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347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347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现在一时半会儿开发技术有限,也可以先圈起来么!
  宝玉可不想十六等人被云中子给误导了; 觉得石油这东西是什么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然后就开始在利用率极其低下的情况下,盲目大肆开发石油; 造成资源的浪费——毕竟地球上的任何矿产资源都是用一点少一点的; 他这次带着云中子来京城,更大的意义; 是想要借助云中子稀奇古怪的想法,来和工部的一些僵化思维进行碰撞,进而希望能够加快开启大明工业化篇章。
  很多时候; 并不是工部的人不想创新,而是做到工部尚书、侍郎、郎中等官职的,基本都是入朝二三十年的,缺乏接触新事物的机会; 而下头的员外郎、主簿等等,大局观还不够或者说话语权也不够,哪敢随随便便发声?云中子的到来,在宝玉看来; 就是给工部注入活水的好时机。
  云中子有创意,工部有人力物力,将云中子的创意转化为一些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的助力。
  故而在十六悄悄看了宝玉一眼的时候; 宝玉出列一步,作为在三云观休养了十天,并且最后一日跟着云中子去了他发现石油的山谷(当然,云中子不知道的是早在他带总兵大人去之前,就有一二更趁着下山采买的机会,奉宝玉的命去查探过了)的人,宝玉在这件事情上也有话语权,他略一沉思说:“回禀陛下,臣这一路也琢磨过,既前朝已知煤是远古树木被掩于地下变化而成的,那么石油,又是油脂类,臣大胆猜测,也许是从前的动物被掩盖在地下经过百年千年而产生的呢?”
  煤的来源这个概念是前朝初年的名士提出的,经上百年验证,得到了人们的一致肯定,现如今,宝玉说的是石油产生的臆测,可是两位阁老和十六一听,也都觉得有道理。更不要提云中子在一旁连连点头,想来他早先也是这么猜测的。
  “既是如此,千百年前深埋于地下的动物、植物也是有数的,千万或者万万,听上去是数目巨大,可是远远当不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八个字了。”宝玉如是说着。
  云中子连连弯腰请罪,说自己方才是一时激动,夸大其词了。其身后的二徒弟也是无奈:【师父得意忘形,不小心在陛下和阁老面前使出了从前忽悠百姓的手段,将话说得太过了……】
  到后来,十六和两位阁老也稍微理智了一些,传召工部尚书和二位侍郎,一起听云中子讲他这些年的一些研究心得。
  譬如水银和朱砂之间的转化、铜铁之间的置换等等。
  最后,云中子出宫的时候还是晕乎乎——话说了太多,嗓子都哑了。
  出了宫之后,云中子的二徒弟才敢开口说话,他问他师父,今个儿万岁爷和大人们对师父这不上不下的态度,算是要弄哪样呢?
