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

第55章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55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这样猜也不奇怪,毕竟今日高鹏飞常给高雨琴东西,比当初对高雨柔还上心。送给女孩子的东西么,自然不是吃的便是玩的,要么便是钗环头面之类。
  送东西的婆子放下东西便走了,高雨琴见两个妹妹吵闹的厉害,知道她们贪图里面的东西。她更在意的是父亲的心意,东西倒还在其次,至于两个妹妹嘛,她们喜欢,便给她们一两样也没什么。
  想着高雨柔便拿钥匙开了匣子。
  其中一个妹妹“嗷”的一声便扑了上去,惊喜盯着一个苹果样的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瓷器,道:“这必然是个好玩的,姐姐送给我吧。”说着便伸手去拿。高雨琴刚要阻止,早被眼明手快的妹妹一把抓走了。
  另一个妹妹也凑过去:“什么好东西,让我也瞧瞧!”
  旁边站着的有年纪大些的丫鬟,知道这是个春意儿,吓得忙要去夺,已经晚了。两位小姑娘已经将盖子掀开了,里面是一男一女两个赤*身之人做交*合之状。这东西原是有机关的,盖子一打开,机关便启动了,那一对儿男女便随着机关一分一合的做起交*媾之事。
  最小的那个妹妹才七岁,何曾见过这个,不由笑着问高雨琴:“姐姐,这是个什么玩意儿,这一男一女怎的如此奇怪,怎么都不传衣服呢?”
  丫鬟们吓得忙去捂她的嘴,高雨琴又是吓又是羞,恨没地缝儿钻去。
  两个妹妹还是问,高雨琴忍着羞怯,将脸一般,厉声道:“都给我闭嘴!”吓得两个妹妹身子一怔,都不敢吭声了,高雨琴接着严厉的道,“什么什么东西,也是你们问的!实告诉你们,这可是一件宝贝,卖了你们都买不回来。瞧,都给你们弄坏了,还不悄悄的闭嘴,以后再也不许提此事。让我听见一个字,我便告诉父亲去,看不打死你们!”
  两个妹妹都吓得白了脸色,眼眶里含着泪。
  “好姐姐,我们再不敢提了,若再提一个字,就让我们烂了舌头,你可千万别告诉父亲,不然父亲真是打死我们的。”其中一个道。
  另一个也跟着符合,发誓赌咒不会说出去。
  两边站着的丫头都又是羞怯又是好笑,又不敢笑,一个个红着脸低着头憋笑憋到内伤。三姑娘可真能瞎掰,就这还是宝贝呢,说出去还不让人笑掉大牙。她们可都瞅见了,匣子里可还有两个,而且还有一个册子,想必都是此类的东西。老爷这是要嫁姑娘呢,还是卖闺女?哪有身为父亲不教女儿妇容妇德,倒弄来这些狐媚子的东西,又不是勾栏里的娼*妓!
  高雨琴羞得一天没出门,晚间她姨娘过来,问白天送来的东西都瞧了没。
  高雨琴这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姨娘准备的,彼时父亲也在姨娘的屋里,姨娘出来让婆子送东西,婆子以为是高鹏飞让送的,传话就传错了。
  高雨琴气的跺脚道:“姨娘你好糊涂,好端端的送这些干嘛,害我丢好大的脸。”
  她姨娘便说是老爷让她悄悄的教女儿点床笫之事的,免得进了嫁过去以后不知道怎么伺候侍郎大人。她也是征求了老爷的同意才送了来,姨娘表示自己很冤。
  高雨琴抓住了他话里的重点。
  “侍郎大人?”她道。
  “对啊,是侍郎大人。”姨娘有些疑惑。
  “不是侍郎公子吗?”
  “谁告诉你是侍郎公子?”姨娘眼带疑惑,“侍郎府大公子已经成亲了,二公子也有了人家,其余公子都还小呢,你要嫁的是侍郎大人。”
  “什么?要我当续弦?”高雨琴将头一扭,“我不嫁!”大儿子都已经成亲了,可想而至这侍郎大人得多大。还大公子、二公子、三公子的一堆,岂是好相与的?她嫁过去是享福还是受苦呢?
