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188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188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将密信一点一点撕碎,终于是慢慢冷静下来:不对,这事儿,不止这么简单!
  十六毕竟是半路出家做了太子的,不如朝臣们老奸巨猾,他想到前些天,和宝玉一番开诚布公的交谈之后,两个人都轻松而坦然多了,又恢复了在江苏时候做事的默契。
  那时候,十六就把传信进宫的方式告诉了宝玉,目测从那日起,御膳房就该惊讶于陛下对于驴打滚这道点心的喜爱了——而初一,默默擦泪:【万岁爷,奴才虽然喜欢甜食,可是也耐不住三天两头一碟子驴打滚啊!】
  今次,十六收到宝玉来信,就在心底涌起了遗憾之情——虽然我觉得我的好兄弟是最棒的,可是为了不让你成为众矢之的,我还不能给你升官哦!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提升自己吧!便是这么想着,十六提笔就刷刷地画出了朝堂上如今三派人的简图,中立观望之人最多。
  晚上,宝玉就接到了十六发回来的密信。话说回来,如今他俩做笔友如此不亦乐乎,还是因为宝玉主动要求安插个暗卫进荣国府来,方便自己和十六商量一些事体——这也是宝玉留一手的打算,虽然现在十六对自己全然信任,可是三年五年十年之后的情况,谁说得准呢?
  有时间,不是宝玉太无情、太现实,而是他心理年龄摆在那里,和纯天然的十八岁少年毕竟不同,感动过后,理智还是很快就回来的。
  二十五六岁的十六,在宝玉眼里也就是晚辈,还是从小看大的晚辈,宝玉不希望以后两人之间的关系恶化,将先前那番掏心掏肺的交谈变成笑话。
  更深露浓,宝玉撕碎密信,日常打坐调息、检查子蛊。
  …………………………
  次日朝会,诸事皆了之后,十六开口了:“朕昨日听了一个笑话。”
  【这是正事说完了,陛下打算让大家轻松一下么?】百官心声如上,于是打定主意,不管陛下待会儿说的笑话好不好笑,都得捧场。
  只听闻金銮殿上的十六开口:“朕听说,贾瑛要兼任兵部尚书了。诸爱卿以为如何?”
  【……如何?不能够啊,这才刚刚浇了油,怎么陛下就知道了?】有部分人倒是隐约知道陛下自有消息渠道,另一部分蹦跶得最欢的小喽啰倒是还没有到知道暗卫的层面。
  两位阁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陛下说这个话是什么意思。
  阁老都没开口,其余人等也打算暂时围观。
  瞬间冷场的场面叫石昆心里一阵发紧。
  打破僵局的,是还在等人上任办交接的郭尚书,也是新出炉的承恩公。应该说,此时此刻,最无欲则刚的人就是他了:“陛下,臣有话说。”
  “郭尚书请讲。”


第152章 
  郭尚书的意见更加简单明了; 既然兵部尚书的候选人一事弄得这么满城风雨、纷纷扰扰; 与其拖下去传出更为荒诞可笑的传言,使得人心不稳,不如当朝叫人举荐,再由吏部筛选之后给陛下和阁老定夺。
  吏户礼兵刑工; 六部本是同等地位的; 六部尚书也皆是正二品; 但是既然排名有先后,职权的大小自然也就有不同。
  这; 便是从先皇登基后十几年左右开始,扬文抑武、打压武将的举措有关了; 毕竟弓马安天下; 而文人治天下。
  兵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 而兵部尚书则是由吏部掌管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虽然任免条例中说,不限文官武将出任并兵部尚书,但是只要有人细心观察; 便可发现,这四十多年来,除却前十年,后头的时间里; 大多时候兵部还是由文官领尚书衔。
  你想啊,武官的管辖部门头头居然是文官!
  或者说,即便是个武将; 但是他平日考核居然是由吏部记录的……明明就是同级,可是吏部天然的职权叫它成为当之无愧的六部之首!
