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28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28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见贾母与贾政目瞪口呆!盖是因为贾珠一张嘴,听在他们耳朵里的却是:“嗝……嗝……嗝嗝嗝……”
  这便成了!大孙子/大儿子还活蹦乱跳呢,果然神奇,手指头的伤口都不见了!
  于是贾母和贾政也一样画葫芦地来了一遍,最后上手的是宝玉,宝玉描完之后,慎言便无火*了。
  再然后,下午宝玉抛下人生观备受冲击的贾母、贾政、贾珠,带着家丁去回春堂了——武师傅还等着哩。那双份的粗壮人参与肥大灵芝都被贾母收好了,贾政是觉得拿回自个儿那儿去太招摇,反正老太太藏东西的手段,他相信得很;至于老太太会不会悄悄吃了双份的?傻!那绝对要补过头的!
  贾政领着同样失神的大儿子走了。身后还跟着欢天喜地能够日后独自(划重点:带家丁!)出门的嫡次子。
  接着就是宝玉去了回春堂,出完力气之后,被武师傅的娘亲夸做金童——还真是怪不好意思的。
  老黄瓜心想:凭着这相貌,这辈子要做多少年的阿奶杀手呀。
  …………………………
  是夜,宝玉谢过了云谷子。
  云谷子摆摆手:“你那通灵宝玉原是一块补天石,我拿回去之后琢磨过了,他已然半开灵智,倒胜过仙器,是个神器了。如此说来,倒是你吃了亏。那萝卜参也没甚稀奇的,再与你二十张慎言、二十个参、二十个灵芝,就当是添头了。我也不是占便宜欠因果的人,你可以再提个相当的要求。”
  “您还收徒么?”宝玉斟酌之后问。


第29章 
  云谷子楞了一愣,掐指一算,直说自己与宝玉并没有师徒缘分,然后教给宝一个口诀,乃是修真的入门。可是宝玉怎么样也不能感受到所谓的天地之气,想来这个世界并不适合修炼吧?于是他先放下这回事。倒是云谷子说了,虽然两人没有师徒缘分,但是作为忘年交也是很好的,以后交易,不拘宝玉拿什么来了,人间的美味珍馐也好、小说话本子也好,都可以与自己交易些药丸子。顺便给宝玉一份清单,上书他们那界常用的丹药——果然那大还丹也是殊为难得的,可见云谷子从交易之初就觉得通灵宝玉稀罕,只是没想到还有了神智这么稀罕!
  云谷子觉得自己赚了。
  宝玉则觉得自己也赚了,盖是因为两人各取所需。
  因为云谷子前辈的慷慨大方,宝玉用起丹药来也不必缩手缩脚了——终于,丹药从不可再生变成了货源稳固,实在是可喜可贺。
  正因如此,手头宽裕起来的宝玉出于对大哥哥毫不犹豫就相信自己的感谢,悄悄给贾珠的茶水里放了一颗醒脑丸,去年云谷子前辈只给予他12粒,宝玉他自己吃了一颗,效用确实是非常好,想必大哥哥服用之后于读书更是有益。
  宝玉觉得,在这么下去,自己倒是要成了下药的小能手了,做好人好事也要偷偷摸摸来往人家的茶水里下药——总感觉有哪里不对劲的。
  …………………………
  话说回来,回春堂内。
  因宝玉看出武师傅的爹娘绝对不会无故来京里的,恐怕还是有事儿来寻武师傅,所以与两位老人家打了个招呼便避开了,给他们一家三口留了足够的空间。
  且不说武家两位老人家最后听从儿子的,终于安心收下天降横财,决定拿着银票去找牙行置田地的事儿,先说为了给武家人留空间的宝玉。
  宝玉出了门,只听见外头乱哄哄的。
  “去看看,怎么回事?”京城人人都知道,回春堂是醇亲王开的,不至于有不长眼破皮无赖的来闹事。
  不一会儿,家丁五回来了:“说是有户人家的老太爷,在前头得意居吃饭,被鱼刺卡了喉咙,身边的小厮来请大夫,方才跟去的李大夫现在又回来了,说恐怕要沈大夫去瞧一瞧。”
  外头,沈千针刚洗了手,叫茯苓为银针仔细熏一下,听闻李大夫的话,便兴趣缺缺地说:“没甚么难度,不愿意走这一趟。茯苓,你去好了。”
  便是这一句话,叫那老太爷身边伺候的小厮跳起来了:“这也太欺负人,大夫不出诊就算了,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儿去,要是我们家老太爷有个好歹,便是王爷也会治你们的罪。”
  得,看来这也是有背景的人物!
