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429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429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次日,天光未亮,萌哥儿便起身了,伺候的单嬷嬷在耳房听见响动,便立即起身去灶上催热水——萌哥儿和其他几个哥儿不一样,从搬到前院来起,就不要丫鬟贴身伺候,只带了奶嬷嬷和四个小厮,穿戴贴身衣物的活计,是不用单嬷嬷做的,她只需及时给萌哥儿打来热水、领取饭食、换洗衣裳、打扫房间便是了,其实真的很清闲。可是同样的,因为萌哥儿不是一般那种可以随意糊弄的小爷,也半点都不依赖奶嬷嬷,又有一个天天抽查她工作的一月在,所以单嬷嬷一直都有一种担心‘失业’的危机感,这也是鞭策她更加努力伺候萌哥儿的一个巨大动力。
  今日萌哥儿起的比往常还要早一刻钟,所以这位伺候他多年的单嬷嬷便加快了去灶头间的脚步。
  和当年宝二爷等人住在前院的时候一样,爷们住着的小院里有灶头间,虽然不能做什么炒菜,但是炖个汤、煮个面都是很方便的,毕竟小爷们长身体的时候最容易肚子饿,尤其重要的是,这儿十二个时辰不歇地烧着热水。
  单嬷嬷本就是萌哥儿的奶嬷嬷——萌哥儿在荣国府是个什么身份地位根本就不用提了,单嬷嬷和府里的单大良单大管事还有亲,她来要热说,莫说是早了一刻钟,就是早了一个时辰,灶头间的杂使婆子都愿意笑眯眯地奉上,半点不会有怨言。
  一番洗漱之后,萌哥儿去前头放了几个炭盆的大厅开始慢跑了。
  如今的在荣国府教小爷们一些拳脚和强身健体的操练已经是外头习武之人梦寐以求的差事了——别的不提,先不想着沾多少的光或者在贾将军面前混个脸熟之类的,单单看原先的两名武师傅,一个是文进士、武举人的爹,一个自己开了镖局,还有一个浪荡子陪练现在都已经是正四品的武官了喂(柳湘莲:我有一句妈卖批不知当不当讲)!
  如今的拳脚师傅姓刘,却是宝玉直接从禁卫军超过服役年龄的老兵里头挑的,人品和本事都没话说。
  刘师傅来的时候,萌哥儿已经跑得微微出汗了,而贾茗等人,也顶着睡意恰恰好站定,准备热身。
  【所以说,萌哥儿真不愧是总兵大人的儿子呢!】刘师傅想着,还觉得有些小骄傲,这三年来,萌哥儿带给他的惊喜太多了,无论是绝佳的根骨、极好的悟性还是极强的自制力。
  除了四位年纪较小的小爷之外,还有每日不拉自顾自打拳武刀的贾环,他要准备继续考一考武进士,有了儿子之后,贾环非但没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反而更加深切明白自己立起来才能给子女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他想趁着年纪,继续考一考武进士。就是如今武安不方便再来荣国府了,叫他觉得有些遗憾。
  不过今天演武场很热闹,除了常驻的五位之外,倒是多了三位平素极少出现的稀客——贾珠贾兰父子和贾琏。
  这三位前后脚进门,面面相觑略有些尴尬,然后还是贾琏哈哈哈哈地说:“太久没动弹了,今天活动一下筋骨……哈哈、哈哈、哈哈……”
  一旁的蓬哥儿丝毫不给他爹留面子,悄悄与他哥哥咬耳朵:“爹明明就是担心宝二叔的身材好,把他比下去。昨晚我听见他问巧姐儿了,巧姐儿说咱爹胖了,肚子胖了!”
