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

第162章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162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寒烟微微低了头,笑道:“林姑娘过奖了,我没有你说的那样好。”
  黛玉道:“你亦为大家小姐,不要妄自菲薄。对了,姐姐,我正有一件事好告诉你呢。”说着给慧儿使了个眼色,慧儿便笑嘻嘻的拉了彩虹和秋雨的手道:“两位妹妹不是喜欢戴花吗,路过花园的时候我老那里的牡丹来的正盛,我带两位去看看。”二人便笑嘻嘻的随着慧儿走了。
  寒烟虽然胆小,却并非蠢笨之人,见此便知黛玉定有什么机密之事要对她说。她虽是国公府的小姐,却是个不得宠的庶女,吃的用的甚至连嫡姐婉华的丫头都不如。而黛玉随不是什么公府小姐,父亲却是圣眷正浓的阁臣,而且还是未来的太子妃。
  二人的身份天差地别,也没什么交集。甚至,在十几天之前,她与黛玉还素不相识。黛玉能跟她说的机密事,无非也就那一样。
  “林姑娘,可是我回老家的事成了?”她问。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亲亲读者“夜槿木兰星”、“阿焱”灌溉的营养液,爱你们么么哒~
  双11剁了手,接下来要吃土了,哈哈


第127章 
  虽然寒烟只是一个不受重视的庶女; 但黛玉原以为终究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鲁国公也不会看着她被福康公主母女欺辱虐待; 甚至可能付出生命的危险。她开始的时候想着鲁国公可能不知这个庶女在国公府的处境,所以才会一直不闻不问,让爹爹跟鲁国公委婉的说一说; 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或者他自己便会为了保住这个女儿而送她回祖籍。
  公主善妒,她自己生不出来儿子便对府里怀孕的妾室和子嗣大加残害。因此; 鲁国公一直到现在也每个儿子,只有婉华和寒烟这一嫡一庶两个女儿。
  黛玉觉得,对寒烟他不说多重视,至少也爱有些疼惜才是。
  谁知鲁国公根本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 怕老婆怕的要死; 竟然连为女儿出头都不敢。没办法,黛玉只好央求林如海派人去山东洪武县给太夫人送信,让她派人来接。老太太想孙女了,派人接过去住个一年半载的也在情理之中,谁也说不出什么。何况老太太和不像她儿子那么软弱,最是个刚强不服软的; 要不然当初也不会和福康郡主闹得那样僵。
  到最后; 老太太是实在不愿这样吵吵闹闹下去,为图个清净也会原籍的。
  黛玉道:“寒烟姐姐; 你不必再忧心了,我已接到消息; 三日后太夫人派的人就到了。到时候姐姐去了山东,有太夫人护着,便再也没有人欺负你了。”
  寒烟甚是激动兼感动,眼中含着热泪,突然,她毫无预兆的“噗通”一下跪在了黛玉面前,倒把黛玉吓了一跳。黛玉忙要拉她起来,她死活也不肯,只是说:“林姑娘,我这条命就是你救的,我也没有什么像样的谢礼,以后但凡林姑娘用得上我的地方,寒烟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黛玉急的跺脚道:“你快起来,再这样我可要生气了!”
  寒烟道:“大恩不言谢,请林姑娘受我一拜。”
  黛玉怎么阻止都没用,直到她恭恭敬敬的拜了几拜之后才肯起来。不过情绪还是有点失控,一会儿哭,一会儿又是笑,一时嘴里又胡言乱语。黛玉知道她是高兴的,只在一边看着,也不打扰她,许久之后,见寒烟似乎是平静下来了,才问:“你想好走的时候带什么人吗?”
  寒烟一边用手帕子擦泪,一边皱着眉头想了想,道:“就彩虹和秋雨两个罢。”
  黛玉沉思一会儿,说:“你此去千里,且不知到了洪武县又是个什么情况,须带最中心可靠的丫鬟,不然不仅不能帮你,还会又有麻烦呢。这两个丫头你觉得可靠吗?”
