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

第248章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248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着她拍拍獒犬的头,让它看着自己,很认真的道:“你以后便叫飒黑了!”
  “飒黑!”她叫了一声。
  獒犬只是盯着她看,眼珠子都没动一下,似乎还没有适应自己的新名字。
  黛玉笑道:“没关系,以后你就知道了,我会慢慢教你的。”
  周航:“……”
  他的存在感已经这么低了么?!早知道给黛玉弄獒犬什么的是一个错误,偏偏他还做了,不仅做还做的这么积极,这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找谁说理去!
  那个桑昇也是的,办事效率要不要这么高啊!
  当天晚上黛玉便不肯呆在太子府,而是带着獒犬回自己家——林府。周航死缠烂打的跟了去,当然并不是以人身,而是以一个棕色小猫的形态。至于獒犬,黛玉也并未直接带着,而是放在空间里了。
  见过獒犬之人虽多,光是东宫就有不少,但突然消失也好解释。
  毕竟它是跟国师一起消失的不是,到时候周航可以直接告诉别人国师带着獒犬云游去了,谁还能说什么?
  黛玉离京之前已将家里的一切安排好,知道她不在府中的也只有几个亲近的丫鬟。她没有大摇大摆的走回去,而是隐身之后抱着棕色小猫回的自己小院,直到夜深人静,众人都睡去之后,黛玉才将睡在外间的慧儿喊醒。
  黛玉离京之前便吩咐慧儿在她不在的日子里睡在她卧房的外间,一则掩人耳目,二则也是为她掩饰。
  慧儿倒是尽心尽力,日日小心翼翼的装出黛玉卧病在床的样子,照样的要饭要水,时常还拿出穿过的衣裳命小丫头们去洗。殊不知那些饭菜、茶水基本上都是慧儿自己吃了,实在吃不下便藏在袖子里偷偷倒在外面的花园里,衣裳也都是她故意弄脏的,目的便是做出黛玉还在的样子,不让人怀疑。
  知情的除了她,还有一个雪雁。
  雪雁虽然不如慧儿细心,但这些日子也是兢兢业业,辛苦的周旋着。
  这两个丫头做的不错,黛玉打算回头好好赏他们一番。
  想到赏赐,忽然又意识到自己也是有身份有食邑之人了。圣上可是金口御封她为国师,位比亲王,还有两千户的食邑,足足抵得上两个国公。对了,还有一千两金子呢,一两金十两银,换算成白银便是一万两。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珍宝稀奇玩意儿,如今都堆在空间里,其中有一套翠玉雕刻的十二生肖,想着随手取来一只玉兔、一只玉虎,将那只虎递给慧儿,因为她是属虎的。
  慧儿却十分的推辞不肯接受,黛玉板了脸道:“这是我赏你的,主子的赏赐可不许推辞,这是规矩。”
  慧儿这才接着,跪下谢了恩典。
  黛玉一面扶起她,一面问:“雪雁睡了么?”
  慧儿道:“她昨儿熬了大半夜,今儿我便让她早早睡了。没曾想姑娘竟今儿回来了,奴婢这就叫她去。”
  黛玉拉住她说:“让她睡吧,不必叫了。”将玉兔递给慧儿道,“这个是给雪雁的,明儿你交给她罢。这会子我也有些累,先进屋睡了,你也不必在外间守着,回你自己的屋子睡去吧。”
  慧儿道了一声“是!”,接过玉兔告退。
  黛玉抱着小棕猫进到内室,在床上歪了,拍着小猫的背道:“你说送我到家便回去,这会子也该走了。”
  小猫甩甩尾巴,似乎没听见似的不做回应。
  黛玉便板了脸说:“不许装没听见,快回去,再这样我可生气了。”
  周航又闹一会子才走。回到东宫,躺在床上,看到暗中的几个黑影,他叹口气,暗道,明天真得跟皇帝老子说取消暗卫的事了,天天被几个人盯着,虽然知道他们没有恶意,也不会将自己的隐私泄露,但是实在太不方便了。
  于是第二天他就进宫,以坚定的态度表明自己不需要暗卫保护,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说的口干舌燥终于让他皇帝老子同意撤了暗卫。
  站在长长的丹墀之上,周航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终于觉得全身轻松了。
  国师云游不知所应的消息在京城引起一片震荡。不过,两天后,热议也便渐渐消退,闺阁圈里已经谈起另一件事。
  “你们听说了么,林阁老家的姑娘病了两个多月,听说这几天起来了……”
  “林阁老家的姑娘,那不就是?”
