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借贾修真 >

第191章

[红楼]借贾修真-第191章

小说: [红楼]借贾修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什么?!怎么要这许多!”
    凤姐叹气道:“这东西本就不便宜,咱们这已经往少了算了。丽妃同瑾妃两家就比咱们多,吴贵妃家更甚,光琉璃窗一样,就十三四万两了。”
    王夫人烦闷道:“这银子都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想了想道,“若是三两万两的事,我这里拿个主意也罢。这数目大了,且修园子又不是只这一宗,你且放着,待我晚饭后去问过老太太的意思吧。”
    凤姐依言正想退下,又想起来道:“要说起来,咱们跟那专卖琉璃的七巧坊还有两分渊源呢。”
    王夫人忙问详细,凤姐便笑道:“听说如今里头主事的掌柜便是原先大嫂子放出去的陪嫁奴才,太太看看,算不算是自己人?”王夫人听了若有所思,凤姐这才行礼退了出来。
    下晌,李纨正在院子里同素云几个商议换季的衣裳样式,金钏儿笑着来了,却是帮王夫人传话来的。
    李纨赶紧站了起来,金钏儿道:“太太说了,让大奶奶这几日把七巧坊的掌柜的叫来府上,是府里省亲别墅的事儿,很是要紧,千万紧着些儿。”
    李纨恭敬听完了,这才让素云几个给金钏儿上茶,笑问道:“这话怎么说的,我倒摸不着头脑了,好姐姐你可给我说说?”
    金钏儿笑道:“奴婢也不清楚呢,原是今日二奶奶来报府里修园子里头要的细件儿,听说琉璃那块的铺子掌柜原是大奶奶的陪房家人,这才让奴婢来传话儿的。”
    李纨心道果然来了,为难道:“前些年信王府来要庄子的时候一同送了出去的,这会子可不一定使唤得动了。”
    金钏儿笑道:“奴婢只是替太太传话了,话传到了,旁的奴婢可都不知道的。”李纨笑笑,依旧一脸愁色。
    王夫人让金钏儿传了话,就等着李纨来回了,哪知道这一等就等了四五天,李纨那里分毫动静没有,不由得有些心浮气躁。便又让人把她给叫来了,立时问她:“前些日子让你把七巧坊的掌柜叫来,这么些时候了,怎么都没个回音?”
    李纨答道:“回太太的话,媳妇已遣人送了口信去了,那坊主却道如今生意繁忙,一时恐不得空,待有空闲了再上门拜访。媳妇便想着不如等他得空能来府上时再报给太太知晓。”
    王夫人气得不行:“这是为了府里建园子的事,你虽万事不管,总也该听说这事关系重大。如今又有多少家都在催等那琉璃件儿,这是能拖着的事儿?啊?你就这样替我用心的?”
    李纨忙道:“媳妇遵了太太的话,也已经去了信了,奈何人家不给这脸面,媳妇也无可奈何。”
    王夫人怒道:“他不过是你陪嫁过来的奴才,你既嫁到了我们府里,他也算是府里的奴才!如今刚长了几根毛儿就当自个儿翅膀硬了?你再给我派人过去,今日务必给我叫过府来,到时候让琏儿同他说!”
    正说着,外头小丫头道:“老爷回来了,听太太这里有人,问还要多少时候。”
    王夫人犹自气愤,又冲李纨叮嘱一句:“快快派人叫去,记清了!”才道,“退下吧。”
    李纨行礼回转。贾政才从对面屋里出来,掀了帘子进屋,看王夫人一眼道:“你如今也需时刻谨记着自己身份,一点点事情大呼小叫成何体统。”
    王夫人抿抿嘴,想起如今贵妃生母的身份不由露出一丝笑意,却又想起李纨木讷呆笨的样子,忍不住对贾政道:“老爷不知晓这里头的事!如今府里这样大事,这珠儿媳妇整个木头一样甚事不管,万事不问。虑着她的身份,我也不多说什么,由他去也罢了,左右也帮不上什么忙。可如今眼前就有一事,正是要她出力的时候,打四五天前同她说了,竟分毫不放在心上!这才叫过来当面叮嘱两句,让她速速去办。”
    贾政亦不上心,随口道:“什么人做什么事,你若有事,交给琏儿媳妇办去不好?也省的费这心神,两下妥当。”
    王夫人道:“若是琏儿媳妇能办的我还叫她做什么!那七巧坊的掌柜原是她的陪嫁奴才,我让她将人叫进府来,也好同琏儿商议商议咱们家要的东西……”
