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借贾修真 >

第246章

[红楼]借贾修真-第246章

小说: [红楼]借贾修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钏儿拍拍她手:“你心大,我心眼可小的很。没有让人白害我一回的道理。”
    两人又絮絮叨叨说了些各自的琐事,才郑重别过,晴雯一路送到了园门口,看金钏儿上了车,站到那车行远了才缓缓往自己小院走去。却不曾发现在那门外大树荫下另有一车,凤尾竹帘里一双眼已看了她多时了……
    眼见着启程时日近了,王夫人院子里也越发忙乱起来。这一上任就得三四年光景,自然要带的东西不少。偏院里,周姨娘也正同小丫头蕊儿收拾东西,芽儿要上来帮忙,周姨娘阻了她道:“先去收你自己的东西要紧,千万想周全些。这回还有太太身边的金钏儿一同去,常日里嘱咐你的话定要记实了。”芽儿如今也自知身份,领了这话也不推拒,便先往自己屋里收拾去了。
    她刚走,这边一个婆子敲了敲门梃进来,看看左右,把一个手巾包袱从胸口摸了出来,递给周姨娘道:“兰姐儿,那铺子房子连同那三十几亩地都顶出去了,得的银钱都在这里头,另有一张纸上记得各样数目。你自点点吧。这回我们家那口子直问的周边人家,没经过中人,少了一笔费用,能省着点就省着点。唉,你说说,你不过跟着去伺候几年,哪里至于都要卖脱了去?往后再想买回来可就难了。”
    周姨娘接了东西,亲给那婆子挪了张凳子坐,说道:“谢谢老姐姐了。”又从袖子里捏个荷包出来递过去,那婆子却不肯要:“别介!当年要不是你,我那大小子说不得就没了。我们可不是那些眼里只剩下钱的人家!”
    周姨娘硬塞过去道:“姐姐你收下!也不当什么,我这一去不知道多久。说句白话儿,就我这身子,这一通折腾下去,有没有那命回来还两说着呢。再说了,姐姐家哥儿、大囡囡也快该寻人家了,就当我事先随个份子吧。”
    那婆子这才收了,也替她叹息:“说来也是作孽,那么大月份,非要你往庙里给太太祈福去。落了的那娃儿,若在时,恐怕也有宝二爷那么大了。”
    周姨娘垂泪道:“不说了,老姐姐,都是命啊。”
    待那婆子离去,周姨娘将那包袱打开,见里头几封银票并一张折纸,拿起折纸看了,叹道:“真是生受她们了。”说了又吩咐蕊儿,“待会儿提醒着我,拿出二十两银子来单放一边,临走前给孟婆婆家送去。”蕊儿赶紧答应了。
    两人刚把东西归置好,外头帘子一动,却是彩霞来了。蕊儿见了,忙上前倒了茶,就出去在屋外头院子里随手拿了块布擦拭那些个坛坛罐罐。
    周姨娘让过彩霞,问道:“可是太太有话吩咐?”彩霞点点头:“太太让我来问问姨娘可收拾得怎么样了,若还缺什么就告诉我,我回了太太去。”
    周姨娘肃了身道:“回太太的话,都收拾得了,定不会误了事的,也没有缺什么。”
    彩霞闻言点点头,又上去扶了周姨娘坐下,自在周姨娘跟前跪下磕头。周姨娘忙着伸手要拦,彩霞却不肯,仍是磕足了三个响头,才道:“姨娘这回去,山高水远的,我也没有别的,磕两个头谢过姨娘这些年的提点教导。”
    周姨娘扶了她起来,叹息道:“你这又是何必。我不过是个贱妾身份,哪有你给我行礼的道理?我受不起。至于说提点的话,也要看能听进去才成。”
    彩霞叹息道:“姨娘如何是姨娘的事,我若没这点心也算不得个人了。”略沉吟了,问道,“姨娘看来,我之后又该当如何呢?”
    周姨娘笑笑道:“你如今已是太太身边第一人了,还怕什么不成?只要避开了宝玉,旁的人如何,太太是不放在心上的。往后你是不是要真跟了环儿,不也是你自己做主?”
