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294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294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氏的生产过程很顺利,从发动到生出来,不过一个多时辰。
  当然,由于老祖宗年纪大了,只一开始的时候来看了一下,后来就回荣庆堂了,留下了鸳鸯做个代表。
  邢氏那边,现在连样子都不愿意做了,总归她自己也没孩子,不指望以后沾了二房多少光,靠着花想容的分红自己过日子也是惬意,所以在老祖宗走了之后不久也撤了。
  贾政那边,大老婆小老婆都已经给他生过五个孩子了,这个老来子/女也没啥好特别稀罕的,故而也只是坐了一会儿就去了书房。还顺便拎走了在他眼里做小儿女姿态的两个儿子。
  剩下黛玉也是双身子,和王氏在很多情况下为避免冲撞,“王不见林”很久了,此时从规矩和风俗上来说,她也不可以守在王氏这个婆母的产房外。
  以及探春惜春都是姑娘家,家里有嫂子操持这些,也不好在产房外呆着,据说是为了避免妇人生产的可怖场景吓到了未出阁的姑娘,让她们以后畏惧生产。
  哦,倒是还有两个姨娘,守在产房外,一声一声念着阿弥陀佛,除此之外,半点忙也帮不上——赵姨娘倒是想趁机揽点活儿说不得能捞点油水呢(她是万万不敢在太太生产的时候动手脚的,第一没能力,她能使唤的就是身边两个小丫鬟,半点不顶用;第二没胆子,太太的两个嫡子都是前程远大的哥儿,自己要是敢动手被查出来,那是必死无疑的;第三没必要,就算弄死了太太和未知男女的婴儿,这个家也轮不到环儿,真是何必呢?故而赵姨娘最多也就盼着太太生产的时候吃点苦头罢了),然而王氏早就发话了,叫两个姨娘念念经便是。
  所以最辛苦的依旧是李纨,从喊人、烧水、准备汤药等等开始,忙得团团转。
  不过掌家的威风和辛苦往往都是相伴而生的,叫王熙凤看来,珠大嫂子也未必就真的觉得辛苦了。
  话说回来,当二太太母女平安的消息传出去之后,老祖宗眯着眼睛听得鸳鸯的回话,听了之后点点头,心道:也好,这样玉儿万一生的是个女儿,王氏那儿稍加引导也就会觉得是她先生了女儿带的头,便不好苛责玉儿了。
  足可见贾母一片慈爱之心。
  而别处的人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便调整了一下回头洗三该添的礼,不过是把原本备着男孩女孩各一份中的男孩那份取消了罢了。
  偏巧了,宝玉他们院子里,紫鹃和王嬷嬷还真的为了奶奶担心起来,毕竟这时候的人也不知道什么基因啊染色体啊什么的,很是相信同一家人中,先后怀孕的,早一步生产的那个很有可能将晚一步生产的产妇肚子里的胎儿性别‘带’成一样的。
  黛玉自己倒是不很担心,总归这几个月里,她是看明白了:玉谨是真的完全不介意孩子性别的。
  没有半点作假。
  既然如此,她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倒是不论是从前两位嫂子生产还是今日婆母生产都很遂顺,黛玉虽然心里还有些紧张,但是基本上也没什么畏惧的情绪在了。
  …………………………
  产房那头,自有丫鬟婆子给太太打理干净,又有奶嬷嬷抱着五姑娘去喝奶。
  当王氏看到喝完奶的小女儿的时候,心头什么遗憾都没有了,这样小小胖胖的一个人儿啊,恍惚间就好像看到了当初元春刚刚被生出来的样子,皮肤红通通皱巴巴的、嘴巴一瘪一瘪……
  王氏的一颗心都要被红胖闺女给软得化了,打定主意,这个闺女以后的婚事,一定要叫她二哥去求个恩典,配个好人家才行!
