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母仪天下 >

第182章

[综]母仪天下-第182章

小说: [综]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央宫都曾经遭遇过祝融之灾,在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发明之前,许多信息都只能记载在纸上,纸张其实是非常脆弱的,放在空气中会氧化,变黄变脆,曾经大家不知道这一点,后来就发现原本藏在木箱里头的书册,打开箱子之后,在阳光下迅速发黄变脆,一碰就变成了碎片。哪怕后来大家都非常重视这些书籍的保护,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要将以前的典籍拿出来重新翻印,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皇室保存的书籍越来越多,就算是皇室有自己的出版社,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还是有许多漏网之鱼,自然,后来这些都算是失传了。
  之后的那些书籍也就算了,但是在武帝之前的那些书籍,因为孝敬圣皇后生前喜欢阅读各种书籍,所以,孝敬圣皇后晚年的时候,武帝就下令少府将能够搜集到的图书还有孝敬圣皇后曾经的手稿都印刷成册,连同雕版一起作为孝敬圣皇后的陪葬品,等到孝敬圣皇后薨逝之后,这些都被封存起来,跟随孝敬圣皇后埋入了地下。
  据说那几年,少府名下的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都是在为这件事做准备,使用的是最好的御纸,用的雕版也是专门从西南那边的深山老林里头采伐的檀木,按照那个时候雕版还有书籍的价格,孝敬圣皇后也不能说是薄葬了,毕竟,许多书籍那真的是花钱都买不来的。
  因为有着皇室提供的墓室图纸,哪怕因为地震的缘故,一些结构被破坏了,但是最终挖掘依旧非常顺利。各处帝陵中历代帝后的灵柩被起出,经过维护之后,重新下葬到新开辟出来的皇室陵园之中,至于陪葬的物品,在经过研究之后,除了一些需要保密的部分,其他的都会被放到专门的博物馆对民间开放。
  而皇室这次为考古团队提供构造图,最大的要求就是,陪葬的那些书籍,都属于皇室,皇室可以在审核之后,将部分解密,至于不能解密的那一部分,将会被皇室封存起来,等待解密的那一天。
  即便皇室派出了监督的人手,不过呢,挖掘现场的许多情形还是被泄露了出去。毕竟,他们可以防止有人使用电子产品进行拍摄录像,但是呢,原本发掘过程中,有的地方都是要使用无人机,甚至是机器人进行处理的,像是那些封闭的墓室,根本不能随意置换空气,以免墓室里头的陪葬品和壁画氧化受损。
  无人机和机器人传出来的图像就被一些有心人复制了下来,不管是出于炫耀,还是出于想要让大众知道真相的心思,就这么流传了出去。这种事情,到后来根本就是屡禁不止,以至于到了后来,皇室就破罐破摔,干脆引入了官方媒体进行发掘过程直播。
  因为这些年正处在地壳运动活跃状态的缘故,长安附近的帝陵几乎是在同时进行保护性挖掘,免得回头整个结构全出现问题,那就真的是要惊扰老祖宗的亡灵了!这么多帝陵之中最受民众关注的还是茂陵中的后陵,至于孝敬皇帝刘彻,网友们纷纷表示,一个渣男,墓室里头也就是埋葬的黄金之类的比较多而已,有什么好在意的,哪里像是孝敬圣皇后清纯不做作,墓室里头都是文化啊!
