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

第128章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第128章

小说: 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
  “剪开衣裳。”沈千针再次发话。
  宝玉依言做了,原本二更想要过来替宝二爷做这事儿的,但是被宝玉制止了:“你举好蜡烛站在那里不要动便是。”
  “可是……”可是宝二爷,您是爷啊……
  “一更的伤是替我受的,这不算什么。”这,真的不算什么。
  幸好现在是七月里,夜里的气温也不低,宝玉剪开一更的衣裳,露出他还带着箭头的伤口。
  露在外面的部分已经被先来一步的军医处理过了,但是他们几个都不太敢下手去把伤者胸口的箭头□□,毕竟谁也不敢保证,□□之后,这个伤者会不会就直接咽气了……
  宝玉在剪衣服的时候,顺便摸过了箭头的位置,应当是卡在肋骨之间,再听一更的呼吸声,肺部是无碍的。
  沈千针飞速下针膈腧、孔最、郄门、涌泉穴,并对宝玉说:“我说拔哪一根,你就拔哪一根,早一刻、晚一刻都不行。知道吗?”
  这四个穴位都是对应血症的,宝玉是不太清楚其具体功效,但是先前为了弄明白云谷子给的秘籍,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把身体穴位全部背下来了。
  宝玉点点头,随即又问:“你有几成把握?”虽然明知吃了一旬的一更在这十天之内不会恶化得更厉害了,能够保持如今这样的状态,但是沈千针如果没有把握,后续还是要自己把大还丹拿出来的。
  大还丹原先有三颗,这么多年了,是一粒都没有用到,若是问宝玉,如此珍贵的东西给身边的小厮用会不会觉得可惜。宝玉定然是坚决地回答:不会。
  因为,灵药有价,情义无价。
  袖箭的箭支穿透力极强,几乎将一更射了个对穿,但是沈千针在上手摸了一番之后,还是再次赞叹这个小子的好运气——箭头是擦着心脏过去的,恰好又避开了肺部。只能说,阎王暂时没想要收他。
  沈千针却不知,原本那袖箭是必能要了一更的命的,但是一更有一个开了作弊器金手指的主人,这才从阎王手里抢回一更的命。
  得多亏了上个月为沈千针缝合术做出巨大贡献的小黄,以及后续给沈提供羊肠免拆线思路的宝玉,更加要感谢的是沈千针无止境的求知欲和说干就干的行动力,没错,时隔一个月,羊肠线也有了,不然回头给一更拆线又是一个大难题:切开了再拆么?
  整一个过程很迅速。
  因为第一要义就是“快”。快速地取出箭头,在伤口的血液没有洇盖了伤口的时候立即开始缝合。袖箭并不大,这样的贯通伤其实已经是箭伤中的万幸了——尤其是倭寇那方并不知有一种箭头带血槽,杀伤力更甚。
  因为袖箭贯穿了一更,所以必须将他上半身扶着才好操作拔箭事宜。
  这时候,孙云飞不由得擦了一把汗:好在刚才吹药麻沸散的人是我,现在还有些手脚发软,轮不到我来扶一更小哥了。真是,这神医太可怕,面对着他,简直比战场上杀人还可怕。
  遂扶住一更身子的,是楚沂,他的心理素质明显比年轻些的孙云飞要好多了。
  沈千针拔出一更胸膛里的箭头的时候,难免溅了一些血液在身上,一旁举着蜡烛的二更等人不自觉地抖了抖身子,被宝玉一个眼神定住。楚沂却一直是牢牢地扶住一更的肩膀,一点晃动都没有。
  “拔涌泉穴的针。”
  宝玉照做。
