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

第127章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127章

小说: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昭道:“是群臣奏请给太子选妃,儿臣并未应允。”
  太上皇叹道:“太子也该选妃了……”
  李昭正了正身子,垂首道了一声是,顿了顿,又道:“太子妃的人选,儿臣已有属意。”
  “哦?”太上皇正眯着眼养神,闻言猛的睁开眼,盯着李昭,“是哪家的姑娘?”
  “回父皇,是太子少师林如海之女。”
  “林如海的女儿……”太上皇眯了眯眼,“是他家的女孩儿……几岁了?”
  李昭道:“过了花朝节,便满十二了。”
  “十二岁,小了点啊!”太上皇调整了一下身子,歪在一旁的大引枕上,“林如海志虑忠纯,他教养出来的孩子,定是差不了,就是这年龄,未免小了些……等这女孩儿及笄,太子岂不是都二十了?”
  李昭道:“二十也不算太大,太子自小流落民间,这几年还是要以学业为主,好好学学为君之道。。”
  太上皇的脸色便有些不好。李昭主动谈起先太子之事,慢慢将话题扯到李承天和李承钰的身上。说起来太上皇最疼爱的子孙,除了已故的前太子,便是其遗下的两个嫡子,李承天和李承钰。一谈起这两个人,太上皇的脸上便漾起笑意。
  李昭表达了对两个侄儿的关心之情,还说要将他们二人调竟京城委以重任。
  “你真的放心让天儿和钰儿入朝为官?”太上皇有些狐疑。
  李昭道:“他们都是儿臣的侄儿,儿臣疼他们就跟疼自己的儿子是一样的,有何不放心的?”
  太上皇想了想,摇摇头道:“他们两个能富贵一声也便罢了,官职还是不要授给他们了。你是为他们好,可外面不知道的还不知要怎么想呢。殊不知你对他们的好,有时候也会害了他们。”
  李昭便请罪说自己考虑不周多谢太上皇教诲之类的,又说自己委实舍不得两个侄儿受委屈,如今他们虽然一个是亲王一个是郡王,但因其身份特殊,未免有人看清他们,所以要特加恩惠。李承天赐双俸,李承钰由中山郡王改封越王,并赐下大量的珍宝。
  太上皇十分高兴,拉着李昭的手笑道:“你素性宽厚,朕就知道你定不会亏待你的兄弟、侄儿!”
  李昭又给太上皇斟了一盅酒,双手奉上,太上皇接过,却是放在案上,并没有喝,他拍了拍腿,笑道:“皇帝!”李昭忙正身聆听,太上皇笑的极是和蔼,“林如海的为人为父是知道的,他是个忠臣,能力也不错。听说他只有一个独女,是么?”
  李昭道:“是。”
  太上皇道:“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女,他教导出来的女儿,错不了,太子的事,你做主吧。”
  李昭忙道了一声“是!”,太上皇似是有些心力不济,眯起了眼,李昭给魏兴安使了个眼色,悄声推了下去。
  太子妃一事算是经过太上皇的首肯,板上钉钉了,李昭将此事告知周航,周航当即便告知林如海,这些日子准备着,指婚的圣旨随时可能下达林府。
  解决了这一件事,考核官员的事便提上了日程。
  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一星半点的难。毕竟这是要触犯很多世家、豪族和达官贵人的利益的。往年虽有考核,但不过就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罢了,无伤大雅,这一次可是真正的伤筋动骨。就以京中各部为例,目前上上下下官员不下三千人,要裁去一大半的冗官,保留至一千五百人左右,消息一放出来,便在朝堂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官员们如今以前反对之声,人人自危。
  但此事如今不做又不行,近几年,民间连出灾异,仅去年一年便有好几件,岭南地动,北方旱灾,南方水灾,使老百姓颠沛流离、朝廷元气大伤,西南及西北边境又有异族虎视眈眈,朝廷急需节省开支,不能再养着这些蛀虫了。
  承受压力最大的便是吏部尚书楚洪亮,短短的一个月,头发都白了一圈,人也苍老了不少。那些腹无点墨,仅靠姻亲上位的官员简直恨透了他,每日诅咒谩骂已经不算什么,有些甚至已经计划在他上朝的路上敲闷棍。
  楚洪亮虽有预料,此刻也有点顶不住了。
  好几次,楚洪亮都上疏请辞礼部尚书一职,李昭均为应允。楚洪亮原就有些旧疾病,这些时日又是日夜操劳,顶着巨大的压力,身子虚弱了很多。李昭瞧着再让楚洪亮顶下去,别说裁撤官员了,他自己都得先倒下去,于是叫来李旭商议。
  李旭披着一件崭新的鹤氅进了大殿,见过礼之后,便问:“皇兄,太子侄儿何在?”
