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239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239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顶风冒雪、走走停停,禁卫军一行人愣是一个都没有冻伤,虽然辅兵的体质要弱一些,但是在每天不限量供应的姜汤温暖之下,所有人的风寒之症,也就在鼻塞流涕这一步打住了。
  甚至到了后来,瓦剌一行人中也有人过来蹭姜汤喝呢……
  脱欢一开始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是生气,但是后来他也不幸中招,某天起身发现鼻子塞住了,他本是想要硬抗一下的,再说他的行李里也有巫医配好的草药,随行人员中也跟着巫医的徒弟——可是,三天之后脱欢开始发烧……他的仆从厚着脸皮去大明人那里讨了姜汤和药,于是就没有后来啦,瓦剌人去讨要姜汤的就更频繁了。
  …………………………
  大明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沿袭前朝,只是略有改变,每一个省的最高长官不再是军政一把抓的节度使,而是只负责民政,不管司法和军事的巡抚,另设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分管当地司法和军事。
  三权分立,避免巡抚的权利过大,重蹈前朝末年的覆辙——毕竟先皇就是这么上位的,自然不会再允许有节度使这种能够拥兵自重的存在。
  甘肃省的巡抚文进,太初二十一年的进士,先时任翰林院检讨,后外放为官,历经十余年努力,终成一方大员,另外,他也是大理寺卿文远的弟弟,而大理寺卿的嫡女,则是现任北静王妃。
  当年拜牙封将一事后,西北人心浮躁、多有不稳,据说正是因为此人为人保守稳重,才被先皇钦点为甘肃省巡抚的。
  保守稳重这个词,颇有深意。
  对于一个黄沙漫天、胡汉混居、民风彪悍的地方来说,一个保守并且稳重的长官,真是一件好事情么?
  至少,从庆阳府一路西进,林如海和宝玉就对当地的民生不太乐观——胡人的地位太高了,便是在庆阳府过年的时候,作陪的当地官绅,六成不是汉人,是当地聚居胡人中的所谓智者或者当家人。可以看得出,成知府也很无奈,故而才有他隐晦的暗示,想来成知府在此地多年,也深觉不妙。
  宝玉并不是大汉族主义者,但是……这样的情况,对大明来说,确实是不妥当的。这世界,不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后世;再说了,即便是后世,对于少数民族问题也有很多的河蟹不可说。
  这里的胡人是真正的非我族类。
  距今久远的延绵千年之久与胡人、番人就时断时续的战争且不说,就说本朝,哈密卫的拜牙一家俨然就是当地的土皇帝,听闻那儿汉人生活艰难困苦;如今大明想要收回对哈密卫的掌控权,却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这就是前车之鉴。
  翁婿两个虽然没有再详谈,但是都分明看懂了对方的意思。
  …………………………
  “古戍依重险,高楼接五凉。山根盘驿道,河水侵城墙。”
  快要出正月的时候,一行人终于到了兰州,这个北可达敦煌、南可抵甘南、西可至西宁、东可入银川,位于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值得一提的是,从兰州城贯穿而过的黄河居然没有冰冻,当然,有‘宝玉大讲堂’前几天就说了黄河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所以绝大部分的禁卫军见此都并不奇怪。
  时至正午,甘肃巡抚文进已经在城外候着了。
  林如海作为使团之首,其实叫人更看重一层的,是他还未卸任的扬州巡盐御史兼江苏府台的职位,若不然,文进也不会亲迎。
  至于传说中那个少年英雄贾瑛,文进却有几分不以为然:【不过一未及弱冠的少年尔,想来,也是走了狗屎运与陛下少时有交情吧……】
  至于宝玉曾经的武状元是先皇钦点的这件事,却是被文进自动忽略了。
  虽然文进心有别的看法,也不会表露出来,对着一行人皆是客气有礼的,甚至于,在安排院子的时候,还是给贾瑛安排了仅次于林如海的好房间。
  当夜自然又双叒叕是洗尘宴,每路过一个城镇都必不可少的洗尘宴。
  就算文进此人在外人眼里如何保守行事,也不会犯下大错,譬如说洗尘宴自然是没有脱欢的份的——瓦剌大王子在驿站愤愤地吃着菜色也不算很差的席面。
  林如海一行人出使的主要目的早已全国皆知了,哈密卫虽然距离兰州也有千里之遥,但是比起京城、江南,兰州的人在榷场增开之后,显然是更具有地理位置的优势。商人一定是做买卖的,可是做买卖的又不仅仅是商人,还有权贵的门人和下人,不然他们怎么维持自身的体面呢?
