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母仪天下 >

第64章

[综]母仪天下-第64章

小说: [综]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过了颁金节,胤禛本来以为能混到个差事的,但是康熙就像是将他们几个儿子遗忘了一样,也不说让他们入朝听政,也不说给他们安排一下,以至于这几个接下来都要开府的皇子,都不得不重新返回上书房,跟一帮弟弟们坐在一块儿读书了!
  胤禛勉强调节好了心态,干脆闲着没事就在那里规划自个未来的府邸,他这个时候可没有做皇帝的野望,所以,在他看来,那里就是他下半辈子要住的地方了,哪里能轻忽了呢?不光如此,胤禛还想要跟其他人分享,他能分享的自然是自己的女人。
  舒云作为胤禛的福晋,自然是他的第一选择。舒云呢,审美不错,跟胤禛还是比较搭的,另外,舒云也琢磨着接下来这个地方要住个二三十年呢,自然得好好修建起来。
  紫禁城老实说住起来是真不舒服,冬天冷,夏天热,她上辈子住宫里头的时候可没这种感觉,当然,朱元璋修建皇宫的地方跟紫禁城其实不是一个位置,风格也不同。但是如今自家的地方,弄点小手段,住得舒服点也不为过吧!
  因此,舒云直接表示,建房的时候,墙壁中要设立夹层,屋子里头不一定要用木头的柱子,用中空的铜柱就很好,夏天放冰块,冬天放炭盆,能省多少事啊!
  另外,花园的面积最好大一点,里面要修个水池,水池上头最好要有个水阁,夏天的时候,可以在水阁上纳凉休息。另外,为了防止下一代不识稼穑,最好开辟出一块菜田出来,等将来孩子大了,可以让他们学着耕种,也算是忆苦思甜了!
  胤禛对于舒云的建议还是非常心动的,尤其是想到孩子,自己将来虽说未必能像是汗阿玛一样,孩子加起来有个二三十,但是十个八个应该是没问题的吧,得提前将孩子们居住还有习文学武的地方给弄出来,这么一盘算,感觉原本比较大的地方也显得有些不够大了!胤禛下意识地就将后院原本占据的地方缩减了不少,胤禛自觉自己不是什么贪花好色之人,所以将来后院应该人不会太多才对,既然如此,要留那么多屋子干什么呢?浪费吗?
  跟舒云商议得太过投契,胤禛自然也就忘了自个还有两个要跟着一块儿搬出去的格格呢,当然,这也是因为她们进门时间都不长,胤禛跟她们感情也很有限,如果再过个一两年,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宋格格也就罢了,她毕竟是宫女出身,父亲的那点面子也在她顺利地进了四阿哥的院子的时候,用得差不多了,家里头就算还有其他什么资源,在她没有混出头的时候,还是要留给自己的兄弟的,不能都浪费在她身上。
  李格格呢,倒是想要争宠,架不住没遇上好时候,进门之后还没轮到她几次侍寝呢,胤禛就出去了,根本没能在胤禛那里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好不容易人回来了,又遇上了颁金节,胤禛每天累得够呛,每天回来就是倒头就睡,哪里还想的起来还可以去两个格格那里排遣。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更是想不到需要问自己格格的意见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舒云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不过舒云也没空理会李格格和宋格格到底对此有个什么想法,既然胤禛可以提前出宫开府,那么,许多事情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胤禛同样这样想,就像是三阿哥和五阿哥都打算等开府之后再正是迎娶嫡福晋一样,胤禛同样想要在自个的府里跟舒云正式圆房。
  三阿哥和五阿哥要等到开府之后迎娶嫡福晋动机一点也不一样。三阿哥嘛,他是想要显示一下对自个嫡福晋的重视,另外就是,他也想要借助迎娶嫡福晋的机会,好拉拢一些人,收几个得力的门人乃至奴才,毕竟,就算是没那个能力跟太子争锋,但是,想要做个实权的皇子,乃至未来的王爷,手头没人也不成啊!看看现在京城比较活跃的王府,哪一家手里头没有一定的力量,真要是手里力量不足,也早就守不住自个的爵位了!
