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378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378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哪里不了解跟着自己多年的几个丫鬟?见此,还特意在丫鬟们都在屋里的时候,拿来取笑了宝玉一番,惹得钱嬷嬷都要笑起来了。
  也是因为有这一出,得知奶奶并未醋了,紫鹃等人对着宝玉的态度总算又自然起来了。
  一月?对,上头根本没有提到一月,因为这丫鬟老神在在地训斥了几个嚼舌头的丫鬟婆子之后,被人背后称为母老虎……母老虎是根本就不知道害臊为何物的,也丝毫不惧流言。
  不过这流言也不是没有好处的,至少宝玉发现原本期期艾艾凑到自己面前想要搭关系讨个丫鬟的军中小将领们都退缩了——一来他们觉得就连习副将都碰了钉子,自己估计也是自讨没趣;二来万一那传言是真的,那前程虽然重要,可是头上一点绿也叫人有些直不起腰不是?
  就连在永宁寺肩负着特殊任务的禁卫军等人都听说这回事了,当然,他们气愤之情不比贾环少多少,并且他们能做的最直接的事情比贾环有效多了——贾环若是去和宝玉讨要丫鬟,那就是做弟弟的惦记嫂子身边的丫鬟,并且还有个武安在,估计得把贾环打成猪头;可是程峰等人不一样啊,他们是禁卫军,能管的着他们的总兵、参将都在京城,去求娶将军府的丫鬟,也只是是美谈。
  不过……
  程峰还是拦住了朱犇:“你小子家里不是有未婚妻了?别凑这个热闹,将军肯定不喜欢三心二意的人。”
  朱犇笑着说:“我家里还有庶出弟弟呢。你才是别捣乱,你家老爷在京兆尹位置上呆了这么多年,指定是不能同意你娶一个丫鬟回去的。”
  程峰一时无言以对:【是啊,就算那丫鬟是将军大人府上的,也毕竟是奴籍,自己就算再有心帮将军大人出口气,也没办法亲自下场。】
  所以他只能鼓动手底下那些从身家清白的农家子里头挑出来的禁卫军,并且至今未娶的那些人,列了个名单,打算趁着休沐天交给贾将军。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裴副将(姜千户心说:你们一个个的别和我抢儿媳妇呀!),手底下光棍多着呢,军户和奴籍,半斤八两,刚好相配。
  看来,为了将军府丫鬟们婚事操碎的心的真是大有人在。
  休沐日的时候,程峰果然屁颠颠一骑绝尘去了冰城,打着采买的名头直奔将军府。
  幸运的是,宝玉还没出门。
  “你这是给你手下人保媒拉纤?”宝玉小吃了一惊。
  程峰点点头拍着胸脯说:“将军您放心,都是尚未婚配无不良嗜好的好小伙子!”
  宝玉是哭笑不得,再细细打量了一下面前无聊的程峰:“你小子……几岁来着?”