  沈千针眼角撇了一眼宝玉,然后立即收敛心神,将刚才已经穿好线、熏过药烛的弯头银针用镊子夹起来。因为一更的伤口就是一个小洞,里头的缝合根本不能伸手进去。故而镊子和弯头的针就是最好的工具了。
  这时代,没有微创手术、甚至连外科手术都被视为邪术,沈千针能够如此果决地给一更缝合,也是相当有勇气的。这完全就是凭手感办事的,眼睛根本就瞧不见里头的状况,外面的人举着再多的蜡烛都没用。
  宝玉和楚沂想得比较深——沈千针这样娴熟的技术,不像是仅仅只在小黄身上试过缝合吧?不过现在这时间,也不是质疑、询问沈千针的好时机,一更的窟窿还需要人家填补呢。
  至于其余二三四更、家丁和一旁坐着发懵的孙云飞,就只是长大了嘴巴讶异于神医高超的技巧了。
  整个过程不超过一刻钟。
  宝玉在看到沈千针以镊子将缝合线打结的时候就指挥着三更四更放下蜡烛去打水来了。
  等到沈千针收针,恰好放凉的滚水也送过来了。
  “我尽人事了,成不成还是得听天命。不过这小子运气挺好,心肺具没有被伤着,只要这小三五天不发热,便是熬过了第一关。”沈千针一边擦脸一边说,“你手上上好的药材有不少,我也是晓得的。看你对这小厮也是挺看重的,那就别省着来,这小子原本身体倍儿棒,不存在虚不受补的说法,多给吃点人参灵芝,补元气,有好处。”
  “这第一关是发热我们都清楚,敢问沈大夫,第二关是什么?”在一旁悄悄看了好一会儿的军医忍不住开口问了,正是刚才提供了自己的麻沸散的那位。
  沈千针虽然嘴巴毒,可是在医术上是不含糊的,不仅没有出言放毒,反而认真解释起来:“第二关就是,伤口溃烂。”
  “是了,是了,小人在军中二十余年,常有受伤的将士伤口溃烂……”军医恍然大悟,然后开始和沈千针探讨起‘治疗外伤的N种手段’了。
  …………………………
  伤者在祠堂内治疗的同时,汪家村的人在整理自己的家园。
  被掳走的钱财全部堆在祠堂大门外,有耆老盯着来人一一认领,倒是没生出什么扯皮的事情——都是一个村子的人,谁不知道谁啊。而且如此大难过后,能昧着良心贪钱的,都该被赶出汪家村。
  钱财是追回来了,但是被烧毁的房子和被砸坏的家什却该怎么办?有更惨一点的人家连晚上睡觉的地儿都没了。
  但是说起来,身外之物都是小事,有些没来得及躲进祠堂的人家才是最惨的,他们留在外头的亲人大多都遭了倭寇的毒手,一时间,汪家村各处倒是响起了凄厉的哭声。
  这其中,以汪狗儿、汪狗蛋更甚。
  他们的阿奶,六十多岁的小老太太,没躲过去。在灶头旁,被扭断了脖子,原先日日梳得光滑整齐的头发也乱了,旁边是一碟被打翻在地上的猪头肉……
  “阿奶!”汪狗蛋泪流满面:不就是一盘猪头肉么,能有您的命重要?阿奶,你才叫我和狗儿回来吃饭呢,我们回来了,你怎么还不给我们做饭呢?
  汪狗儿更加一根筋一点,瞪着眼睛哑着嗓子问:“大伯,阿奶一直是跟你们住的,怎么你们去祠堂的时候没带上她!”
  汪狗儿的大伯面上也是火烧火燎的:当时又乱天又黑,真没想到老娘会……等到了祠堂一数家里人,少了老娘,却是再没办法出去找了。原还抱着侥幸的心思,也许老娘躲起来的,没想到啊,一把年纪了,老娘终归没个喜丧。
  如今再说什么也是晚了。
  在汪家村人眼里,今日其实已经是很幸运了,整个村子死伤不超过二十人——从前倭寇上岸,哪一回不是死一大半的?
  只是,再怎么样,死了亲人的人家总归还是哀伤不已的。
  …………………………
  天还没亮,射阳的杨县令又赶来了:活祖宗哎,怎么偏偏又被您遇上了哎?!