  “对,就是圣上钦定的未来太子正妃!”
  说着众人又是唏嘘,又是感叹,又是嫉恨。
  “听说那姑娘生得国色天香呢。”不知谁说了一句。
  一人道:“确实是生的极好,我家与荣国府贾家有些往来,曾在他们老太太大寿的筵席中远远的看过一眼,啧啧,从没有见过那么水灵儿的姑娘呢。那时她才不过十一二岁,如今两三年过去,只怕出落的更好了!”
  这时不知是谁接了一句:“国色天香又如何,不过是个病秧子……”
  接着众人往往要压低了声音说一句:“可惜了年轻有为的太子殿下了,那般的英明神武,听说生的俊秀不凡,又才打了打胜仗立了大功,听说盛宠正浓呢。却要娶一个命不久矣的病秧子……”然后叹几句可惜可惜。
  这时候多半会有人说:“她那个身子,能不能活到做太子妃的时候还未必呢……”
  对于这些言论,黛玉当然都不知道,便是知道也不会在意。嘴长在别人身上,她再厉害也不能管别人说什么,难道将背后嚼舌根子的人都堵了嘴不成?自古以来便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之说,他们便是嘴上不说,心里能将你糟蹋的更厉害。
  对付这样的人,最好的便是不理她,若是实在烦,便教训一番,让她知道厉害便是。
  贾府听说黛玉的病好了,两天的时间派出了三拨人来请她去逛逛。
  黛玉已听慧儿、雪雁说过,在她“养病谢客”的这两个月内,贾府也常常三不五时的派人来瞧病,其中大太太派人来过几次,被告知大夫说黛玉身子弱,两个月内不能出屋子不能见人之后,便不再提要见黛玉的话,每次只是派人送些补品,表达一下关心之情;老太太和二太太虽也被告知同样的话,每次来人总还提出要见黛玉的话,都被林府的下人巧妙的驳了回去。
  黛玉倒也想瞧瞧大舅母大舅舅和巧姐儿去,但若是只去长房,自然外人看着不像,毕竟外祖母是住在二房那里,少不得也要过去。
  因恰巧到了腊八节,府里事务多十分忙乱,黛玉打算过去这几天再提去贾府拜访之事。走亲访友也不是心血来潮说去就去的,须要挑个黄道吉日,不然对方要怪的。尤其是赶巧对方家里又出了什么不好的事,难免就要疑到这件事上。
  这日黛玉拿出许多空间里的谷物命厨房熬制腊八粥,熬了浓浓的好几锅,照例给周航、李昭、李旭、贾赦等人都送了,还留了许多自己吃。然后还有不少剩余,她便命人分成两份,一份给迎春送去,一份给郑莉华送去。
  据慧儿所说,这两个月来郑莉华也时时派人来问她的病情。她在京城也算是结交了几个闺秀,但真正关心她将她当作闺蜜的,不过郑莉华一人而已。
  郑莉华在受到腊八粥的第二天,也即是腊月初九便亲自登门道谢了。
  她裹着厚厚的一件大红猩猩毡斗篷,怀里抱着雪白的一只小猫,见了黛玉便掩不住脸上的激动之情,跨步走过去行了礼便拉住黛玉的手,嘘寒问暖,问她得的什么病,可都好了么,现今还吃药么,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等等之类的话。
  自来到京城之后,她母亲越发注意她的教养,不惜花重金请了宫里放出来的宫女教其礼仪。因此这两年郑莉华长进很大,虽然性子仍是豪爽单纯,但行事更为妥当,礼数也更为周全。
  老朋友许久不见,却也不觉得有丝毫生疏。
  黛玉笑着转了一圈,道:“都好了,你瞧!”
