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213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213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侯俊即,为了早日摘掉参将前头的那个代字,也必须得好好表现自己,再不敢弄小心眼,该操练的时候就操练、该旬考的时候就旬考、手下哪个禁卫敢偷懒,敢翘课?拎出去就是一顿胖揍!
  禁卫军中风气为之一肃。
  越来越多的禁卫发现,原来通读兵法,再经夫子们讲解之后,更能理解总兵大人叫大家操练时候坚持鼓声、哨声、旗语、手势等等带来的好处,旬考能够考出上上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总兵大人的课,从一开始的室内,改成了室外,还有不少人偷偷躲在旁边听,也不会被驱赶。
  但是每每听完之后,下一轮的旬考竞争就更激烈了,大家都想考个好成绩,甚至程峰原先身边围着的小纨绔、小跟班都散了——谁叫他们队正如今已经完全变成朱犇的‘跟班’了呢?大家还是散了,好好看书写字吧。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


第182章 
  整个禁卫军呈现出一种从被动到主动的打鸡血状态; 那些一开始因为穆参将被革职永不能起复而觉得有些心寒的老将领; 终于在一个月之后,不得不承认,论起带兵、论起军心,总兵大人都是稳稳胜过了穆参将; 虽然他定下的规矩严苛; 但是他是带头遵守的人; 仅这一点,就叫许多将领自愧弗如了。
  这一批顽固派的服软; 就使得整个禁卫军中和谐起来,政令通达; 权责有序。
  待到九月底; 陈淳手底下的禁卫还问他呢:“队正; 听说下个月十八号,是总兵大人大喜的日子呢,咱们是不是凑一凑那什么,表表心意什么的?”
  心意; 自然是该有的,别的不提,就凭总兵大人请来的夫子和他自己开课传授知识的举动,就叫原本的东宫禁卫军中不少出身一般譬如陈淳这样的人受益匪浅了。
  可是按照陈淳对总兵大人的了解; 要是大家真的凑了钱买了什么贵重的贺礼,他反而不会怎么高兴:“行,这事儿; 咱们琢磨琢磨。”
  无独有偶,程峰也拉着朱犇悄悄说这事儿呢:“你说,我给总兵大人送一份我旬考上上等的卷子怎么样?”
  朱犇木着脸说:“我想,你们家老爷应该很喜欢你送的这份礼吧?”
  “没错,还给我涨了月钱!”程峰兴奋地手舞足蹈,而后才慢慢停下来,眨巴了两下眼睛:“你的意思是说,我……议的不太合适?”
  朱犇回以一双死鱼眼:【你高兴就好,呵呵。】
  另一厢,侯俊即的心腹亲卫抱着一个木匣子回来复命,另一亲卫探头探脑呢,被抱着匣子的人躲过去了:“走开走开,添什么乱!”
  【这一匣子的避火图要是被这个大嘴巴瞧见了,回头一嚷嚷,那我可是连媳妇儿都要说不上了。不过咱们爷连儿子都有了好几个了,怎么还要找这种书呢?】
  许是心腹亲卫面上带出来一点疑惑,侯俊即哈哈一笑,开了匣子随手翻了几本做工精良、画风细腻的避火图,心道:【总算有爷我比总兵大人强的方面了!谁叫人家……还是个雏儿呢!哈哈哈哈哈!】
  …………………………
  没错,随着光阴飞逝、日月轮换,咱们的贾瑛、宝玉宝二爷、正二品总兵大人,十月十八号,就要成亲啦!
