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

第135章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135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被嬷嬷、女官们念叨了好几天,日日教他女孩子该有的仪态。
  原来京中到了春季大家都喜欢玩空竹。所谓空竹,便是用两根小竹棍拴线,缠在木轴上抖动,发出悦耳的声音。周航也不知从哪里发现这种小玩具,就送了一个给黛玉。黛玉在院子里把玩的时候,正好被来请安的嬷嬷、女官看到,她们当面虽然没有说什么,那几天却频频念叨女子该有的仪态,不能因一时贪玩而失了女子的矜持。
  后来黛玉便将那空竹锁了起来。
  这次一下子送来这么多,更了不得了,所以得防范于未然。
  黛玉只留了几样既精致有小巧有意思的,比如那个小风车,便挂在了廊下下,有风吹过的时候便跟着转。还有一个白玉制成的鲁班锁,可自动拼接成各种形状,十分好玩,黛玉十分喜欢,没事的时候就要拿出来把玩一番。可这东西挽起来并不容易,想要拼成一个图形,往往需要很常的时间,不过完成的一瞬间,那满满的成就感,让人觉得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雪雁采了许多凤仙花儿,问黛玉要不要染指甲。
  黛玉凤仙花染的指甲俗气,而且想要上色上的好须得将花瓣捣碎附在指甲上,还要用叶子像包粽子一样将整个指甲连同手肚子一起抱住,往往弄得手上也红彤彤的,好多天消不下去,因此不愿意染。
  雪雁跺了跺脚,很是遗憾,道:“奴婢特意挑的紫红紫红开的极好的花儿,染指甲最好,不成想姑娘竟不染。”
  黛玉问:“是咱们小花园里种的花儿么?”
  雪雁回:“正是呢。”
  黛玉笑道:“指甲不染,花儿我却是要留下的。”
  “姑娘又不染指甲,可要花儿做什么呢?”
  黛玉笑着放下手中的书,提起裙子从贵妃榻上起来,道:“我自有用处的。”


第107章 
  皇宫麒麟殿; 周航盯着一副海棠图发呆; 小泉子捧了一碗茶过来; 悄悄放在周航手边,低声提醒道:“主子,御膳房派人来传话; 说膳食已经备好。主子,可要传膳么?”
  周航缓缓抬头,盯着小泉子看了看; 嘀咕一声,“这么快就到吃饭的点了?还不觉得饿呢。”
  他的声音很小,小泉子没听见,疑惑的抬眉; “主子您有什么吩咐?”
  “没什么。”周航摆摆手; “传吧,告诉御膳房,荤的吃腻了,做几样清淡的菜品送来。”专司后宫膳食的御膳房准备的饭菜虽然山珍海味、花样繁多,光是种类就分冷盘、热馐、炉食、小菜等多种。但是,也就看看样子罢了; 未必就符合每个人的口味; 所以多数时候各宫主子想吃什么,还得另外点。有些得宠或是分为高的嫔妃可以有自己的小厨房; 不必受御膳房膳食的限制,想吃什么随时小厨房里做。
  皇帝原来也是要给周航弄个小厨房的; 是周航自己不要,觉得太子东宫已经在筹建之中,很快就要搬出去的,不用那么麻烦。
  李昭一想,儿子就在自己跟前儿,御膳房的膳食随便他点,命令御膳房像伺候自己一般伺候太子,想来也不会受什么委屈,便罢了。
  岂料东宫筹建了半年多,仍是无法入住,周航渐渐的已有些着急了。
  这些先不说,小泉子领命就要出去,周航又叫住他道:“小泉子,且慢!”
  小泉子忙躬身走了回来,点头哈腰的问:“太子爷,还有何吩咐?”