  随后赶来的,是十六的王驾。
  作者有话要说:  每一条评论我都认真看过,谢谢各位,我会尽快调节好心情的,基本上需要去淘宝买买买放松一下(买小东西,日用品,真是个节约的好习惯)
  推荐玉刮板(我买的是仿玉的,便宜),自己给自己刮刮头顶、额头、太阳穴,有助睡眠的,真的很好用。因为这几天没睡好,对电脑也比较久,脑仁疼。
  哈哈哈,另外,老朋友阿尘,四五十是之前成绩好的时候,刚开始写的时候,二三十块钱一天~
  还有那么多小天使和我遭遇差不多。话说我是真的觉得自己家里的恩怨情仇可以写书了……我真是有故事的人
  这个社会太浮躁了,为什么忠诚这一点就这么多人做不到?如果没有感情了,和平分手不好么?
  我想过了:吸/毒,赌/博,出/轨,家/暴。是原则性问题,死不原谅,其他都可以协调
  生活中真的很多不如意,所以,我本来想写死一更的,又舍不得了。
  另外,关于地雷,谢谢亲。支持正版就已经是很棒了,地雷什么的量力而行,尤其是摸摸头这个id号的亲,你太破费了,我有点不好意思……
  最后大家开心看文哟~


第94章 
  本来这个节骨眼儿; 十六说要摆驾射阳这番话,负责殿下安全的柳岩就是第一个不答应的,但是十六是谁啊?
  是老儿子。
  那打定主意之后,他亲老子——皇帝陛下都劝不住的人。今次一意要出门; 谁也拦不住,也没资格拦住。
  反倒是郡王妃郭氏,抱着大胖小子亮亮; 挥着小手绢嘱咐夫君:“王爷快些去吧。”小贾大人那么秀气俊美的少年郎也不知道被倭寇吓坏了没有?
  ↑↑↑
  喂!郭氏!你是郡王妃!你是有夫之妇啊喂!不要被小贾大人的外貌所迷惑啊喂!
  …………………………
  十六是次日中午到的,到了之后也不必在射阳县城停留了; 直奔海通镇。
  巧了,昨个儿晚上接到消息的洪总兵也来了; 和十六在海通镇上碰了头。
  问得昨夜贾大人等人昨个儿是在驻军军营里过的; 十六便跟着洪总兵去了驻扎地。
  天正热呢,十六便招呼洪总兵进马车了。
  老洪也不矫情; 能进去享受冰盆子的; 谁要在外头骑马被毒日头晒得出油啦?
  伺候的初一方替洪总兵掀开帘子; 老洪就觉得一阵凉意扑面而来,就一个字:爽。
  一路上,十六和洪总兵探讨起如何抵御倭寇的问题。
  老洪叹了一口气:“这些直娘贼的; 比泥鳅还滑溜; 总是抢一票就跑。原先咱每每接到报信赶去之后; 基本就是收烂摊子的,这两回小贾大人也是身手好、运气好,才能捉住这么多倭寇的。”
  感情; 在洪总兵眼里:活捉/斩杀倭寇=军功=好事情。
  十六听得有些不舒服,不仅是因为老洪说宝玉运气好(?),还因为老洪只是单纯把抵御倭寇看成了一件可以获得军功的事情,在出发点上,就次了一等。
  幸好随后,洪总兵悄悄用眼角觑了十六一眼,就转了话锋开始说倭寇由多可恶,登岸之后杀烧掳掠无恶不作的,自己等必须以除恶务尽为己任云云……
  虽然这番话是套路,但是十六也算是听出了其中几分真情意,总算是觉得老洪此人还有可取之处。
  驻军所在地在六垛乡,从海通镇过去也不算远。
  十六和洪总兵都打着仪仗的,远远就被驻军的岗哨看到了,立时间就去通知了把总。区区正六品的把总原本这辈子都没想到自己有机会见到郡王殿下的……
  不过郡王殿下似乎并没有听把总奉承的意思,一来就急吼吼地要找自己的长史贾瑛贾大人。
  把总连忙就带着吴郡王和洪总兵去找贾大人:贾大人在演武场呢。
  【这大热天的,小贾大人咋这么拼呢……】洪总兵有些想不通,【你说你就是一王府长史,两次遇到倭寇够幸(倒)运(霉)的了,还这么操/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