  “二十一……将将将军?”【天哪将军大人该不是真的觉得我一表人才想要把丫鬟赠与我吧,可是我我我我是有原则的人,答应了我家太太一定不在成亲之前勾搭小丫鬟的啊怎么办我要怎么拒绝将军大人的好意啊?】
  宝玉一开始没注意到对方忐忑不安的神情,后来发现了,拍了一下程峰的肩膀:“瞎想什么呢。”虽然知道自己院子里的几个大丫鬟比一般的官家小姐都不差了,但是差在身份,这就是死也不能改变的事实,宝玉不至于高举人权旗帜现在做出这么逾矩的事情,挑战这个朝代的士大夫对于阶级二字的容忍度。
  “收回去收回去,这么大张旗鼓的,别人还打量我府里的丫鬟是多愁嫁呢。实际上却是我身边的几个小厮还打着光棍,怎么就轮到他们……”宝玉笑骂。
  程峰一听,更来劲儿了:“大人,将军大人,这不是我吹,咱们禁卫军的小伙子是什么样的,别人不清楚,您还能不清楚么?都是您一手调/教出来的,人品、前途、身材那都是没话说……”
  一旁看茶的四更干咳两声。
  程峰厚着脸皮笑着说:“当然,我也不是说四更等几位小哥不好啦,啊哈哈哈哈……”尬笑,绝对是尬笑。
  回程的时候,程峰想着:【四更小哥该不会在我茶水里吐口水吧?!】
  吐口水倒是不会,但是悄悄在心里祈祷程队正之后有事没事别轻易来将军府了倒是有。只可惜,四更的愿望最后还是落了空——当然,到那个时候,几个丫鬟都定了亲事,四更也算是如愿以偿,他也就不介意程队正继续上门了。此为后话。
  现在的情况就是,黛玉出了月子之后,再三确认过,甚至可以说是和几个大丫鬟都谈心过了之后,终于给她们落实了后半辈子的大事。
  首先便是一月,一月此生志向就是不做男人附庸,所以她原本的想法就是和爷身边随便哪个(二更三更四更瑟瑟发抖:一月姐姐求放过)搭伙过日子,婚后依旧在后院伺候,做管事婆子来着。黛玉问她话,她很干脆地说:那要么就一更好了。
  二月是小事迷糊大事精明的人,说一切凭爷和奶奶做主。黛玉和宝玉商量之后,宝玉便打算抽空问问姜千户现在还想不想替他大儿子求一个媳妇儿去。
  三月性格比较温和,年纪也比一月二月小一点,现在知道几位姐姐许是要嫁人了,那么大丫鬟里头,她这个正是‘事业心’强的时候,很干脆地说还不想嫁人。
  黛玉私心里和紫鹃是最亲的,也知道表哥身边的四更对紫鹃有意,旁敲侧击之下,得知紫鹃对四更的印象也不错,而且紫鹃是真不想脱籍出府的,于是她和四更的事,基本就定下了。
  于是宝玉身边的二更三更还没着落呢,钱嬷嬷的男人同两个小伙子喝了酒,知道这俩小子还没开窍呢。


第355章 
  众人一致的观念之中; 不论是古今,男人被催婚的压力总是比女人小一些,就好比二更和三更; 年纪还比一月她们大一些; 但是在众人看来,他们是贾将军/宝二爷身边的心腹; 找媳妇儿的眼光高一点也是理所当然,现在还没心仪的对象也不着急; 再慢慢挑选着就是了——总归宝二爷不会亏待臭小子。
  以上最后一句乃是一二三四更的亲爹妈; 他们都是这么想的; 并且这么多年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除了一更他妈妈——宝玉从前那位姓李的奶嬷嬷一开始还稍微有点儿不死心,想要指点着儿子怎么样在宝二爷面前出头,但是随着一更他弟弟孙虎子脱籍之后; 李氏更多的心神都扑在更有出息的小儿子身上,想着日后能跟着小儿子去享福,倒是对大儿子降低了指手画脚的频率。一更觉得还是让弟弟多多享受一些来自亲娘的关爱吧(总归死道友不死贫道)。
  …………………………
  身边跟随自己的人总是不能亏待的,宝玉想着; 在尽可能的范围内,也要让他们家庭和睦啊,再说得自私点; 这样子他们才能更加心无旁骛地替自己办事么。就比如说,一月随随便便就决定了要么挑了一更,一更听闻钱嬷嬷透的口风之后,居然也是半点不害羞地点头了; 然后表示要准备聘礼,希望钱嬷嬷帮忙操持一下……
  宝玉悄悄同黛玉说:“一更和一月,真的合适么?这两人都是工作狂,会不会是随随便便就决定了的?”
  工作狂这个词很好理解,这事儿,反而是黛玉心思细腻看得更通透:“我看这两人就很般配,也未必就是相互无意。”
  “哦?”
