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

第184章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184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如海抬起头,看着黛玉,挑眉问:“都送了多少?”
  黛玉道:“有一个知府送了三千两,也有送两千的,这还只是现银,其他东西令计。”
  林如海道:“怎么,才三千两便吓到你了?当初在扬州的时候还有人送上万两呢。”
  黛玉皱眉道:“那不一样。”
  “怎么不一样?”
  “扬州盐商之富,天下闻名,要不然怎么都说两淮巡盐御史是大大的肥差呢。况且父亲收了那些钱也没有自己留着,不是都捐给朝廷了么,圣上也是知道的。”
  林如海叹口气,轻拍了拍黛玉的手,说:“年节送礼,已是陋规,别人都收只为父不收,未免会被同僚视为异类。玉儿放心,逢年过节地方官员的孝敬不算贪污,朝廷也不会追查。况且,你焉知圣上便不知道呢?”
  黛玉想了想,嘟嘴道:“既是陋规,便是不好的,还是取消了才好。”
  林如海笑道:“早晚有取消的时候,你别着急。”
  听林如海这样说,黛玉心里便明白圣上已经下定主意好好整治整治这种不正之风了,只是如今时机没到。等时机一到,恐怕又是大刀阔斧,届时还不知要引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呢。
  翌日,黛玉仍是一早起来,上过早课之后便到议事厅处理事务。照例有几个来拜访的地方官员,林如海不在,黛玉一律命李峰好生接待奉茶。厨房的曹妈妈带着三四个小丫鬟求见,说做了几个花样的月饼,让黛玉过目,看看每种花样需要做多少。送礼的多少,自家吃的多少,因为送礼的要精心的用特质的纸包起来。
  一共四个丫鬟捧着托盘,每个托盘上两个月饼,一共八个月饼,也即八个花样。有牡丹花、玫瑰花、荷花、海棠等花样,还印着花好月圆、富贵吉祥、万事如意等吉祥话。
  这都是定例,实在没什么好筛选的,黛玉便吩咐每样都做些。
  又问做什么馅的。黛玉听说有五仁、枣泥、绿豆、红薯等,便命多做些红薯馅的。
  高玄奕、高如丝兄妹仍留在京城。高如丝自那次在皇宫闹了大笑话,回去消沉两天没出门。就在众人以为她以后都没脸出门的时候,她又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往来于各府的宴会之中,毫无羞赧之色,似乎皇宫里出大丑的不是她,而是其他人一般。
  黛玉倒佩服她这种坦然、坦荡。若是换成京城的大家闺秀,不羞愧自杀,以后也没脸出去见人了。
  可高如丝没这种负担,她在便将养成粗犷坦率的性子,虽然知道难为情,但几天之后也便抛之脑后。但京城的闺秀和贵妇们却没这么豁达,私下议论很是不堪入耳,甚至公然嘲笑她是前后几百年来唯一一个不知“德、容、言、工”为何物的郡主。不过是碍于高如丝的身份,没人刚当着她的面说罢了。
  高如丝此番前来,带了许多金、银、玉首饰,还有珊瑚、宝石、玉器、古董、皮毛衣裳等,整整装了十几口箱子。这些是高如此自己的私产,不算在进贡的物品之列。高如丝见皇帝无纳她为妃之意,便极力讨好太后和几个得宠的太妃、太嫔。太后虽非当今圣上的亲生母亲,但究竟也算是嫡母,对于皇帝的后宫人选多少能说上几句话。至于那些得宠的太妃、太嫔,与太上皇耳鬓厮磨,耳边风吹吹,直接关系到太上皇的态度。
