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借贾修真 >

第142章

[红楼]借贾修真-第142章

小说: [红楼]借贾修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二便把这些日子卖咸菜辣茄儿烙饼的事儿说了,还道:“后来我娘想了个法子,直把那咸菜跟辣茄儿都剁得碎碎的,拌了油炒好,再铺到生面里擀成薄薄的馅儿饼样儿,烙得了,那叫一个香,更好卖了。”彭巧听得乐得见牙不见眼,又道:“这就好了,这就好了,我家婆娘开头尝过一口,非说我种的是毒药呢。这下可好了,刚嬷嬷说给府里奶奶带些儿过去,我来问个准话,果然好些人能吃的,就给奶奶带去尝个鲜。”
    闫钧咳嗽一声,彭巧这才想起来跟着外人嬷嬷不让这么说,只让说府里主子,连带着嬷嬷也只叫管事。只是这话已说出去了,只好咳嗽两声,乱扯个话赶紧跑了。闫钧无奈笑着摇头,这个大舅子做事种地都是一把好手,旁的就是一味直肠子,也幸好有这么个地方,若是在府里,这样的性子可不得走一步就掉一坑里?小二心里大概有数,也不说破,只跟闫钧接着算庄上的月账。
    
    第141章 入伏
    
    且说李纨听许嬷嬷说了庄上种种,尤其听了那以炭代笔之说,心里感慨人变通之能,索性做一回好人,将那石竹炭都劈成线香粗细,整整码了两个藤筐,让许嬷嬷带回去。若是旁的炭弄成这么粗细,别说不好劈削,就是做得了也经不住力用不成的。
    这石竹炭坚比金石,许嬷嬷他们在庄上嫌它太热气,要弄碎了用,还得使壮劳力使了大石头锤子砸才成,如今做成了炭笔,自然不怕会轻易碎断。庄上余先生得了许嬷嬷给的两掐子线炭,不信邪地拿了在木墙上写了试试,也是啧啧称奇。
    也不知是不是读书多的缘故,这余先生歪点子是一茬接一茬的,这又带着一帮娃儿去山边砍了些小竹子回来,那小竹子长得跟四季竹类似,只不是丛生的。竹管不过指头粗细,又把这些竹子比着那线炭的长短一节节截好,把中间的竹节捅开,拿顶细的麻线草绳把那线炭一圈圈缠上,缠到那竹管粗细再塞进去,口上另用些碎布塞紧了,这么拿在手里,又好使力,又不脏手,还跟毛笔一样长个竹身子,跟着的一群小孩都乐不得的。许嬷嬷自然把这事儿当个稀奇事跟李纨几个说了,又是一通赞叹。
    不说草田庄上的贫家琐碎,在那个天下顶富贵的地方,另有一通热闹,就是那女史甄选了。原说不过是为几位公主选陪侍的,哪想到几位长公主忽的也掺了进来,原先不过是当值女官们陪着嫔妃们挑挑看看,如今连太妃太嫔们也要一通参详,直把总领了这事的大太监愁得吃不下睡不着的。
    金陵四家自然早得了这信儿,也没觉出个什么来,没想到过了不几日,就传出话来,道是舒宁公主看中了宝钗,如今几乎日日都召她相伴。薛姨妈久不在京城,不晓得里头的花样,只道是宝钗人品端方,入得公主的眼。王夫人心里却另有计较。
    这日贾母用完了早饭,正要让邢夫人跟王夫人等自去用饭,就见王夫人神色有异,便指了个事道要与王夫人商议,让旁的人都散了。待众人走尽,王夫人才把舒宁公主选了宝钗带在身边的事说了,贾母听了沉吟片刻道:“你的意思是?”
    王夫人犹豫着道:“这舒宁公主,如今得叫长公主了。她母位不显,如今却在宫里很有几分势力,细究起来,倒是个十分会用人的。如今宫里嫔位一人,嫔以下两人都是她原先的陪侍,几家亲王府里也有几个侧室是她原先的身边人。再有一个,那亲王府里的,旁的不晓得,前回聚会时听北静王妃几个说起,有两家都是王爷们亲自开口要的人。几位王妃也说,这舒宁公主或者是想效仿汉时平阳之道。”