  一年后,由国家牵头的大型纪录片《孝敬圣皇后》就在国家电视台播放了,长安第一大学还专门邀请了知名的史学家司马愈。
  司马愈算是汉室太史令这一脉的后人,只是呢,正常情况下,司马家只会有一个人继续担任太史令,其他的子嗣呢,有的依旧会继承家学作为史官,一些直接就是跟着一些诸侯王去了封地,还有的呢,就在石渠阁那边打下手,毕竟太史令只有一个,但是太史令手底下的史官并非只有一个。
  司马愈算是司马家的远支了,其实他之前的好几辈就已经不再研究历史,而是改行了,有研究生物的,有研究农学的,还有出去经商的,司马愈呢,却是从小就表现出了对于历史的爱好,从小就拿着当年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当做是睡前读物,他父母一看,干脆就将司马愈送到了嫡支那边学习。
  司马愈对于做枯燥的历史记录没什么兴趣,他更喜欢的是挖掘历史的真相,还曾经出版过好几部历史解读书籍,算是历史爱好者的入门书籍,当然,让一些主流的历史学家不满的是,司马愈特别喜欢通过一些野史的记载来跟正史上头的一些事件相互印证,这让正统的史学家觉得他是在胡闹。
  有着司马家的支持,司马愈其实能够接触到的史料非常多,这一次的帝陵发掘工作,他也担任了一个职位,然后他就被长安第一大学请过来讲一个公开课了。
  司马愈算是史学界的一个明星级别的人物,举止儒雅,容貌清隽,很受年轻一代的追捧,因此,他这一次的公开课,哪怕选择了大学里头最大的一个礼堂,礼堂里头也是人满为患,学校不得不出动了保卫处维持秩序。
  司马愈呢,也没吊大家的胃口,直接就直入正题:“同学们,你们对孝敬圣皇后最大的印象是什么!”
  下面顿时鼓噪起来,其中声音最大的却是:“长寿!”
  司马愈笑吟吟地说道:“没错,事实上就是长寿!或者说,从孝敬圣皇后之后,皇室的历代帝王,长寿的就比较多了!不长寿不行啊,熬不过自己的父亲,自然是做不了皇帝的!”也是因为如今君主立宪,而且自从当年孝文皇帝出了个除诽谤令之后,大家对于议论皇家的事情,那是没有半点心理负担的。
  下面顿时哄堂大笑,事实上武帝当年立过一个太子,这个太子也是皇后嫡出,但是他运气比较差,没想到自个亲爹待机时间也那么长,最终呢,没等到亲爹驾崩,自己就熬不下去了!武帝显然也没有绕过儿子立孙子的道理,毕竟,武帝儿子还是很多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武帝之后才在花甲之年,另外立了一个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明帝,饶是如此,明帝登基的时候,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
  司马愈笑道:“其实这次的发掘工作,有生物学家就想要从孝文皇帝皇后窦氏,还有孝敬圣皇后身上,看看能不能研究出什么长寿基因来,要不然,为什么皇室哪怕是在中央集权最厉害,工作最繁重的时候,依旧大多数人都能健康长寿呢?这么多年来,不知道多少人为了皇室的长寿秘诀眼馋呢!这话就不说了,我们如今先来说一说,孝敬圣皇后对于历史的重大影响!”
  司马愈伸出教鞭,在讲台上敲了敲,然后就有一个全息屏幕浮现在了半空之中,第一个,便是民族融合。
  司马愈郑重的说道:“与孝敬圣皇后的诸多发明功绩相比,在我看来,她最大的功绩在于促进了汉人与周边的民族的文化乃至血脉上的融合!”
  “实际上,在先秦,乃至更加古老的时代,这种血脉融合也一直存在,但是,却都是残忍的,被动的!我们可以在《诗经》、《尚书》、《春秋》,乃至《易经》之类的典籍中看到,从三皇五帝时候开始,诸夏的先民就在不断开辟进取之中,化野人为国人,化夷狄为诸夏,那个时候的操作手段,无非就是打仗,战败者臣服在胜者脚下,一开始的时候是成为奴隶,甚至一些不愿意屈服的,被斩尽杀绝!等到春秋时代,许多事情依旧如此!周国将都城迁移到洛邑,因为气候变得寒冷的缘故,一度在如今的中原地区,主要生活的也不再是诸夏的国人,而是野人,是夷狄!春秋五霸的崛起,就是通过尊王攘夷,确定了自己的地位!因此,孔子才会有那么一句感慨: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到了本朝初期的时候,因为秦末战乱的影响,中原对于北方匈奴的威慑消失了,反过来还要被匈奴威胁!按照那个时候的观念,可以预计,如果不是孝敬圣皇后的出现,那么,我们面临的未来将会是这个样子,朝廷劳师远征,终于打败了匈奴,为此,国内民生凋敝,甚至是民怨沸腾,而匈奴人或战死,或被朝廷贬为奴隶,最终,他们遗留的地盘,却被其他的游牧民族侵占,繁衍生息百年之后,再次成为中原的威胁!”