  当然,此处暂不发散六部地位的不同。
  郭尚书提出这决定之后,十六眼睛扫过下头一圈,然后问诸位有没有异议。
  自然是……没有的,两位阁老没意见,其余五位尚书也没意见。
  郭尚书的提议才是选拔官员的合理途径,因为皇帝和谁关系好,谁就能位高权重、升职加薪——那是亡国之兆;也不是谁在民间更有声望,谁就能手握权柄、统帅三军——又不是科举之前的察举制。
  十六点头:“既然如此,今日诸位爱卿便畅所欲言,将想要举荐的人说一说吧。”
  这么看着新帝,倒是挺好说话的样子。
  兵部左侍郎石昆和右侍郎童管都被人举荐了,另有一回京叙职的韩姓的参将也被武将这边的人举荐。
  一共便是三人,三选一,没毛病。
  若是韩将军被选中,则左右侍郎依旧保持原官职;若是从左右侍郎里选了一个升为兵部尚书,则恰好韩将军又可以出任侍郎中的一个。
  你看,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根本就没有宝玉什么事儿。
  不只文官那边没人举荐贾瑛,就连同为武将的那些将军都不看好宝玉:这这这太年轻啦,要是真这个年纪就做了尚书,叫那些熬资历的人心里怎么想?大明疆土太大、有才干的人也太多了,只偏偏他贾瑛运气好,早年和还是皇子的陛下有交情,不然哪里有落魄国公府一黄毛小子出头的机会。
  十六见下头热烈讨论一阵子之后,给出了候选人,笑眯眯地说:“怎么没有贾瑛呢?可见朕近日听见的,确实是笑话了。”
  蔡阁老往前一步,回禀道:“贾总兵年轻尚轻,恐难担当此重任。”
  “哦?哦……”十六和善笑笑,没再说话。
  就在众人觉得这样公开、公平、公正地在三位有资历、有经验、有年纪的候选人之中选出一人出任兵部尚书就是最好的办法时,有人……举荐了贾瑛。
  【我滴个亲爹娘?是哪个不长眼的?是想要拍陛下龙屁,还是想要叫贾瑛丢人?】
  众人纷纷回头看,看到开口的人是谁之后就觉得正常了。
  【哦,是李晏那个脾气比茅坑里的石头还硬还臭的人啊。他绝对不是会溜须拍马的人,也不会是想要真心举荐贾瑛。一定是看不惯前一阵子贾瑛被吹捧成旷世英才的样子,想要叫贾瑛出丑吧?】因为同朝为官多年,大多数的人都深知李晏的脾性,那可是肃亲王监国时候都不给其面子的人,于是便理所当然地是这么想的。
  而御史李晏接下来的话也印证了他们猜的并没有错。
  只见那在先帝执政时期就以刚正不阿、油盐不进闻名的李晏李文渊站了出来说:“臣举荐禁卫总兵贾瑛贾大人。”
  “哦?”龙椅之上的陛下只吐出一个字,叫人一下子猜不到他对于此持什么态度。
  李晏得了陛下的提问,更加侃侃而谈:“臣近日也听闻不少人说贾总兵勇武可嘉、才华横溢、可堪重任,又听闻反对之声以贾总兵年纪小为理由。臣便亲自调查一番,调出了去岁贾总兵武科会试、殿试的卷子,确实以文度人,下笔者确实胸怀远大、言之有物,倘若今日抡才却因为年龄而将贾总兵限制于外,恐怕有失公平了。”
  嘎!
  李晏居然说的是真心话!