    彩霞赧然笑道:“姨娘这话说的,这哪里是我们能做主的。”
    周姨娘便道:“太太素来不喜成人姻缘这样的活儿,你们少不得都得发回去听凭父母择人。你只拢好了人,待得三爷开口要人时,莫不成你们父母还能不同意?只一个,三爷那口肯不肯开,却又要两说了。他虽是姨娘养的,姨娘却管不到这上头。到时除了他自己往太太或老爷跟前要人去,别无他途。你只在意这个吧。”
    彩霞一言一字都细细听到耳里记下了,谢过周姨娘,才回去禀报王夫人方才的事宜。
    周姨娘唤了蕊儿进来,主仆二人自收拾东西不提。
    眼看离程日近,府里却又迎一喜事。原来这几年天时异常,皇帝就指了九王爷修撰《救荒本草》并《荒年备要》两部旨在教导民众于大灾荒年自救谋生的书。里头有各个时候可供果腹的野菜野物,还有丰年时候保存各样粮食菜蔬以备不患的巧计,更有一旦逢灾后如何与天争时抢种抢收的应急窍要。纂定后,又将其中关节依着□□南北东西差异实地验证修订了,分出地域别册来。由圣上下旨,自内库里拨出银钱来刊行天下。乃至一州一郡一县内都准定该备的册数,另派专员往各处解说详述书中文要。实乃一时德政。
    贾政这日在衙门做事,几个同僚连着隔壁他署中人都过来相贺,正摸不着头脑,有人递了一本宫里新刻的书来,正是《救荒本草》中的首部。扉页上编录人员中,连城书院贾兰赫然在列,其排序还颇为靠前。贾政一见大喜,转念又想到贾兰如今不过十来岁年纪,竟忝列于此,倒让人多生猜疑了。心里起伏不定,同众人胡乱应酬了,忙忙地赶回去问询。
    恰好这几日贾兰在家,听说贾政寻他就往前头书房里去了。贾政便问起编书入名的事来,贾兰一晃脑袋:“哎?我都同先生说了别把我写上去,怎么还写上去了?”
    贾政更皱了眉头:“是谁撺掇了特意要卖这样人情给你的?”
    贾兰又晃脑袋:“不是,不是,祖父听我说来。我先也不晓得是编书的事,原是当日我们书院要往各处深山里开地种东西。因所选之地多高山极寒处,身子弱些的根本受不了。寻些壮实的农人去做倒容易,只是这作物又与旁的不同,好些东西需得当面记录才好。这不,我这身子骨好的就当仁不让了。
    谁知我去了几处后,大师伯告诉先生说王爷觉着我记得极清楚,索性剩余几处要紧地方也带了我去。到了前几个月才知道原是要编纂成书的。先生寻我,说王爷并众先生师伯们论功,言及要把我也写上去。我说‘我就是个小孩儿,写在那样要紧书上,不是让人笑话吗?’故此不肯,先生当面也没说应不应。哪知原来还是写上去了,真是麻烦。”
    贾政听了知道不是虚言,只是另生了一重疑惑:“这样要紧事,怎么从未听你提及?”
    贾兰道:“我说了啊。我不是回回都同祖父说我们又去山里住了些日子,又看人种地种菜去了?”
    贾政抚额,抬眼见贾兰立在当地正眨巴着眼睛看着自己呢,无奈笑道:“好了,好了,兰儿是说过,原是祖父未曾听清的缘故。既是真有其事的,写上名儿也无妨。我还当是里头有人故意如此,那就有捧杀之意了,不得不防。”
    贾兰一甩闹到:“这个祖父放心,要正论起来,好些地界没我都根本开不出地来呢。他们哪里寻得着路。”
    贾政只当他小儿得意,也不放在心上。既得了准话,当下也放下心思。一头吩咐人备了几色谢礼送去书院,自己又携了那书往里头见贾母报喜去了。贾母得知自然没有不高兴的,又连连让鸳鸯开箱子寻东西出来赏贾兰和李纨。倒让常嬷嬷几个笑:“太太一个劲儿要宝二爷上进的,偏宝二爷就不爱听这话;我们奶奶倒不爱管我们哥儿,哪想到哥儿就争气成这样。可见这世上实在是难有准事啊。”
    
