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311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311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六月月听,年年听,听金銮殿大殿上站着的人王八念经,这都第四年了,自然练就了一番爱听的听,不爱听的听不清这样的功力。旒珠子之后的表情大约就是——我静静地看你们撕逼。
  大朝会散了之后,转战小朝会,小朝会标配就是两位阁老和六部尚书,原宝玉是没资格去的,从前几次有限的参与到小朝会也是因为当时某事涉及他本人。今日同理,水泥和军种两事都与他有关(还有个贾政),所以他再次参与到大明整个朝廷中最核心的部分,讲解自己的想法。
  若是普通的年轻人,面对着这几位跺跺脚就可以让朝廷震一震的大佬们,也许会紧张(譬如贾政,虽然他不是年轻人),可是宝玉——从人到妖到神仙,位面交易见个遍,面前几人,有什么好怕的?当年差点阴差阳错,兵部尚书的职位就落自己身上了呢,差点也成了大佬之一好么。
  故而宝玉侃侃而谈,从他带禁卫军远行西域的一路安排说起,讲述了军种细分的必要性,甚至于,他的折子里,已经开始有隐秘涉及当今军户制度弊端了。不过饭需要一口一口吃,军户制度从前朝开始存在上百年了,不是这么容易就改制的。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
  几位阁老尚书是听明白了,十六凭借这三四年的恶补奏折,也听明白了,只有贾政——真不是吃政治这碗饭的料,依旧是云里雾里。
  不过他今天来,主要是为了展示一下混凝土的研发进程,符合宝玉给这个便宜爹无形中制定的发展前景——专业有天分、不太会做人。
  贾政和孙虎子也算是拼,用了各种配比,进行上千次试验,研究出具有一定成果的混凝土,在宝玉看来,虽然不比后世强标号的特种水泥以及钢筋混泥土,但是也比普通水泥更加坚固了,成型速度也更快,不论是哪一个优点,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贾政父子的一番话,让几位大臣对了几个眼神之后达成一致:分兵专业烧水泥!这样的事儿,必须交给军中待过,有保密意识的人来干,若是招新兵,难免会混进细作。虽然分辅兵出来也不能保证日后别人来收买他们不会成功,可是从根子上来说,老兵用着毕竟比较放心。
  之后的商讨与贾政这个专业人士没什么关系了,十六给他头口褒奖和物质奖励,贾政并没有昧了孙虎子的功劳,所以十六也另有赏赐与贾存周副手孙虎子,以及一起配合做研究的工部小吏们。
  然后贾政就飘飘然地走了,出门奔赴城外水泥窑,继续玩泥,誓不辜负陛下关爱与信任。
  方才生出那一点点对亲儿子的嫉妒之情瞬间就没了——老爷我可是得了褒奖的人,宝玉没有吧?那说明,还是做老爷的我比较厉害!
  …………………………
  七月中旬起,政令既出,就立马有兵部牵头、直隶各地营地配合,从禁卫军辅兵、京郊大营辅兵、直隶四大营地辅兵中挑人,组建直隶工程兵,被挑选者,必须是辅兵中的老兵,以及体魄强健或者手脚特别灵敏的那些。
  拢共挑了两万人多人出来,其中三千人是禁卫军辅兵,这三千禁卫辅兵中,大部分是跟着贾总兵一起去过西域的。在此说,他们强烈要求火头军大厨师傅一起走,不过禁卫军正兵这边不同意,最后大厨自己也不愿意走,此事便作罢了。
  兵部指了一中年将军领头工程兵,任命为参将,巧了,是江南水师那边调来京城候职的,姓孔名武。而趁此番人事变动,宝玉奏请给下头的人也申了申官儿,其中以陈淳最为耀眼,从原本末流的队正升为右郎将,羡煞众人。
  新成军的孔武指着明显冲劲儿杀劲儿不足的一群绵羊们说:“从今天起,你们是辅兵,但是不再干打杂伺候人的活计,你们不仅要学会如何烧制水泥,还要学会如何构建工事。”
  第一步,就从翻修全京城以及京郊的路开始。
  钱尚书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这样才对么,总归这些工程兵都是拿了军饷的,叫他们练练技能、修修路,还省下了一笔付给工部民夫的报酬!】
  …………………………
  七月整个上旬,京城都是泡在水里的,待到天晴之后,要做的事儿可就多了,首先一点就是清理城中积水,以免滋生蚊虫,造成打摆子疫。
  京兆府的衙役们恨不得劈成两半用,好在不多时,新组建的辅兵工程兵大营就来帮忙了!