  云中子绿豆小眼冒精光:“笨死你算了。”【万岁爷等人这态度还不够明显的?明显是已经开始斟酌了,想必再过几天自己只要顺杆爬就可以了,啧啧,这笨徒弟也不知道是像谁的!】
  …………………………
  此时,和工部相关,云中子走了之后,众人都调转眼神往工部阴尚书那里看去。
  阴尚书要不是因为他女儿的事情,现在想来在今上的手底下会更加如鱼得水一些——因为十六是一个完全务实的皇帝。
  只可惜,阴尚书终究是需要顾忌的太多,不好事事出头,于此,含糊说了几句,就把机会交给两位侍郎。
  左侍郎是个比较有想法的人,说句心里话,他等着阴尚书致仕已经等了快五年了……
  工部三人来的时候,宝玉关于石油的见解已经说完了,是以,左侍郎根据前头众人的反应,揣摩着上意,觉得陛下等人对云中子这个江湖术士并不甚在意。
  【显然这玩意儿、这石油,说起来顶天了也就是燃料而已!自有木材煤炭,还需要这玩意儿干什么。】在左侍郎看来,远远不及水泥来的重要,甚至还不如他手头修缮今上陵寝的差事来得重要。所以他把皮球踢给了贾政,只说自己孤陋寡闻,之前并未曾听说过石油其物,并美其名曰,贾侍郎这一路与云中子等人同行,想来会有更加深刻的心得体会,或有不同的见解。
  这是不想沾‘吃力不讨好的未知’之事,更是悄悄给贾政上了眼药。如此做法,未免叫刚才想要给两位侍郎表现机会的阴尚书有些倒了面子。
  当然,贾政成功地没有听明白左侍郎的言下之意,反而很配合对方地跳进坑里去,开始讲他对石油的看法了——这不是巧了么,昨晚宝玉才和他说过这些,现在就复述一遍而已,譬如说:石油燃烧多烟尘,代表其中杂质多,那么是否可以提纯之后在做他用呢?又有,油比水轻,在水面也能燃烧,是否在对付沿海倭寇的时候,可以用上石油火攻呢……等等,倒是有条有理的。
  贾政以为宝玉先前已经说过这番话了,现在自己再说一遍,不过是重复而已,没想到宝玉却压根没提。
  如是,倒显得贾政对石油是真的下了一番工夫的,不只是阴尚书觉得面上有光,就连两位阁老都高看他一眼——【这个贾存周,人是迂了点,但是对工部事物是真的有天分的啊!】
  朝堂上几人对视一眼,想来很快就要出定论了。
  不几日,宝玉与十六长谈一番,对小伙伴提出了以火力代替人力的概念——当前,水力应用于农田灌溉已经破位成熟,而早年孔明灯被用于商家做广告的做法,也表明了火在燃烧之后产生的效用。
  宝玉粗略地提出了工业化的概念,一个与农业全然不同的概念,他稍微花了一些时间,给十六讲清楚,所谓的工业并不仅仅是一群工匠或者工部的人制造精妙绝伦的却难以量产的工具。
  宝玉说,水火之力,可以代替驴子骡子马匹甚至人力,可以天堑变通途、可以日行千里、可以……
  十六听得呆住了。
  他知道,宝玉是有大智慧的,然而现在,他却万分庆幸,自己有宝玉这样的好伙伴、好臣子!
  十六全然没有怀疑,换做是别人,也许就觉得贾瑛此人是在信口开河,可是十六,直肠子直性子,他对他的好伙伴,还保留一颗赤子之心。
  当然,想要让大明开始工业化,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首先还是得将路给修好!陆路修路,水路保证畅通并且造船,缩短交通时间,才是第一步,后续更重要的,还有从土地里解放生产力。
  怎么解放?良种、农药、化肥!
  任重而道远,宝玉上辈子和上上辈子都不是研究这个的,最多也就是仗着位面交易系统里头农书,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吧。
  要说捷径,也不是没有的,宝玉已经开始留心异位面的粮食种类了,不过现在有些拿捏不定,要怎么拿出来,此为后话。
  …………………………
  九月底的时候,圣旨至荣国府,是给贾政的。
  陛下钦点他再次南下,趁着秋末水位开始下降,南下去修黄河河堤,务必查漏补缺,将先前赶工期挑重点河段修河堤所未曾顾忌的河段也都检查并酌情修筑一遍——当然,这差事必定是得罪人的,陛下点了两千禁卫军给贾政,这回带头的就不是贾瑛了(杀鸡焉用牛刀),便是熟门熟路的程峰和朱犇(实则此二人另有密旨)。
  当然,两部官员还是有的,其中,户部以秦主事——哦,如今该称秦郎中了,户部以秦郎中为首,下辖二人;工部以贾政为首,下辖二人。
  至于京中烧水泥之事,自有孙虎子——这小半年贾政不在,终于叫人认识到,孙虎子年纪小小,可确实是个能干的,现如今,单烧水泥灰和水泥砖已经不是最新技术了,据说孙虎子带人‘现浇’,造的房子和修的路,比原先快了三分之一!
