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拖油瓶 >

第67章

红楼之拖油瓶-第67章

小说: 红楼之拖油瓶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便把尤老太太有意将孙子接到她跟前儿教养的事情说了一遍。因又笑:“我可告诉你,这孩子是我十月怀胎好容易生下的。谁也别想把他从我身边抢走。便是老太太也不中用。你最好想法子打消了老太太的主意,倘或真的惹恼了我,咱们大家都不得消停。”
  尤子玉也是知道陈氏的脾气性格儿的,听了这话,哪有不信之礼。忙赔笑说道:“老太太也是喜欢孙子的意思。俗语说老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即便是老太太将孙子抱过去养,你还怕她亏待咱们家哥儿不成?”
  陈氏听了这话,愈发来气的道:“她亏不亏待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好容易过了鬼门关才生下来的儿子,可不是为了给别人养的。你要是不听我的话,等我好些了自己去跟老太太说。我也知道你是个没用的,关键时候儿丁点儿靠不住!”
  说罢,伸腿踹了尤子玉一脚,干脆利落的将尤子玉踹下床榻,陈氏翻身背冲着尤子玉,冷笑着道:“你也走罢。我瞧你们一家子就来气。”
  尤子玉捂着酸疼酸疼的屁股苦笑摇头,起身挨蹭在床榻上陈氏躺着的褥子上,伸手推了推陈氏,因笑道:“我还没说什么呢,你怎么气性这么大。快别生气了,小心月子里生气做下病来。等明儿老太太好些了。我跟她说还不成么。”
  陈氏这才转怒为喜,转过身来冲着尤子玉道:“这话才对,你就该这么疼我疼儿子,这么知冷知热的,才不枉费我替你操持家业,生儿育女的辛劳。你回头见了老太太,也要好生儿的跟她说明白了。即便是我不肯把儿子送给她养,也是为着老太太年事已高,精力不济的缘故。何况老太太当年也不是没教养过大姑娘。你也瞧见大姑娘现在是什么脾性了,那般逆来顺受怯弱腼腆的,一点儿也不像咱们这样官宦人家出来的闺秀小姐……你还敢把哥儿给她教养,真不怕老太太溺爱骄纵,养出个比闺阁小姐还要腼腆含糊的哥儿来?”
  一席话说得尤子玉冷汗淋漓,苦笑连连,忙开口说道:“也不至于此。当初我父亲早亡,老太太一个人把我拉扯这么大,不也挺好的么?”
  陈氏闻言冷笑,心说就你这糊涂昏愦样儿还叫好?那世上真没有不好的人了。只是口里却不能这么说,只得赔笑着道:“老太太养你的时候才多大,这会子多大年纪了?别的不说,只昨儿半夜折腾了这么一会子,方才便嚷嚷着浑身酸疼了。我只怕待会子还不好,就得派人去请郎中诊脉来。咱们哥儿如今还小,正是喜欢夜里哭闹的时候,我也不忍心叫老太太天天这么折腾受累。还是我自己劳累一些,自己带着哥儿罢。”
  尤子玉闻言,也是辛苦陈氏日夜操劳的意思,随口便说了要给哥儿找奶娘的事儿。陈氏闻言,登时大怒,柳眉倒竖,凤眼圆瞪的指着尤子玉骂道:“少放屁。谁敢背着我给哥儿找奶娘,仔细他的皮。”
  尤子玉猝不及防,竟吓了一跳。待回过神来,忙的赔笑询问陈氏这是如何道理?陈氏便将方才说与尤老太太的那一番话如此这般重复了一遍,因向尤子玉笑道:“这也是我的一番心事罢了。老爷若是怜惜我,便听我的。若是信不着我,我只好带着哥儿姐儿自请下堂回娘家。不论怎么着,谁也别想出幺蛾子,离间我们母子就是了。”