  周航便将书案上的海棠图收好,交到小泉子手里,道:“找个能干的匠人将这幅画装裱起来,挂在本太子的卧……,噢,不,书房,挂在书房里。”
  周航本来想说卧房里的,但转念一想,自己在书房待的时候比卧房长,便又说挂在书房里。如此甚好,读书的时候,写字的时候,或者是看奏折的时候,只要一抬头便能看见。
  小泉子的办事效率很高,这也是众多内监之中,周航独独多看他一眼的原因。
  下午周航去议事厅听了一会儿政,回来的时候画已经挂好了,用镶金边的紫檀木装裱的,周围还嵌一圈米粒大小的红绿宝石,十分高端大气上档次。
  皇帝有一次看到,对这幅画十分的赞赏,说海棠花画的很传神,尤其是色彩淡雅中带着天然之色,红的很纯粹,看着跟真的一样,问周航是从哪里弄来的。
  周航没敢说是林妹妹画的,推说是前几天出宫在路上偶遇一落魄的书生,见他画的海棠十分不错,便买了一副。一个落魄书生的画儿,值得一朝太子殿下如此的珍视?似乎说服力不是很大,从李昭为微挑带笑的眼角,周航觉得自己说了一个很没有诚意的慌。
  不过李昭并没有再追问,只是玩笑似的说了一句:“是么,那你以后再见了这个书生,可要给朕也讨一副啊!”
  周航讪讪的笑,“一定,一定!”
  再见林黛玉,周航将这件事当成笑话说给林黛玉听,随口问道:“好几个人都夸你色彩用的极好,不像是街面上卖的材料画就,你究竟是用什么颜料画的。”
  黛玉道:“我作画用的颜料,的确不是在街面上买的。”
  “那是从哪里来?”
  “我自己做的。”徜徉在空间绿油油的草地上,黛玉随手掐下一朵花儿,“就是这个,我用各色花瓣自己做出来的颜料,自己调的色彩,自然与外面的不同些。我试了很多花瓣,最后发现,凤仙花儿做出来的颜料最好,色彩最纯,也最自然。”
  “原来如此……”周航恍然大悟,“怪不得你上次说要在空间里种凤仙花儿呢,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黛玉叹了一口气,“可惜,空间里的凤仙花儿才种下去没两天,还没开花呢。我如今用的都是外面丫头们种的,小花园里的凤仙花儿快被我用光了。前儿雪雁还跟我抱怨,说在这么下去,她们染指甲的都不够了。”
  周航捋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既然你要用凤仙花儿制作颜料,我便多多的给你种些如何?”说着当真抄起家伙,认认真真地种了起来。
  好不容易见一次面,黛玉心里想着修炼之事。
  她如今规矩也都学的七七八八,倒不似先前那般忙,平日里修炼的时间很多。可周航跟她不一样,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听政、看奏折,学习如何管理好一个国家,几乎没有空闲的功夫。而周航比她更需要强大的实力傍身,毕竟她呆在深闺之中,见人也是有限的,倒还无碍,周航却需要常常抛头露面。他身居储君职位,又不知道是多少人的眼中之钉肉中之刺。
  所以,强大自身十分必要,毕竟有再多的人保护,还是不如自己强大了来的实在。
  黛玉催周航赶紧修炼,周航自然是依言。
  一直修炼到东方出现鱼肚白,二人才出了空间,黛玉嘱咐周航回去的时候小心点,别被人撞上。周航变成猫身腻在黛玉身上撒娇,顺便问上次送来的那些东西黛玉喜不喜欢。
  黛玉自然是喜欢的,只是不好意思说,便仍是催他快走。
  周航甩甩尾巴,知道黛玉是因为大家闺秀的矜持而不好意思,也不挑破,兴高采烈的走了。
  眼看到了迎春出嫁的日子,黛玉定是要去贺喜的。紫鹃提前一天准备好了要穿的衣裳,一件淡粉色绣牡丹的衣裙,既喜庆又不会夺了新娘的风头。
