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317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317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这些年,别人说起这个命途多舛但是绝对不算苦命的长公主,都夸一句陛下重手足,居然力排众议封她(曾为前朝末地宠妃,被当时的朝臣骂作祸国奸妃的她)镇国二字,特许见驾不跪,还御赐小汤山庄子给其养身子……胡好还曾羡慕过她命好。
  若不是醇亲王在自己入宫前面谈的一番话,胡好是真心实意羡慕她的。
  当然,在此,胡嬷嬷嘴里说出来的却是:“对方开口说话之后,奴婢才认出来,这是镇国长公主。”只字不提自己进宫之前水宏曾托付自己进宫去查探水宁下落一事。
  十六有些不解:“既如此,长公主在静恬斋能够出入自如?”
  胡嬷嬷顿了顿,继续说:“后来,奴婢才知,皇后娘娘让长公主住在静恬斋,是为了护住她。”
  护住她。
  需要皇后出手保护长公主,那么能对长公主造成威胁的人是谁,不言自明。
  【这便能说得过去了,为何一贯连奴才都舍不得打杀的母后,会将她的小姑子幽禁起来。】十六,是松了一口气的,他真有些担心,今日会颠覆自己对母后的印象。
  胡嬷嬷说了足足一个时辰,期间,十六数次提问,胡嬷嬷知道的,都老老实实说出来,不知道的,便直说自己并不清楚,十分配合十六的询问——只除了,她这番话里,七分真,三分假,隐去了醇亲王在此间的身影;也绝口不提,自己从太初六年起负责给静恬斋送饭,偶得镇国长公主指点一二之事。在十六问她,当时静恬斋伺候镇国长公主的宫婢之时,胡嬷嬷犹豫着开口了。
  “那时候,长公主脾气一时好一时坏,但是绝不允许有丫鬟贴身伺候,若说外头的杂使宫婢,倒是有一个人……”
  十六抬眼,紧紧盯住胡嬷嬷,他知道,这个宫婢,许就是整件事情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节点。
  “先皇罪妃许氏,是前朝留在宫中的末等宫婢出身,这一点大家都知道。不过,后来她使法子,进了坤宁宫,太初三年至太初十年,一直是她伺候长公主的。”
  ……
  胡嬷嬷出宫之后,背后是一身冷汗,在八月秋高气爽的时节里,她竟觉得不胜心寒。
  因为,彻彻底底地掀开尘封多年的记忆,那些叫她日夜痛苦的记忆,她才发现,当初的一切,很有可能都是有人安排设计的。
  她以为是救赎的人懦弱不堪,她以为有半师情谊的冷心冷肺,她以为阴差阳错受的□□……也许,根本就不是什么自认倒霉的误会,而是真真切切被人拿来挡灾了!
  【那畜生(先皇后长子)爱豆蔻少女,当时的许氏,可不就是最鲜嫩惹他眼的么。当时自己觉得是不小心替许氏受了罪,如今想来……前朝末年后宫淫/乱,侍卫与宫女通/奸生下来许氏,后来宫门破了许氏双亲尽失,五六岁的小丫头都能在被攻破的皇宫中活下来,再次攀上同样在前朝宫中住了多年的水宁,这许氏,又岂是简单人物?】
  且不提出宫之后,就失魂落魄上了马车的胡嬷嬷。
  单说留在坤宁宫的内十六,也是无比震惊。
  皇后郭氏给了他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就连亮亮迫不及待想要将桂花献给父皇都被郭氏给按住了。
  事关皇家辛秘,十六再如何无头绪,也不好立即就找了小伙伴宝玉来分析,只能靠自己琢磨。
  于是,他又开始主动失眠了。
  留在坤宁宫中吃了一顿中饭,下午回乾清宫之后,他便趁着记忆清晰,将上午胡嬷嬷说的事按照时间顺序一一罗列出来,然后找来父皇笔记和史官记录的先皇起居注,慢慢核对。
  这其中,很多大事,都能对上。
  比如,镇国长公主太初三年开始身子不适,去郊外庄子养病——胡嬷嬷说太初六年她开始给长公主送饭,当年听水宁亲口说,已经在静恬斋住了三年了。
  比如,先皇罪妃许氏太初十年承宠,被封才人,半年后有孕晋升为九嫔之一——为什么她能够晋升如此之快?只是因为容色出众?
