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151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151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头的谣传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天在乾清宫的人,都见识到了贾瑛的本事。
  太子殿下十分之不痛快。
  第一,他觉得外头的传言都是在说小十六的好话,竟把自己这个东宫太子置于何地?
  第二,更加觉得自己弟弟不识大体,有贾瑛这样的人才却拘着不引荐来东宫,亏得自己从前还待他那么好。
  遂时至第四天,忍无可忍的太子寻了个由头,在朝会的时候把吴郡王申斥了一顿,说他骄奢淫逸、跋扈无礼。
  【虽然陛下昏迷,可是您毕竟还没继位,前几天排除异己也就罢了,本来齐郡王犯事儿了,相关人员也是要被带走调查的。但是吴郡王那可是您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且不说那一夜,一箭扭转战局的贾瑛是吴郡王府的长史,就连现在给陛下看诊的沈千针也是吴郡王殿下请来的。太子殿下,您这么做可是真不地道啊!】卫阁老心下叹息不止。
  【太子殿下是疯了么?】其余重臣也是瞧不过眼。
  还是有挺多人替吴郡王说好话的。别的不说,单单同样被宝玉救过的蔡阁老就没忍住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
  然后。
  然后太子殿下阴着脸说:“爱卿若是年老体衰,或可奏请致仕。”
  了不得!
  第一日停了工部尚书阴大人的官也就算了,毕竟谁叫人家运气不好,嫡亲孙女就是齐郡王同胞弟弟闽北郡的正妻呢。
  第二日撤了好几十的官员职位也便罢了,谁叫他们是齐郡王一系的,又确实有违法的实锤呢?
  第三日想泼污水到铁面御史李晏身上,但是硬是泼了个空,还眼睁睁被被对方喷了个臭头,并眼睁睁看他挂印离开。
  第四天……第四天就拿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动手了,不论是想要提现大公无私还是为了立威,东宫这事儿做得都落了下乘。
  朝堂上心下暗暗皱眉的人实在是不少,并不是十六人缘多好,有人替他抱不平,而是一众官员深觉太子喜怒无常、行事随性,对朝廷任命的官员、册封的藩王处置太过随意了。
  十六也觉得自己很冤好吗,平白无故就被扣了这么大一顶帽子,不就是皇兄担心自己风头太盛了么?
  惹不起,躲得起,散朝之后的他索性紧闭吴郡王府大门,对外宣称闭门思过了。
  也给醇亲王派去保护十六的人降低了工作难度。
  …………………………
  “主子,属下打听清楚了,殿下被关在宗人府,有重兵把守,怕是……”很难救出来。
  许贵妃晓得重兵把守之下的含义,她点了点手里的瓷瓶:一、二、三。既然我儿是救不出来了,那么剩下的十日醉,一瓶给太子、一瓶给十六、还有一瓶……荣国府群窝囊废还真不值当用十日醉,最后这一瓶就便宜了水修远那小子,谁叫太子和十六死了之后,最有可能继位的就是被陛下抱以厚望的皇太孙呢?至于那个贾瑛,坏我儿一条胳膊,那便要整个荣国府来陪葬好了。
  【宁姑娘,可别怪我用您教我的东西害了您的亲人。他们也从来就没把你当做亲人。】许贵妃默默想着。
  “安排下去,愿去营救我儿的,我重重有赏。另外,安排一下,第十日那天,我要进宫。”
  “是。”
  …………………………
  闭门思过了半天,十六就坐不住了。
  如何能坐住,这都第四天了,论起来,十日醉十日醉,还剩下六天不到的时间就……
  如今宫里只剩下宜妃□□着给太子妃打下手理宫务,其余三位妃子都因为儿子的事儿憔悴的不像话,在心里头咒骂许贵妃母子千百万遍。
  虽然上午太子训斥了十六,但是太子妃曹氏和十六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对于十六进宫看父皇一事,也是乐意行方便的。
  被困在乾清宫的沈千针看到十六来,顿时眼睛都亮了:总算来了个能拿主意的人了!


