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借贾修真 >

第431章

[红楼]借贾修真-第431章

小说: [红楼]借贾修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兰摩拳擦掌道:“我正盼着哪个王八羔子冲我动手呢,我也好名正言顺地活动活动筋骨,才不算‘惹是生非’。”
    李纨叹道:“若是要冲你个人动手,我还管不成。只是官场斗势,怎会没有牵扯。只怕日后为着要对付你,不知道要牵连多少人去。所以,往后你行事更该三思,万不可只因着自己一时意气……”
    贾兰道:“娘,我还会不知道这个!所以当日不就让方糕团子他们回来了嚒。”
    李纨道:“从前你只是在书院读书,不过几个小厮的事,自然容易,往后还能这么容易不成?”
    母子两个虽说着话,实在是各说各的,贾兰哪里会把这点事放在心上了。
    只之后的事却恰如李纨所料。
    因北地战事不利,又有北军传回的消息,朝上百官便为之后该如何布置争论不休。这日便有人上本保举贾兰领兵前往。只道贾兰本在武荫之属,又屡建奇功,在书院时也有兵策成文,其间颇有可观之处。如今北地战事不利,除了新北军骄兵之患外,还有所遣将领不听北军调遣之由。贾兰年少才高,恰可补此不足,其才足可领军,其年少又不至与北军旧将顶撞不睦,实乃上佳人选。云云。
    一时兵部户部都有人出列,只道此数条皆言之有理,愿保举贾兰领兵出征。
    大学士戴一鸣等极力反对,说贾兰年少且并不曾领兵作过战,虽有兵策可知其才,到底不过纸上谈兵,难据以为实。且贾家虽属武荫,贾兰之父、之祖父皆是走的科举之路,以此为据也难服众。再者北方战事自去年起越发吃紧,如今东线高歌猛进,正需西路一鼓作气歼敌于一役之时,让如此小辈领军出征,尤其此前新北军已遭逢两败,朝廷此举,恐伤了士气,更不利战局。
    双方各有言辞,你来我往不肯相让。上头皇帝越听面色越沉。见他们犹自争论不休,才开口道:“贾兰虽身手过人,眼前却还不宜当此大任,众卿家且另选了人来。”
    有几个官员还待再争,却被身边同僚止住了。又商议了半日,最后保举了扶风总兵仇严绶。因新北军自有将帅,这次保举的乃是自新北军中领兵前往驰援北军的,又因之前新北军两败,怕再从里头出人与北军那头亦起龃龉,朝上吵了这些日子,才算有了这个折中的法子。
    原以为没贾兰的事了,哪知道这位总兵一回身就点了贾兰为参将,还是逃不过。
    贾兰回庄上辞行,许嬷嬷闫嬷嬷几个都一时喜一时忧,喜的是自家哥儿有出息了,眼看着又是一个国公爷都说不准。忧的是,战场无情,刀枪无眼,若是伤着了碰着了可怎生是好。倒是李纨一脸沉静,只说了句:“千万记得别连累了人。”
    贾兰这时候倒换了面色了,听他娘如此说来也不反驳,只低头应了一声。
    待得贾兰随着仇总兵等一行人离京北上,迎春过来陪李纨说话。便说起此事来,她道:“从前我在孙家时,只听说想要在兵部谋一个缺有多难,到了兰儿身上却这般容易了?先前府里的事还历历在目,实在让我难信这是个建功立业的时机。照着我看,只怕是打着斩草除根的意思多些。”
    李纨轻叹道:“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世上要做人,就有个出身,有了出身,就有个父母兄弟,祖宗家族,哪个逃得过去?兰儿既姓了贾,若是个庸才还罢了,偏偏他之前同九王爷那里关联上了,可不是让人心惊?你说的不错,斩草除根,自然是这个意思了。
    北军状况虽不明,只略想可知,那两路新北军前后溃败恐怕里头还有自家人的手笔。人呐,认准了一个自己,认准了自己要的功名利禄,旁的什么都可以拿去换,拿去用。
    这回他们先假作保举兰儿,本是玩笑样的事,怎么可行?之后又拱出个仇总兵来。这位本就是西北王府一系人马,前两年换防时候换过来的,如今又送了去,实在是里应外合一举两得之事。兰儿这回,也是被搂草打兔子,捎带了。”
    迎春细想一回,一脸惊怒道:“真有如此无耻之事,无耻之人!”
    李纨轻轻摇头道:“各人各境。圣上摆明了要对西北王府动手了,如今天下承平,西北一隅却如个深潭,那里军民知道有王爷而不知道有圣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且西北王府为了安固自家地位,与鞑子的关系也甚可玩味。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以他一家看来,为着防止有朝一日出现这样情形,养敌自重,岂非情理中事?”
    迎春忙道:“那兰儿这回不是……”
    李纨点头:“让兰儿领兵前往,到时候北军跟鞑子里应外合,新北军又是一场大败。新北军西进之事恐怕就得耽搁下来了。又顺势将我们府里连根拔起,实在是一做两便,大善之举?”
    迎春皱了眉道:“嫂子既然知道,怎么还让兰儿去!”
    李纨苦笑道:“他要做的事,我哪里能拦得住。”
    迎春道:“兰儿也知道各中缘由?”
    李纨点头:“只怕知道的比我还清楚还细些。”
    迎春不说话了,沉默了一会儿,叹道:“真跟他四姑姑一个样儿,原来说艺高人胆大,便是这个样子的?只是也太让人操心了些!”
    
