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借贾修真 >

第131章

[红楼]借贾修真-第131章

小说: [红楼]借贾修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你倒是小坛子小瓮的好些腌杂菜。我想着,厨上说白了也差不多,咱们庄里自己还留了几十亩地,如今又养了几千只鸡鸭,百十头猪牛羊,若能好好翻腾翻腾,说不得咱们自己就把这饭堂办成了。若真缺个什么,要商行店铺采买什么,也便当。这都是有路子的,不消担心。就缺个能好好码排庄上这一日两餐的。我们就相中你了,你看这么样?”
    巧娘子这才听明白了,敢情是自己当时多了句嘴,改了那个干够了活才能在庄上白吃一顿饭的规矩,如今是只要有钱就能来吃,这庄上吃的又便宜,比自己做不多花钱还省时候,这来吃的人就越发多了。如今是调度不开了,要寻个人手。想了想,便道:“若是说至安排些粗食饭菜,倒是不怕的,左右是个人数,十个馒头是吃,一百个馒头也是吃。只是精细的东西,我们庄稼人没什么见识,就实在做不来了。”
    墨雨对蕴秋笑道:“看吧,你几回嫌弃镇子上的点心吃食,把人家给吓着了!”又回头对巧娘子道,“你放心,我们几个有小厨房管着呢,再说了,如今我们的口味可也真不能算精细了!你只管大饭堂里的事就成,如何?”
    巧娘子沉吟道:“成不成的,我如今也说不好,通共就管过七八口人的饭,再多了也就是庄里办喜事时帮个忙弄过十来桌,这天天的百十口人吃饭,没试过真不知成不成的。”许嬷嬷点点头道:“倒是个实在话儿,我们这么跟你说了,也不是要你明儿就把这担子都接过去。你自己先想想要怎么弄,明儿个后儿个,咱们一同跟这厨上的庄里采买的都商议商议,拿个章程出来,再试上十天半个月的。若是成,自然是好的,若是不成,再想主意就是。并不是咱们几个都撂挑子让你一个人挣蹦,你且放心。”
    巧娘子听话都说到这里了,自然也再无别意,只点头答应试试看。墨雨又取了个本子出来,翻看两页,笑着道:“你们几个,哄人来做活,一门心思说怎么做做什么,倒不告诉人家有什么好处,真是没有道理。”蕴秋笑道:“这不是都归你管,看你这一肚子账的怎么说吧。”
    墨雨便对巧娘子道:“你在作坊里是手顶快的几个,出的活儿又好,若不是厨上实在要你,我都舍不得让你走的。咱们满打满算,你一个月大概能得一千三百文左右,就算他一千五百文,如今这个银子兑钱的数也没个准,贵了贱了说不好。再怎么着,一个月二两银子,怎么也不亏了你了。厨上的活计又不比作坊里,整日占着手脚,这饭堂就管一天两顿饭,中间你还可顾着下家里杂事。你看可好?”
    巧娘子一听就蒙了,一个月二两银子,那自己一个人挣的就够这一大家子开销了,真是天降福财,却不敢应了,只好说:“待试过了真的成,才敢领管事们这句话。”许嬷嬷点头道:“也好,你心里先有个数,你先想想,咱们再细说不迟。”
    巧娘子晚间把事情跟孙大宝说了,孙大宝乐得直挠头,又道:“咱这真是走了大运了,这日子把我过得云里雾里的。”巧娘子道:“我年前最担心你跟大牛小二揽活的事,哪想到我自己倒要换个大的。”
    孙大宝笑道:“我都跟你说了准定能成。如今这样多好,我们爷仨在一处,包了养鸡跟养猪的,白条子如今叫做‘鸭元帅’了,他也带着他家俩小子一起的。牛跟羊都是原先的人侍弄,那个咱们不懂。你这么一换也好,还多点功夫看着点家里,我就怕到了农忙时咱们不够人手。”