  经过高如丝的上下活动,太上皇、太后都有意使她留在皇宫做妃子。
  李昭虽为痴情之人,但对除周红以外的女子并无什么兴趣。宫里仅有的这几个,他尚还疲于应付,更没心情纳一个十几岁的刁蛮女子。他甚至可以想象到高如丝如果真成了他的妃子,后宫该是怎样一个鸡飞狗跳的情景。
  高如丝原本是立志做皇后的,至少也要做个皇妃。但在一次宫中偶遇周航以后,她改变主意了。
  当今圣上是一个年过不惑的中年男子,虽然她听宫女们说圣上生的十分俊朗,不像是四十上下,倒像是三十出头的模样。但再是俊朗,到了四十多岁,又能俊朗到什么地步?想她父王不过比当今圣上大上十岁稍多,胡子已然斑白,且是满脸横肉大腹便便之模样。
  是以,她推测,便是当今圣上瞧着年轻些,也一定远远不及太子殿下风华正茂、玉树临风。
  那日,她不过是远远看见可侧颜,心便漏跳一拍,岂是一个俊逸清朗可形容之?他无意间的一转身一回头,更是让人沉醉。她当时便暗道,常听人说古代的潘安貌美,便是潘安来到这里,怕也比不上当今的太子殿下。
  思索间,高如丝早已将一颗芳心暗许。
  舍皇帝而逐太子,她也有一番自己的理由。太子殿下不就是未来的君王吗,她如今若能嫁给太子殿下,未来便是皇后。这不是也达到原本的目的了么,她相信她父王也一定会支持她。
  此刻,她十分庆幸高玄奕还没将镇南王有意献女儿为皇妃的事情挑明说,还有回旋的余地。高如丝当即便回府邸,修书一封,派人快马加鞭将自己的意思表明,一面威逼高玄奕替她想皇帝求亲,她要嫁给太子,而且还要做太子正妃。
  高玄奕疑惑她这个妹妹脑子里到底是什么东西,不是一团棉花吧,这样的主意都敢打。镇安王府再牛,不过是西南边疆的一个小小藩王,跟朝廷的实力相比,差之远矣。她也不打听打听,太子殿下的未婚妻早已钦定,让他此刻去求圣上改册太子妃,这不是天方夜谭么。弄不好惹怒身上,整个镇南王府都要遭殃。
  高如丝却没想那么多。她在玢州是蛮横惯了的,镇南王宠她,整个玢州辖内她说以没有人敢说二,连世子高玄奕都要让她三分。她觉得自己郑重其事的跟高玄奕说了,高玄奕便会去干。
  她焦急的等了两天,不见有任何回音,便问高玄奕:“我交代你办的事,你办的如何了?”
  “我早说了,太子已有正妃,你是痴心妄想!”
  高如丝很不高兴,扯着嗓子道:“什么正妃!不就是姓林的那丫头么?她是什么身份,怎么能跟我比?再说她又没有过门,尚未正式册封,她算哪门子的太子妃!”
  高玄奕觉得再跟这个白痴妹妹纠缠下去没有任何意义。他将手中的茶碗一摔,上前逼近,眼睛瞪的很大,漆黑的眼眸整个凸显出来,令人毛骨悚然。高如丝眼神闪烁起来,显然是怕了,声音已不自觉的微颤,问高玄奕想干什么。
  高玄奕理也不理她,上前便一把拽住高如丝的手腕,将她一只手控制起来。高如丝另一手下意识的摸出缠在腰间的鞭子,高玄奕眼明手快,轻轻攥住她另一只胳膊,一拽一抬,只听“咯吱”一声,高如丝大叫起来。
  “你……你……”她睁大眼睛,几乎不敢置信,“你竟敢……”
  高玄奕不费吹灰之力的卸了亲妹妹一只胳膊,脸色丝毫未变,仍是十分轻松的样子。看到高如丝惊讶的眼神,他甚至轻轻的挑了挑嘴角,扯出一抹欢快的笑容,淡淡的道:“我当然敢,你以为这里还是玢州吗?”
  “我……我要告诉父王!”
  听到这,高玄奕呵的一笑:“随便,只要你能回得去玢州!”
