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

第224章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224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刚说出两个字,便抿抿唇,沉眉不语,不打算再说。
  周航倒被她勾的心痒痒的,问:“你要说什么,怎么不说了?”
  黛玉道:“没什么……”
  周航:“不对,你肯定有什么话要说,快告诉我罢,不然我今晚觉也睡不好的。”
  黛玉仍将视线挪到书上,头也不抬的道:“不说,说了你又要笑我了。”
  周航忙表态:“好玉儿,你告诉我,我保证不笑你。”
  黛玉不想理他,他却拉她的袖子,使她不能安生看书,被闹的不耐烦,她索性放下书道:“罢了,告诉你便是。我原是想问你,为什么告诉大家我姓周,不过现在不想问了……”
  听了这句,周航越发觉得心里似有千万跟羽毛飘过,挠的痒痒的。
  “横竖你早晚为我妻子,提前随了我的姓也不为过。”
  这句话说出口,便很有些后悔。黛玉脸皮儿薄,恐她又恼。她说自己几句倒没什么,就怕她搞冷战不理自己。让他颇觉意外的是黛玉竟没有恼,只是低着头说了一句:“你也不姓周呢……”
  周航道:“谁说我不姓周?”
  黛玉:“那是之前,你既认祖归宗,便该改回李姓。”
  周航:“……”好吧,你说什么都对。
  这一夜,李域在床上辗转了半夜,始终睡不着。他索性披衣起身,也不点蜡烛,只身坐在帐内,茫然的盯着空中挂着的银盘似的一轮圆月。寂寥的身影,给人无限怅惘之感。若仔细观察,便不难发现,他的目光并不时时的往上,偶尔也会往不远处一帐篷内瞄上一两眼。
  他睡不着的症结多半便缘于此。
  今晚虽有饮酒,但因是在战场上,众人心里都有分寸,并不肯吃醉。酒宴设在太子的帐内,饮毕,肖晨宇先走,他随后,黛玉却是逗留很晚才回自己的军帐。然而,他分明看到,月上中天的时分,太子趁人不备,又偷偷溜到黛玉的帐篷,而且至今未出。
  他岂能……
  岂能——如此欺她?
  纵她为其未婚之妻,也该保持距离给予尊重,如此带她抛头露面已是不妥,竟然还……他贵为太子自然没什么,可想过,万一为外人知晓,置她于何地?
  于是,李域便连林如海也埋怨上了。
  他竟然也同意亲闺女和一个男子单独相处,还抛头露面,甚至到了战场?
  第二日,周航洗漱以后,意气风发从帐内出来,迎面遇到李域。对方拱了拱手,便立在一边,很是疏离的样子,心内有些纳罕。走上前,盯着李域瞧了瞧,笑道:“堂兄昨儿睡得不好么,瞧着似有些疲态。”
  李域退后一步,恭谨道:“劳烦殿下惦记,臣尚好。”
  周航越发奇怪,昨儿李域对他还不是这态度呢,怎么一夜的功夫,倒似突然学了规矩似的。微微侧头,挑了眉尖看他,低声道:“堂兄如此恭敬,是怕别人都不知道我的身份么?”说着又一笑,豪爽的拍拍李域的肩膀,“好了,你别老想着尊卑有序那些,只当我是普通朋友相处便是。”
  李域微微道了一声:“是。”
  周航还是有些疑惑,却没有说什么,摇头往黛玉帐中走去。
  李域握着的拳头微微紧了紧,修长的手指越发骨节分明,连微细的血管都根根暴起。
  “报——”一声长喝响彻军中,士兵纵马驰来,手里举一插有鸟羽的信件。即所谓的“羽檄”,在信件上插鸟羽以示紧急,需要尽快处理。
  黛玉听到喝声也从帐内出来,便见那传信兵已被人请至中军大帐去了。
  “航哥哥……”她走到周航身边,轻声道。
