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131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131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汪家村的男丁以极其积极地态度参加了自卫队,同时,京城的圣旨也下来了,宝玉因为焰火能够广泛应用于军情传递的功劳,又往上升了一个品级,成了从四品,距离他老子贾政(正四品的工部郎中)的品级只差一脚了,更是荣国府两房四个玉字辈男丁中官职最高的。
  又恰逢宝玉和扬州巡盐御史、江苏府台林如海的掌珠定下了亲事,一时之间,小贾大人可谓是双喜临门。
  江苏上下的人算是看明白了,往年一次次觉得贾瑛贾大人失宠,那都是讹传,人家依旧还是吴郡王殿下面前的红人;又因为今年殿下巡视高邮的时候特意去拜访了某乡的里正人家,一时间倒是也瞒不住一些事体,说殿下和贾大人是患过难的情谊,好着呢。
  所以钱嬷嬷的男人,即宝玉带来江苏的管事和二更(一更还在休养)最近忙得足下生风,又要接待来贺喜的人、又要给贺礼登记造册等等,这还是因为贾大人如今在淮安的郡王府住着,拦住了好一些档次不够想要登门的人,据说射阳县海通镇,还有人直接把贺礼放在宝二爷宅子门口就跑的。
  以及养殖区那边,十里八乡,尤其是汪家村的人,都纷纷给贾大人送来贺礼——他们庆贺的是贾大人定下亲事这件喜事,倒是显得比那些来攀关系的要诚心得多。
  如今养殖区的事情是三更和四更轮流带着汪小鱼和汪小虾做的,也算是要把这两个机灵小子培养起来的意思。
  前头说到了攀关系的人,就不得不提一提贾雨村。他的官儿本就是贾政先前帮忙活动的,凭着钻营,也坐到了金陵府尹一职,但是月前被参贪酷之弊,落马了。如今好不容易散尽家财把人捞出来,总归是不甘心仕途中断,但是污点仍在,短时间是没办法被起用的,这一点贾雨村自己也清楚,遂还想走走路子,譬如说像甄士隐那样做王府一门客也行。这便求到了宝玉和甄士隐的门上。
  宝玉对这远得不能再远的族亲原本就没什么好印象,尤其是贾政当初还特意嘱咐了来江苏之后要相互关照——凭便宜爹的情商,能想到这一点?绝对是贾雨村背后撺掇的;流言纷纷起时,说自己被殿下‘流放’的时候不见对方上门;又因为去年冬天海蛎子的事情,才叫下人来攀交情……一应行为足以表明,贾雨村圆滑世故有余,不宜深交。
  此事,且不说十六本就不是爱广招门客的性子,便是宝玉也不愿意举荐这样一个人,遂搪塞了过去。
  倒是甄士隐那边,和贾雨村还算有些前尘往事牵绊着的,甄士隐家的丫鬟娇杏现如今是贾雨村的正妻——扶正的。因着这层关系,娇杏还特特拜访了甄士隐的妻子,封氏。主仆见面,又是一番泪如雨下,封氏倒不一定是多么可怜娇杏,不过是想起从前家里落魄的时候,自己求助无门的样子,有了移情作用。
  封氏被娇杏感动了,可是英莲并没有,在育婴堂多年,见过贪墨好色的掌事、勾心斗角的女儿家,甄英莲觉得回家的日子好比是天上过着的一般。前头的事情她不懂,但是娇杏一个侧室能在正妻死了之后被扶正,足以证明她的手段不一般,以及贾雨村贾大人后宅不修。
  甄英莲不动声色地扯了扯母亲的袖子,好歹叫封氏没有大包大揽把事情应下来。
  等到晚间甄士隐回来,不由地夸赞女儿智慧肖己。
  …………………………
  前前后后,因为海蛎子(洪总兵后院妻妾多是众所周知的)、拳谱和枪谱、以及焰火,宝玉也算与洪总兵结了个善缘,遂分发制/式兵器的时候,老洪还吩咐下面还多照顾了一下汪家村。