  郑莉华说:“你可吓死我了,还以为你得了多么严重的病,连人也不能见的。”
  黛玉笑着命丫头奉茶,想到若告诉她自己生了很严重的病吧,偏偏她现在又是活蹦乱跳的,看着不像,哪有重病之后的人气色这么好的。因此,不如扯个谎糊弄过去,郑莉华这小妮子脑子里没有那么多弯弯绕,也不会寻根问底。
  于是笑笑说:“倒不是什么大病,不过是一点子头疼脑热罢了。但一位高人两个月前为我卜了一卦,说我未来两个月内有血光之灾。若要破解,须得两个月不许出房门一步,也不许见一个外人,否则神鬼难救的。你说,我总不能告诉别人我是因为有血光之灾才不能出门不能见人的吧,那说出去多不好听,所以只好将小病说成大病,不过是糊弄过去罢了。”
  “我说呢!”郑莉华笑道,“我看你平日里身子就很好,怎么会无缘无故的生那么一场大病,原来是装的。倒害我担心了好长时间,刚听说的时候眼睛都哭红了,相见你,你家的下人又不许我见。”
  黛玉笑道:“这也怪不得他们,他们原本也是为我好。”
  黛玉还以为郑莉华还要抱怨一阵子呢。不想她却突然抬起脸看向自,露出一个大大的笑颜,开怀的道:“姐姐你没事就好,我好高兴!”
  说着将怀中的猫抱紧,用手一下一下的揉着它雪白的头,十分爱惜的样子。
  “就这么高兴?”黛玉问。
  郑莉华重重的点头,“当然高兴了,姐姐你没病,没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了。”
  黛玉笑笑,看向她怀中抱着的猫。雪白的猫被养的肥肥壮壮的,耳朵小小巧巧,还一颤一颤的,毛发是洁白的,被梳理的很柔顺,显然郑莉华照料的十分精心。当初把这只小猫送给这小丫头的时候,她还老担心她那粗心大意的性子会照料的不周全呢,如今看来,倒是自己多虑了。
  见黛玉盯着猫看,郑莉华突然举着手中的猫,道:“每次想姐姐的时候,我就看看它,跟它说说话,它像是能挺懂事的,会冲着我叫。它也盼着姐姐的病快好呢。”
  这时候慧儿已经带着两个小丫头提着食盒进来,黛玉问是什么。
  慧儿回道:“是厨房刚送来的点心。”
  黛玉便命摆在桌案上,招呼郑莉华过来吃。
  林府的点心师傅都是周航送来的御厨,做出的点心不仅模样好味道更好,郑莉华每次过来都要吃很多,有时走的时候还带一提盒。黛玉不在的这两个多月,她不得吃那上好的糕点,心里早想的不得了。慧儿还没打开盒子的时候老远她闻见香甜味儿,便止不住食指大动了。她虽豪爽的性子,自小她母亲也是以大家闺秀的标准教养她的,懂规矩。加上这两年随着宫里出来之人学礼仪,越加周全,到林府做客,哪怕是再想吃的东西,如果主人不招呼她吃,她也不好直接问的。
  这不,黛玉刚一招呼,她便欣喜的过去了,拿起一块玫瑰糕便优雅而迅速的解决。
  吃饱喝足之后,黛玉吩咐慧儿将各样点心装一盒给她带回去。
  郑莉华自然又是千恩万谢一番,之后便是闲聊,不免就料到京城对黛玉的评价和议论。
  说到这个她便很有些愤愤不平:“那些人根本就不了解姐姐,就在背后议论,说姐姐身子不好,打会吃饭的时候就吃药,还说姐姐是病秧子什么的,总之很不好听。哼,她们不过是嫉妒姐姐罢了,姐姐的父亲是阁老大人,又蒙当今圣上赐婚给太子殿下。她们却最多不过嫁个世家公子,一辈子拼尽力气能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