  话说贾政接到圣旨,第一反应是不可置信,再来便是狂喜!这一路李文渊是如何威风如何杀伐果断的样子还叫人历历在目呢!现在自己领了差,等于说黄河中下游沿岸官员都要配合自己,两千禁卫军都要听从自己指挥……这这这,简直是贾政梦寐以求的权柄在握!
  不得不说,贾政的脑回路和一般人确实是不同的,一般人大约都会想到这是肥差吧?
  这一点,十六在看人方面也没有错,至少不必担心贾政这个同样好名声的人会对修黄河河堤的款子下手。当然,十六的信任不全然建立在贾政是宝玉的亲爹的份上,更重要的的是管账的是户部秦郎中、抬银钱的是禁卫军、拨款分派款子的才是贾政,各司其职。
  此事对于荣国府来说,也是一场小型地震了——当家人才回京一个月,又要出京,而且这一趟,很有可能是一年两年都回不来的!
  王氏作为当家主母,上有老下有小,半点不含糊地表示自己要替老爷在家中尽孝,言下之意是不跟着贾政出门去了,赵姨娘倒是有心想要去呢,但是贾政头一次主领差事,哪里愿意在小处被人抓住把柄?直接同王氏说,莺莺燕燕的一个都不要带出去!
  王氏自然是高兴的,哪怕现在她并不很在乎老爷有没有什么新宠——反正都动摇不到她地位了。
  另外,贾政出京,对他三个儿子的影响则更大,一个总喜欢指手画脚展示父亲权威的大山被搬走了,想来贾珠宝玉贾环——尤其是贾环,之后的日子要松快许多了。


第318章 
  作者有话要说:  配了枸地氯雷他定(鼻炎抗过敏)和消炎药(扁桃体肿大)
  医保卡刷了一百八十多,话说,枸地氯雷他定真的好贵,一盒就六颗,七八十恩
  以及亲说的鼻炎照红光是啥?
  这个月的我真是万里flag永不倒了。
  明天又要出门去外贸公司仓库,我的口罩呢!我需要抢救一下。
  红包已发。
  要么人家说距离产生美呢; 自贾政接到调令之后; 一方面暗暗自得; 一方面居然破天荒地开始有些‘放不下’宝玉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自己带着两千禁卫军出去呢; 也不会落单——再有; 他试过了,自己自那次之后; 就再也不怕水了; 竟好似天生就该生活在水里一般,沐浴的时候沉下到浴桶里头去; 呆一刻钟都不必出来换气!要不是怕外头守着的人等着急了以为自己沐浴出了什么意外,贾政还想试试挑战憋气的极限呢。
  【所以说,这通灵宝玉可真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啊……只可惜已经没了。唉; 多想无益……】贾政日常遗憾一回。
  以上是贾政的美好误会,不过也没关系,避水珠也是个好东西,至少贾政去的是黄河边; 就算脚滑再多次,都丢不了命了。
  九月三十,宜出行,荣国府里头……
  首先; 贾政早起去拜别了贾母,当然,这一天清早; 原先已经从偏瘫变为行动不便的贾赦也在呢,哥俩见面,贾赦还假惺惺地拍着胸脯表示自己会在家里照顾好老祖宗,照顾好阖府上下的,叫弟弟出门在外不必担忧。贾政扯了扯嘴角,尬笑都挤不出来:你不添乱就不错了,还想仗着辈分对府里头之手滑稽?
  还是贾母干咳一声,把话题扯回来,嘱咐着已经嘱咐好几遍的话,叫贾政一定不能辜负皇恩(以及出门在外务必一切小心行事)。
  而后便是王氏率众女眷和小辈在二门前恭送老爷,男丁们则是送到大门外,其中贾政的三个儿子更是因为孝道,得一路送之到城外。
  到了城外,出行队伍的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