    贾母听了心下雪亮,嘴角噙了笑道:“上回你与我说起时,我还没当个事,只当你多心。如今看来,你倒是料在前头了。”王夫人摇头道:“如今还说不好,只是我这心里总之七上八下的。”
    贾母拿手指轻轻刮了刮扶手,叹气道:“虽说我们四大家同气连枝,到底不是一家的,再如今又是这么个时候,咱们家也不比从前了,也难怪旁人有别的想头。只是都把家门富贵压在女儿家身上,到底不是个常理,咱们这一条道还没走通呢,这就有拍马赶上来的了。虽是不该的,却也不能让他们轻易如了意去。”
    王夫人听贾母说了这话,又道:“只是这个事怎么想个法子才好,总要妥当点,到底还是咱们几家的事。”贾母笑道:“这个你不用担心,这事你出不得面,便是与你兄长也不好谈及,到底他两边都是妹子,说白了,哪个出头了于他都是一样的,他也总盼着你们都好。”
    王夫人听了点点头,贾母又接着道:“我自有法子,你莫担心,还有,此事也无须与你老爷说得太多,他是个书生性子,沾不得这些,若听了去,倒要觉着欠了一辈子人情似的,有害无益。”王夫人忙点头应了。
    这事既有贾母应承了,便算是了了。王夫人回到自己院子,脑子里还是乱哄哄的,心不在焉地用了几口饭,就让两个姨娘都退下了。坐下用茶,又想起方才贾母说的莫要与王子腾说起,可是自己早先已经给兄长去了信了,这可如何是好。
    一时又想到底兄长自小与自己更亲些,何况宝钗就算真的如了舒宁公主的意,身份在那里,怎么也比不上元儿。或者就跟个年幼的公主陪个两三年,也算有了上头的人脉,出来再许人也是只好不坏的,自己到底没有想害她的意思,总是嫡亲的外甥女儿。
    一时这样想,一时那样想,手里的佛珠不晓得捻了多少转,这心还是丁点静不下来,连贾政进屋了都没瞧见。贾政坐下了半日,见王夫人犹自捻着佛珠出神,便咳嗽了一声。王夫人这才回神,笑道:“我这想事想得没个头绪,倒没见着老爷进来。”
    贾政摇头笑道:“你啊,我早说过,你也不是管事当家的料,如今既有琏儿小夫妻俩支应着,你也该歇一歇,松松神儿。老这么忧心下去,头发也快白了,可怎么好呢。”王夫人难得听贾政打趣,也顺了他笑道:“老爷这么一说,我才觉出味儿来,真是愁得出力不讨好呢。”
    贾政笑道:“你如今当这家,只管大事就好,小事若还要你操心,要那些管家媳妇何用!比方说上回府里宴请,那布置和菜色,你就安排得甚好。几位夫人回家都与家里大人们说了,如今倒好,我上衙门还得躲着他们,个个都问什么时候能来咱们府上见识见识那番新雅!”说了拈须呵呵笑起来。
    王夫人心道原来如此。上回宴请,里头的细处安排都是凤姐的主意,自己不过是与各位夫人太太应酬说笑,倒没想到还有这好处。遂笑道:“老爷什么时候要请人了,只跟里头说一声,让凤丫头好生准备着,定不给老爷丢人。”贾政大笑道:“好,好!对了,那足年陈的玉楼春可还有?”
    王夫人不禁一滞,强笑道:“想是有的吧,如今又从外头寻了些旁的酒来,老爷看看,或者有新鲜有趣的。”贾政道:“哦?这倒有些意思,琏儿那混小子,我问了他他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寻些新奇的来自然不错,但说起来总没有足年陈的玉楼春有名头。这酒也算盛名之下其实不虚的,如今那‘醉画’还会与旁人提起在咱们家那一场豪饮呐。”
    王夫人忙附和了两句,心里却一行惦记着那窖藏的玉楼春够不够数,一行又担心万一不够数又要筹银子托人去寻,账上哪里又有能松动的地方,唉,这般日子真是何时才是个头啊!