  李昭道:“你找他做什么?”
  李旭回说:“太子托臣弟给他寻一把好弓,臣弟好容易寻着了,可这好几天都没见他人了。”


第100章 
  听闻周航托李旭寻了一张好弓; 李昭便道:“什么弓; 先拿来放朕这里。”
  这话听着怎么像他辛辛苦苦寻了弓; 到最后功劳全是皇兄的?李旭有些不情愿,李昭看了他一眼,道:“怎么; 觉得朕为难你了?”
  李旭忙摇头,“不敢,只是; 臣弟……臣弟来的匆忙,并未随身带着。”
  李昭不由“嗤”的一声笑了:“小弟,朕看着你长大,还不了解你?自小你就怕朕; 只要在朕面前说谎; 就一定会结巴。还说没带呢,嗯?”他上前,走在了李旭跟前,吓得李旭一个哆嗦,忙道:“弓在我的贴身侍卫手里呢,他就在殿外等候着。”
  李昭满意的命人将弓取了来; 哥俩好的拉着李旭叙谈了一番。
  说的无非也是最近闹得正火的考核官员之事。
  李昭的意思是让李旭代替楚洪亮为礼部尚书; 主管此次官员考核之事。李旭吓得茶碗都掉在地上了,“皇兄!臣弟不想当官; 你也知道臣弟是萍踪浪迹之人,最不耐烦在一个地方长待。不行; 臣弟做不了这个吏部尚书!臣弟还打算等花朝节过完小玉儿的生辰便去异域东洋转转呢。”
  “小弟!”李昭沉声道,“你是亲王,可不是什么江湖浪子!亲王就有亲王的责任,哪能事事任性妄为?”
  李旭被他这一嗓子吼的住了声,咕哝道:“亲王又不是只有我一个。”
  他以为李昭没听见这句话,岂知李昭不仅听见了,还听得很清晰。
  对这个唯一的胞弟,李昭是自小疼爱,才养成他这种率性妄为的性子。李昭此刻也不忍过于为难他,叹口气,他语重心长的道:“亲王是不止你一个,可只有你是朕的同胞兄弟。朕知道你志不在仕途,但朕现在无人可用,也无人可信。航儿还小,又流落民间十几年。虽然朕认了他,还封了他做太子,但是朝中质疑他的人很多,怀疑他血统的也不少。你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你侄儿深陷绝境,当年你嫂子在的时候,可是最疼你。”
  “皇兄,你不要说了……”想起当年的周红,李旭的眼眶有些红,“我做!”
  “好……航儿与黛玉那丫头两小无猜,朕想,也该给他们定下名分了。”
  “皇兄是说下诏指玉儿为太子妃?”
  李昭点点头,李旭想了想,说,“玉儿还小,是不是再缓两年?”
  “朕也想缓两年,可朝臣们等不及了,此事,还是早定下为好,免得再生出其他事。”
  李旭想了想说:“如此,也好……”
  二人又谈起裁撤官员之事,李昭道:“这是一个得罪人的活儿,干好干不好都可能会遭受贬斥,你可要做好准备。”
  李旭道:“臣弟害怕贬斥么?大不了就是罢官废爵,臣弟正好无官无爵一身轻,四处云游去。”
  李昭:“你想的倒美!你想无官无爵一生轻,朕可不做废黜亲兄弟的昏君!”