  陈氏话说到如此,尤子玉也是无可奈何了。只得冲着陈氏拱手作揖,好一阵的赔不是,又说自己本无此意云云。正说话间,陡然闻听外头回事人回说“陈府老太爷老太太并当家太太哥儿姐儿来看太太”,尤子玉夫妇又惊又喜,忙的将人请进来。
  一时陈家众人进门,先在熏笼前烤暖了身子,这才鱼贯进入里间儿看视陈氏并刚出生的哥儿。因着陈老太爷也在,况且两家又是姻亲世交,通家之好,所以尤子玉倒是不必躲出去的。
  陈老太太并冯氏还预备了送给陈氏并哥儿的表礼,左不过是些婴儿衣衫绸缎襁褓金手镯金铃铛金项圈长命锁之类。当中便有一个巴掌大镶金嵌宝的长命如意锁,下头还缀着金流苏镶红宝的坠脚,乃是远在江南的陈珪得了妹妹有孕的消息后,掐着时日托人送回来的。也叫陈氏带过来了。
  陈氏瞧着那块做工精致样式小巧且黄金灿烂的长命锁,爱的什么似的。当下便给哥儿戴上了。彼时哥儿也被人语声儿吵醒了,闭着眼睛嗷啕大哭。陈氏不过将他颠在怀内哄了哄,哥儿便住了哭声,又感觉到脖子上带了东西,不觉伸手摆弄起来。
  陈老太太并冯氏见了,都笑着说道:“这孩子倒是个好哄的,不哭不闹,好生伶俐。”
  说得陈氏登时笑了。又问哥哥陈珪多早晚才能回来,冯氏便笑道:“你哥哥上回来信时倒是提过一句。只说赈济灾民查办贪墨一案,诸事都已妥协,你哥哥也给圣人并太子殿下写了条陈折子。原本年底就该回来了。只是六皇子不知怎么又给陛下呈了一道折子,陛下看过之后,便命他和六皇子留在江南,盯着江南官员们帮衬百姓弄什么……哦对了,叫灾后重建。这么一来,今年年底就回不来了,最快也得明年六七月时才能回京。你哥哥得了这信儿,遗憾的什么似的,只说不能亲眼看着外甥出世了。所以便托人送了几包袱的好东西,都是给他外甥的见面礼。我都包好了给你拿过来了。”
  冯氏说着,便指了指陈家送来的表礼。
  陈氏与尤子玉闻听此言,少不得又是一阵道谢。尤子玉因笑道:“这是圣人看重子璋,方才有留用之举。可见子璋在江南的差事一定办的很好。想来子璋再回京时,必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冯氏听了这话,也含笑回道:“我一个妇道人家,并不懂朝廷上的事儿。妹夫既然这么说了,便承您吉言罢。”
  陈氏听了这话,不免心下一动,待要开口问什么,只是看着尤子玉笑容中略带寥落的样子,思来想去,倒是不曾问出口。
  这厢陈老太爷已经抱着哥儿逗弄了好一会子,又笑问尤子玉哥儿可曾起了乳名不曾?
  尤子玉见问,便赔笑说道:“才刚下生,还没来得及取名。”
  话是这么说,实则却是尤子玉打从知道陈氏怀孕之后,每天闲暇时间便是翻书阅文,只想给宝贝儿子起个好名字。如此日积月累,几个月后,尤子玉记下的好名字已经不下百十个,即便是他挑挑拣拣,精益求精,这会子也有点儿难以抉择。
  闻听尤子玉这般回应,陈老太爷沉吟不语,满面的跃跃欲试。
  尤子玉不觉心下一动,开口笑道:“泰山大人年高有德,况且教养的儿女各个出色。倘或不嫌弃,不妨给哥儿取个小名儿罢?”
  陈老太爷亦有此意,又见尤子玉如此周全贴心,不免含笑抚须,摆手说道:“我也不是什么学识渊博,饱腹经纶之大儒。更不敢越俎代庖,只是给外孙子起个小名儿倒还使得……”
  