    巧娘子道:“这还不知道成不成呢,你倒打算得好。”孙大宝道:“怎么不成,准定能成!你那名号可不是白叫的,再有,你不信自己个儿你还不信大管事的眼光?”巧娘子笑道:“你这话说的!”
    孙大宝摇头道:“你是不晓得,咱们家原先也养过大群的鸡,那耗费,散养着就不长肉。如今庄子里养鸡那学问,都是从来没见过的,几千只鸡啊,从搭棚子到挖泥填料,再到如今备饲料,都是管事们的主意,我听庄头说,这法子原先他都不晓得的。你说说,这管事们多大本事。这样本事的人,能看错了你?”
    巧娘子笑道:“好了好了,你再这么说下去,我都不认得自己是哪个了!”闲说几句歇了话头,孙大宝如今管着禽畜的事也是一天劳作,不多久就沉沉睡去。正是不凉不热的天气,外头半个月亮照透了窗纸,巧娘子躺在炕上细细寻思着庄上饭堂的千头万绪。
    府里李纨在给吴兆南夫妇写书信,这一年多来和生道跟五湖商行也是跌宕起伏,幸得有李纨豪资相助,如今两人也对李纨得家底有几分知晓,倒不多提银钱的事了,只是年节礼还是成车成船的来。
    李纨这几日想着庄子上的事,又起了新鲜念头,她也没有旁的人可托付,就给吴兆南夫妇写信相求。却是想问问他们和生道有没有愿意在长安城边庄上待的懂些医术的人——这个也只能问他们了。原本还想寻个教书先生,几个嬷嬷一论,知道自己又想岔了。
    恰逢这个冬春雪灾连着洪灾,庄上得了她的意思又新买了几户人家,左右也不入到府里花名册,自然简单。许嬷嬷特请了闫嬷嬷一同坐镇,四个人牙子带了十来户人家来,最后留了六户,这下连养鱼的带识字的都有了。
    李纨说起自己的意思:“我也不是想教个状元出来,只是让人去教他们识字,也不立规矩,爱来学的就来学,不来也罢,今儿来了明儿不来了也成。教书先生教的如何,这个让闫钧看看,资费也不用庄户人家承担,我这儿一总给的月钱里都包了。”
    许嬷嬷便道:“既这么着,就不用按着塾学的规矩来了,不过是教着认字,能看得几本农书,能写几笔字就成。也犯不着请那些老秀才老举子了,事儿忒多,若是没有新买的几户人家,就是找个稳当些的小子来教都成。”
    闫嬷嬷捂嘴乐道:“再没听过的事,那读书识字都是大事,入学都要拜圣人的,你们这个叫什么,蒙学不像蒙学,举业不像举业,我这么听着都有些有辱斯文!”常嬷嬷笑道:“有什么要紧!原在南边的时候,计良段高几个小小子学书认字的时候,谁还指望他们中状元不成,一个道理。”闫嬷嬷道:“那如何一样?那好歹还打着伴读的名号学的。”
    常嬷嬷道:“那是没法子,老太太要选些机灵识字的小厮来,老爷如何能答应?只好这么着了,说是伴读,嗐!那几个表少爷姑少爷的,学得都没小厮成材!”几人说了不禁又想起那时岁月,也是一通感怀。
    终是如了李纨的意,许嬷嬷摇头道:“我也算看出来了。旁人的庄子那是要出息的,最重租子岁供,咱们这庄子嘛,倒是奶奶的玩玩意儿,一会儿一个主意。得了,都依了你吧!左右也不费什么事,不过话可说好了,若是开了大半月也没来几个人,我可就给停了。”李纨想了想便道:“也要考虑个时候,或者农人白日里上课不便当,改成晚上也成。”
    许嬷嬷摇头道:“越说越离谱,晚上读夜书,那是贫苦人家能做的事?奶奶这个主意,我不止得填地方填先生填教具,我竟是还得填上油灯蜡烛了!”常嬷嬷道:“你怕什么,算了账,若是不敷出,打了条子来让奶奶补给你。”
    几人听了都笑起来。这才算议定了,又说起庄子上没个医生,李纨才说要问和生道求个人来,方有今日这书信。片刻写得了信,妥当收了,等着晚上静了遣阿土送去。如今李纨与吴氏夫妇联络,除了节下来回那些走的府里,旁的都借的傀儡,若不然就显得太过热络了,又要引人注目。
    