  ——
  过了黛玉的生日,天渐渐的暖了,扬州城又新兴了许多的赏花会。二月还没过完,黛玉就收到了四五个请帖。黛玉一家务繁忙为由推辞了几个,有两个不好推辞的便去了。来来往往又见了郑莉华几次,那丫头有些自来熟,性子比别家的女孩子倒单纯不少,黛玉待她也与旁人不同些,一来二去二人便熟识了。
  这一日相约一起去逛首饰铺子,郑莉华放着自己的轿子不坐,非要跟黛玉挤一顶轿子,美其名曰一块说话解闷。黛玉坐的轿子是林如海特意请能工巧匠打造的,外面看着寻常,与一般的轿子相比毫无特别之处,内里却十分舒适豪华,有许多的暗格,分类盛放着点心、果脯、茶水等物。
  “林姑娘,还是你的轿子舒服,比我那顶强多了。”
  黛玉道:“你的也不差,里面铺的上好的狐狸毡,可见同知大人和夫人很疼你。”
  郑莉华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道:“我原来也以为自己的不错了,可是跟你的一比,就成水鸭子了。”
  黛玉好笑道:“水鸭子,这是什么比喻?”
  郑莉华道:“林姑娘你是那天上飞的高洁的天鹅,我就是水里游着的水鸭子了。”
  黛玉在她额上一点,道:“亏你还是读过书的,说出去我都替你觉得丢人!”
  郑莉华道:“我算什么读过书的?不过上过两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不像你,知书达理,是个才女。”她们说这话的时候刚好路过秦家,黛玉便指着他家的院子道:“我不是才女,才女在那里面住着呢。”
  二人相视一笑,都点点头。
  蜷成一团趴在黛玉腿边睡觉的周航突然抬起头,瞥了郑莉华一眼。后者立刻心花怒放,伸手要去抱小猫。周航弓起身子叫了一声,伸出爪子警惕的盯着郑莉华,显然是不配合状态。后者无奈,只得叹口气道:“这小猫,真是的,我又不是坏人。”
  “他就是这脾气,你别介意。”黛玉抱歉的笑了笑,回过头看着周航。
  方才还剑拔弩张,随时准备奋力一击的小猫一刻软了眉眼,歪着头软绵绵的叫了声,谄媚之色溢于言表。黛玉抱了小猫在怀里,透过纱窗往外一看,已经到了繁华的街道,路上行人熙熙攘攘,叫卖声不断。郑莉华见黛玉往外看,她也往外看,突然指着路边的一个摊子道:“林姑娘你瞧,那个摊位上卖的泥塑小人,惟妙惟肖的,好不漂亮,买两个,我们俩一人一个好不好?”
  黛玉鲜少上街,自然看什么都新鲜,见郑莉华指的那个摊位,泥塑小人虽然十分质朴,倒也可爱,便道:“好啊,让婆子们去买两个来罢。”
  一时婆子买了送到轿子上,郑莉华喜不自禁,抱着泥人好生把玩了一阵,还说要拿回家珍藏。
  轿子最终停在了一个叫“恒康”的收拾铺子前,黛玉和郑莉华带了帷帽在丫鬟们的搀扶下下了轿子。掌柜虽然不知其身份,但见其气派,便不敢怠慢,忙请入雅间,备了茶水,命伙计捧了最好的头面首饰给二位姑娘瞧。
  黛玉和郑莉华坐在雅间,周围站着五六个伺候的丫头,婆子们则在门外伺候,伙计捧了东西来,便先交给外面的婆子,由婆子交给丫鬟,丫鬟再呈给姑娘们。
  郑莉华看中了一副赤金点翠的头面,有点小贵,要五百两银子。看了又看,她还是十分不舍的放下了,将一副虾须镯拿在手上把玩。知道要跟林姑娘一块出来买首饰,母亲塞给了她三百两银票,虽然不够买那副赤金点翠头面的,买一副虾须镯倒是绰绰有余。
  黛玉似是看出了什么,但这种事,人家不说,她自然不好直接问。赤金点翠的头面,她倒是有好几套,都是自家的铺子里打造,比这副还好些。她不喜欢戴这些,但爹爹说女孩子大了,总要有几样戴的出去的首饰,以备不时之需。横竖自己家便有首饰铺子,也不值什么。因此给掌柜打过招呼,各个首饰铺子每个月便会送来许多顶好的首饰。
  黛玉想自己又戴不完,恰好下个月郑莉华过生日,正愁不知送什么好呢,这下可有着落了。
  正想着,只听郑莉华说,“上个月我在通茂玉器铺见过一副头面,比这副赤金点翠的还好呢,可惜要三千两银子。”
  通茂玉器铺?