  这两万多人的工程兵,被分成八队,往京城八方去,虽是打散的,可是拢共就这么点人,每个队伍中还是有原先的同伴。
  就这样,京郊大营等地的辅兵有些敬佩禁卫军里头出来的辅兵了——真他娘的不是人啊,从驻地走到修路地的时候居然两人一排、三人一列、四人以上走阵型!
  【你们说,你们真的是辅兵吗?不是禁卫军中的正兵吗?】
  孔武参将见此,摸了摸下巴:“行,这个主意好,首先纪律要练起来么,以后进出驻地,大家走队形吧!”
  可苦了好多至今左右都分不清的辅兵,也叫更多人听闻了禁卫军贾总兵治兵之严苛。
  …………………………
  严苛的贾总兵,贾宝玉这一个月很忙,从月初忙着清理河道,月中忙着辅兵军改,月末忙着帮衬突然死皮赖脸凑过来的孔武参将制定一份训练计划等等,整个月三十天都不得闲,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出门了,晚上天黑才回府。
  就连给萌哥儿吹笛子都停了几天,晚间回来看到萌哥儿甜睡,听玉儿说:“萌哥儿这几天到了点就东张西望地找表哥你,没看到你,就伸手指着外头要出门去接着找,怎么哄骗都不行。”
  宝玉心里有些内疚,随后尽量压制着时间提早赶回家。萌哥儿头一天没睡着的时候瞧见了亲爹,还楞了一下,接着露出小米粒一般的小白牙,笑着要亲爹抱抱。
  宝玉抱上他之后,萌哥儿一个劲地拿脸蹭宝玉,哦哦地说个不停,也许是在抱怨这个疯狂工作的男人忽视了自己和娘亲,也许是在委屈好多天没有听到好听的呜呜。
  突然有一天!!!
  萌哥会喊爹啦!!!
  他许是知道了,吹呜呜的爹最近都很忙,不到天黑不会出现,然而每次才玩了一会儿,自己就犯困,于是每次宝玉回来,谁抱都不行,只黏着宝玉。
  这夜,萌哥儿白天喝多了水,不小心嘘嘘在了宝玉身上。
  对,虽然萌哥儿是个乖巧的小孩纸,但是毕竟婴儿的生理本能还是克制不了的,宝玉这也不是第一回享受童子尿浴了。
  奶嬷嬷和丫鬟们都动起来了,要伺候小主子换衣裳。
  恰此时,被奶嬷嬷从宝玉身上小心翼翼撕下来的萌哥儿扁扁嘴:“爹!”
  哈!
  一时间,整个屋子的人都呆住了。
  宝玉乐呵呵地,也顾不上湿了一大块的衣裳,转手就把萌哥儿抱回来了:“叫什么?我们萌哥儿叫我什么?再来一次。”
  小白包子半点不犹豫,吐字清晰地喊:“爹!”
  房内嬷嬷和丫鬟开始恭维加恭喜了。
  萌哥儿凭借一声爹,在宝玉怀里多腻歪的一刻钟,然后还是被带下去换衣裳了。
  宝玉也去换了一身,回来之后,握着黛玉的手说:“这个月,辛苦你了。”萌哥儿会喊爹,自然得有人教才行啊。
  黛玉笑笑,有些故作泛酸地说:“教了这么久,竟然还是先喊你。”全然忘记了连着教萌哥喊爹半个月的人是她自己了。
  虽然按照北边的习惯,萌哥当喊宝玉老爷才是,不过一个才学说话的小娃娃,没人苛求——更重要的一点是,按照北边的称呼来算,荣国府内的称谓一直有点乱!