  “哎呀,这种小女儿的事情表哥你是不懂的。”黛玉细细分说了她留心之后的发现。却原来,一月对着对着丫鬟们是以为首姿态、对着二三四更等小厮亦如是,偏偏对着一更的时候,没有那么强硬呢。
  “那就好。姜千户那边对二月也很满意……”
  “表哥这话说的,一月二月她们几个,是再出挑不过的了,外人敢来挑三拣四?一月配一更是恰恰好,二月若是要出府去,你千万得把好关……”黛玉是真觉得一二月很不错,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做事妥帖,甚至可以直说能干程度是远远超过紫鹃的,尤其难得的是不仅本事大,而且一点花花肠子都没有,不然凭她们几个同表哥的情谊,真要有二心,太容易钻空子了。
  宝玉认真地点了点头,毕竟这年头,女子嫁人就相当于是第二次投胎,几个月和他主仆一场,宝玉自然想要尽量让她们有个好前程。
  姜千户那边现在的态度是对这件事无比热忱的,半点不因为习副将和外头的谣言而退缩,这一点令宝玉和黛玉都很满意,遂这事儿也就算敲定了。
  婚事终究是着急不来,现在一二月等人还需要开始带下头的二等丫鬟们,免得提上来的丫鬟不合主子的意。
  而叫宝玉那些“脑残粉们”气愤不已的谣言,不到几日,便被新的消息给取代了。
  “听说了么?”
  “听说了!”
  “你说,这事儿是真的还是假的?”
  “怎么会有假,明文公告都出来了!”
  “咱们真的可以去领取棉花种子?”
  “不只是棉花种子,还有油菜种子、花生种子……据说都是早熟的品种,最适合咱们黑省这样秋冬严寒的地方栽种了。”
  如是的议论,街头巷尾,处处都有,哪怕住在冰城里头的小老百姓其实很多人都是不种地的,但是那也不代表他们没有田地啊——只是生活条件好了,搬来城里住,祖上传下来的土地要么给亲戚种了,要么租出去了,总归还是有一份庄稼出息在的。
  冰城因为这个消息都如水入沸油锅一般爆开了,何况冰城之外其余县、乡、村等等?他们眼睛不瞎耳朵不聋,去年黑省北的军户们过了一个怎样的肥年,大家都知道,还有那薛家商户从黑省北运走一车一车的棉花,一车一车的花生油、菜籽油,那么多!那么多!叫在土地里刨食的小老百姓怎么能不激动?
  新来的将军好色?和咱们有什么关系,又没睡了咱们的婆娘闺女!
  再大的事儿,有庄稼事儿大?
  愿意把早熟的棉花种子、提高油菜、花生产量、提高榨油量的法子教给众人,这将军大人就是天大的好人!好人!大好人!
  当然,街头巷尾也有闲汉说酸话:“那大好人咋不白给呢?听说这都是借咱们的,秋收了要还哩。”
  马上就有年纪大一些的老人家一口呸回去:“叉手闲逛不垦庄稼的懒汉,指望天上掉馅饼儿?你们连地都没有,咸吃萝卜淡操心,莫不是想骗了种子然后转手卖掉吧?到时候吃光用光秋收还不起,怕被大人们问罪吧?”
  姜毕竟是老的辣,黑省的老爷子们不是吃素的,用现代的话说,还都是很有觉悟的人,压根没想着要去、敢去占大人物的便宜——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心态!心态!
  宝玉要是真免费送种子,那事情才是真的坏菜了,个中原因,无非就是不花力气白得的多半不被珍惜,又或者被人阴谋论了去,此处不需多解释。
  这几天,最受欢迎的就是识字的老童生们了,不断有农户拿着几个鸡蛋或者几块糕点或者几大捆萝卜之类的上门来询问那张贴在衙门大门口的告示是不是真的,到底写了些啥。
  然后,这些农户都是惴惴不安来的,又是面带犹豫夹杂欢喜地走的。
  当然,有些人家同军户有交情,倒是可以直接去打听:“那棉花种子什么的,新来的将军大人打算让咱们黑省都种呢?”
  军户们先是严肃地说:“什么新来的将军……什么称呼啊这是!那是咱们贾将军,将军大人倒是真的和巡抚大人商议过此事,只要有三户相互结保,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