  且不说他管着的那些禁卫军中的将领和普通禁卫如何费着心思想要趁这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给总兵大人名正言顺地送礼,就连万人之上的那一位,都不甘寂寞:【这可是我好兄弟宝玉一辈子的大喜事!】
  遂九月里,江苏府台兼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请休假的折子一上京,就痛快地被批复了:皇恩浩荡,特准了林如海提早入京叙职。
  女儿出嫁,爹爹放假,也算是一大奇事了。
  但是蔡阁老和卫阁老都知道,先皇对林如海的看重——不然也不会把扬州(扬州范围相当于现在的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东南地区 。)盐务交给他,更是隐约知道一点当初私盐案中,林如海出力不小等等事体。先皇心腹、又是今上心腹的准岳父,林如海在政权更迭的时候暂时算是平安过渡,蔡阁老和卫阁老与林如海神交已久了。
  再加上林如海为官多年,并不与人交恶,甚至就连人见人嫌的铁嘴御史李晏都没对此事发表什么逼叨逼;
  最后,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圣旨上说了,是提前叙职,说明这林如海的位置,恐怕要动一动——呆了十多年了,也是得动一动。那么江苏这富得流油的地儿、又是陛下先前的封地,到底轮到谁去呢?朝中势力更加关心这一点,甚至想着林如海早早进京也好:进京了,也就不必再回江苏了嘛!
  …………………………
  早在今年五月,给荣国府的老太君送端午节礼的时候,林如海就把身边的管事派去京城了,当然,一起入京的,还有他在江苏替黛玉置办的嫁妆、原先贾敏病中替女儿置办的嫁妆等等,零零总总又是箱子、又是家具的,足足装了两艘船——这还不算完,后来陆续每个月,林如海都托薛家商船带东西入京,截止九月底,就连薛家管船的大管事都咋舌:【怕是大约有五六船的东西了吧!林大人可真是疼爱女儿呀!】
  而那先入京的林家管事也是能干的,到了京城之后,先给贾母送了节礼,又把黛玉的嫁妆单子呈上,很快就开始着手打扫京城林府的宅子,毕竟那儿常年不住人,砖砖瓦瓦还是得修缮、花花草草还是得修剪、池子里的水生植物也要捞一捞清理干清。
  等到十月初,林如海启程的时候,黛玉已经回林府住了好些日子了。
  贾母自然是舍不得的,三天两头吩咐婆子送鲜果子去给黛玉,或者晚期吃饭的时候莫名就开始叹气,但在王熙凤安慰她:“老祖宗莫言记挂了,再大半个月之后,林妹妹可就再也不走啦。”
  听完之后,瞬间想通的老祖宗又恢复了好胃口,想着能趁玉儿不在自己院子里住着的时候多吃点甜食!才吩咐下去,却看见鸳鸯不赞同的眼神:“老太太再这样,我得去和宝二爷说了。”
  贾母:【糟糕,忘记了还有这个管家公,玉儿会盯着我叫我忌口,都是宝玉吩咐的!】
  这么一想,又觉得宝玉和玉儿果然从小时候起就有夫唱妇随的苗头了吧?
  贾母把这个念头搁在心头偷偷地想了想,又偷偷笑了:【再过半个月就好,我的宝玉和我的玉儿就成亲啦!】
  至于准新郎宝玉,自然也是忐忑的,虽然他三辈子加起来,年纪已经……咳咳,超过五六十了,但是这也是头一次要娶老婆。
  贾琏和薛蟠先前还试图带着宝玉去开开荤,然后宝玉一挑眉毛,贾琏就不敢开口了。
  薛蟠:“宝宝宝玉……吃不吃十三香油爆虾?”
  【妈,表弟笑的好可怕!】薛蟠心中如是想着。
  作者有话要说:  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作为兼职写手,有太多不确定因素干扰我了,就比如
  白天遇到一个老外,摸我的腿,我真是!!!!!!!