  第七十二章
  
  陈老太爷给外孙子起的乳名简单明了——就叫“宝儿”,取其如珠如宝之意。高度概括了尤陈两家长辈们喜迎新生的雀跃之情。
  尤子玉夫妻两个见状,少不得在口中念叨了几遍,也觉着朗朗上口。正欲含笑答应时,陡然闻听屋外有人说道:“这可使不得。老亲家给哥儿起的乳名太好了,只怕要招小鬼儿的眼。还得取个贱名儿才是,越贱越好养活的。”
  众人循声望去,却是得了消息的尤老太太被丫鬟扶着赶了过来。直到了跟前儿,口内仍是百般的不依。直说陈老太爷给起的乳名太过珍贵,恐怕哥儿担不起。合该换些贱名字才好。
  陈老太爷闻言,不着痕迹的皱了皱眉,开口笑道:“这倒也无妨。圣人云子不语怪力乱神,咱们这样的官宦人家儿,终久比不得那些个乡野愚民,哪里会信这些鬼话。何况宝儿将来是要进学入仕的,倘或取个乳名太过卑贱粗鄙,叫外人知道了反招人笑,会说咱们尤家并非正经读书人家,所以才学那些个愚民愚妇之举。”
  尤老太太听了这话,心下一噎,待要开口反驳,却被一旁的尤子玉笑着开口拦下了。因又说道:“岳丈大人所言甚是。当今圣人素来不喜鬼神之说,咱们身为臣子的,更该懂得上行下效。依我说宝儿这名字就很好,咱们尤家盼星星盼月亮盼了这么些年才盼来的嫡长子,可不就是如珠如宝的么。”
  尤老太太见儿子都这么说了,心下也是无可奈何。只是仍旧有些不满,口里碎碎叨叨的嘀咕着。陈老太太看在眼中,顿觉尴尬。
  陈氏也是一阵怒从心头起,目光冷冷地瞪了尤子玉一眼。尤子玉心下一凛,忙的开口向尤老太太问道:“母亲劳累了一夜,早也乏了,怎地没回房歇一歇。眼看便至年关了,倘或母亲这会子累坏了,可叫我们如何是好?”
  尤老太太见问,因回说道:“我原也想着回房睡个回笼觉。偏得知亲家一家都来了。我怎好舍了亲家们自己去歇着,叫外人瞧着也不像。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尤家是故意冷落人似的。”
  陈老太太听了这话,开口笑道:“老亲家实在是多心了。我们都没这么想。”
  尤老太太赔笑道:“我知道亲家母是个不会多心的人。不过防着外头人言三语四说闲话罢了。您也是知道的,自打半年前子璋同六皇子殿下奉皇命下江南赈灾查案,听说因着差事办得好,还得了圣人几次嘉奖。现如今朝上官员谁不交口称赞。都说子璋这次赈灾有功,查案明白,等回京时必定能再升一级的。届时他可就是大权在握的四品封疆大吏了。老身在此倒是先向亲家公亲家母道喜了。”
  陈老太爷与陈老太太闻听此言,忙的摆手摇头,口内谦辞不已。
  尤老太太因又说道:“……我们家子玉生性鲁钝,比不得孩子他舅舅天资聪颖手段活络,又有太子撑腰,因此在升官儿这件事儿上我倒不敢强求。只是尽我所能不拖累他也还罢了……好叫亲家公亲家母知道,我私心里是这么想的,待孩子他舅舅回京之后再升一级,那户部员外郎的缺儿岂不是空出来了?咱们家子玉虽然不是什么聪明伶俐的人,可是在户部熬了这么些年,些许资历还是有的。俗语说肥水不流外人田。你们说等孩子他舅舅升上去了,能不能举荐子玉接任户部员外郎的缺儿?”
  陈老太爷与陈老太太并不曾想到尤老太太居然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登时面面相觑面露惊愕。
  尤子玉也觉得十分尴尬,忙的想要将这话岔过去。还未来得及开口时,便听陈老太爷已然笑道:“朝廷如何考核官吏,选拔官员,此并非吾等所能干涉。不过尤陈两家乃是姻亲,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总是要守望相助相得益彰才好。等到我儿回京之后,倘或真有机会,老朽会嘱咐他在贵人跟前儿替女婿美言几句的。”
  尤子玉听了这话,不觉大喜,忙的向陈老太爷长鞠一躬,道谢不迭。
  尤老太太也是喜出望外,满口儿的称赞陈老太爷是个明白人,“倒是比我这个妇人家更知道规矩体统的。”
  陈老太爷听尤老太太这一番话着实不像,也不去理论。只笑着转过脸儿去逗弄宝贝外孙子。
  一时宝儿又困了睡觉,众人生怕吵醒宝儿,遂离了里间儿去外头坐下说话儿。尤老太太忙命丫头们看茶,因见陈氏在旁招待陈家众人,不觉笑言道:“媳妇儿昨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