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

第202章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202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祖孙俩抱在一块哭了好一会,黛玉劝着把老婆婆脖子上的伤包扎好。老婆婆年事已高,又受了重伤,不多时便昏睡过去。
  柱子站在床前,看着在穿上一动不动的活死人。他看得极是认真,眼珠子一动不动,仔细观察他的脸、手等。父亲失踪时他才三岁,只模模糊糊的记得一个模糊的影子,父亲具体长什么样子,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根本没什么印象。
  这便是他的父亲吗?
  柱子觉得有些陌生,又有几分亲切,原来他父亲是一个很高大的人。
  他想,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长大这么高大 。
  黛玉有些不忍心,她走过去,捂了柱子的眼,拉着他走到院子里。不多时,周航也出来了,又过一会,林如海也慢慢走出来,轻轻关了房门。柱子看看林如海,又看看周航,最后目光落在林黛玉身上,晃晃她的袖子,他问:“姐姐,我爹真的死了吗?”
  虽然很不想告诉他这个事实,但黛玉还是蹲下身子,看着他的眼睛,说:“柱子,你爹是被坏人害死的,姐姐一定找出还你爹的人,帮你爹报仇。你可相信姐姐?”
  柱子愣了一会,点了点头,道:“我相信姐姐。”
  午饭是周航做的烤肉,将猎来的兔子山羊清洗好切成小块,架在篝火撒上调料烤熟,喷香的肉味便出来了。周航做饭的技术并不好,仅限能做熟的程度。但老婆婆受重伤,老汉守着她,自然无心饮食,也想不起来做饭;林如海、林黛玉世家出身,打小便是五指不沾阳春水,别说做饭,生火都不会。
  平常人吃烤肉没事,但是病人吃不了这个,好在柱子打小帮着爷爷奶奶做家务,会煮粥。空间里有粳米,黛玉拿了些给她,浓浓的熬了一大锅粥。熬粥的水便是经稀释过后的灵泉水,老婆婆吃了粥精神该能恢复很多。
  老婆婆醒来,勉强吃了半碗粥,便催着老汉将粥喂儿子吃些。活死人除了对活人的肉感兴趣,怎么可能还吃的下人类的食物?然老婆婆坚持,老汉便只得捧着粥碗去喂,哪里喂得下去,嘴都掰不开,一碗粥下去,流的到处都是。
  他捧着空碗回去,说:“都吃了。”
  老婆婆:“吃了好吃了好……”
  这老婆婆明知儿子已死,仍是自欺欺人,也是因母子情深,黛玉也不忍苛责她。不过这样下去,终究不是办法。这一天老婆婆吃了三碗粥,旁的什么都没吃。黛玉他们又住了两天,至第三天的时候,老婆婆日日灵泉水熬的粥养着,精神尚可,已能坐在床上说话,黛玉便将自己从前看过的一卷志怪小说上的一篇经过加工之后讲给她听。
  内容大致是从前有一对老夫妻,活了大半辈子膝下无儿无女,到年近半百的时候,突然撞大运得了一个儿子。夫妻俩爱得像眼珠子一般,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小儿子长到五六岁,生的雪团儿一般,不想却一病死了。夫妻俩几乎哭死,抱着儿子的尸首不肯下葬,知道尸首腐烂,臭不可闻,实在没法才脏了,却让道士用木头刻了一个儿子的肖像在家里。愿意是儿子没了,让木刻陪着自己,权当是儿子一样,却不知因此导致儿子的魂魄困在木刻之上,无法投胎。
  老婆婆听得入神,问:“最后那儿子怎么样了?”
  黛玉道:“还能怎么样,他怨恨父母禁锢他,使他无法轮回。后来怨气越聚越多,便化为厉鬼,日日吸食凡人的阳气,作下大罪孽,遭了天谴,魂飞魄散了!”
  老婆婆久久不言语,好一会儿才抬起头,问:“我儿……也会化为厉鬼吗?”