    第413章 南事
    
    贾兰投军,众人虽是担心,却也无法,日子还是照样过去。
    南归的贾政一行,却又是一番遭遇了。
    当日他们在猿獠岭与巧姐儿惜春几个作别后,便继续南下,晓行夜宿,虽带了巧姐儿的那些箱笼嫁妆,倒也顺遂,未再遇着什么变故。到了金陵,只当安生了。贾政还往贾府老宅去了一趟,可惜那上头也早就贴了官府的封条了。金陵旧宅仆从发卖,还是段家施的援手。
    哪知道待寻到祖茔附近祭田处祖宅,却非他们所想情形。金陵贾家宗族,为了怕受了京城贾府的连累,不知道哪个出的主意,竟将京城那一支另分了出来,连着祖宗牌位也都请到了一边偏房里,只等京城来人请走。
    贾政未料族人会如此行事,看着那密密麻麻东倒西歪的牌位画像,直欲呕血。只他素来也不是个能与人相争的性子,好容易平静了下来,便道:“那还请将从前我们添置的族产一并归还。”
    那几个族中长老相互对视了一眼,一个为首的便道:“贤侄此言差矣。当日虽是你们出的银子,可添置祭田,难道是为了祭祀你们京城一脉的?当日你们是如何说的?究竟是祭祀贾家祖宗,还是你们迁往京城的几位先祖?”
    贾政只好道:“那自然是祭祀本家整族的。”
    那为便笑道:“正是这话儿了。是以虽你们京城一脉具被圣上下旨查抄,这族中的祭田却不曾动过分毫。为何?便是因这产业乃是族中的,而非你们一脉的。如今贤侄却说出这样话来,岂不可笑?”
    宝玉有心说话,只贾政还不过混个“贤侄”,哪有他这个“侄孙”说话的地方。
    贾政只好道:“既如此,如今将我们这一脉分了出来,那祭田岂非也应该按此划分?还是说我们京城一脉虽购置了祭田,如今却要将我们逐出族去,是以一分不给?”这已经是贾政能说出的最厉害的话了。
    那几个老头却显见着是早有准备的,便捧出一本账册来,温言道:“正是按贤侄所言。祭田之所得,一者是为了祭祀先祖,二来也是为了能供养族人婚丧嫁娶并读书举业等事。因此,这祭田要分,自然也该按着生死两头来分。这是我们按着族谱所记人丁均分下来的,贤侄看看,可有什么不对。”
    贾政听他们这么说时,手已经气得发抖了,再看那“均分”下来的结果,“一亩二分四厘”,已经气得话也说不出一句。
    那几个见他只坐着不语,便也顾自低头喝茶,一声不吭。宝玉站在贾政身后,怕他气着了,赶紧过去摩挲他后背。贾政这才缓过神来,一瞬间心灰意冷,摆了手道:“罢,罢,既如此,我们不要了也罢。”
    中间的老头却站起来道:“这可不成。贤侄,我们族中大事,最要紧是个理字。既然是该你们,你们不要,我们也不能收着。要不然说出去让人戳脊梁骨!不说你们富贵惯了看不上这点东西,倒像族里要讨你们这个便宜似的!”
    贾政气得头晕,已不欲再对着这些人,只匆匆一礼便夺门而出。宝玉紧跟着出来,听着后头那老头的声儿:“贤侄既无异议,明日便让里正将地划给你们……”
    到了镇上暂居的客栈,贾政坐在那里,犹自浑身发抖。众人听了宝玉言说方才遭遇,都目瞪口呆。