  …………………………
  过了三天,五姑娘洗三宴。
  又过了二十多天,五姑娘满月,取名妍春。
  贾珠和宝玉等人对多出一个嫡亲妹妹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毕竟这两兄弟年纪都大了,每天早出晚归忙着朝堂上的事。
  十月底的时候,拆迁的那条街已经基本重建完毕了,这就是人多力量大,赶着工期的成效。
  当这条街的崭新面貌一点一点展露出来的时候,全京城的百姓都震惊了——或者说,不只是百姓,还有那些身份地位不够格,没有机会见识到禁卫军驻地新房舍的大小官员。
  这是一种怎么的震撼呢?
  因为这个年代的人,造房子都挺随性的,有钱的青砖琉璃瓦、没钱的泥墙房稻草顶,除了因为沿街的都会讲究横平竖直不影响道路之外,剩下的人在造房子的时候最看重的就属于风水和朝向了——至于整齐?自家的房子为什么要和周围的人长得一样追求整齐呢。
  所以他们不知道,一溜一模一样的房子矗立在道路两旁到底是多么壮观。
  在水泥出现之前,因为各种条件的限制,京城中的民房大多是一层的,就算是一些沿街的铺面,最多也就是个二层,以及那些达官显贵家里,住院等等都是一层,只有一些用以观赏景致的阁楼才是做成二层三层的。
  然而现在,京城的百姓见到了三层楼!每一层都有一丈,三层足足三丈多高的三层楼!
  考虑到这时候水泥的防水性能并不是完美,以及北边每年都会下大雪,这一批三层小楼依旧是铺设的瓦片的屋顶,并且没有造成平顶——虽然平顶的利用率更高,也方便日后加盖个半层一层的。
  因为一楼是朝廷征用十年的,故而上至二三楼的楼梯并不朝着街面,而是在小楼背后。
  修路的时候也不是全面开花的,先紧着修的,自然是原本就已经铺设好了水泥路的那一片,故而武家幸运,是第一批入驻三层小楼的人家。
  推开小院门的时候,武家阿爷就挺满意的:虽然院子比以前小了点,但是好赖还能重点青菜白菜什么的。
  于是老头子又确认了一遍:“这院子,还是咱家的吧?”
  武平回答:“是。阿爷你放心,官府就要了一楼朝街的那部分,后头的院子是咱们的,若是以后前头人想要用,还得付咱们租子。”
  往前走几步,一层楼留出了一条道儿,建了楼梯,楼梯下头的空间也不浪费,刚好给一层隔开了一个厨房——这也是没办法的,因为现在还是烧柴的灶头,倒是不好把厨房安排到二楼三楼去了。不过这对普通百姓来说,也不是什么事儿。
  武家阿奶踏上水泥楼梯之后,啧啧称奇:“这楼梯一点也不晃,好走!好走!”那可不,从前的楼梯都是木板铺设的,时间久了踩上去,难免就吱呀吱呀地交换,而且木料子若是腐朽了,不几年就要翻修。现在这个水泥楼梯么……
  武家阿奶站在楼梯上跺了又跺脚,倒是把跟在她身后的武三吓了一跳:“阿娘,你蹦跶什么……”这一把年纪了都,可蹦出个好歹!
  武家阿奶理直气壮:“我就试试这楼梯晃不晃!”
  自然,是不会晃的!
  再往上走去,是四室两厅的布局,也是因为原先武家的屋子就算是比较大的,若是别的人家,也许会是三室或者两室的。
  总之,进门之后,看到布局和采光,武家人都还算比较满意——和原先比起来,加上三楼的四个房间,倒是比原来没拆之前的面积还要大了些呢。
  武家阿奶当即拍板:“二楼我和老头子一间、你们爹娘一间、猫儿大了,也自己住一间,剩下一间给你们姑住。有意见不?”
  众人皆是摇头。
  “好,那么三楼东头平儿住,西头安哥儿住。就这么定了。快去把租着的院子里的家什都搬来,趁着天还亮着呢。”
  “是。”
  作者有话要说:  红包已发


第273章 
  如果说沿街的水泥小三层的布局合理; 空间利用率高; 实际居住面积并未减少; 只是原本的院子变小了点儿,只是让大家觉得朝廷没亏待这批拆迁的人家,那么后续沿街铺面露出庐山真面目的时候; 附近的人突然觉得——自己住了大半辈子的这一片街坊,怎么突然就变样了呢?