  比如,太初十三年,皇三子殇,次年,许氏再次提了份位,成为妃位——自来只有生孩子涨份位的,可没有死孩子涨份位的事。
  而这一年,明明白白记载了——镇国长公主于太初十三年冬至日病逝。
  同样这一年,贾代善回京叙职,突发旧疾,无法再领兵外出西北(注),遂留京疗养,先皇赐御医,每三日往荣国府请脉。叫人奇怪的是,史官的起居注中,太初十四年秋起,便再没记录陛下有过问荣国公的病情了;再调了太医院出诊记录,果然从那时候起,太医院也不再派御医去给贾代善诊脉。仿佛半年前还是简在帝心的荣国公,不多时就被先皇遗忘了。
  一直到太初十五年,荣国公贾代善病逝,病危上折,替次子求官,于是贾政得了个工部员外郎的职位,并且在这个职位上,一呆着就是十多年。
  十六越比对,越是心惊。
  种种迹象表明,从前的旧事,就是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将许许多多人都网在里头,年幼的他在网子外面,看到不过是一片祥和,等到如今撕开大网,才蓦然发现,原来,人人只道前朝肮脏,又谁知大明初立的皇宫之内,也深埋这样骇人听闻的事情。
  十六已然相信了一半,剩下一半需要再收集证据,小心求证,毕竟现在也只是一块石板与胡嬷嬷的一家之言而已。基于此,他打算先等等,看看丁十三那边在荣国府会有什么发现。
  这一等,就等了五天,从八月四号开始给丁十三布置了任务到八月九号,丁十三那边毫无进展。
  十六有些心急,遂再发密信催促。
  又过了五天,到了八月十四,丁十三还是送来请罪密信。
  十六不由得有些怀疑——不是怀疑丁十三被知情的宝玉收买等等这些阴谋论的事情,而是怀疑这么多年没用上这个钉子,也许、大概、可能、这个丁十三已经手生了吧?
  ………………………………
  十天过去了,王嬷嬷一无所获。
  虽然她的身手不是暗卫丁部中最好的——当年排行十三,也就代表她能力在丁部中位于十三位,但是她绝对不会承认,这么多天一无所获是因为常年不动弹,手生了。
  绝对不承认第一天探底史老太君私人库房的时候差点被巡夜的婆子发现是因为自己功夫退步了。
  【那是因为自从多年前府中改规矩之后,巡夜制度就严苛了很多,后来贾瑛成了禁卫总兵,还把带兵的那一套放到府里来,现在等闲人可是不能摸进荣国府的,就算是丁十二来也一样!人家还不如我熟悉地利呢。】
  【这么迟迟无所获,一定是因为业务不对口啊!】
  丁十三五日前再次接到密信,上头敦促她加快速度,可是好不容易从贾母身边那个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的丫鬟鸳鸯身上套印了一套库房钥匙,她容易吗!
  又过了五天,上头再来信,丁十三觉得自己的白头发都要愁出来了。
  偏偏,老天再助她一次!
  贾瑛提议,中秋去庄子上过!!!
  老祖宗去、二房都去,就连大房,贾赦行动不便也被轿子抬着去。
  中秋么,务必是月圆人团圆的,全家一起去。
  主子们都不在……丁十三觉得,自己在中秋夜,潜入库房,不眠不休,彻夜誊抄,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任务的。
  …………………………
  至于宝玉。
  对此只能表示:
  【呵呵。要不是为了给你创造机会,我需要大费周章地把全府的人都弄出去?原本我只打算白天带着玉儿和萌哥儿去花田庄子散散心、逗逗滚滚的好么?】


第295章 
  按照贾赦的性子; 自从他中风偏瘫之后,便再没法子出门交际了,原先的狐朋狗友们都渐渐散去; 而他花钱包养的粉头才不会为他守身如玉,早早在传出荣国府大老爷被夺爵的消息之后,就作鸟兽散找下家去了。
  贾赦只觉得; 自己这一辈子太苦了!爹不疼娘不爱; 占着嫡长子的名头得来的爵位也没保住——大海啊,都是水;人生啊; 都是泪!