  这如今是盐铁官营,其中,朝廷对铁矿的把控远远严苛于盐矿,毕竟海岸线长得很,海边的人自己悄悄煮自己吃的盐也是没法禁止的;可是铁就不同了,哪里一发现铁矿,朝廷必是要派重兵把守的,等闲穷苦人家,连一口铁锅都买不起。
  因此,先前譬如说孙云飞的刀断了,要换新的,都得把旧的交上去——尤其那是禁卫用的是宫中造的,精铁,不能流落在外。
  再说眼前,自卫队得有兵器,但是民间是不允许私铸武器的,就得去附近的驻军那里领。按照以往的规矩,识相的给精良一点的,不识相的给些残次货——此风气非一时一地才有,宝玉有所耳闻,但是也无力改变,只庆幸好歹洪总兵带的人胃口不大,不算太贪心。
  秋日里,倭寇又登岸三四次,倒是没有在一意孤行地认准汪家村了。
  因为宝玉拟方子、六垛乡驻军专业生产的焰火已经送到江苏沿海各村和驻地之中,当倭寇再登岸倒是时候,发现的人在村口高台上点燃的焰火,“咻啪啪啪——”不远处也响起的焰火,一条金丝银线窜天而上,叫登岸的倭寇都看呆了:这是个什么好东西?回头抢走吧,春节放起来肯定很喜庆。
  就在倭寇们看花眼的瞬间,焰火依次传递,不到小半刻钟,驻军处就确认了消息,整装出发了。
  因为各个村的自卫队在吴郡王的倡导宣传下,既知道了汪家村附近郡王殿下和贾大人的养殖区会在每年抽出红利来抚恤对倭寇战死、受伤的人;
  并且村与村子之间签了一份互助协定,约定好,不论哪个村落受到倭寇攻击,附近的必须出人援助(有偿的);
  再加上壮丁们一直是玩命儿似的训练,从军营里领出来的武器也很不错,甚至比一般倭寇用的还强一些。
  既无后顾之忧,又有飞速来的援助,头一回竟然,仅靠着百姓自己的人,就抵挡住了倭寇的攻势,叫他们止步村头十里地——随后这伙倭寇被及时赶来的驻军从后面包饺子围起来了,一个都没跑。
  从倭寇身上缴来的银钱,当地自卫队和驻军三七开分了,本次抵御倭寇中一些人受了轻伤,仅有的重伤二人第二天一大早就收到了养殖区汪小鱼送来的银钱。
  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再后来,听闻苏北有黄金,所以从浙闽等地转来苏北的倭寇们纷纷都倒了大霉了,不仅没发财,还折损了不少人手——百姓特别勇猛,打起来不要命似的;百姓的武器也特别好,舞起来呼呼作响;□□的援军也来的特别快,真不知道是长了狗鼻子还是怎么地,一找一个准。
  后来,来这边的倭寇就少了:这么硬的茬子,就算有黄金也得有命拿啊!
  十月份的时候,洪总兵得了吴涛的提示,晓得了这是倭寇入冬前最疯狂的时候,等再冷起来,他们便不会出海岛来劫掠了,故而加紧了巡视,但是没想到,也许是因为这几个月在苏北碰壁的倭寇实在是太多了,十月份,闽北倒是被倭寇光顾了不少次,惹得闽北郡王在府里摔了好几十个杯子:贼十六,祸水东引!
  呜呼哀哉,也是难得,十五皇子居然能用成语了。
  十五在闽北的郡王府里头如何咒骂自己,十六自然是不知道的,便是知道了,也不会如原来那般暴跳如雷了。
  那样猪头一般的庶兄,还真不值得他去分神关注——越发成熟稳重起来的十六觉得和十五斗气都拉低了自己的档次。不只是从大的来说,自己如今是一等郡王,食邑更多;还因为——十五没儿子,同年前后脚大婚的,自己家亮亮都会喊人了,十五还是没儿子,哈哈哈哈哈哈哈!
  十一月初,吴郡王府已经开始忙碌起来了——藩王三年一进京,下个月,府里主子三人都要北上了,随行伺候的人、要带的衣物用具、进京各处交际的礼物都得准备起来,事情可不就是多?