  李大夫冷汗涔涔:不是我不想治,而是那老人家鹤发鸡皮、年纪一大把的样子,那鱼刺挺大、扎得又深,喝醋也不行,塞米饭也不行……这可不是没办法了么,加上之前沈千针来回春堂之后,夸下海口说非疑难杂症不治,李大夫便想说叫沈千针去替老人看一看,没想到他也实在是太傲气了些。
  僵持间,只见那得意居的老板怕出事,叫伙计与那老太爷的小厮一起,用门板子把老人家直接抬来了回春堂,美其名曰不耽误治疗。
  嘴里说不出话,心里头很清楚的老爷子很明白这酒楼是怕自己死在那里哩——啧,活了这么久哪里不回本了,便是被鱼刺卡死了,咱也看得开。
  家丁五啧啧称奇:“那几个小厮的表情快和死了爹娘差不多了,就那满头银发的老爷子还笑眯眯地,也真是好心宽。”
  回春堂的大管事出来一看:好么!活祖宗!原来是他!这要是没治好了,真是王爷也保不住……
  于是这大管事悄声给沈千针说了:“这是……先前的大内总管,如今出宫荣养着,可不能轻忽怠慢了。”被隐匿的两字,即便是不说,沈千针也知道了。
  这就是他最烦坐馆的原因了,哪儿哪儿都有一群人告诉你“这个人你得罪不起”、“那个人要是没治好了,后果很严重”……烦人!
  “你是大夫还是我是大夫?我说了,茯苓去就可以了。没必要我出手。”
  茯苓小童碰到这样一个师父也是心累,忙不迭解释:“这位老翁鱼刺卡住了,既然李大夫说饮醋无用,师父的意思便是叫我去把那鱼刺□□。这活儿,还真得我来做,因为我手小哩。”
  大管事本来被噎了一口气,心道:还好你沈千针有个会说话的徒弟,不然任凭你这样性子,再好的医术,回头都要被人套麻袋、敲闷棍!
  “□□?”最先赶来请大夫的小厮还是有些拿捏不定,“这位小哥年纪如此……大夫可是有完全的把握?”小厮也被身边人科普了,这个傲气的鼻子朝天的美貌大夫是赫赫有名的江南神医。
  茯苓道:“不敢说完全,七八分的把握是有的。”
  几位小厮苦着脸,最后还是那老翁挥挥手示意开始吧,别废话了,卡着也是怪难受的。
  眼见那茯苓小哥吩咐下去,要找一双筷子……
  “你这小子,皱眉做什么?可是有什么不满?”沈千针本来看贾府的人就不顺眼,眼见出来瞧热闹的宝玉表情似乎不很赞同,便开口。
  “沈大夫多虑了,我并没有什么意见。”
  “虚伪!哼……”
  【这便是又中枪了?】宝玉无奈,沈大夫的脾气也太糟糕了些,只好说:“我只是觉得筷子伸进去,恐怕刺激了咽喉,不利于取刺。”
  沈千针看了宝玉一眼:“去找光滑点的筷子,越细越好。”
  眼见沈千针要的细筷子被人送来了——还是象牙的呢,约莫是因为这个比较圆润而木筷竹筷太毛糙了
  茯苓又准备将之用药烛熏一下,倒是很有消毒的观念。
  不过宝玉琢磨,这烟熏火燎的筷子进喉咙,恐怕滋味更加不好受。这病患鹤发鸡皮老人斑的模样,看着得有八/九十岁了,咽喉本就禁不住刺激……
  那茯苓小手灵巧,叫老翁的小厮托好老翁的头部,照着迎光的方向,先用筷子抵住老翁的舌根,观察好鱼刺的位置,这才准备动手。
  可惜的是,那细细的象牙筷子方伸进去,老翁就干呕不止,两个小厮完全按压不住一个瞧着随时好咽气的老头。
  回春堂大管事弱弱地补充了一句:“四喜老总管从前是个好手,御前护驾好几次……”
  眼见沈千针的眼神又瞄过来了,宝玉只觉得自己长了力气就要一直压人?太可怕了……这老人家看着一把骨头,万一被自己捏碎就不好了吧……
  茯苓想要再试一次,然后,就只听见格拉一下。
  那象牙筷子被老翁咬、断、了。
  友情赞助象牙筷子的得意居掌柜来不及心疼,反而更是担心这尊大佛今日要是真的出了事,自己怕事要完蛋。
  在沈千针开口之前,宝玉出了个主意:“麻沸散?”