  故而今日洗尘宴,林如海等人受到了预料之中的热情接待,比前几府更甚。
  由许进给林如海、冒炎章、宝玉、侯俊即等引荐了一些当地颇有名望家族的当家人。
  开席之前,文进又说了一番诸如感恩皇恩的话,然后邀众人举杯。
  宝玉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晚上他还得去禁卫扎营的地方巡视呢,但是作为品级和林如海一样都是二品大员(虽然武将情理上比文官要低一点)、又是天子近臣、还是本次使团安保负责的第一人,即便是侯俊即出来想要替宝玉挡酒,都不能叫人满意。
  这些当地人,很有一种“不同我喝酒就是不给我面子”的无赖意思,也未尝不是欺负贾瑛年轻,至少对着林如海,他们就不会如此几近强迫地劝酒。
  宝玉在心里叹了一口气:【这么这世上就有这么多人喜欢作死呢?或者说是因为兰州距离京城实在是太远了,我千杯不醉的名头还没有传过来吗?】
  宝玉抬手安抚了快要忍不住暴脾气和当地人扛起来的侯俊即,然后借着袖子一掩、饮尽一杯酒的姿势把解酒药吞下去:“侯参将,还要劳烦你今夜去扎营地转一转,至于此……诸位,那某便却之不恭了。”
  当地权贵见那贾瑛已然是给自己等人面子了,便不勉强侯俊即一同饮酒,转而专攻贾瑛。
  这个带着酒壶和杯子来,一口一口久仰大名。
  那个拎着大碗说神交已久。
  还有一些见宝玉喝酒痛快的,干脆抱着酒坛子来。
  宝玉来者不拒、架势十足,倒是吸引了大部分火力,间接解救了翻白眼的冒炎章。
  侯俊即回过神来:【是呵,我咋忘了咱总兵大人的凶残名号,这一群乡巴佬,好死不死来总兵大人这里逞能,都走着瞧吧!】在京城前纨绔眼里,京城之外的都是乡巴佬!
  起初兰州当地这些权贵还矜持着点的,待酒过三巡,便开始闹腾起来,更有喝红了眼的架势,就连本打算以酒惑之,以利诱之,以美人慰之的策略都没来得及实施——卡在了第一关上,叫下头跳着胡旋舞的胡姬们很无奈:【说好的,投怀送抱呢,才靠近就被酒坛子撞开了!】
  林如海作为混迹官场快三十年的人了,这一点挡酒的本事还是有的,不过因为兰州这边天寒,酒水相对江南的要更烈一些,所以,即便林如海有意控制着,也有些微醺了。
  至于冒炎章,要不是他翻着白眼被侍女带着去更衣了一回,恐怕都要直接吐在餐桌上。
  最后,贾瑛凭借一人之力,放倒洗尘宴上三四十人,文进也在内,那群胡姬自觉找到了几乎,想要靠近依偎到京城来客的怀里,却被瞧着就最俊俏的那个小郎君看了一眼,看得背上冒冷汗,然后站在原地不敢放肆。
  待到次日天明,昨夜打着主意想要灌醉使团的人宿醉之后醒来,纷纷懊恼地敲脑袋。
  文进硬是强撑着走路还有些虚浮的步子,赶去驿站想要拦住林如海等人。他到的时候,林等人已经收拾好行李(这么两个多月的时间,足以让林、冒等人身边伺候的人练就出一身飞速收拾东西的本领)在驿站楼下喝粥吃早饭了。
  “林大人……”
  “文大人……”
  “贾大人……”
  ……
  寒暄之后,文进焦急地说:“林大人何故这么匆匆忙忙就要走呢?可是在下招待不周?”