  幸好,十六有得力的人帮衬,郡王妃郭氏安排后宅的,初一料理前院的,宝玉打理府外的,还有甄士隐这个老成持重的门客查漏补缺,一时间,十六反而是只要负责逗儿子就好了。


第96章 
  十一月中旬; 吴郡王府的人就该动身了,因为十六还要带着亮亮去见他从未见过的皇爷爷呢,一周岁都没到的小孩子,在这年代很容易夭折; 很是必须照顾好。趁着十一月,运河通畅,北上进京; 不必走陆路,也免去了不少颠簸。
  十六身边伺候的人都是有数的; 自有郭氏和初一安排着来,至于前头; 负责主子们安危的柳岩是要贴身守护的、禁卫一百人全部带上、吴郡王的班底子除了甄士隐因为年纪大了不宜奔波; 其余宝玉、柳湘莲、郝老大、高家兄弟都随行,足足凑了一整个船队; 比三年前十六南下时候的队伍也是差不多了。
  还有一人不得不提; 就是沈千针了; 十六原就想着要和沈千针处好关系,最好说动他长留京城,给父皇调养身子什么的; 所以今次一直开口撺掇沈千针和自己等人一同北上; 名目是担心自己儿子水土不服。
  沈千针甩甩袖子拒绝说:水土不服这样的小症拿来叫自己瞧; 简直就是笑话。
  最后还是宝玉这个靠谱的小伙伴出马:“你不是想要一些我这儿切好的参片和灵芝?随殿下进京一趟,回头我给你一样一两。”
  “五两!”沈千针狮子大开口。
  “一两。”宝玉不为所动。
  “四两!”沈千针退而求其次。
  “一两。”宝玉油盐不进。
  “三两,三两总行了吧?”沈千针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谁叫他眼馋宝玉的人参和灵芝呢。
  宝玉摸了摸下巴:“两样一共三两。”
  一共三两就是一样一两半,沈千针在心里合计了一下,千年人参、千年灵芝什么的,有市无价,可遇不可求,统共能从贾宝玉这里弄出三两,已经是很不错了。
  遂。
  “一言为定,先给东西。”
  沈千针这一点信誉还是有的,虽然嘴巴毒,可是说出口的话就没有耍赖的,所以宝玉很放心地叫一更把一两半的人参和一两半的灵芝给沈千针拿去。
  在此一提,一更终究还是靠宝玉的大还丹才救回一条命的。
  虽然当夜沈千针缝合很利索,但是这样既不是无菌的手术、术后护理也不尽如人意,一更后来还是发热了。
  宝玉在一更的伤口开始出现化脓之前,用水化了大还丹一粒,浸泡一株大人参和一朵大灵芝,等它俩将药水吸收得干干净净之后,还拿清水涮了一遍容器,用涮过的水给一更煎药,端是一点都不浪费。然后把这两样浸泡过大还丹水的药材特意做了记号保存着,如今沈千针要的,就是有奇效的它们——因为后续又给一更吃了大部分补身子用,现如今统共每样不足五两了。
  正是因为这样,沈千针的名头又更上了一层楼,不过饶是如此,也没人轻易敢请他来做开膛破肚开颅等等的手术,这年头的人还是将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也有悲观的想要说好歹有个全尸。
  对于这两种想法,沈千针嗤之以鼻。
  …………………………
  一更清醒之后就听说了,自己能活过来,全靠神医和阎王抢回来的一条命——人人都是这么说的,说那一夜,沈千针如何出神入化、起死回生。
  但是一更更清楚,自己当时中箭之后,已经是濒死的状态了,要不是宝二爷塞到自己嘴里的参片和药丸子,自己根本不可能撑到沈千针被二更拉来。
  对,濒死的一更当时只是觉得自己随时都可能漂浮起来,大约就是人们说的魂魄离体状态吧——然后宝二爷往自己嘴里塞了参片之后,有一粒入口即化的药丸,药丸化开之后,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