  而五阿哥呢,那就是纯粹是不喜欢自个的福晋,或者说,五福晋的存在是真的非常尴尬,宜妃也觉得这个儿媳妇出身太差,至于太后呢,更是觉得亏欠了自个的孙子,所以呢,康熙这边才给了胤祺一个出身瓜尔佳氏的侧福晋。然后呢,宜妃又从这一届的秀女里头给五阿哥挑了一个汉军旗出身的格格刘佳氏,然后就直接给送到皇子所那边去了。
  胤祺并不想给自个的嫡福晋多少脸面,因此他甚至琢磨着,先等到自己的庶长子出生了,再将嫡福晋娶回来。虽说这种事情听起来很不讲规矩,但实际上呢,这天底下能让皇子守的规矩有几个呢?胤祺对于大位没什么想法,也没有太多的野心,不管是作为儿臣,还是下一任皇帝的兄弟,有点把柄总比滑不留手更好一些,所以,胤祺觉得自个还是有资格任性的。
  虽说三个皇子未来的府邸都要修,但是肯定也是要分个先后顺序的,总要长幼有序不是嘛,起码面子上得过得去,所以,最先完工的肯定是胤祉的府邸,然后才会轮到胤禛的,最后才会是胤祺,说不定胤祺那边还没建好呢,老七老八他们也要搬出去了!
  胤禛也不算是非常着急,他将图纸改了一次又一次,就这还没有完全定稿呢,像是院子,花园之类的地方,总要到后来再收拾,胤禛如今已经从钦天监那边弄了一些讲什么风水八卦之类的书在那里琢磨了。
  就像是当年跟朱元璋共用书房一样,如今胤禛也是跟舒云一块儿共用了一个书房,舒云从胤禛那里将他能够收集到的各种讲西学的书都弄到了手,好在这些都是翻译过的,要不然的话,舒云还真没学过那么多的语言,要知道上辈子的时候,到了后来,几乎大家都在将汉语了,一个个使节,官话讲得说不定比一些官员还利索一些。
  欧洲那边如今文艺复兴都已经开始了许多年了,许多理论研究都已经出来了,不过距离工业革命还有一段时间,中原这边想要赶上去,还是来得及的。毕竟刚开始起步时候的工业,其实优势并不算非常明显,也就是后来因为几场战争的推动,许多技术才算是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其实也算是推动文明的利器了。
  传教士们对于东方这边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从明末的时候就带来了许多西学知识,那时候,以徐光启为代表的开明文人还受洗入教,翻译了许多来自欧洲的书籍。甚至,像是红薯什么的,本来就是他们这些人引进的,只是碍于明末那时候的环境,根本没法推广开来,要不然也不会造成那么严重的民乱。
  舒云将这些西学的书籍都看过一遍之后,顿时就松了一口气,哪怕西方那边还藏着掖着不少,但是光是看这些,就差不多能够推断出西方那边如今的水平了,她上辈子已经攀过一次科技树了,如今再来一次,实现弯道超车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舒云看这些书籍都是光明正大看的,一开始的时候,胤禛还觉得舒云就是一时兴起,很快就没兴趣了呢,结果之后呢,瞧着舒云一本一本地翻下去,似乎还得了其中的趣味,不由也好奇起来。他们这些皇子学习西学就不是仅仅学个大概,也是学得还算深入的,尤其是自然科学还有算学什么的,都算得上是重点的学科。
  胤禛小的时候,孝懿皇后对他比较宠爱,还给他弄了不少西洋来的东西,胤禛甚至曾经拆坏过一个怀表,后来没装得起来,不得不送回了造办处修理,很久才修好了送回来了。虽说孝懿皇后没说不许,但是后来胤禛就很少做这种事情了。他那时候已经知道自己不是孝懿皇后亲生的,做事已经有了一些顾忌,不能被人说成是不爱惜东西。
  这会儿瞧着舒云看得兴致勃勃,胤禛也来了兴趣,还想着考问舒云一番,然后,就问得胤禛有些怀疑人生了,舒云不仅真的看进去了,还看懂了,还能举一反三,胤禛不由叹道:“静怡,你若是男儿,有这份能耐,一定是国之肱骨!”