  门厅广阔采光好,道路宽交通便利。
  这条街原本就是南北通的; 位置不错; 与好几条东西走向的街交错; 路口多; 人流车流多;现在大修了一遍,街面儿干净整洁,还特别宽敞;最重要的是,前几个月还没开始修路的时候; 就有商户去和户部打听租赁的事宜的——一楼沿街商铺归朝廷使用十年,可是人人都知道; 朝廷是不会与民争利做买卖的,定然是要租给商人; 口口相传,期待这条路快点修好的人可不只是附近典了地方暂住等着新家落成的百姓而已。
  九月份,在以四大皇商为首的大商人走了门路之后,得了准信:这一批一千多个铺面,朝廷确实是要租出去的; 而且户部对于此,还有不少的规划,譬如说要搞几个专业街,某一段路专门做同类商品的买卖,方便人采购……又说为了避免奸商囤铺子坐地起价,对租赁人审核也是很严格。
  可越是严苛,想要分一杯羹的商人就觉多!
  具体的事宜,宝玉也是听贾琏和薛蟠说的。
  这两人,一个是他的堂兄一个是他的表兄,但是在遇到什么不好决断的事情之时,都喜欢去找堂/表弟。
  一个多月前的时候,这对黄金搭档就对拆迁的事情有些拿捏不准,后来从宝玉这儿听到的口风叫此二人知道,宝玉是看好拆迁这件事的,遂两人眼见重建工作一点一点完成之后,便按捺不住了。
  不过他俩也清楚,这些商场上的事儿,于当官的人来说都是微末而已,要是自己俩巴巴地仗着姓氏去户部打点,才是落了下乘。贾琏想啊想,还真叫他想出一个好法子:朝廷不是要把同品类的商品规整到一处么?咱们建个商会不就得了?既严谨又体面!去竞标的时候更有竞争力。
  当然,商会牵头人,还是要薛蟠出面。
  就算如今荣国府大房是去了爵位,贾琏也不好大喇喇地直接参与商贾之事的。
  果然,有了商会的名头在,户部分出第一批二百间商铺租赁权的时候,薛蟠牵头弄的葡萄酒商会在此间夺得一席之地!
  宝玉听闻之后只是笑笑。他哪里不知道,这是钱尚书投桃报李呢,不然一个会长即会员的光杆司令葡萄酒商会,过家家似的,哪里有这么大的面子?
  不过这种人情,在官场上也是没办法的,人家愿意给面子,总不好拒了去。总归不是鱼肉百姓,只是因身份便利多得一些利罢了。
  宝玉听完之后只是隐晦地敲打了一下这二人,不要往不该伸手的地方伸手便是——当然,贾琏听懂了,薛蟠么……看着还是有些懵。
  十月初的时候,就连远在金陵的薛家人也来了京城。
  来人是薛蟠的堂弟薛蝌,现任薛家家主的嫡长子。这薛蝌此行有三个目的:一来是为了明年正月户部重新甄选皇商资格一事;二来则是妹妹宝琴来年春天要嫁给京城梅翰林梅家,他先打头来料理一下京城的宅子;三来则是修复一下同薛蟠这一房的关系。
  要说为何薛家家主本人不来?
  因为薛家主近年来身子骨越发不好,隐有油尽灯枯之相貌,要是勉力跋涉来京城,说不得就要交代在路上了,那可是耽搁生意又耽搁女儿,故而他派出长子出来,
  要说从前,薛蟠对堂叔一家没甚好感,总觉得自己父亲病逝之后,堂叔叔接任了家主之位,整个族中的人对自己家都变了一副面孔,要不是因为亲妈的娘家有力,恐怕当初还不能保下那一份家业。
  然后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