  黛玉道:“逝去之人,该让其早日安息才是。”
  她抓住老婆婆的手,感到她的手在微微的颤抖,柔声说:“别忘了,您可还有孙子呢。”
  老婆婆道:“你真能为我儿报仇?”
  黛玉:“一定。”
  老婆婆:“我想再看我儿最后一眼,随后,随后便随你处置罢。我不想我儿恨我,也不想他做无法轮回的孤魂野鬼……”
  当晚,黛玉、周航便合理将其焚化,并为其超度。焚化前,黛玉取了活死人所穿衣裳的一块布料,他身上的衣裳虽破,看着倒像是新裁的,拿着也许到县城能查到些许蛛丝马迹呢。
  以他们俩的功力,其实是能看到一些魂魄的,念经的时候,眼见一片火光之中黑气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魂魄散发的微弱白光,便知,这鬼魂的执念已消,该去轮回了。
  第二日,林如海、林黛玉、周航便辞别老人一家,预备前往县城。
  两位老人虽不知林如海他们的身份,却也猜到他们不是一般人,见他们答应帮儿子找出真凶报仇,自然是千恩万谢。黛玉留了一壶灵泉水,给柱子一个玉佩,并给他们一百两两银子,嘱咐他们带着柱子搬到镇子上去住,置办几亩地一些薄产,再让柱子读个书,倒也够了。山里荒芜,又没什么人烟,何况他们年纪越发大,在这里便越发艰难,尤其是老汉,狩猎技术和眼神都不行了。
  她留的那一壶灵泉水已经详细嘱咐他们每天做饭的时候倒一点,该能吃个十天左右。十天之后,老两口身上的沉珂也该去了,健健康康的活到六七十岁该没大问题,届时柱子也该成家立业了。
  离了老汉的家,黛玉便用法术改变形容,如此一来,她便是标准气质刚强的男儿,不会有人再把她认作姑娘了。
  当然,这只是她自己认为的。
  林如海、周航一致觉得,黛玉即使改变形容,还是十分清秀俊雅,不过却也不会被人认作女儿罢了。
  三人骑马,很快便到了县城。先是一个不大的小县城,叫邱县,在陕县南方约二百里的地方。进城之后,先去看过布店、裁缝店,都没有见过活死人身上的布料。黛玉失望要走,一个老裁缝道:“城西新开了一个布庄,很大的一个铺子,据说各种布料都有,几位是否去看看?”
  于是,他们便去了那个布庄。
  叫阜泰布庄,宽宽敞敞的三间门面,端端正正的挂着牌匾,虽比不上京中的铺子,在这个小县城来说是相当体面了,想来老板也是这县城中数得上的人物。
  但这样的大店,仍没有那种布料。
  几人失望而归,预备瞧瞧这县城的民风,并听听百姓对县令的看法。据老汉夫妇所说,县令不是个好官,却也不能听一家之言。
  在街上走着的功夫,一个二十出头的男子鬼鬼祟祟的跟着他们。最先发现的是黛玉,随后是周航,很快,林如海也觉察出来。相互对一个眼神,几人穿过街道,往一个人少的巷道走去,在一个拐角处将那人堵住。
  周航提了他衣领子问:“鬼鬼祟祟跟着我们做什么 ?”
  那人忙举了双手讨饶,嘴里叫道:“误会误会,我是来帮你们的……”
  “谁派你来的?说!”将人抵在墙上,周航厉声问。
  周航的气力远超常人,饶是没有用全力,那人已受不了,猛地撞到身后的墙,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被压平了一般,苦不堪言。暗道:早知道这几个人如此不好惹,我便不讨这个巧儿了 。
  “壮士,饶命饶命……”他道,“我知道那布哪里有。”
  周航盯着他看了看,确定他不敢骗自己,才松了手,长身而立,整理了整理自己的衣袖,缓慢却威严的道:“说!”