  然后他颓废了。
  不过他原本也就没振作过。
  瘫了之后的贾赦其实日子也还算可以; 同穷苦人家比起来(话说似乎穷人家得这种病的人是少之又少),他不必担心久病床前无孝子; 因为再怎么分了家、丢了爵; 老祖宗和贾政都不会眼睁睁看着贾赦因为偏瘫而被磋磨死的。
  所以伺候他的人多的是,虽然一开始因为挑剔着伺候的人; 也生出不少事儿,如今这么多年过去; 两厢也算是和谐了。
  贾赦龟缩在他自己的院子里,除了时不时要见到邢氏那张克夫脸之外; 日子还是蛮惬意——至少亲儿子还惦记着老爷; 会给老爷准备鲜亮的小丫鬟们,摸几把、亲几口、除了不能提/枪、别的都挺满意。
  瘫了这么多年,贾赦都认命了,总归吃喝不愁就是。
  偏偏; 今年中秋,二房宝玉那个花头精多的,提议去京郊庄子过中秋,还要全家一起去?
  大老爷表示,:不去,坚决不去!死也不去!
  贾琏劝了一回,被贾赦骂到狗血淋头:“你是不知道老爷我身子虚弱么?车马劳顿,万一死在外头你可以继承家业不是?”骂起人来的时候,压根不记得贾琏给他买丫鬟的好了。
  邢氏假模假样地劝了劝,实际她才不想老爷也去庄子上呢,那样自己必定得伺候老爷吃喝——啧啧,这偏瘫多年的人,就算再弄得清爽,身上也有一股子说不出的味儿,邢氏也只有逢年过节贾赦出了自己院子的时候愿意装相一下,平时随意他在院子里胡闹。
  后来,贾母也差鸳鸯来说了几句,贾赦这个不要脸的反而色眯眯地打量着鸳鸯,不过嘴里说的不去不去就是不去,还异想天开说:“我看鸳鸯你都这把年纪了,不若来伺候大老爷我?日后少不了你的好。”
  究其原因,偏瘫之后的贾赦一直不出门,现在也不想出门被庄子的下人看了背后议论;更甚者,万一有亲友来访 ,见到自己如今的模样,平白给人笑话。
  反正他现在面子里子都没有了,死猪不怕开水烫:“要我去也行,鸳鸯,邢氏是个笨手笨脚的,要么我去与老祖宗讨了你,你来照顾我吧!”
  他没瘫的时候这么说过,鸳鸯都不怕,现在都这样了,鸳鸯更加确定老祖宗不会答应大老爷这个无理的要求,遂当做没听见。
  回头跟着鸳鸯去大老爷院子的小丫鬟把事儿学给贾母听了,得,贾母一听这个话,大儿子现在这副模样了还贼心不死呢,遂也不管他了,让他一个人留在府里便是。
  十五这天一大早,其余人等浩浩荡荡地出门去郊外了。
  贾赦眼珠子转转,继续蒙头大睡。
  虽然和丁十三预计的稍微有点出入,但是府里就留下一个行动不便的瘫子,她想着也是不碍事的。
  丁十三在府里多年,身为嬷嬷,穿的本就不那么鲜亮,再找了布条捆好袖子和裤腿儿,找块帕子蒙住了脸面,齐活!
  潜伏十多年的丁十三,今天终于要干她本职了。
  待到中饭后,大家都昏昏欲睡,先前花了大工夫套印了鸳鸯的钥匙,又摸透了荣庆堂的布局,还观察了好几天巡逻婆子的动静,丁十三直奔史老太君的小库房。
  …………………………
  荣国府众人出了门,一溜儿的马车,悬挂着府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