  “文大人多虑了,我等毕竟身负皇命,不敢轻忽,想要早日到达瓦剌,也好办实了榷场之事。”


第212章 
  话分两头; 今年京城的正月; 也是够热闹的。
  正月初一,即寿昌元年,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年号的更换意味着新帝前头的那个新字终于要摘掉了,现在; 人们谈论起十六的时候; 说的都是陛下、今上、万岁; 先皇太初帝在人们嘴里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少。
  这一天、这一天,才算是寿昌地在史书上完完整整留下年号的第一天; 根据传统,新政权执政; 新皇帝登基; 为了普天同庆; 沾染喜气,要么出台大赦、要么大庆等政策。正所谓是新年新气象,总得表示一些恩惠,笼络一些人。
  去年秋天增开了文科秋闱; 今年二月则是春闱,这当然算是福利之一。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十六压根就不纠结,在大赦和大庆之间选择了大庆。
  【赦什么赦!辛辛苦苦抓了犯人; 可不是用来赦免的!】十六如是想着。
  正巧了,这样的想法和蔡阁老从前先帝在位期间憋在心底的念头是一毛一样!
  又有六位尚书中大部分的都赞同,朝中难得和谐地达成一致:【大庆!那就上元节大庆吧!】【趁着番邦人还没走; 叫他们开开眼,看看咱们大明泱泱气度!】
  固然出发点不同,也算是殊途同归。
  …………………………
  户部尚书钱大人被贾总兵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发现年前一场普通的番人比武都能够盈利几万两,更何况是一年一度不宵禁的上元节?!既然要大庆,如此重大的活动,不想着创收,简直不可忍!
  于是,钱尚书随后就上了奏折,在‘大庆’一事上表现出了万分热情。奏折充分表明钱尚书不辜负其姓氏,想要为国库开源的意图。
  十六虽然因为先前番人得寸进尺提要求的时候,觉得钱尚书此人目光短浅,但是也不至于就因为这事把他给否了,冷静下来之后,十六还觉得:【也是,不是每个人都如我和宝玉一般,真正能够曾经主政一地,见识到倭寇的凶残,进而认识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且记下这一笔,将钱尚书以观后效吧。】
  忙得似陀螺的钱尚书全然不知龙椅上头的那一位曾经对他有不满过——不轻易被下头人察觉喜怒,这大约也算是十六的进步了。
  说起来,钱尚书是很会活学活用的人,奏折中,赞助、广告等词汇,信手拈来。附图一份,愣是把京城几条主干道的好位置,都规划出来做标,价高者得;这大大小小的位置共有五百多处,出于保守考虑,钱尚书建议那广而告之费根据地理位置的优劣,从几十两到几百两不等,当然,最靠近皇宫四角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条大街的街的位置,则标上了千两的高价。若是此番顺利,能够将广而告之的灯位全部拍出去,钱尚书预计,这一次上元节,给国库弄二十万两不是问题!
  十六收到奏折之后,还是对钱尚书有几分赞叹的,计划周详务实,就是新意不太够。
  年轻的帝王想起在江苏的时候,那时候因为藩王三年才能入京一次,头一年,宝玉见自己心情低落,回京过年之前还给自己留了颇有趣的东西,叫恐明灯!
  反正十六对于名字这种东西不太讲究,只记得那种可以升上天的灯叫恐明灯。
  便是他提了一嘴,叫工部的阴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