    话还未完,贾政拦了问道:“你说什么?七巧坊?”
    王夫人点头道:“正是了!要不是凤丫头提起,我都不知道。那七巧坊的掌柜就是上回给信王妃的庄子时一总儿送去的人,说起来咱们府上还算是旧主……”
    只听豁朗一声,贾政手里的茶盅子砸在了跟前,王夫人一愣,就听贾政喝骂道:“糊涂!你既知道这人当年是送去了信王府的,如今又能掌了这样大的门面,就该知道他后头是什么人!同王爷的心腹讲旧主情义,哼哼,你胆子倒是不小,还让个内宅妇人将他叫到府里来,你好大的脸面!”
    王夫人颤着唇一时不明所以,贾政见她这副小家子气蠢笨模样只觉着怒气撞头,伸了手指着她抖了半日才道:“还不快让人传话!别再丢人了!七巧坊如今都同宫中内相连着,若是记恨了你挖人根子的事儿,说上两句话,元儿在宫里的日子又该如何?愚妇!蠢妇!”想起方才王夫人说四五日前已经派人去过一次,这后宅的事自家却不好插手,王夫人又指望不上,便忙又换了身衣裳往里头寻贾母细说去了。
    凤姐自同王夫人提了李纨的事,便只在一旁静候消息。你道她为何如此行事?却要从半多年前说起了。
    东府丧了秦氏,却又逢尤氏病痛,竟没个能理事的人。贾珍得了宝玉的主意,求了王夫人,让凤姐帮着料理秦氏的丧事。凤姐原就为了一直没经手过府里大事服不得人心里不痛快,这样机会怎肯轻易放过?却也是她的本事,将偌大一桩事体料理得清楚明白,那宁府上下虽惧恨她不给脸面,却也服她手段。
    如此一来,旁人还罢了,这宁府管家赖二却另起了心思。倒不为旁的,只这荣宁二府一般,里头家生子盘根错节,哪块是哪家管的都快成世袭的了。赖家本不算什么,还是赖大赖二的爹娶了贾母跟前第一得力心腹,待贾母掌家之后才渐渐起来的。赖大在荣府却是上有赖嬷嬷,下有十数个干儿女,说一不二。
    赖二虽借了光也当上了宁府的管家,却没有那么利索的权柄。这回看凤姐杀伐果断,又得贾珍信重,想了法子让自己媳妇趁凤姐在东府理事的时候多亲近了几回,搭上了线,撺掇凤姐给贾珍递话儿,换了两个要紧地方的管事。果然事成,又拐弯抹角地给凤姐送去了两千两白银。
    也是合该凤姐的财运,这回从荣府里出来管了趟宁府的事,才晓得天下之大。除却这一宗,又因应了水月庵老尼的说求揽了一桩官司,坐收了三千两。想着这秦氏不亏同凤姐的交情,连亡故了还送凤姐五千两银子的巧宗儿。
    凤姐拿了这样的钱来,才晓得原来这银子也有这般轻松的赚法。如今府里又出了娘娘,想来往后包揽官司这样的事儿该是只多不少。
    宁荣二府恰又商议起了要合盖省亲别墅的事,她就想起赖二来,若是能因了李纨谈下个合适的价儿,就又有了话头可换掉府里管细件采买的人。这可是个大头,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就是说这些了,一件古董摆设得换多少米面柴炭?若是这里也换了自己的人,又碰上盖省亲别墅这样的事,只这一回,就是多少好处?
    存了这个打算,才特地在王夫人跟前提了李纨,却是等了好些日子也没有说法。正想着要不要再去打探打探,哪知这日晚间便被贾母叫了去,连同王夫人一起,不轻不重地挨了几句。如今的凤姐已不同往日,虽几句话的事,却觉着大大伤了脸面了。
    再说李纨,一早便存了要同计良段高几个远了的意思。这回正好,是伸着脸求计良打,这面子是越踩脚下才越好。果然,派了人过去,连计良的面都没见着就被不冷不热地应付回来了。
    这还不算,过了半个来月,七巧坊还遣人送了箱顶不入流的琉璃件来。
    李纨二话不说让人给王夫人送去了,把王夫人又气了一回。
    贾母亦知道了事情前后,又把李纨叫去好生安慰了一通,嘱咐她道:“所谓一仆不侍二主,他们原先虽是你陪嫁来的,那年既已放了出去便与咱们没了干系。他们愿意记起来是他们的情分,他们要当没有过这回事才是人之常情。咱们不过平常人家,还能同皇家抢奴才不成?你太太不晓得外头的事,只一心顾着府里事务,行事难免偏颇。这回我这话说了给你放在这里,往后再有这样的事,你只先来回我,万不可轻易去同人攀扯,可记下了?”
    李纨自然无不应的。只是府里自此更认准大奶奶是个泥菩萨了,连从前的奴才都不敢得罪的主子,可不是让眼前的奴才们也多了点盼头?
    