  所以大家都还是各叫各的,若不然,萌哥儿喊黛玉太太,又喊王氏太太?简直乱了套。
  待到八月,一应事体基本上了正轨,虽然十六那边依旧一副“我有话说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开口”的样子,然而宝玉已经不在意这个了,总归,该知道的,早晚还是得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破产,哈哈哈哈……
  发红包倒不至于破产,就是心心念念的全勤奖花掉一半、一大半这样子吧。
  以及,我看的综艺啊,其实我不挑剔的,极限挑战,极速前进,中餐厅,我们来了……每周都看看调节心情。
  以及,郑元畅真的是双商都出众啊,长得也好看,突然想重温恶作剧之吻了。


第291章 
  八月初三; 老祖宗寿辰。
  古人对于做寿这件事是很讲究的,尤其是老人家,上了年纪; 逢整不作寿,逢九才做,平素也不要大摆。就怕天上的神仙、地下的阎罗知道有长寿的老人家; 然后下凡来把人带走。
  就是贾母自己这些年也不如往年那样好热闹、好排场了; 如今的她啊,就想好好活着; 最好是活到咱们萌哥儿娶媳妇儿、生孩子!
  所以老祖宗的寿辰也没有大办; 就请了自家人吃一顿而已。
  当然,不可避免地就是虽然请的人不多; 但是送礼的人还真不少……
  元春前几日的时候就与王妃告了假; 说八月初三要回娘家一趟给老太太贺寿。
  小胡氏听了之后,点点头说:“是这个理!咱们守节; 虽说不好出去交际免得沾染是非,可是娘家毕竟不是外道。荣国府的老祖宗该有八十多了吧?我记得原先库房里有一颗玛瑙冻摆件; 寓意很好,便带那个去吧。”
  元春心里是咯噔一下; 从去年起; 自己一年便也能回娘家一两次,前三次,王妃都只是淡淡点点头而已,怎么今次的态度突然变得……总归一个府里生活了这么多年; 元春自认为还是了解王妃小胡氏的,她很聪慧,但是颇有几分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脾性,这些年对好后院的人不会苛待,但是也不会照顾。
  小胡氏看到贾氏恭敬谢恩,在心里叹了一口气:【母妃说我糊涂,我竟真是糊涂了这么多年。殿下都已经不在了,同贾氏还想比较什么呢?贾氏娘家起来已经是显而易见的,贾氏生的桢哥儿毕竟比前头几个庶出的要有脸面些,若是能和栾哥儿真的相处出几分兄弟情谊,日后……罢了,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办成的,总归,日久见人心罢。】
  …………………………
  水桢在皇宫念书呢,今天傍晚会由宝玉下值之后带回来,故而元春带着水媛,中午不到就抵达荣国府了。
  元春每一次回娘家,都会觉得自己好像活过来一般,尤其后两次看到憨兮兮的亲妹妹和乖乖巧巧的亲外甥。
  元春到的时候,自有李纨在迎她,又说因为方才史湘云早了几步来,所以现在大家都在老祖宗院子里了。
  及至元春到了荣庆堂,却是见到小腹微凸的史湘云。
  一众人相互该见礼的见礼,完毕之后,媛姐儿就先一步在厅上的蒲团拜了一拜,祝老祖宗寿比南山。
  元春也说了那个玛瑙冻摆件是王妃开了库房叫自己带来的。不论怎样,小胡氏还是堂堂文忠郡王妃,即便老祖宗虽然是超品的国公夫人,可是内命妇和外命妇之间不单单是按照品级算的,即便郡王妃品级不如国公夫人,老祖宗也要给小胡氏几分面子的,自然叫鸳鸯带人去把那摆件放出来与大家赏玩。
  不得不说,这一块一尺多高的黄色玛瑙冻,分布这青黑色絮与棉,而这些杂质却巧妙地自然生长成为一颗古松状,这就有几分鬼斧神工的意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