  二更。
  十一点多。
  其实按照我的强迫症我真不想发少于两千字的,写了个屁啊,但是怕不发你们白白等了好几个小时。
  先凑合看啊,等我回血……
  另外,我刚改了排版,预览是没问题的,你们再看看吧——来自2017。6。9晚上八点半


第183章 
  到最后; 贾琏和薛蟠也没能在宝玉面前充一回“过来人”; 领略一下做哥哥的优越感,因为宝玉似笑非笑地挑眉就让两人腿肚子打颤,不知道怎么地,原本显摆、调笑的话; 就说不出口啦。
  薛蟠抱着一大盘子的十三香油爆虾和贾琏一块儿从宝玉院子小跑出来; 直到出了院子大门; 确定宝玉是看不见、也听不见之后,才拿另一只空着的手擦了擦汗:“琏二表哥; 你说,宝玉不会也有什么难言之吧?”【院子里伺候的丫鬟居然全部都是处子!想当初小爷我咳咳的时候; 可是一个平头正脸的都没放过哎……】
  这个也字用得挺好; 不过贾琏才不敢接话呢。
  …………………………
  自二房太太静养之后; 荣国府以老祖宗为核心指导,以李纨、王熙凤为传达执行,满府下人为有生劳动力,上下一心、团结协作; 使荣国府慢慢焕发出了多年未再现的生机,宝玉每一天回家,都会发现或者是院子、或者是屋子,哪里有了些许的小变化; 但无一不是变得更加明亮舒心了。
  钱嬷嬷和一二月带着小丫鬟们也是忙得旋转跳跃不停歇,盖是因为宝二爷成家之后就要、就要搬到后院去住了,日后前头这个院子就成为书房和待客的地方。新院子位于荣国府的东北角; 原先薛家人客居的院子也被打通了——是去年二老爷亲自画的图纸、选的建材、找的工匠;院子内里则今年春天就在二太太手上就规整完毕了,一直在通风透气,经过一个夏天、秋天,潮湿之气也已经散得差不多了。现如今,宝二爷大部分的衣裳和书籍等等,也要搬过去。这是精细活儿,钱嬷嬷可不放心小丫鬟们粗手笨脚地干,特意叫一月盯紧了。
  好像,整个府里,宝玉这正主儿,才是那个最闲的人。
  十月十五,距离宝玉黛玉的婚礼倒计时三天,林如海抵京。
  林家几代单传,本就人丁单薄,故而林如海所搭的官船到了京郊码头的时候,守在码头的是贾琏——没办法,准女婿倒是想来呢,但是毕竟身负公职,整个荣国府,也只有贾琏是半个闲人了。
  当然,还有黛玉早早派出去的林家管事。
  因皇恩浩荡,陛下早有口谕,林如海进京之后先回府休整后再进宫奏对,故而一行人先直奔林府。
  待到傍晚,宝玉当值回来,无论是准翁婿(林如海和宝玉)、还是丈母娘和女婿(贾母和林如海)之间如何往来拜见,此不赘述。
  待到月上中天。
  筵席便也散了,宝玉领命送林如海回府。
  因两人都吃了酒,十月中旬夜里已带了寒意,准翁婿便是乘坐马车。
  讲真,宝玉面对林如海的时候完全没有面对老丈人的紧张感等等,而这一点未加以遮掩,饰以演技,想必聪明如林如海,也看出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实在是太累了,去刮痧完,特别困。
  抱歉字数很少。
  本章留言的全部发红包。
  红包派送时间2017。6。9晚上23:30到2017。6。10中午十二点。
  以及,明天成亲,下一定写完。
  我应该不是那种经常里flag的人把。哈哈哈哈


第184章 
  马车的俩轱辘轧在青石板的大街上; 间或有一些被磨损得厉害的路段; 尽管荣国府的马车在避震方面已经做得够好了,车厢里铺着厚厚的垫子,但是卡在车厢里头小桌上的茶水,在马车路过不平整的路面之时; 仍旧是不可避免地晃荡了几下。
  就如同车内迷之动荡的气氛一般。
  一别经年; 林如海在打量宝玉; 宝玉又未尝不在观察林如海呢。
  两人如同武侠小说中即将过招的绝世高手,只凭着气场便展开了较量; 敌不动、我不动。
  当然,一个有内力的真武林高手和一个无内力的真官场高手最终并不打算靠眼神沟通了全部; 在行了一小段路之后; 开口的; 是年长的那位:“从前,玉儿她娘偶有表露起想要和娘家亲上加亲的意思,我都是含糊过去的。我的玉儿……”岂是一般庸碌之徒能够配得上的?
  宝玉静静听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