  随着他的谏言,有侍卫将宝玉会试、殿试的卷子传上来,给百官传阅,这其中,譬如阁老和几位尚书,都是读过的,另有一些人当时可没阅卷的资格,这还是第一回看到贾瑛其人的笔迹,一看之下,初时觉得字也平平、策论也平平,最标准的馆阁体、也没有华丽的辞藻,可是再细读下去,便是一阵心惊……
  宝玉,从来都不是绣花枕头。
  这两份卷子,又岂止是言之有物这么简单,他分析了如今大明军户制度的现状,虽然没有明墨阐述吃空饷的问题,但是只要实际下了军队的人瞧见,都能产生共鸣。以及,如果按照现代的政治态度来区分,宝玉妥妥的就是鹰派。而他隐约表露出的强势外交手段或积极军事扩张都令武将们看得毛孔舒坦,顿时决定改一改先前的看法了:这贾瑛,不单单是有靠山啊,确实还有几分纸上谈兵的实力。
  十六坐在最高处,正在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呢,眼神一扫,将众人的神情都看在眼里,尤其蔡阁老皱着的眉头。
  原本他还有些恼火:好啊,你们原先把宝玉架在火上烤,不就是想知道我对你们这些老臣的容忍度如何么?结果现在我听了郭尚书的建议,你们这群人就顺势而下了,不止想要面子和里子,还吃相难看。做事也太不讲究了,在郭尚书提出公开甄选之后,居然没有一个人提名宝玉!感情前一阵子的吹捧都是闹着玩的?哼哼,点了火,煽了风,烧开了水,现在想要抽掉柴禾?没这么容易。
  “那便让贾瑛也参与兵部尚书的考核吧。蔡阁老以为如何?”十六尽量克制着情绪,不叫下头人听出他言语中的窃喜。
  蔡阁老原本是最为反对陛下要破格提拔贾瑛的人,并不是因为宝玉和他有仇——相反地,去年正月乾清宫,那贾瑛还救了他一命。正是因此,蔡阁老不愿意贾瑛过早地站在风口浪尖,因为他深知,这两三年,是陛下与朝臣磨合的阶段,这期间,陛下尚未能够完全掌握朝中势力,并不能够完全护住木秀于林的贾瑛。
  这是蔡阁老的私心,也是好意,这样的态度叫朝中很多人以为蔡阁老看贾瑛不顺眼……就连十六也不外如是觉得的,遂特意点了,问蔡阁老的意见。
  蔡阁老张了张嘴,然后看到站在自己右边的卫阁老一个劲儿地给自己使眼色,遂开口说:“陛下说的是。”
  …………………………
  而当事人宝玉则是无可无不可的:兵部尚书,我不是势在必得,可是想拿我投石问路,看看小石榴的行事风格,也得掂量掂量是不是捏得起我这个‘石子儿’。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没有二更么么哒,因为很多天没去做肩颈了,右边肩膀不舒服,去按一按——来自中午十一点天真以为可以干五千字的糯米
  不行,没有二更我的全勤不保——来自下午三点被供应商拉住聊天一个小时,四点老外订货一万多块钱磨蹭半小时,不得不哭唧唧的糯米
  ps昨天本来有二更,但是三次元发生了一些事……然后谜底就在昨天更新的文,中间部分段落,藏头,读出来就是是否二更的预告啦。
  所以今天,五点半做个脸和背,八点半码字。十一点左右发,可能不太肥。


第153章 
  “陛下说的是。”
  既然蔡阁老都点头了; 剩下一个老好人卫阁老也没理由不答应; 另外郭尚书居然也是笑眯眯地点头赞同,工部阴尚书惯来都很欣赏贾存周小儿子,户部尚书因为陛下登基、修缮宫殿万分节俭决定卖陛下一个好,刑部尚书吃瓜看热闹; 就剩吏部和礼部尚书觉得自己的职权被侵犯了……
  这颇为荒唐的提议; 居然就这么通过了。
  也不是没有人想反对的; 可是几大巨头都没意见,剩下的人蹦跶出来之前; 多多少少得想着:自己是不是有李晏那样的胆量和气魄,敢直接同阁老、亲王(肃亲王)叫板; 甚至血气上头的时候连陛下(先皇)都不为他所忌惮。
  十六于是问宝玉:“贾总兵; 既然李御史举荐了你; 你愿一试么?”
  多少人盼着这贾瑛能够知道他自己有几斤几两,然后知难而退,但是这少年郎偏偏不从人愿,往前一步; 拱手施礼:“臣谢过李大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