第114章 
  昏迷四天; 纵使有平安日日给老皇帝喂参汤吊着一口气; 老皇帝还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瘦下来了,原本就是快到古稀的年纪; 这么一折腾,竟然是满脸的死气。
  “你的意思是; 父皇要放血才能醒过来?”十六追问沈千针。
  事关重大,沈千针可不敢打包票:“不是单纯地放血,是换血。这几日; 我和太医院御医们试了无数次; 基本确诊这疑似十日醉的毒素是藏于血液中的。”
  很是难得,沈千针居然是好好说话的。
  毒溶于血,怎么解毒?自然是放血。
  可是险就险在,这毒素已经污了老皇帝全部血液; 除非把血放完,否则无法痊愈。
  血放完不就成了干尸?即便太子心中万分赞同这个提议; 但是仅存的理智还是阻止他一个人拍板下决定如何救治父皇这件事的。
  眼见十六现在无论是在朝堂还是民间都风头正盛,干脆叫人怂恿他来拿主意; 未必不是一个转移风险的法子。
  若是成了; 则是天佑父皇;若是不成; 则是十六的责任。
  因此; 太子对太子妃给十六进宫行方便的事情只做不知,心里却巴不得小十六马上就答应沈千针等人的这提议。
  “那换血是又该如何做?可是找一健康之人,将那人的血液换给父皇?”换血二字很容易理解,但是所代表的却是闻所未闻的解毒方式。
  沈千针早年在民间行医的时候; 也曾想过输血这个法子,虽不是为了解毒,而是为了救治外伤大出血的伤者,但是很可惜,这年头讲究的血气即是精气、元气,莫说是同宗同族的亲人,即便是亲父亲子之间,都舍不得为对方献血。
  沈千针自前几年宝玉给他科普过外科手术以及人类的血液还分型号之后,可是逮着机会就想上手试试。到如今,缝合术在山旮旯悄悄找尸/体试了好几次,去年又拿小黄和一更等等试了手;至于输血之类的,还停在理论阶段。
  【不过想来,现在躺着的是一国之君,总能找到图谋富贵的供血者的,再不济,死牢里恁多人呢,总有几个适合陛下的血型。】
  这件事,十六一个人也做不了主,但是他在闻讯赶来乾清宫的醇亲王、太子、三位阁老面前一力赞同给皇帝换血——毕竟,给父皇换血是九死一生,不换却是十死无生了。
  这,正中太子的意。
  在沈千针提出血源可由死牢中的犯人身上抽取的时候,太子又否了从死牢里找人的建议,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天家血统岂容罪大恶极、穷凶极恶之徒玷污?若是父皇有知,定然也不愿意接受他们的血。”
  这就是说,还得找“祖上清白、政/审过关”的血/源了。
  十六看着众人磨磨唧唧就出火——父皇这都昏迷这么多天了,就算是个壮汉,也顶不住这样不吃不喝的,莫说是还剩下六天,恐怕再三四天,父皇就得驾崩了。
  于是他一个热血上头,撸起袖子说用自己的吧,被醇亲王和沈千针制止了。一说宗室中还有不少青壮年可用;二说换血也不是这头割破往那头送这么简单的,还需要准备很多事宜。
  这都第四天晚上了,可把十六急个好歹。
  谁知道,第二日朝会的时候,陈阁老直接把沈千针的治疗方式给说出来了,又似是而非地添了几句:“若是血亲,则事半功倍矣。”
  蔡大人还在那里回忆呢:昨天沈千针有说了这最后一句?
  就见以陈阁老为首的一系官员纷纷附和,大有要替在郡王府‘面壁思过’的吴郡王主动邀了这个将功赎罪的好任务的意思。哦,也没漏了走狗屎运的粤北郡王。至于病秧子晋北郡王,大家不太敢开口说他,就怕他抽不多少血就先去了……
  其余人能说什么呢?