    第226章 秋落
    
    待到八月二十这日,贾政拜了宗祠,又别过贾母,由宝玉等人送至京外长亭,就此赴任去了。
    王夫人听人回禀周全,才算松了口气,转眼又不免要担心一路车马劳顿往后公务繁重的事来。旁人只看着世家风光,哪里知道这骨肉分离的难处呢。心里一时不宁,正想往后头小佛堂里去,凤姐寻来了。
    原是为了账上银子的事,她道:“八月节各处算账,这几个月又多出几样花销来,虽不大,却没这个数的。再一个老爷喜讯,老太太做主,这节下各人的例钱也加了两成。几项下来,这账面留存银钱的数目就有些不够了。”
    王夫人揉揉额头道:“旁的进项呢?”
    凤姐道:“也有几处铺子商家送了干股进来的,求到太太跟前的不论,求到老爷跟前的应的还不足一半,总是嫌生意买卖不正的意思,连那些收下的也都是有人情在推脱不得才收的。这回老爷点了外放,倒又来了几波人,只没眼前能见着银子的。”
    王夫人沉吟不语,半晌,才道:“先前老爷起身前特嘱咐我,说他们外头尚有些余银,若里头果然调剂不开了,便让我同琏儿说去。既如此,你晚边让琏儿过来一趟吧。”
    凤姐暗暗挑了眉:“这倒未听得二爷提起过。”
    王夫人叹气:“你也不用疑他,这事我都不晓得,他如何能知道?多半是老爷同大老爷连着珍哥儿的主意。大约是历年积下来,以备不时之需的。如今一时急用可暂挪些过来,待来日宽松了还是还回去的好。”
    凤姐答应着,又说起一事:“方才有甄家的信来,大约是问南边投买作坊的事,老爷正在路上,倒不好做主了,还得先问过太太的意思。”
    王夫人点头:“这事我也知道,正要去问老太太的意思。”
    凤姐不语,王夫人又道:“照理来说,老太太正该高享安乐的年岁,只恨我们不济,好些事看不懂里头的弯弯绕来,总得问到她老人家跟前去。”
    凤姐想了想道:“这事儿我倒听说了些。原是前些年江南一带也建了许多借用水力的工场,因着他们使的机械厉害,把原先几家纺纱织布的逼得走投无路。连着甄家同柳家都深受其害。他们原想着借了因之失业的游民之怨,好迫使这些围水工场关停,哪想到那头早有准备,这边辞了工,那边就招进去。丁点民怨未见。实在把他们恨苦了。哪想到天作美,近两年几处都遭水灾,那水力就借不上了,这边的意思,恰好借这个时候把原先的作坊再办起来,把那各处商口再抢回来。所以来问我们的意思。”
    王夫人倒不顾别的了,只问:“柳家?哪个柳家?那头出布的大户,只听过燕赵韩魏的,没听过有个姓柳的。”
    凤姐道:“哪里是出布的商户了!就是宫里令贵嫔的娘家,如今借了势在南边也很有两分底气了。他家也不弄那个,只同甄家一样各处收些干股。”
    王夫人便道:“去年就是北边旱着南边涝,几处大庄子收成连常年里一半都没有。银钱上才越发吃紧了。这事儿你打听得明白,我回头同老太太说了,得了准主意再告诉你吧。”
    凤姐见王夫人如此没个主意,也是无法,只好把另外几件琐事都禀清了自回院里去。
    回了去,换了衣裳喝茶歇气,贾琏还不见踪影,自己坐着心里盘算一回,对着平儿叹气:“明明那么些东西都送进里头去了,凭我怎么旁敲侧击就是不肯开口。看看如今账上缺的,花用顶多的难道不是宫里那道儿?那同哪个是最亲的?真不晓得都攥在手里做什么,难不成还真想都留给宝玉了?哼,不是我说,宝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