  周航示意她先不要着急,细看动静。不多时,那传信兵出来,元帅也出来了,命人敲鼓召集众将,至中军大帐议事。周航便走过去问是怎么回事,元帅抿唇,道:“请入内详谈。”
  周航拉着黛玉进去了,李域也进去了。
  不多时,便有左先锋谢安雄、右先锋郑宇带着十数个身穿铠甲的将军前来,肖晨宇也在其内。其中有认得周航的,都被老元帅早一日嘱咐好,不许泄露太子殿下的身份,不认得的见元帅身旁站了三个年轻人,其中一个是靖王府世子,被王爷送来战场历练也还罢了,另两个却是身份不明,关键其中一个极小,明显还未成年,怎么也有资格站在元帅身边,都不免心内纳罕。
  等人都到齐,元帅才告诉诸将,刚接到密报,荣国早年嫁到姑墨国成为姑墨王后的公主,已说动姑墨王救援母国,发了精兵两万,再有三日便至明珠城下了。明珠城内的定阳大帝重燃希望,打算三日后援兵一到,便重整兵力突围。
  还有,定阳大帝的爱女沧凌公主四处寻求救兵,据说又组建了一只不死军队,人数是五百;再加上先前的五百,共有一千人了。
  提起那支不死军队,众将都有些怯。
  盖因那些人刀枪不入,砍杀不死,而且似乎不知道饿不知道累似的,一旦进攻,一两天都不知疲倦,迄今为止,虽只出动一次,但在很多士兵心里都留下了阴影。对方称那些是神派来的兵士,士兵们便都信以为天兵天将,心存惧意,甚至个别士兵见到便忍不住颤抖,不敢上前。
  听着他们神乎其神的描述,黛玉忍不住“嗤”的一笑。众人都看向她,鄙视者有之,愠怒者亦有之,个别脾气不好的已经开始骂骂咧咧。黛玉全不理会,只是道:“不过是一群作古多年的干尸罢了,何足畏惧?”
  “你懂什么?”
  “简直一派胡言!”
  “小娃娃,回家吃奶去吧,这里不是你呆的地儿!”
  将军们很不屑,七嘴八舌的表达着对他们眼中乳臭未干的小子之蔑视。
  其中一个年轻的,虽穿着甲胄,却透出儒将气质的道:“元帅,这位是……”
  元帅还没答,周航便道:“这是元帅新请的军师,天文地理无一不精,擅卜阴阳灾异,能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灭一切阴邪只物,专对付不死军队的。”既然他们称呼那些不死人为不死军队,周航便索性也如此说。
  元帅:“……”老子何时请军师了!
  “那您是?”那人又问。
  “噢,在下乃是军师的弟子。”某人颇有些厚颜无耻的道。


第174章 
  对于周航的说法; 众将的反应是纷纷嗤之以鼻。
  “元帅; 难道这小毛娃子真是军师?”
  有人睁大眼睛; 很诧异的问。
  “元帅,快将这信口雌黄的两个小子赶出去罢。”
  也有怒目而视,愤慨道。
  “对啊; 省得他们惑乱军心。”有人附和。
  “元帅,还犹豫什么,现在便将人轰出去罢!”
  老元帅甚觉苦逼; 太子殿下啊,您能让老臣省点心么?不过到底是在战场、官场混迹多年之人,内中虽万马奔腾,面上仍是云淡风轻; 至少外人看不出什么异常来。他轻咳一声; 抬起双手,至胸前伸平,胳膊肘略蜷,微微往下压了压,意思是叫众人噤声。
  大帐内瞬时便安静下来,连开始吵嚷的最响亮的一虬髯大将也极诚恳的看向主位。黛玉往主位看了一眼; 元帅面容沉肃; 头发虽已花白,精神却是十分矍铄; 眼神锐利而清透,透着一股子历经世事之后沉淀的洞明;不由暗道; 不愧是被圣上喻为帝国长城的宿将,也只他镇得住这群莽夫了罢。
  元帅扫视诸将一圈,沉静道:“从今儿起,这位小友,便是我们征北大军的军师了。”
  下面有人窃窃私语,元帅道:“谁有何不满,站出来说,不得私下议论。”
  还真有一个人站出来,便是那位虬髯大将。
  “元帅,末将有一句话,实在是不吐不快。”得到同意后,他道,“让这小娃子当军师,未免太过儿戏了些罢!”