  这下子,那躺着的老翁倒是不愿意了,拼着喉咙痛也要说话:“我才不要睡得和猪猡一样让你们动手动脚,来烈酒一壶,我就能忍过去了……”
  好么……也是个脾气不小的。
  “爷爷哎,您可不能喝酒了,不然小的们不好交代。”老翁身边的小厮今儿一直处于崩溃状态。
  “既然老翁不耐烟火气,那茯苓可用烈酒冲洗筷子。”宝玉觉得自己既然现在不能改进工具,那么将烈酒可消毒发法子传播出去也是好的。
  茯苓看了与自己差不多大年纪的小公子一眼,并不回答,而是抬眼看师父,询问沈千针的意见。
  沈千针说:“唔,酒陈而弥香,不见腐坏,倒是真有驱散邪物之效……行吧,茯苓,用烧刀子冲洗;你,去扶着他。”
  被点了名的宝玉心想:好么,结果还是要我出力气的。这本没什么,但是看家丁五六七八一脸自己受委屈的表情,咳咳……忽然又觉得这样子确实不太得体了呢。
  沈千针眼见宝玉的家丁满脸不赞同,冷哼一声:“在医者眼里,无贵贱、无贫富,你们觉得自家少爷金贵,在我眼里与街边乞丐并无不同……”
  贾宝玉拱手:“既然沈大夫仁心仁术,视众生平等,那缘何直言不医金陵贾、王、史、薛四家人?可见神医也是因人而异的。”
  “小子无礼!”
  “长者偏见!”
  宝玉不与沈千针斗嘴,他原就决定帮忙还是要去帮的,只是不喜欢沈千针得了便宜还卖乖,动不动就刺自己姓贾几句。于是也不啰嗦了,挽起袖子就上了门板,一手怀抱老翁的脑袋,另一手压住对方的胸膛:“开始吧?”
  茯苓愣愣神,拿起得意居送来的第二双象牙筷子,以烈酒浇之,这回乳白筷子伸进老翁嘴里,对方还砸吧砸吧嘴巴,可见真是和喜好杯中物的性子。
  等到异物入喉,老翁身子紧绷乃是不可避免,幸好宝玉力气大,按压得结结实实的。不过这垂垂老矣的人却有这么一把子力气,比之武师傅也是不逊色多少了,一把年纪真是难得,看来回春堂的大管事说的没错,对方还真是个练家子的。
  这回倒是按住了,也顺利伸进去了,可是光线不够好。瞧不真切。
  这可如何是好?伺候老者的小厮们恨不得围成一圈点蜡烛照明——可是都不顶用啊。
  有一路过的少年热心建议——用铜镜集光成束,可照亮。
  宝玉心道:这不是就类似无影灯么?这小伙挺聪明哈。再一看,也是熟人,正是那曹家二房嫡出的曹焕,十六皇子的伴读。
  于是众人又依言找来许多面铜镜,站在不同的位置一一调整光线,等到能够让茯苓看清楚老人喉头的情况。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茯苓再次把象牙筷子伸进去……
  分神间,茯苓就把那作孽的鱼刺夹出来了,我的好家伙,足有一寸长!
  众人都送了一口气,以老翁的小厮、得意居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