  “而孝敬圣皇后却是通过军事上的打击,经济上的拉拢,政治上的分化,成功地消化了草原,诸多的游牧民族也得以汉化,成为了诸夏的一员!如今在场的许多同学,说不定祖先就是曾经的匈奴王族,如今呢,却已经与汉人没有任何区别了!之后,汉室对于其他的民族,也一直执行了相应的政策,因此,等到昭帝年间,开拓令发布之前,国内百姓都以身为汉人为荣,不再提起曾经的民族!这也是开拓令得以实现的基础。”
  “除此之外,孝敬圣皇后最大的功绩在于她拉开了工业化的序幕!事实上,当我们接触到大秦,大夏的时候,我们根本意想不到,这个应该与我们同根同源,在当地也保持了经济文化乃至生产技术上的优势的国度,在技术上头与大汉相隔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代差!可以说,在孝敬圣皇后年间,本朝的科技几乎是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也是许多人觉得孝敬圣皇后是穿越者的缘故!”司马愈说到这里笑了起来。
  “当然,即便是对茂陵后陵的发掘工作如今已经初步完成,我们依旧没找到孝敬圣皇后是穿越者的证据,毕竟,谁也不会将自己是穿越的这种事情挂在口头不是吗?”司马愈简单地概括了一下那个时代的工业大战之后,又说道,“不过,在对昭陵、渭陵等帝陵发掘工作中发现,在孝敬圣皇后去世之后,已经有人将其神化了,甚至还有人视其为女娲氏转世,若非官方一直没有表态,说不定,我们的神灵谱系之中,应该会多出一尊圣母神才对!后来,因为之后那一位董太后的缘故,汉室结束了两宫共治的时代,官方对于历代太后的生平也开始持压制态度,孝敬圣皇后在民间的祭祀也因此绝迹了!”
  ……
  “好了,同学们,时间不早了,想要知道更多,可以登录我的个人主页,我会在主页上陆续更新最近的研究结果,大家还可以在下面留言,我们可以一同探讨,那么,下课!”一番侃侃而谈之后,司马愈敲了敲讲台,全息屏幕关闭了,他转身从后台离开,而台下却是陷入了热烈讨论之中。


第103章 吕后
  舒云这会儿有些狼狈,她这辈子转世成了吕雉,吕家往上追溯,能够追溯到姜子牙,嗯,这位有一个名字叫做吕尚,或者说是吕望,如果不是田氏代齐,他们这一家子可能还是齐国的王族。当然了,齐国吕氏王族其实当年真的很多,他们这一系能够逃出田氏的清洗,可见他们的血脉其实也已经比较远了。
  老祖宗还是传下了一些东西的,比如说相面看人的本事,因此,吕太公当年见到上门骗吃骗喝的刘邦,嗯,那时候他还叫刘季,居然一点也不计较,就觉得他是能干大事的人,因此,非常果断地将自己的嫡长女吕雉下嫁。
  然后,吕雉的日子就变得很倒霉了。刘邦那时候已经是三四十岁的人了,之前虽说没有娶妻,但是却曾经跟一个寡妇有过首尾,生下了一个儿子刘肥。刘邦在家里地位不高,刘季不过是第三子,嗯,刘家如今四个儿子,刘季在里头不上不下的,而且平常就是个混混作风,整日里到处骗吃骗喝,他上面两个兄长都已经成婚了,他就常常在两个兄长那里混饭吃,以至于他二嫂每次见到他过去,就在那里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