  胤禛可不觉得只有什么儒学才能治理天下,就算是康熙也不是这么想,康熙他们实际上都是实用主义者,最重要的是,满人能靠科举混出头的,是真的很少,满人这么多年,论起才子,也就是出了个纳兰性德,哪怕科举的时候,满人跟汉人考的难度相差很远,满人能在里头出头的也少见。倒是汉军旗里头出了一些比较出挑的,但是问题是,他们算是旗人,实际上还是汉人呢!
  而舒云呢,要真的是男子,那就正儿八经是满人里头的能人了!西学这种东西,朝堂上精通的可不多,但是懂的人都明白,这门学问实际上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学问,比起儒学,那可很是实用太多了!
  舒云轻哼了一声,说道:“难道我是女子,会这些,就不能做出什么事情来了吗?”
  胤禛一愣,然后笑道:“能倒是能,可是如今这个风气,静怡你就算是想要做什么事情,也只能就是隐在背后,却是不好在人前的!”
  舒云摇了摇头,摆出一副意兴阑珊的样子,说道:“算啦,反正我要外面的名声做什么!不过这些学问是真的挺有意思,我倒是真想琢磨琢磨!”
  胤禛并没有觉得舒云不安份,舒云又不是想要要什么权力,不过就是想要研究西学而已,这算得了什么呢,人家女人可以研究什么诗词文章,自然也能研究其他学问,至于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胤禛对这话那是嗤之以鼻的,一个个断章取义,就光盯着前面半句话了,后面男子有德便是才,一个个都忘得一干二净。
  舒云管家理事什么的从来没什么差错,研究一些西学,就算是打发时间罢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胤禛直接就说道:“你要是喜欢,我回头再给你多找些书籍回来!”嘴上这么说着,胤禛就已经开始盘算着从哪儿找了。
  舒云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嗯,这些书籍有些翻译看起来有点奇怪,要是有原文的就好了,最好还要有字典,我可以自个查!”
  胤禛笑道:“看样子爷倒是个有福气的,娶了个正经的才女回来了!不过字典什么的,还真是没有,爷当初也就是学了个皮毛,回头爷叫人整理一下,看看能不能弄个初步的字典出来。”
  这年头,作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方便,他们想要什么东西,只需要一句话,下面的人就得跑断腿,不过呢,横竖麻烦的也不是舒云,舒云要做的无非就是将这些书籍重新整理翻译一下就是了,这可是个大工程。
  有了这些事情要做,舒云去永和宫的次数都少了,以至于便是德妃乃至康熙都知道,四福晋如今沉迷西学,异想天开,想要将一些西文的书籍重新翻译的事情了!
  康熙还专门叫胤禛过去问了一下舒云的情况,胤禛也没有隐瞒,甚至还吹捧了几句:“汗阿玛,儿子这福晋在西学上是真的很有天赋,别人是举一反三,福晋几乎能闻一知十,比起儿子当年可强多了!”
  康熙听了,哈哈一笑:“再强也是咱们爱新觉罗家的媳妇了,看样子,老四你福晋说不得有望成为一代大家呢!”
  胤禛脸一红,说道:“汗阿玛谬赞了,福晋说不得也就是一时兴起,那里就能成为什么大家了!”
  康熙笑道:“既然你媳妇在这上头有天分,那就让她学便是了,你呀,也别太小看你媳妇了!”说着,又是大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