  于是便有人起哄:“他不是会撒豆成兵么,不如撒一个给大家瞧瞧?”
  话音刚落,帐内便一阵大笑。
  显然,他们不相信一个看着十几岁的小娃娃有什么异常的本事。或者即使有什么本事,也断不会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他们盯着黛玉和周航,多是看戏的表情,透着蔑视与嗤笑。
  李域怒红着脸,喝道:“放肆!”
  黛玉看了李域一眼,略感意外,她没想到这位义兄倒挺护着自己。她活了将近十四年,除父母和航哥哥外,义父算得上第四个真心实意待她好之人,她在心里亦将他当作至亲长辈看待。这义兄既为义父唯一的子嗣,又如此为我着想,她想,以后我也该把他当作亲哥哥看待才是。
  给李域一个安抚的眼神,示意他莫要冲动,黛玉缓缓跨出一步,淡淡一拱手,道:“各位将军有礼,在下不才,虽不能撒豆成兵,倒也有些微末的雕虫小技,愿献丑让诸君一观。请诸位移步至帐外——”
  说着便给周航使个眼色。周航会意,招呼众人出去,随手叫两个小兵,耳语嘱咐了一番。不多时,那两个小兵便引着几个兵士前来,抬了一桶水,三寸厚的长木板一块。木桶摆在距离众人两三步的距离,木板则在十丈开外,竖在地上。
  将军们都聚集而来,又吸引许多士兵围观。
  黛玉上前,微微蹲下,撩了撩桶里清澈的水,抬头,嘴角含着笑:“在下便用这里面的水穿透前方的木板,给诸位瞧瞧罢。”
  开什么玩笑?
  用水穿透十丈开外的木板!
  那么厚的木板,便是强弩也未必能穿透好不好。
  展示什么不好,展示这个,当他们是三岁的毛娃子不成?!
  诸将看着黛玉的眼神已不是诧异,而是可怜了。
  这小娃子看着眉清目秀好灵巧清隽的模样,怎么年纪轻轻就傻了呢?
  黛玉掀唇一笑,极是云淡风轻。她瞥目瞅一眼周航,对方正宠溺的看她,不由觉得脸颊有些烧得慌,忙收敛心神,微微眯了眼,站起身,双手交叉于胸前,掐了一个十分玄奥复杂的诀。
  然后,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众人惊诧以至于惊愕,都愣愣的看着那满满一桶水便在这玄奥中纷纷扬起,先是形成一堵透明的水幕,继而水幕凝聚翻滚,竟成一颗硕大透明的水球。
  黛玉将那水球运于掌中任意揉搓,或圆或扁,变幻出许多形状,最后,“唰”的往前一甩,喝一声:“去!”水球便猛地向前,分裂成无数尖锐的似箭而又小得多类似冰锥的武器,瞬时穿过木板,却没有留下一丝水渍。
  好半天众人才回过神,抬眼看木板,早被洞穿出千百个细小的窟窿。
  黛玉又祭出一张呼风唤雨符,在空中轻轻一点,叫一声“风来!”,便真就引来一阵狂风,又叫一声“雨来!”便有雨水夹杂着雪花迎面扑来,浇了诸将一头一脸,那些人仍是发愣,半天还没回过神。
  “这——这……”
  “这怎么可能?”
  “天啊,我看到什么,谁来告诉我我是不是眼花了……”
  “神仙啊,活神仙……”
  将军群里炸开了锅,再看黛玉的眼神,都是崇敬而虔诚,带着仰视,似乎黛玉是高高在上的天神,而他们只是跪府伏于天神脚下的芸芸众生、山中蝼蚁。
  黛玉收回手,长吸一口气,笑看众人:“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空气骤然凝寂,好半天才听到粗粗几声吸气声,那位虬髯的将军脸已是通红,讷讷半天,毫无预兆的突然跪下,重重叩了几个响头。
  这很出乎黛玉的意料,竟至于愣住。好半天回过神,只见那莽将军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