  难道说这是太子殿下看自己活蹦乱跳的弟弟们不顺眼,还没继承大统就想未雨绸缪了?
  谁敢说?嫌命长!
  有人散朝之后,没忍住悄悄将这事儿说了几句嘴,传到闲赋在家的李晏耳朵里,李晏吹胡子瞪眼痛斥一番太子其心可诛,叫守在他书房外头的小子听了个全。
  到了午后,呆着府里‘反省’的十六也听说了这事儿。
  自愿献血和被迫献血是完全不同的,十六听闻这事儿,心下一阵发凉:皇兄竟然是越发叫人觉得心寒了……
  【罢了罢了,总归是为了救父皇。】
  …………………………
  许贵妃派出去的死士到底是还没找到下药的机会。
  第一,因为这一连串的事情之后,整个京城都戒严了,再有形迹可疑的人,只要被揭发,直接送进牢里再查是否抓错,端是不肯放过一个可疑人物。
  第二,京城戒严,皇宫和各王府只有更严的道理。现在人人自危,生怕漏网之鱼来寻事体,倒是让平时疏筛子似的东宫也严密起来了。
  第三,则是因为十日醉量少,未有十足的把握,不敢随意浪费了这仅剩的三人份□□。
  许环环其实一直是很有耐心的人,不然也不会在第一个儿子死了之后开始不动声色地收集十日醉的原料:石榴皮、樱桃籽、苦杏仁、石斛根、雪莲叶、蜂尾针、蟾蜍血、白蛇蜕、虎牙髓……可惜缺了猫熊屎,只能用棕熊屎代替。
  【若是当初再跟着宁姑娘一阵子,我许是能学到更多东西……】又或者是,过上完全不同的生活。
  后面这一点,许环环不愿去设想。
  因为时至今日,她完全不后悔从前的选择,人往高处走,自己想要活得好一点,有什么错?
  而另一边,育婴堂的胡嬷嬷听闻太子想要迫害仅存的几位手足之时,喃喃自语:“沈家小子还不算太笨。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徐业,该你出场了。”
  最后一步,就在今晚。
  …………………………
  谁也不知道为何太子殿下忽然在傍晚边就发起狂来。
  彼时,皇太孙带着门人求见太子。太子在谈事情的时候惯来不喜欢别人在旁伺候的——大约也是担心隔墙有耳吧。想来,很多达官贵人都有这个习惯。
  谁也没料到,偏偏是这样一个习惯酿成了惊天惨案。
  原来,太子竟然有失心疯!发作起来六亲不认,居然提剑追砍自己嫡亲儿子。
  皇太孙带着的门人徐业也算是忠心,舍身给主子挡剑,但是他本就是一届文人,手无缚鸡之力,而发了狂的人原本就有一股蛮力,只见太子一脚踹开徐业,狞笑着就追着皇太孙出了书房。
  太子书房附近伺候的人都听见了。
  听见了太子自称“朕”,还对着皇太孙叫嚣“父皇您该死就快点死吧,我会叫小十六下去陪您的,反正您也只偏疼他。”“父皇我做了这么多年太子,已经等不住啦!”
  是了,皇太孙水修远和今上年轻时候的模样极为相似,这也是东宫摇摇欲坠几次又能重新站稳的原因——先有皇后未死之前的寰转,也有皇帝后来的移情。
  一时间,听见太子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的众宫人真是觉得眼前一黑。他们知道不论太子这回是发什么疯,完事之后,他们这些宫人的命恐怕是保不住了。
  又有皇太孙水修远的政/治素养太高了,在听闻他父王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居然条件反射就去瞪视周围的宫人想要封口,浑然忘记了自己正在被追杀。
  最后就是因为这么一犹豫,惨案发生——太子挥剑将他嫡亲儿子刺了个对穿。
  之后,太子又将剑从皇太孙身上□□,滴滴答着鲜血指着周围的宫人,叫人喊他“万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