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

第155章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155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巧姐儿哭的伤心,刑氏也有些心疼,摸着巧姐的头,她有些担忧的道:“这伤虽然不碍什么,却伤在额头上,若留下疤来,对女孩子来说可了不得呢。”
  她不说这事还要,一提这事,王熙凤心头更气,立刻就要找贾宝玉理论去。
  刑氏道:“你便是去了又如何,宝玉还是个孩子,老太太又护得紧,你还能打他一顿不成?”
  “可我的姐儿就白受了这罪不成?”王熙凤红了眼眶,抱着巧姐说。
  刑氏道:“当务之急是赶紧请个好大夫,弄些好药抹上,要不会留疤的。”
  “哪里去找不留疤的好药去?”王熙凤抬头,“可怜我的姐儿了……”虽然现在不能去找贾宝玉理论,王熙凤已经打定主意要将此事传到贾政的耳朵里。自己一个堂嫂子不能管教他,难道亲爹也不行?
  迎春也是急得不行。她即将为人母,对小孩有一种天然的关心和喜欢,此刻见巧姐儿额头蹭伤,鲜血还在往外流,有的血液已经凝固成血块,贴在巧姐儿额上,很有些恐怖。这不算什么,女孩子最注重的便是容貌,若是万一留了疤,以后找婆家会有影响。便是嫁了人,额上有一块疤痕,也会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这让一个女人如何受得了?
  宝玉也真是的,他的这一推,很可能就毁了巧姐儿的一生。
  世人对女人本就苛刻,女人想要做的不说多好,只是别让人背后指点笑话,就要付出数不尽的艰辛。就比如她吧,虽然夫妻相敬如宾,夫君也知道读书上进,不还是有很多不遂心之事么?
  黛玉起身道:“琏二嫂子不必忧心,我家里有神医所赠上好的伤药,最能活血化瘀,涂上之后三天之内伤口必定痊愈,而且不会留疤,我立刻让人去取!”
  “真有这种良药?真有这么好的效果?”王熙凤看向黛玉。
  黛玉道:“我之前比巧姐儿伤的重多了,涂上之后也没有留疤,嫂子,你给巧姐儿用过就知道了。”
  “有这么好的药,那是再好不过了……”王熙凤拉了黛玉的手,真诚的道:“好妹妹,让我怎么谢你?”
  黛玉道:“你再说一个谢字,我就不给了!”
  “好妹妹,我错了,我不说谢字了。”说到这王熙凤强挤出一抹笑意,半开玩笑的道:“好妹妹宽宏大亮,别跟我一般见识,就把那好药赏了我吧。”
  黛玉笑道:“你又来臊我!”
  转而回头对紫鹃道:“你马上回家里一趟,把我房里那个黄花梨的小匣子找到,里面一共有三瓶药膏,你将白玉瓶的那个拿来,别拿错了,切记切记!”
  紫鹃领命走了,大约半个多时辰后,才匆匆回来,手里果然拿了一个白玉小瓶。黛玉接过白玉瓶交给王熙凤,告诉她用法用量,王熙凤亲自洗干净手给巧姐抹药。
  彼时巧姐苦累了,已然躺在刑氏身边睡着。
  王熙凤小心翼翼的蘸了些药膏,刚抹上去一点,巧姐便醒了,许是疼的,又开始哭。黛玉就坐在巧姐身边,便用手抚摸她的头。谁都没料到这一抚摸巧姐儿竟然不哭了。黛玉告诉她抹药的时候会有一点点疼,但是疼过之后伤口就好了,不然以后若是留了疤,很难看的。
  巧姐听了黛玉一番话,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倒是很乖的让王熙凤抹药。
  抹完药,王熙凤还有些吃林黛玉的醋。她酸溜溜的说:“在巧姐儿眼里,我这个亲娘还不如林妹妹呢。”
  午饭前贾母派人来传话,说今天有贵客到访,要大摆筵席,让众人都到她那里用饭。不管怎么说,贾母还是整个贾府辈分最高的长辈,她说出来这话,大家多少也会给个面子。
  所以午饭的时候,刑氏便带着黛玉、迎春、王熙凤她们一起到贾母院里。
  桌椅已经摆好,只是尚未开席。贾母、王氏,以及探春、薛宝钗等人都在一旁的胡床上坐着说话,见刑氏等人过来,除贾母之外,其余人都忙起来见礼。
  贾宝玉受过教训,今天很识趣的不敢往黛玉跟前儿凑,那一双眼珠子却不住的在黛玉身上滴溜溜的转。黛玉只当没看见,只要他不主动招惹自己,黛玉今天也不想理他。
  开宴后,贾母坐主位,黛玉坐了左手第一位,迎春挨着黛玉,余者才是薛王氏、薛宝钗等人。身为媳妇,在婆婆面前,刑氏、王氏、王熙凤等只有站着伺候的份儿。
  贾府吃饭十分注重排场,一定要十几样荤的,十几样素的,还有各种小菜、汤品,但无论荤的还是素的,都十分的油腻。黛玉有些吃不惯,因此并没有用多少东西。
  饭后,探春端着一小碟子桂花糕走来,笑道:“林姐姐,我瞧你吃饭吃的不香甜,可是不合胃口?我记得你最喜欢吃桂花糕,就让侍书去厨房拿了点,你尝尝好不好吃?”