  说着,便将高如丝狠狠的一甩,甩倒在地,叫一声“来人!”登时便有两个彪形大汉的卫士站了出来,跪下听命。高玄奕命他们将高如丝待下去严加看管,对外只说郡主卧病在床,不能见客。
  高如丝这一刻才知道自己完了,她没有任何途径可以联络外面,高玄奕可以宣布她卧病在床,也便可以宣称她暴病而亡,她的命攥在那个无耻小人手里了。
  宫里热热闹闹的过八月十五,各处张灯结彩,言笑晏晏,一切准备就绪。
  十五这日,皇帝大眼群臣,太后、贵妃亦会宴请内外命妇、并身份尊贵的闺阁女孩儿,黛玉自然也在宴请名单之列。
  黛玉坐着华盖马车去皇宫,邻近宫城的时候,突然收到周航送来的小人。
  马车里除她外,还有慧儿、雪雁,黛玉不着痕迹的袖在怀里。她动作很是小心,因此慧儿、雪雁都不曾看到。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对于悄悄输入法力听取信息。这一听之下才知道大事不妙,不由大吃一惊。周航告诉她运往荣国战场上的粮草半道儿上被劫,护送粮草的将士死了大半,李域失踪,至今下落不知生死不明。


第147章 
  山东粮草被劫之事; 很快便轰动朝廷内外。好好的一个中秋节; 皇宫大内准备将近一个月; 临到头的时候,出这样一件事,将喜庆祥和之气愤冲淡大半。宫内的筵席草草便散了; 林如海被皇帝留在宫里议事。黛玉自己带着几个下人们坐车回府,至房内坐定,心里仍是放心不下; 遂悄悄放出小人想周航打探消息。
  出事的消息传来之后,大皇子、二皇子皆有异动。大皇子在惊诧之后转做淡然,二皇子除些许忧心外,面儿上似乎还带有几分喜色。不过; 周航说; 此事应该跟这两位皇子没关系。
  大皇子不必说,乃是明白之人。打一开始就没想在这件事上动手脚。或许有乐见其成、渔翁得利的想法,但他不敢亲自参与其中。
  至于二皇子,倒是想干,只是智、力有限,轻易也成不了事。他连粮草何时运出、途径那些地方等等之事尚未打听清楚; 断没有将其劫去的本事。况且周航一直派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若是真纠结一大队人马实施劫粮草之事,不可能不一点风声也不漏。
  据前线传来的消息; 说是荣国人劫走的粮草。
  问题是,如今荣国被秦广所率领的大军打的丢盔卸甲退守孤城; 毫无还手之力。况且他们的人逃的逃降的降,能带兵的大将已经所剩无多,且都被困在明珠城里,无施展之地。何来这样一支如此彪悍的军队?还是这样一支战斗力十分不凡且规模也不小的力量,竟能将李域为确保粮草安全而特意从京畿大营里精锐人马打的如此惨败。
  信使说是那些身受重伤的伤员说的。那些荣国人说的并不是荣国话,至少不全是,因为他在重伤昏迷之前听到几句京城这边通行的官话。
  而且从奏报上看,这是一场蓄谋已久计划周密的阴谋。
  李域带兵护粮草从边城梧州出发,一路风平浪静,连小规模的侵袭都没有。进了北方草原之后,也没发生什么大事,直到路经过一个峡谷之时,才突遭埋伏,伤亡惨重。遭遇埋伏的地方是一条峡谷,两边皆是峭立千刃的悬崖。似这样的峡谷、悬崖沿途不下几十处,因为地形原因容易遭遇埋伏,每到这样的地方李域都会百倍小心。
  这次袭击,对方是早早便将人马埋伏在峡谷两边之山地,做好了一个大口袋,等着李域带领的人马粮草往里钻。
  问题是即使敌人算到沿途必须路径峡谷,又怎么知道到底走哪一条不走哪一条,又怎么会提前预料提前埋伏。显然,对方早已得知粮草大军的行进路线。
  然,大军行进路线乃是朝廷头等机密,对方如何得知?
  那伙劫徒的来源也很可疑。目前虽然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人,至少有一点可以断定,便是朝廷出了内奸。
  对此,李昭很是震怒,当即便下旨彻查所有知情之人。
  知道粮草行进路线的,除内阁重臣外,便是户部、兵部之高官,加上周航、李昭,统共不过十数人。对林如海,李昭是放心的,因此这事便交给林如海来办。
  但这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