  寒烟点点头道:“她们两个都是自小跟我的,十分忠心可靠,以往别人欺负我的时候,也都是她们两个护着我。不然,这次出来,我也不会只带了她们两个。”
  黛玉道:“寒烟姐姐心里有主意就好。”
  从寒烟那里回来,黛玉就去看雪儿。雪儿那日虽然受了重伤,但养了一二十天已经完全好了,还长大了些,也吃胖了些,皮毛又恢复成洁白的雪球儿模样。自雪儿受了伤,黛玉便将它抱进自己屋里贴身照顾,就睡在周航的小窝里。为此,周航还抗议了几句,但见黛玉甚是坚定,也只得妥协。
  至于周航恢复人身回到皇宫后,棕色小猫哪里去了的问题。黛玉的解决办法便是告诉丫头们胖胖自己跑丢了,为此她还装了好几天失魂落魄的样子,丫鬟们也就都信了。为了不让黛玉想起胖胖来伤心,她们还很默契的不在黛玉面前提小棕猫的事。
  三日后,来接寒烟的人果然赶到了。
  再次前一日,林府派去山东的人便已经回来。为首的便是李峰之子李迪,隔着屏风黛玉亲自问了山东的情况和太夫人的表现。知道如今山东大旱,作为当地的世家大族,太夫人甚是关心灾民,拿出家中存粮,开设粥棚,救济了不少穷苦老百姓。
  早听说太夫人乃是性情中人,早年还曾随老国公驻守西南边疆,彼时西南时有动乱,男人们都出去当兵打仗,造成大片的田地因缺少劳动力而荒芜,太夫人还亲自阻止妇女儿童耕地、犁地、播种,每次都是身先士卒、亲力亲为,赢得了边关百姓的爱戴。
  对这样的人,黛玉是佩服的。她对陌生的百姓尚有怜悯之心,想必也不会苛待自己的亲孙女儿。
  他们出发的时候,黛玉还命人准备了十大车的粮食让寒烟带去,嘱咐她见到太夫人的时候亲自交给太夫人,作开设粥棚之用。一则,算是为山东的百姓略尽绵薄之力;二则,寒烟脸上也有面子;三者,是黛玉对一个悲悯仁慈的老者的尊重。
  招纳能人异士修剪水利工程的皇榜在贴出去二十天后,终于有人揭榜了。
  是一个瞧着五十上下,穿一身飘逸石青长袍,手里挥着一把羽扇,瞧着仙风道骨的一个儒士。在经过详细的考察、问答、搜身之后,人便被送到了皇帝面前。
  从那人进来,周航便盯着审视了半天。此人长相儒雅,身材高大,虽然年纪看着不小,有点老态度,但是气质很好,标准的电视里高人隐士的样子,就是不知道实际能力如何。
  那人走到大殿中央行了大礼,便起身站在一旁,姿态自然,不卑不亢。
  李昭盯着那人看了看,问其姓甚名谁。
  男人躬身道:“山人吴宗平,乃是丙辰年进士。”
  周航眯了眯眼,自称山人的都一般都是什么高人隐士,可这人又特意强调自己是进士出身,却不知他究竟要传达什么信息。进士考的是诗文、策论,可跟工程水利关系不大。
  李昭似乎倒蛮有兴趣,他“噢”了一声,“丙辰年……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吴宗平听了便说:“正是二十年前。”
  李昭又问他既是进士出身,为何不做官。
  他便大概说了他这些年的历程。
  他虽然是科举出身,却并不像一般的读书人那样只看四书五经等科举文章,反倒对易经、卜卦、地理、水文、匠役之事性质颇浓。中了进士之后,他因为名次比较靠前,被选入翰林院做庶吉士,却因为不谙官场人情之事受到排挤。混了几年,后来被外放到一个贫瘠的县去做县令,做了没多久,碰到上司官员索要贿赂,他没给,上司便时常找他麻烦,后来他就干脆辞官归隐山林,过起了隐居生活。
  这俨然是一个当代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啊!