  黛玉笑道:“几年前的事你还记得,亏你有心了。只是……认识会变的,我如今已经不喜欢吃桂花糕了,多谢探春妹妹记挂着了。”
  探春愣了一瞬,继而呵呵一笑,道:“姐姐如今喜欢吃什么?我再让你去厨房拿。”
  黛玉道:“不必费心,我这会子没什么胃口,等想吃了再告诉妹妹吧。”
  探春讪笑两声走开了。黛玉一个人坐着正无聊,迎春扶着绣橘的手走了过来,问道:“林妹妹,三丫头跟你说什么呢?”
  黛玉看了绣橘一眼,她已经将头发挽起来,梳成妇人的发髻。见黛玉看她,绣橘羞赧的笑了笑,黛玉褪下手腕上的一个玉镯子给她,算是贺礼。
  绣橘羞答答的接过镯子,拜谢过之后,便温驯的站在迎春身后。
  黛玉这才向迎春笑道:“探春表妹看我午饭没吃好,给我拿了碟桂花糕。我说如今不喜欢吃桂花糕了,探春表妹又问我喜欢吃什么,她让丫头去拿。我这会子正好奇呢,探春表妹怎么突然对我这么好?”
  迎春笑道:“她对你好,还不好吗?”
  她要是一直对我这么好,那自然是好了。问题是我当年在贾府住着的时候,这个表妹嘴上虽然不说,心里可是又嫉又恨又瞧不上的。如今突然对我如此讨好恭敬,让我很不适应啊。
  黛玉低了低头,笑说:“好自然是好的,只是不习惯而已。”
  当然,她也不稀罕。
  迎春笑道:“你可是未来的太子妃娘娘,谁敢不对你好?”
  黛玉嘟嘴,“好啊,二姐姐你也来取笑我!要不是看在你怀着身孕的份上,我一定要拧你的嘴!”
  迎春道:“这么说我还得感谢我肚子里的孩子?”
  黛玉“嗯”了一声,看着迎春的肚子。饶是看了很久,她还是有些惊奇。她六岁前在扬州的时候,因为体弱多病,鲜少外出。后来到了贾府,更是几乎没有外出的机会。可以说,她长了十几岁,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一个孕妇。
  看着迎春的肚子,她既惊奇又忐忑,想到这里面孕育着一个小孩子,就觉得很神奇。
  贾母把林黛玉叫到跟前,问上次太上皇万寿,她进宫里,可见到了元春。黛玉回说见到了,贾母又问元春在宫里过得如何,可说了什么话。
  黛玉告诉她元春如今很得太后的喜爱,在宫里也很受尊重,过得还算不错。
  贾母其实最想问的是皇帝对元春的态度,有没有注意到元春,有没有要纳元春为妃的意思。但是黛玉只是一个还未出阁的女孩,这样的话她实在不好问出口。
  一直到黛玉走,她也没有问到什么。
  回去的路上,黛玉把周航叫出来,问:“你说,圣上真会纳元春表姐为妃吗?”