    第183章 收断
    
    李纨经了此事,就存了把庄上作坊收了的念头,待许嬷嬷来府里,两人便商议此事。
    李纨道:“如今外头都有贩售了,咱们那作坊的袜子若不是有计良那头包揽着,怕是卖不出的。既要疏远了去,留了这样牵扯实在不好,我看不如收了算了。如今作坊里头常年做活的有多少人?若是收了可妨碍不妨碍她们平常日子?”
    许嬷嬷道:“作坊如今没有原先那许多人了,一者这两年年景好,地里活儿多。另一个咱们又买了那么些山地,奶奶定的租子又低,倒有一半的人家又多佃了些田地去种。横竖那些玉麦土芋也不挑地,后头高山的半山上都能种,只是采收吃力些,那些地都是前两年免租,第三年起才收两成。也是体谅他们艰难。最一个却是因了那技师府同书院的缘故。
    这两年北师府里头的人越发多了,在那里摆个什么摊儿卖点吃食小物,也得几个赚头,作坊里头是细致活儿,有那手笨又坐不住的就索性挎了篮子做小买卖去了。如今常年在作坊里做活的大概还有三四十个人。咱们给的工钱不少,也是分不小的收益,若是就这么收了,自然是有影响的。”
    李纨便有些迟疑,常嬷嬷却在一旁道:“奶奶也不用心焦,这一码归一码。为着同计良那头撇清的意思,这作坊该收还是收了吧。既人家那里有更大的作坊更便宜的人工,总让人定价收货倒是让人替奶奶赔补了,久了也很没有意思。
    这庄上的人做工的事,咱们可以再商议,另外寻个营生出来给她们做。一来是奶奶的慈心,二来我可知道两位姑娘在奶奶这里还入了份子的,这说停就停了也不合奶奶一开始的意思。”
    李纨听了方笑道:“嬷嬷不说我倒给忘了,那俩丫头也不晓得来催收些利息,恐怕我们不提,她们自己也不记得了。”
    许嬷嬷笑道:“说不得也能翻出来几百两银子了,奶奶若是不说可就便宜我们了。”
    李纨笑道:“这营生自然要接着做下去的。原先是为了助庄户人家度灾年,这么几年下来我看竟是极好的。田地里头也不是一年到头那么些活儿要做,米粮又难变了现钱。我们寻些像样的营生出来,倒也未必要同这袜子作坊这般大阵势的。多商议几个,一个或者能安置了五六、七八个人,几样齐上,也不少人了。这样他们也能一直有个活儿做着贴补家用,我也得些利息好同小姑子们交代。”
    常嬷嬷笑道:“最要紧,许嬷嬷能一直手里头有事忙,你看看她,如今在外头说是如何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