  细问起来发现其学识十分渊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专门研究过从古至今各个朝代修建的水利设施。原因他解释说,是因为他在深山里开辟出了一块地,因为那块地距离水源比较远,灌溉不方便,他就寻思着弄个水渠、水车什么的灌溉。于是就研究了历朝修建的河渠以及引河流灌溉农田的各种水利设施,最后还真让他弄成了。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听着这次山东大旱,他心中不忍,才特意出山解救山东百姓于水火之中。
  这样一个人,简直是天造地设一般,可周航总觉得一切过于巧合。
  不管怎么样,有人能修渠,自然是好的。当即,李昭便叫来工部尚书,让他带回去制定具体措施去了。
  人走之后周航还在发呆,李昭看了他一眼,觉得儿子这样有点可爱,也有点好笑。伸手摸了摸下巴,强忍着嘴角的笑意,他推了推周航的肩膀,道:“想什么呢?”
  周航抬起头,茫然的看了看李昭,道:“没想什么?”
  李昭:“没想什么,你发什么呆?”
  “……”周航,父皇,您堂堂的一国之君很闲吗,要不要这么八卦!
  不过,他也只是默默地在心里吐槽一下罢了,并没有将这句话喊出来。其实他也没想什么,不过是突然想起了林妹妹,林妹妹刚刚派小人过来说做了个新鞋给他,他正想什么时候能出宫去取来呢。
  周航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可是皇帝的八卦之心已起,非追着他问。他只得故作深沉的回了一句:“想男人间的小秘密,父皇您不适合知道。”
  李昭笑弯了腰,指着周航道:“好啊好啊,朕的航儿也有男人间的小秘密了。”
  周航不想理皇帝陛下,他起身拱手道:“林先生还等着儿臣上课呢,儿臣告退。”
  晚上,周航找了个机会溜出皇宫,来到林府。看见林黛玉,他就迫不及待的问:“玉儿,你给我做的新鞋呢?快拿来给我看看。”
  黛玉掩着嘴笑了,转身从柜子里拿了一个云锦包着的小包裹出来,道:“你瞧瞧可喜欢不喜欢?”
  周航上前一步,抢在手里,也不打开看,只说:“你做的我岂会不喜欢?”
  黛玉羞赧,跺着脚道:“再说这样的混账话,以后我就不给你做了。”
  周航忙举双手道:“你别生气,我以后不说就是了。”
  二人又说了一会子话,说到寒烟被鲁国公之母太夫人接走等等。不免又谈起山东灾情之事,黛玉的一句话让周航醍醐灌顶。
  “等等!”他道。
  黛玉疑惑的歪了歪头,“怎么了?”
  “你刚刚说什么?”他问,抿着唇道,“你再说一遍。”


第128章 
  听到周航让她再说一遍; 黛玉不由得愣了一愣; 脑袋一时空白; 想了想,她抿了抿唇。
  “我说,若是粮食产量能高些便好了; 百姓也不会再受饥馁之苦。”
  周航一拍手道:“正是这句!”
  黛玉皱起眉头,心想这句话说起来容易,想要实现却是难上加难。田地都是有限的; 不可能凭空再冒出新的来。即便有可供开垦的荒地,也没那么多的人去开,何来提高产量只之说?就算有多余的田地,遇上灾年; 照样是颗粒不收; 又有什么办法?
  不过,她见周航此刻十分兴奋,也不好意思打击他。
  “这句怎么了?”她换了一种比较温和的语气问。
  “好玉儿,你可真是我的福星!”表现的颇为兴奋。
  他兴奋时候下意识的动作便是上前一步,想抱一抱黛玉,被黛玉红着脸躲开了。他愣了愣; 丝毫不见气馁; 呵呵笑道:“据我所知,山东多种小麦; 秋播夏收,一季要大半年的时间; 亩产尚不足百斤。一个八口之家的农户,至少要种二十亩地才能勉强糊口。这还是在年成好的情况下,若是碰到年成不好的时候,便连温饱也不能够了。”
  林府藏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