  周航想了想,道:“我看未必吧。”
  “你不是说原书上元春表姐就是什么贤德妃吗?”
  “可是如今事情的轨迹已与原著大相迥异,实在不好推测。”
  黛玉叹了口气,道:“罢了,静观其变吧。”
  转眼又要到元宵佳节,朝会后林如海又被皇帝留下。李昭喝着新泡的菊*花茶问林如海:“爱卿,你说今年的元宵节朕能与太子同乐吗?”
  林如海想了想说:“元宵佳节,天下同乐,陛下与太子自然也是同乐。”
  李昭盯着林如海审视良久,突然说了一句:“你送来的菊*花茶确实不错。”
  林如海拜道:“陛下喜欢就好。”
  空间里。
  “航儿,你的进化到底何时才能完成?”林如海有些焦急的问。
  某猫摇摇脑袋,表示我也不知道。
  林如海看看某猫,又看看黛玉,丢下句“你们俩尽快搞定,不然圣上要来抄家了。”便扛着锄头弄他的菜和花去了。
  留下黛玉和周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玉儿,林大人是生气了吗?”某猫问。
  “好像没有吧。”黛玉也不是很确定。
  某猫抬起头,很认真的道:“玉儿,虽然我不想变黄金猫,但是为了不让你们被抄家,我会努力的。不过……”他顿了顿,“林大人真是多虑了,父皇肯定不会抄你们的家的。”
  黛玉被他逗得笑了,先不说抄不抄家的事,周航的进化问题是该尽快解决了。
  林府已经开始张灯结彩,四处采购灯笼。
  虽然如往年一样,也张贴了许多灯谜,但是没有主子的大力支持,下人们的乐趣也少了很多。仆妇们三三俩俩的聚在一处,都是讨论去年如何热闹、怎么好玩的,都疑惑怎么今年姑娘不张罗着让大家猜灯谜了,就是没有彩头大家也高兴高兴。
  还有人说:“何止咱们府里?听说今年宫里的热闹也远不如去年,还有人说太子殿下腿伤未愈,圣上心情不好,可能不会驾临正阳门了。”
  “这真是可惜了的,去年我有事没出去,未曾瞻仰圣颜。原说今年一定要去的,谁知道圣上又不来了。”
  一人道:“别听他们胡说,都是小道消息,糊弄人的!”
  有人问他:“那你倒是说个不糊弄人的听听!”
  那人道:“我听说正阳门灯山都已经堆起来了,而且啊,太子殿下的腿伤已经好了,元宵节那天圣上就会携太子殿下一块登上正阳门,供百姓们瞻仰。”
  “诶,这么说到时候我就能看到我们姑爷了!去年我倒是去了,可那时候还不知道太子殿下会成为我们的姑爷,因此倒没细看。现在一想,甚为遗憾啊……”
  说着那人还遗憾的摇了摇头。
  “什么姑爷,是太子殿下!”一人道。
  众人都笑道:“太子殿下可不就是我们姑爷吗?”
  不止是林府,京城几乎所有的官宦之家都在推测元宵节太子会不会露面。周航本就是圣上半路认回来的皇子,在血统容易遭人怀疑。虽然圣上很肯定的说周航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仍是免不了底下有些人议论。
  加上大皇子、二皇子的推波助澜,谣言越传越是汹涌,已经有些人推测太子殿下之所以这么长时间不露面,是因为圣上发现太子血统不正,要废了他。
  不管众人如何推测,元宵节的各项准备仍是循序渐进的进行。
  初十那天,皇帝正是下了圣旨,说十五元夜之日,会携太子降临正阳门赏灯。
  五天的时间,可以说是飞快的。今年的元宵节仍是十分热闹,各权贵之家仍是早早的圈地扯帷幕,等待圣驾降临。林家没有圈地,更没有扯帷幕,周航直到十四那天仍未进化完成,黛玉当天根本就没打算去看什么灯会。
  黛玉开始有些担心了,皇帝已经下了圣旨,说会携太子降临。当天夜里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