    湘云对宝钗叹道:“从出来之后,真是经见了多少闻所未闻之事,礼义廉耻,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宝钗苦笑,摇头道:“形势比人强,若非到了如今这境地,也看不透那些人的面目。”
    宝玉在一旁漠然不语,当日他同贾政扶着贾母灵柩归籍落葬,自然是同这些族中长老们打过交道的。那时这些人又是何等的慈祥和善,让人心生亲近。没想到过了两年,竟是这样一副嘴脸了。只让他心疑究竟是此时是梦,还是从前是梦。
    宝钗最知道他不过的,见他一脸落寞,便劝道:“有道是‘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陋巷无人问’,人心如此,你也毋需太过难受。”
    宝玉茫然道:“到底是怎么了。从前我们是一族中人,难道现在就不是了?到底是我不是我了,还是他们不是他们了?这究竟是哪里错了……”
    湘云道:“二哥哥,怎么事到如今你还没想明白?当日琴妹妹,大姐姐正得宠的时候,梅翰林还来府上赞过你写的诗,梅家太太还跟太太说自家儿子有福气,能娶着太太的干闺女!可是后来呢?难道琴妹妹还变出两个琴妹妹来不成?还有我!这不是活生生的事儿?!
    二哥哥,他们看人,不是看着你这个人,是看着你的权势家产、身份地位。如今府里遭逢了大难,你觉着你还是你。可你已不是国公府的公子了,在他们看来,自然就不是从前的你了。往后,这样的事儿还多了去了,你要难过这个,什么时候算个头!”
    宝玉见湘云提了宝琴和她自己,心里越发酸意涌动,只方才的茫然倒随之散了许多,遂叹道:“我自是知道这个的。只是,只是没想到竟真有人会如此罢了……还是族中之人……”
    湘云道:“这有什么好想不到的。当日他们高看你多少,如今便会低看你多少,只因他们来回来去看的本不是你这个人啊!”
    他两个在那里说玄奥,宝钗却在一旁沉心想起家计来。
    晚边众人吃了饭,宝钗便道:“如今祖宅是住不成了,一直住在客栈也不是个事。只如今要买房置地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倒有个主意,不知道妥不妥当。”
    贾政便道:“你且说来。”
    宝钗才道:“我娘家在这里还有处宅子。当日买卖都归拢了,这宅子却没卖,如今收拾收拾应该可以住人。不如我们先在那里落了脚,等买了地,寻着了可意的房子,再搬不迟。”
    贾政原先想的是到了族中,靠耕种祭田养家糊口,农闲时候又可教导族中子弟,才是真正的耕读传家的意思。哪想到今日刚到族里,就吃了这么一个下马威,还说什么世家大族,还论什么蛰伏再起,只觉万念俱灰。
    这会儿听了宝钗的话,有心拒绝,可让他说又实在说不出个像样的主意来。立时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