  这日荣国府极是热闹,大门前车水马龙,正门虽开着,但是一般的宾客只能从侧门入。黛玉原也想从车门进入的,不想刑氏听到消息,带着王熙凤并十几个仆妇、丫鬟一起迎了出来,执意要她从正门进。黛玉已经推辞过一回,若再执意推辞,未免有故意刁难之嫌。况且自打赐婚圣旨下来,黛玉走到哪都有嬷嬷、女官跟着,规格上已经和皇家的媳妇不差什么,走正门倒也在情理之中。
  她是钦定的未来太子妃,刑氏自然不敢怠慢,态度十分恭谨。
  旁边从侧门入的女孩子们纷纷投来嫉妒的目光,浓烈到林黛玉在轿子里都感觉的十分清晰。
  又一顶轿子缓缓而来,前面卫士开道,卫士后面跟着家丁,然后是婆子,再后面簇拥着轿子的是一水儿穿红着绿打扮十分齐整的丫鬟。荣国府的小厮小跑着迎了上去,问知是北静王的妹妹昌华郡主,便笑着往侧门引。昌华郡主便不干了,问为什么前面那顶轿子可以从正门进,而她堂堂的郡主就只能从侧门入。
  当然,身为郡主,身份尊贵,自然是不会自己问小厮这些话的,昌华郡主是先将话说给自己的丫鬟,再由丫鬟转达的。
  小厮只好解释道:“前面那顶轿子里坐的是未来的太子妃。”
  这句话可是捅了马蜂窝,昌华郡主当即发作起来,并婆子掌那小厮的嘴,并令丫鬟训斥于他:“你这个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小人,委实该打!她还没当上太子妃呢,如今也不过是一个朝臣的女儿,我们姑娘可是王爷的妹妹,圣上御口钦封的郡主,你就敢如此怠慢?我们郡主在太后面前说一句话,就能让你们贾家都不了兜着走!”
  小厮不敢还手,被打了个鼻青脸肿,昌华郡主于是大摇大摆的从正门进去了,贾府的下人也没一个敢拦的。
  进了垂花门,黛玉便下大轿,改乘小轿,一直坐到正房院外,才下了轿,由刑氏引着先去拜见了贾母,然后便去了迎春那里。
  房间里有许多女孩子,有伺候迎春大妆的丫鬟,也有来各府贺喜的姑娘们。探春、惜春、薛宝钗、史湘云等人也都在,黛玉一去,众人都忙着上前见礼,黛玉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当然不认识的居多,她七岁到十岁虽然住在京城,却从未参加过宴会或应酬,后来再次进京,虽也收到过不少请帖,但多数都推了,去的也不多。
  让黛玉比较意外的是,郑莉华竟然也在。
  小妮子一见黛玉便兴奋的两眼冒光,只是黛玉被嬷嬷、女官,并丫鬟们层层保护,又有一帮子人上赶着搭话寒暄,她一时近不得身也不好意思罢了。
  刑氏见屋子里的人实在有些多,便命婆子引着众人到花厅看戏去,让惜春、探春作陪。惜春没什么,带着自己的大丫头入画便拉着一众姑娘们走了,探春有些不太情愿,倒也跟着去了。
  郑莉华要走,黛玉叫住了她,她眨了眨眼,似乎很是意外,也很是惊喜,下意识的上前要拉黛玉的手,在看到黛玉身边一脸肃穆的嬷嬷后又退缩不敢了。黛玉淡淡一笑,主动上前拉住郑莉华的手,笑问:“你来了多久了?”
  边说便往迎春那去。
  郑莉华道:“来了有一会儿了。”
  迎春正坐着梳妆,见黛玉近前,作势要起来,黛玉忙按住她道:“姐姐好生坐着罢,妹妹同你说说话。”
  迎春穿着大红嫁衣,说起出嫁之事,仍是十分羞赧,垂着头臊的脸蛋红扑扑的,配着大红嫁衣倒极为美妍。即将离开生活了十五年的家,离开父母、离开亲人,离开熟悉的一切,迎春心里既有羞怯、紧张、又有些忐忑,没人的时候抓着黛玉的手都在发抖。
  黛玉又是安抚又是劝,才堪堪好了一点点。
  黛玉问迎春跟着陪嫁的丫头都有谁,迎春道:“一共四个,司棋、秀菊、莲花儿和锦红,都是父亲亲自挑的。”
  黛玉道:“这四个都是极好的,倒能帮你掌家理事。”
  迎春房里的人进进出出的,也说不上许多私房话,眼见着该上头了,琢磨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反倒碍事,黛玉便拉着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