿臣知道了。”

“哀家不管你们平时彼此之间有何不对付,你们都给哀家记住,你们以及哀家对外代表的就是郑家,也正是承家族的庇护,你们才各自走到了现今这一步,将你们那点小心思都给哀家收起来。

还有扬儿、蔷儿、薇儿,你们虽然不是郑家人,但是郑家却是你们身后最大的依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日后你们若在外人面前做出这种起内讧之事,不论是谁,哀家绝不轻饶。”看出下面几人之间暗潮汹涌的慈宁太后出声警告道。

正在这时,刚从御书房回来的何闰全又进来禀报道:“禀报太后娘娘及各位主子,皇上带着吴昭仪、镇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正往这边来了。”

“吴昭仪?”皇上随向尽忠、向献忠一同过来倒不奇怪,可是和吴昭仪一起又是何用意呢?慈宁太后有些迷惑不解,郑皇后、郑贵妃等人也同样如此。

待乾康帝等人走进来,众人相互见礼后,乾康帝才解开谜底道:“朕带着吴昭仪和两位向爱卿一起过来,是为了宣布一桩喜事。”

“哦?那哀家倒真要好好听听,是多大的喜事,能劳驾皇上亲自过来宣布一下。”慈宁太后笑着接口道。

“早前儿臣曾告知过母后,儿臣答应吴昭仪帮她寻找亲人一事,寻找了这么久,倒终于有了确切消息,没想到兜兜转转了一番,要找之人竟然就是原本相识的。吴昭仪寻找亲人寻找了这么久,终于找到了,母后说这算不算得是可喜之事啊?”乾康帝微笑道。

已大致有些预感的慈宁太后表情微微有些僵,不过还是最后与乾康帝确认道:“这原本相识的是?”

“就是母后站着的向尽忠、向献忠,他二人都是吴昭仪的表弟,而向尽忠九年前过世的那位平妻则是吴昭仪的嫡亲妹妹。”乾康帝解开谜底道。

此话一出,众人表情各异。郑皇后、燕王夏扬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郑贵妃、二公主夏薇若有所思,大公主夏蔷则无所谓。

还是缓冲过来的慈宁太后带着一丝有些勉强的笑容道:“如此倒真是可喜可贺之事,哀家也恭喜吴昭仪以及两位向爱卿,与哀家及郑皇后、郑贵妃而言,也算得是亲上加亲。”

说完,慈宁太后又赏赐一些贺礼给吴昭仪、向宁远、向宁致三人,三人自又感谢了一番。

而原本打算与向宁远、向宁致述述旧、谈谈亲情的慈宁太后、郑皇后、燕王等人,经此事一打岔,心怀各异,也没了述旧的心思,各自应景似的说了几句场面话就散场了。

第三十二章 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待殿中众人都散去后,慈宁太后的脸沉了下来,对秀云道:“看来哀家之前的猜测果然没错,皇上这么多年一直在帮梁王养精蓄锐呢。看来,在皇上心中,储君之位的人选早已定了。”

秀云迷惑不解道:“娘娘是指吴昭仪与镇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相认之事是皇上早已谋划好的?可即便吴昭仪与镇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是表兄妹关系,也抵不过二小姐与镇军大将军的夫妻关系亲密阿!而对怀化大将军来说,即便吴昭仪是他表姐,齐王殿下与他之间的关系也比梁王与他之间的关系更亲近吧?”

慈宁太后摇头道:“对男人来说,即便与岳家的关系再亲密,也抵不过壮大自身家族势力的诱惑大。而且,尽忠之前有个是吴昭仪亲妹妹的原配,他与这个原配从小一起长大,这个原配与他的一双儿女九年前的水患中散生,尽忠对此事一直感到愧疚不已,说不得他会将这种愧疚、亟待弥补的心情转移到吴昭仪身上。

而就自身利益而言,坚定的站在梁王身后所获得的收益肯定比站在燕王身上后。梁王由吴昭仪自幼带大,且其生母早逝,吴昭仪对其来说,与生母无异。吴昭仪的娘家只剩向尽忠、向宁静、向献忠二人。

而其生母的娘家刘家势微,能助梁王的不多,梁王日后需倚重向尽忠、向献忠兄弟二人之处自是甚多。两相比较,向尽忠、向献忠兄弟二人会选谁可想而知。

更何况,如果梁王是皇上所属意者,那便是梁王能成功的最大资本,尽管梁王现在资历尚浅,但皇上现在正值壮年,还有足够的时间让梁王茁壮成长。而齐王、魏王二人很可能只是皇上这些年所使出的障目法而已。

不过,这些年来,向尽忠、向献忠兄弟二人一直站在不偏不倚的位置,无论是哀家还是兄长的一些试探性的话语,他都装聋作哑或者含糊其辞。对于齐王或者魏王那边的拉拢,相信他也是同样处理的。

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他兄弟二人应该最想站在一个中立的位置。对他们自身来说,这倒确实是个最好的选择,将来无论是哪位王爷上位,这朝中都少不了他们的一席之地。只可惜,最终只怕他们不可能如愿。对郑家来说,如若不能拉拢他们,那就宁愿毁了他们,也不能让他们成为其他人的助力。”

“那娘娘现在打算如何办呢?”秀云愁道。

“对向尽忠和向献忠,先以拉拢为主。如若拉拢不过来,他们能坚定的保持中立,也可以接受。对梁王……可能真如兄长所言,当年哀家太妇人之仁,养虎为患了吧。

你悄悄传令去郑家,让他们派人手去江南寻找梁王,在他未茁壮成长之前……如果可以,尽量留他一条性命吧。切记,不能留下任何把柄。

如果此计未能成功,先让他们寻机会提拔贤德慧贵妃的娘家刘家,并设法制造他们与向尽忠、向献忠之间的矛盾。去吧。”慈宁太后挥了挥手,让秀云退了下去。

而向宁远、向宁致兄弟二人出了宫门之后,向宁致原本的笑脸都收了起来,表情变得有些沉重。

“与月娘表姐相认虽然是好事,也了了大哥这么多年来挂在心中的心事,可是却使局势变得更复杂,你我两人的处境也变得更艰难。”他叹道。

“有什么艰难不艰难的,就算没有月娘,你我两府中的情况已经够错综复杂,多月娘一个也不多。

反正是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我觉得皇上这样做可能就是要将一池水搅浑,让我们处在中立之位,哪边都不偏不倚。”向宁远倒有些蛮不在乎。

“如若皇上真是这般想的倒好办,可怕就怕,皇上心中已有了偏倚之人……。”向宁致苦笑道。

“偏倚之人?你是说……。梁王?”向宁远一惊。

向宁致点点头:“很有可能。否则,依照皇上手中的情报网,再加上月娘表姐失踪时虽然年幼,但毕竟也已经五六岁,已有记忆,若皇上真心想找,最多不过是花上一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