  …………………………
  萌哥儿如往常一般运动完毕,又擦了汗,换了干净的衣裳,然后吃了早饭,准备出门去。
  马车是昨晚就吩咐好的,赶车的人不出他意料,果然还是一更叔,萌哥儿知道再劝一更叔别干这些差事他也是不会听的,便笑笑说:“咱们出发吧。”
  等候的时间最难熬,但是等候的时间也过得很快。
  今个儿是个大晴天,可见度极好,当远远而来的车队,车队的旗子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贾字之时,一更便知道,这是爷他们到了。一更的激动之情丝毫不必萌哥儿要少。
  守城门的将士例行检查之后,很快便放行了,并且在完成检查之后认认真真地对骑着白马的贾将军行了一个军礼。
  当宝玉回对方一个礼之后,这位小兵激动得涨红了脸。
  萌哥儿也涨红了脸。
  宝玉看着骑着小马过来的大儿子,伸手摸了摸对方的肩膀:“长大了!”
  萌哥儿用力地点点头:“儿子给爹娘请安。”
  宝玉拦住了萌哥儿下马的举动:“你先送你娘和你弟弟回府,爹爹得晚边才回来。辛苦你了。”
  萌哥儿用力点点头,又用力摇摇头,眼眶红红的,憋出一声:“不苦。”
  宝玉这次回京,石榴虽然还是很想体贴一下好兄弟让他先回府,但是因为朝中关注蒙省事物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连宝玉的亲岳父林如海都不答应陛下如此徇私……
  所以在宝玉等人的车队抵达城门口之时,初一等人立马就到了,准备接了人就回宫复命。也正是因为如此,十六才会在昨天给萌哥儿放假的,让萌哥儿现在城门边看几眼他亲爹——毕竟宝玉被传召入宫之后,可是得费不少口舌回答三位阁老和六部尚书的各类问题,恐怕连晚饭都不一定能赶回去吃呢。


第411章 
  果然; 正如大家预料到的那样,回京述职的贾将军才入城,就被陛下身边的总管太监给请进宫里去了。
  和三年前一样——不; 或者说; 和三年前之前的任何某一次都一样,只要是宝玉出门; 总能够引得路边百姓见之忘俗,纷纷驻足; 恨不得把手里的帕子果子都抛过去; 好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意。
  但是今次; 这些百姓们特别地克制,他们也说不出来为什么,只觉得约摸是因为如今宝郎既是黑省将军; 又是蒙省将军,位高权重,年纪也上去了,不如从前年幼时候好亲近了吧。
  一旁酒楼包间里; 坐在临街窗户旁的北静王水溶听见外头先是纷纷扰扰比往日更嘈杂的喧闹声,然后又骤然安静了下来,顿时有些好奇:【这是净街了么?】
  水溶伸头一看; 却看到了熟人。
  该如何形容他现在的心情呢,彼时,他不过是没落国公府的二房小少爷,还是个不愿读书的纨绔; 自己是皇亲贵族堂堂北静王;此时,他是陛下心腹,国之重臣,跺一跺脚,整个黑省都要抖一抖,自己却只是一个吃闲饭的宗室,空有王侯名号罢了。
  也许是因为北静王的眼神太过专注,下头骑在白马之上一身戎装的青年若有所感,抬头立刻锁定了方向。
  这带着战意的眼神十分迫人,水溶霎时间就从感慨过往的愁绪之中清醒过来:【现在想这些还有什么用?这是自己动不得也动不了的人物了,有这心思瞎想,还不如想想如何走一走康郡王的路子,给家中那个不孝子谋个差事呢。】
  …………………………
  宝玉抬头,发现暗中窥探自己的人是水溶,便微微皱起了眉,不过因为马上感受到了对方的眼神不是从前那样轻浮,反而带着颓然和沉重,他便很快又移开了视线——对方如今过的是好是坏,同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这人别再把那恶心主意打到自己头上来,两方便是井水不犯河水。