  那人捂着脖子大喘了几口粗气,显然是吓怕了,颤颤巍巍的道:“城外往东五里有一个田庄,庄子里有一个作坊,约有二三十台织布机,日夜不停,织的便是这种布。”
  周航“嗯”一声,却没了下文,只拿眼阴恻恻看着他。那人吓得跪在地上,说:“我不敢欺骗这位壮士,确实如此,我亲眼看见过。”
  看来是真见过,找对人了。和黛玉对视一眼,周航暗道,便也懒得再吓他,一个市井无赖,还犯不着他费这个心思。直接取出一张符,掐诀驱动,那人便倒豆子似的将知道的所有关于布之事尽皆说了。
  原来,他是街头上的混混,平日欺负欺负老百姓靠坑蒙拐骗生活,有时坑骗不到钱饿肚子的时候便做些短工,无非是给地主乡绅出出力,搬运东西或是做农活之类。半年前他接到一个报酬不菲的好活儿,是到城外搬一批货,搞得还挺神秘,当时是蒙了眼去的。不过他是在现成附近跑惯了的,虽蒙了眼也认得是那个庄子。当时运的货便是这样的布,还不少呢,百十匹,装了好几马车,还是晚上运的。
  当时他便觉得事有蹊跷,不过完成之后,主人家给了一两银子,他只顾着高兴,便抛却脑后了。今儿见有人打听那布的事儿,又是几个衣着鲜亮的有钱人,便觉得有油水可捞,是以尾随其后。
  问明白地址之后,周航便一个手刀将这小流氓敲晕了。黛玉最见不得欺负老百姓的地痞,走过去的时候顺脚踢了两下。林如海见女儿突然露出小女儿的人性之态,捻着胡须在后面边走边乐。
  “玉儿,小心别绊了。”他还好心的提醒一句。
  他发现,女儿在外面比在家里活泼多了。或许,让女儿多出来走走是对的。虽然世人对女孩要求颇高,规矩也颇多,但他林如海并非那等迂腐之人,女孩子虽不好像男孩子那样抛头露面,不过却不是没有变通的方法。比如,现在这样便不错。他觉得自己的思想已经够开明了,却不想太子殿下比他还开明,竟也能看着未婚妻抛头露面。
  林如海是欣慰的,这个女婿选对了。
  至少,他不凭着自己的夫权来要求女儿事事屈从,将其禁锢在闺阁之中。
  几人到那庄子附近,打听的确有一个作坊。于是,便扮作买布的商人,欲找他们管事的商议买布之事,谁知一个管事没见,被几个小厮轰了出来。
  “走走走,我们这不卖布!”他们摆着手,像是驱赶苍蝇一般。
  “你们不是织布吗,织了布不卖?”林如海道。
  “欸,我说你这人,听不懂人话是不?让你们走不走,找打呢!”说着便举起手中的无花棒要打,被一个年老些的拦下,说:“不过是几个不知轻重的商人而已,犯不着跟他们一般见识,打他们,咱们自己还累呢,快进去吃酒去吧。”
  说着便推着那要动手的小厮进去,对方听不情愿,终于还是又骂了句狠话进去了。那老仆便回头对林如海等人说:“你们要买布去别处买去,这里不卖布,再纠缠下去,你们要吃亏的 。”
  林如海见那老仆尚有几分善念,便温和的道:“劳烦阁下通知贵东家,就说我愿意出高价……”
  尚未说完,那老仆便摆着手说:“再高也不行,回去罢。”
  这时里面传来另一个不耐烦的声音,“我说老李头,你跟他废话什么,打出去不就完了?要不要兄弟们帮你。”接着便嚷着要抄家伙等等之话。
  看来今日是决计问不出什么了,林如海对那老仆拱拱手,算是感激他仗义相助,转身带着黛玉、周航走了。
  然而,他们却未走远。只在村子里一户人家安顿下,周航将黑猫鱼丸放了出去。傍晚时候,鱼丸带回消息,说作坊里共有织布机三十台,六十个纺织女工白天黑夜轮流织,一天足足能织上百匹呢。庄子的主人是县里的一位豪绅,实力雄厚,与县太爷都是拜把子兄弟。至于这些不究竟是送到那里加工成衣裳,又穿在活死人的身上,因为过程太过于隐秘,一时尚未查探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