  黛玉一怔,这不是自己家的产业么?她常看账册,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这间铺子每月的进账都十分可观,少则一千两,多则数千两,顶好几个绸缎、胭脂铺子。
  “这间铺子很好吗?”黛玉明知故问,就是要引出一块去看看之类的话。好容易出来一次,她倒想瞧瞧这间铺子究竟比别的强在何处?按周航的说法就是看看这间铺子究竟是什么运营模式,好的话就推广普及一番。
  “你竟然没听说过?这可是扬州城最好的首饰铺子!”郑莉华睁大了眼,明显有些惊奇,转念一想,黛玉久居京城,才回来不到半年时间,便是不知道也情有可原,便道:“通茂比这个首饰铺可强多了,凡通茂所出,必然件件都是精品。只可惜价格有些偏高,除了那些家资雄厚盐商们,一般的官宦人家也不过当家主母有一两件罢了。”
  “听你这么一说,我更想去瞧瞧了。”黛玉道。
  郑莉华拉着黛玉便要走,一边道:“我也有日子没去了,正好我们一块瞧瞧去。”又道,“我还以为你去过呢,之前你戴的首饰,有几件我便在通茂见过。”
  黛玉呵呵一笑道:“都是家里采买的,我倒不知道。”
  说着,二人已经出了门上了轿子。
  还没赶到通茂,黛玉看到了另一个铺子——聚丰绸缎铺。
  这也是林家的产业之一,与恒茂不同,却是收益十分堪忧的一件铺子。几乎每个月都入不敷出,黛玉原以为这件铺子必然是开在一个人烟稀少十分偏僻的地方,正想着实在不行就关了店,或将铺子盘出去。没想到这个铺子竟是开在一个人烟阜盛之处,两边一个卖线的,一个卖做好的成衣的,人流量都非常大,只有这件绸缎铺子十分冷淡。
  黛玉想下轿瞧瞧,郑莉华拉住她道:“林姑娘,这家的绸子不好,你若是想买布匹,我知道一家更好的,不如我现在就带你去。”
  黛玉道:“怎么个不好法儿?”
  郑莉华皱了眉,半天方道:“我听母亲说,他们家的绸子颜色不好看,料子也不好。”
  “你常出来买东西么?”黛玉突然有些好奇,一般的大家闺秀不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么,怎的郑莉华对这扬州城的商铺如此了解?
  郑莉华不好意思的笑笑,道:“我家里不是高门,规矩不想世家那样森严。况且我小时候调皮,常缠着哥哥们带我出来玩,一直到我过了七岁的生日,他们才不肯再带我出来。况且我母亲说,有些首饰和衣服料子只有自己看过才知道合不合适,只交给采办去买,永远都是敷衍了事。所以过一两个月我母亲就带着我出来逛逛,亲自买些绸子、首饰之类的东西,对这些铺子知道的多些。”
  林黛玉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周航挠挠林黛玉的手背,盯着她看,意思是林妹妹你以后也该多出来逛逛。
  说话间,已经有一个穿着翠绿绸布衣裳的妇人走进了绸缎铺。古代上层社会男女之防甚严,尤其是高门大户,更是秉持着“男女七岁不同席”的原则,但在市井之中,妇女抛头露面还是很普遍的。周航倒不觉得奇怪。毕竟一个人只有吃饱穿暖,满足了自己基本的生命诉求之后,才会追求那些有的没的。
  那妇人进去没多久,便骂骂咧咧的出来了,后面跟着掌柜打扮的一个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