  有初一等人开路,宝玉纵然没有在京城内城策马疾驰,也是一路畅通无阻地抵达皇宫北门,北门当值的禁卫军看到跟在初一公公身边的贾将军,一下子眼神都亮起来了,不过他们还记得自己的职责,强压着内心的激动与喜悦,只敢用眼神和贾将军打招呼。
  武将进宫之前是要卸下兵刃的,双手伸出手心向上,等着贾将军把佩剑、匕首等等取下来的那名禁卫军连呼吸都快了几分,他打定主意等下一定好好保管贾将军的武器:【唔,再把这佩剑剑鞘的花纹和样式记下来,回头我自己掏钱,叫兵器坊给打一副!】
  至于另外负责给宝玉搜身的两名禁卫军,则是更加激动了,他们的手啊,去检查贾将军袖子、鞋底等部位的时候,好险没哆嗦。
  这就全是因为当年宝玉带兵有方了,这些禁卫军虽然看到了老上司,情难自禁,可是到底都还是‘禁’住了,并且记得履行自己当下的职责。
  宝玉对此,感到很欣慰。
  在宫门口进行例行搜身检查之后,他拍了拍长风的脖颈:“好小伙子,先去歇歇吃点草料。”一旁的二更等长风喷过鼻响之后才凑上来拉住这匹一般人没办法支使的骏马,然后小心翼翼地跟在两位禁卫军身后去马厩。
  因今日不是大朝会,所以十六是在养心殿,一同在此的,还有三位阁老和六位尚书,可以说,整个大明的最高权力集团都在等着贾瑛入宫觐见。
  十六看到宝玉第一眼,差点没脱口而出:“宝玉,你怎么还是这么白?”不过好在他及时刹住了口,要不然,三位老大人一定会以‘陛下您实在是太口无遮拦了,该办正事的瞎说什么大实话’等等的眼神谴责他的。
  当然,养心殿不是用来闲聊打屁的地方,十六一本正经地清了清嗓子,在宝玉拜见的下一刻立马喊了起,之后是好一番嘘寒问暖。十六保证,自己如是关心爱护臣下,皆是出自真心——【就是三位阁老怎么三番两次要打断我呢,宝玉在外头吃的苦当然得有人问出来好叫这些在朝中养尊处优的人知道啊。喂喂喂,韩尚书(兵部尚书)你那是什么表情,别以为我没看出你放空自己了,看看你旁边的钱尚书(户部尚书),多么情真意切!】
  宝玉知道十六的好意,也愿意配合十六的‘演出’,因为他也不想让朝中的大臣们觉得,黑省军大胜是轻而易举、理所当然的,这样日后朝廷对外生出骄傲自大的心思就不好了。
  一开始九位重臣觉得陛下这例行的询问实在是太长了些,后来慢慢也看明白了:陛下这就是特意问给咱们看的!
  看是看到了,这些人到底心里头能不能如十六设想的一般有些心得,就且待观察了。
  但是不可否认,贾瑛贾将军是一位口才极好的武将,虽然先前关于战事的情况全部都写在战报里,诸位重臣一清二楚,但是偏偏就是已经知道的战况和战绩,但是经过他的讲解,原本不过是简简单单时间地点人物胜败寥寥干巴巴的官方战报,突然就变得扣人心弦起来。
  到后来,莫说是本就十分关心战事的十六和几位大臣,就连初一初二站在一旁伺候呢,都听得入了迷,忘记给陛下和各位大人们添茶水了。
  这么一说,就说到了天黑。
  既然天都黑了,那么做人君的,也不能就叫手下的大臣们这么饿着肚子继续当差吧?赐宴是一定要的,但是今天需要处理的事情还很多,便是一顿‘工作餐’,既无酒水也无歌舞。
  吃完之后,总得消消食,这时候就不必说太严肃的事情了,诸位对蒙省多有好奇的,便开始询问那里的民风民俗等等。
  宝玉和正统大明人最不一样的区别就在于,他能够客观看待大明和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不是单方面地觉得自己是□□上国的子民便看不起别的地方的人——哪怕如今已经没有鞑靼了,在说起蒙省如今的情况之时,他对当地牧民和赎身出来的奴隶也是多加褒奖的。
  但是这话,听起来未免就碍了一些人的耳朵了,譬如说卫阁老。
  “按照贾将军的说法,这些鞑靼人还是勤劳勇敢能吃苦的民族了喽?”卫阁老头一个就听不下去,大约他心中暗暗还觉得,贾瑛这是给二儿子下套呢:【你在陛下面前说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