  说完,二人相视一笑。
  第二日李旭便走马上任,进吏部主事了。
  从前楚洪亮做吏部尚书的时候还有许多官员不满被裁撤,常去吏部闹事,李旭以亲王之尊,往吏部大堂一坐,两边站了两排刀枪闪闪的王府侍卫,倒吓退了许多闹事之人。余下的那些,虽不甘心就此罢手,却也不敢用强的。
  不过此事到底惊动了太上皇。
  有些太上皇妃嫔的兄弟、亲戚便在裁撤之列,那些人便去太上皇跟前儿哭诉。美人梨花带雨,哭的悲悲切切,难免惹动太上皇的怜悯之心。
  李昭上次一提高李承天兄弟二人的爵位、待遇换得太上皇不插手太子妃遴选之事,这次不得再加大筹码,以瑞王、越王兄弟二人可长留京城侍奉在太上皇身边为代价,换得太上皇不在过问此事。
  虽然太上皇不在插手,但此事进行下来也并不顺利,差点酿成了一起谋反事故。
  原因是内阁首辅张亦枫不满自己多年辛苦培植的势力就此瓦解,在街头巷尾散步反动歌谣,说当今圣上并非明主,所以去年才又是旱灾、又是水灾、又是地动,致使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都是上天给的示警。谁料圣上不仅不听,还倒行逆施,大肆裁撤官员,气数已尽等等之语。不仅如此,他还集结了许多官员,试图逼宫,拥立年仅八岁的四皇子即皇帝位,试图把持朝政。
  他们还指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并且保密措施做的很好,知道的只有三四个核心人物,若非周航有驭猫的能力,怕是还探查不到。这三四个核心人物之中,便有当初掳掠林黛玉的那个马爷。张亦枫原来是没有谋反之心的,都是这个马爷挑唆的。
  当然,最后以张亦枫为首的一干逆党都被拿下了。
  至于四皇子,他赏年幼,并不知情,但其母婉妃却参与其中。事后,婉妃被打入冷宫。
  马爷却没拿住,还是让他跑了,对此,周航十分懊恼。
  黛玉劝周航道:“没关系,等下次他再出来作恶,一定将他拿下便是。”
  周航道:“怕就怕他以后当缩头乌龟,再不肯出来了。”
  黛玉道:“不会的。”
  “为何不会?”
  “航哥哥,你仔细想想,这个马爷做了那么多的坏事,最终目的是什么?”
  周航皱了皱眉头,道:“谋朝篡位?”
  黛玉道:“是不是谋朝篡位我不知道,但从他这几次的行动来看,他想谋反是一定的,而且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像他这样的亡命之徒,都有些偏执,只要他活着,总会出来作乱的,除非他死了。你如今是太子,未来的皇帝,他现在也一定很想杀了你。所以,航哥哥,你以后可要加倍小心才是,千万不要被他给害了。”
  周航道:“你放心吧,他想害我,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别忘了,他周航如今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中学生,好歹他现在也是筑基期的修士,便是不能做到腾云驾雾御剑飞行,比一般的习武之人还是强上不少的。何况,他身边还常年跟着几个武艺高强的暗卫,寻常人想近他的身都不可能,更别说谋害了。
  因为正赶上官员考核,朝廷中闹得沸沸扬扬,周航、李旭,包括林如海在内都忙的不可开交,黛玉的生日过得冷清了些。当天她只邀请了迎春和贾府的几个姐妹,一起剪了些花纸贴在树枝上,吃了一顿饭便作罢。
  礼物倒是不少,贾府派人送来了春夏秋冬四季的衣裳,每季四套,公、共十六套,贾赦的又添上了许多玩物。李旭送来的又丰厚许多,装了两个大箱子。
  还有周航的,更为丰盛,吃的、玩的、各色器物,数不胜数。
  林如海虽然忙,却也请教了一个手艺高超的面食师傅,亲自给黛玉做了一碗长寿面,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