    第133章 清风徐徐
    
    李纨收好信出来,素云见了忙沏了茶端过来,碧月拧了热手巾给李纨擦手。就见贾兰从外头急匆匆进来,李纨忙叫住他,皱了眉道:“什么事情,这么紧着走!你若不小心碰我门上,不是碰坏了门扇?”
    素云几个都掌不住笑道:“看奶奶,哪有这么说哥儿的!”贾兰嘿嘿笑了,接了碧月递来的毛巾擦了手,又顺便往脸上胡噜,素云忙给按住了道:“哥儿要擦脸,我们另换干净的水来。”说了使眼色让小丫头端水去。
    贾兰偷眼看闫嬷嬷没在,方松了口气,又忙转了身堆了一脸笑道:“娘你猜猜我得了什么信儿?”李纨看他高兴得整脸都红着,便道:“看你乐成这样,我想来,莫不是那家酱肉今儿买一斤送半斤?”
    贾兰一怔,忙道:“哪有那样的事,那家再不折扣的。”李纨哦了一声,又道:“是了,那定是那家风鸡的了!”贾兰道:“不是不是,不是那些。”
    李纨道:“那就是蜜饯果子糕饼饵食的事了!”贾兰涨红了脸看着李纨。
    常嬷嬷忍不下去了,笑着对李纨道:“奶奶莫要再逗哥儿了,哪有这么逗亲儿子的!唉哟!”李纨也笑了,搂了贾兰道:“好了好了,娘逗你玩呢,我猜猜哈,你能这么高兴,我想着,莫不是祝先生有什么信儿来?”
    贾兰眼睛都亮了,脆着声儿道:“先生要回京了!刚老爷把我叫去书房说这事来着,还有过些时候来会来看我!”李纨想起那回祝先生走时,把自己的一块什么身份的牌子留给了贾兰,贾兰小小年纪心思倒重,还大哭了一场。如今可好,便笑道:“这下可好,你可踏实放下心来了。”
    贾兰点头连连,又对李纨道:“娘,上回先生走时还问起紫米酒来,我看先生很爱这个,我们还有多少这个酒?”李纨无奈道:“咱们府里藏了多少好酒,你巴巴地惦记这个作甚?”贾兰摇头道:“先生可不是爱听个虚名儿的俗人,咱们这紫米封缸酒那都是别处没有的,先生说喝了清凉直透灵台,不是凡品呢。”
    李纨心道:“可不就不是凡品!”嘴里只好说:“待你见着了祝先生再说吧,短了什么还能短了你要的东西?!”贾兰听了才笑了,又说起祝先生爱的酒菜来。李纨心里叹息,知道他对那先生大有孺慕之情,也只好陪着他闲话。
    草田庄上巧娘子寻思了两日,总算有了点头绪,几个人坐了商议。巧娘子道:“我这没上过大阵仗的,都是白口说说的话,管事们先听听。”众人都让她只管说。
    巧娘子便道:“我想着咱们饭堂里不过是一出一进的事,打从这两头算就有个大概了。却是要量出为入的,先要定这个出。庄上笃定要在饭堂里吃饭的大概有多少人数,这个是原先没开作坊时就有数的,如今或者有变也略增减就是。
    再则是如今在饭堂里花钱吃饭的,我看了看咱们作坊里八成都是在饭堂吃,剩下两成里有一半自己带了饭菜的,剩下的就是离家近家里又有人做饭,趁了午歇回去吃的。再就是在庄里做活的村里人,因都是壮年爷们,我看九成九都是在饭堂里吃了。
    这也有个因由,我算了算,咱们饭堂里菜或者还不显,饭食却比自己做不贵的,若是食量大的,自然在饭堂里吃合适,加上爷们几个聚了还爱喝盅酒喝碗茶的热闹,更要在饭堂里了。
    再余下来的,就是顶不好估量的不在庄上做活的人了,我细看了两日,倒也有些头绪。只看在作坊里做活的嫂子大娘就是了,都在这里,家里连个能做饭的都没了的,自然全家都奔饭堂来了,家里有个老人家小娃子能上灶做饭的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