    两人正说着话,听得外头响动,王夫人喊一声:“彩霞。”外头应了一声,彩霞撩帘子进来道:“是茶房送解暑汤来了。”王夫人点点头转身问贾政道:“老爷先喝些汤?这几日热得猛了。”贾政摇头道:“让他们放在外头屋子里,别端进来,我自来闻不得那个味道。”
    王夫人劝道:“这暑热厉害,虽不喜欢,也还是进些汤水才好。”贾政摇摇头道:“罢了吧,我待会儿去喝杯茶就是了。”王夫人心知这是说要去周姨娘那里的意思,便点头吩咐道:“那就别端进来了,搁外头拿凉水湃一湃,你们几个喝了吧。”彩霞跟金钏儿几个忙答应了。
    李纨院子里,碧月也从外头拎了壶解暑汤进屋,皱着眉头对素云道:“这些日子也不知是怎么了,茶房里的人忽的殷勤起来,见天儿往咱们院子里送汤水,竟是一次不落的。可是你给的跑腿银子多了?”
    素云笑着啐她道:“你就知道个钱!茶房的大娘们,几个铜子儿就能让她们勤谨了?你做梦呢。”碧月道:“那又是怎么来的?咱们院子里,让他们惦记的也就是几个钱了吧”素云摇头道:“饶是被嬷嬷训了这么多回,还这么口没遮拦的。我也不晓得,不过我这么猜着,恐怕是上回咱们跟平儿提了那么一句,平儿跟茶房说了什么吧。”
    碧月听了拿指头点着素云笑道:“好啊,我说呢,你巴巴地说什么解暑汤不要不给的,原来是打这个主意!”素云道:“扯你娘的臊!我还花心思算计这么点子汤水不成!咱们都不吃他的,屋子里整日凉凉快快的,我又不用作好人替人做活儿,哪里用得着吃他。”
    碧月听素云又拿之前的话笑话她,哪里肯依,把那茶壶往边上一搁,上来就要撕她,嘴里道:“我让你又说我!”素云笑得不成,连连喊道:“嬷嬷快来看看,碧月又撒泼呢。”两人正闹着,常嬷嬷跟李纨走了进来,两人忙停了手。
    常嬷嬷笑道:“这回是我陪着奶奶进来,若是进来的闫嬷嬷,我看你们下晌那顿饭就免了,说不得得饿两天清清性子。”闫嬷嬷打后头笑着进来道:“这知道的说我是个嬷嬷,这不知道的一听了还当我是拿贼的呐,我怎么就这么厉害了!”李纨看这几个人,摇摇头道:“看着了吧,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
    说笑着坐定,李纨也见了那茶壶了,笑道:“怎么这些日子日日都送汤水来?可是入了伏了府里有吩咐的?”素云道:“哪里有什么吩咐,别处还是一样有一时没一时的。上回平儿来那回,我跟碧月正喝咱们自己的双清茶,平儿说府里都有解暑的汤饮的怎么我们还这么讲究,我就随口说了那解暑汤也不是日日有的。我想着,大概是平儿回去说了什么,才这么着了。”
    常嬷嬷点点头道:“平姑娘是个有心的,保不齐你随口一句,她就记心里了,虽不过是她一句话的事儿,也是个人情。”李纨摇头叹道:“你说说你们,还整日里嘻嘻哈哈的,瞧瞧人家,一样是府里奶奶身边的丫头,怎么人家一句话那么大效用,你们就什么都不是呢。”碧月看李纨一眼,脆声道:“刚奶奶不是说了,上梁不正下梁歪着嚒。”
    众人都笑,李纨道:“看看她,上回被训了一顿,苦着张脸个把月,如今可好了,更活泛了。”碧月笑道:“嬷嬷说了,挨了训就得有长进,没长进就是白费了嬷嬷一通口水了。”众人又笑,李纨道:“那倒稀奇,怎么你长进就长进在歪话越来越多上了?”碧月道:“话歪理不歪,最要紧是心不要歪。”
    正说着,就听外头有人道:“怎么你们这里也有歪了心眼子的不成?”便是凤姐带了平儿几个来了,李纨起身相迎,笑道:“你这脚步倒快。”凤姐道:“你也不遣个像样的人来说话,叫个小丫头子来说什么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