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母仪天下 >

第116章

[综]母仪天下-第116章

小说: [综]母仪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等敕命,其实多半都是礼部那边签发的,都是有固定格式的,前面依旧是奉皇后懿命之类的词,然后跟打包批发一样,将那些敕命文书签发下去。一般情况下都是集中处理,要是你运气不好,给自家老娘老婆打申请的时候,送错了时机,说不定你那个申请就不知道被压到猴年马月才能被发现了!诰命嘛,要好一些,但是也只有三品以上的命妇,册封的旨意才是用凤印从中宫懿旨出的。
  奉圣夫人这个是可以说是超品的诰命了,这等诰命,从司徒旻那里的圣旨出,这个意思可就意味深长了,也就是说,她算是不在舒云这个皇后的管辖范围之内了!
  不管司徒旻到底有没有想到这个,司徒宪对于自家父皇在这种事情上将自个母后撇在一边的行为都是有些不满的,跟着一帮翰林学士,内阁学士学习之后,司徒宪最是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再根据舒云对于一些历史的解读,司徒宪就很容易体会到了一个道理,从唐宋时候开始,无论是中宫皇后,还是东宫太子,太多的权威都变得有名无实了,都落到了帝王之手。
  如今司徒旻的行为看起来就是他一时兴起,但是见微知著,司徒宪就可以看出来,司徒旻本身不管是对皇后,还是对他这个太子,都不够重视,甚至是本心是有些轻慢的。
  舒云对于司徒宪的愤怒却是不以为然:“愤怒是没用的,归根结底,还是需要权力!”
  司徒宪放到后世还是个小学生,但是如今却已经懂得太多的东西了,早慧有的时候是一件好事,而有的时候,却是一种伤害。
  司徒旻只是抿了抿嘴唇,神情变得凝重了起来,他倒不是有什么逆反之心,但是不管怎么样,哪怕是为了自保,也得有足够的力量才行。
  官场上的权力,司徒旻起码五六年之内是不可能让司徒宪接触到的,那么,最好的办法无非就是敛财了!士大夫耻于言利,而舒云却早就告诉了司徒宪,这个世界上,金钱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万能的,如果不能,那就是你钱还不够多!当然,做守财奴是没有用的,有足够的钱,还得会用这些钱,要不然的话,你的结局就是被人一拥而上,直接大卸八块吞掉。
  除了这件事之外,巡幸江南的旅途还是比较愉快的,甄家这边建造的园子虽说不大,但是却非常精美,是典型的江南园林风格,一步一景,颇为精巧。当然,这也给安保带来了不少难度,不过呢,地方小,也就算了。
  舒云难得不用理会宫里头那些争风吃醋,狗屁倒灶的事情,在江南也放松了下来,偶尔召见一下江南这边官员的命妇,说一些场面上的话,给一些场面上的赏赐,也就没问题了。
  甄家也是个大家族,李氏只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已经夭折,另外一个就是甄应嘉,除此之外,家里头还有几个庶子。已经过世的甄沛不是什么太讲究的人,或者说,整个甄家都不讲究,毕竟,能做出为了跟上头拉近关系,直接娶上司媳妇的陪嫁丫头的,这个脸皮就很可观了。脸皮厚,吃饱饭,甄家固然很多时候显得不择手段,但是呢,他们家当年没多少战功,开国之后也封了爵,有了肥差,就知道他们的跪舔还是很有好处的。
  甄沛将自个媳妇送去给未来太子做奶娘,然后呢,他自己在家总不能独守空房吧,因此,他自然要纳妾,嫡长子没了,他不能让自个绝后啊,所以理所当然就有了庶子,要不是李氏颇有几分手腕,如今的甄家,做主的就不是甄应嘉,而是甄应嘉的二哥甄应睿了。
  好在不管是甄应睿还是下面的甄应平他们都是很识时务的人,如今也是唯甄应嘉马首是瞻,因此,甄家一直没分家,三房都住在一起,如今兄弟三个都已经成婚了,不过孩子其实都还比较小。
  等到将甄家的儿媳还有一些姻亲搞清楚之后,舒云就知道,为什么甄家在金陵这么滋润了,甄应睿的夫人姓史,虽说不是京城忠靖侯那一支,却也是近亲了,算是如今忠靖侯和贾代善夫人的堂妹,甄应嘉的夫人呢,嗯,姓马,是治国公家的庶女,当然,嫁过来之前是记在了治国公夫人名下的,至于甄应平的夫人,姓王,王家当年就是封了个伯,但是呢,可是得了个肥差,管着海外诸国进贡的事情,有钱得很。因此,甄应平娶的就是王家的一个庶女。
  有着这样得力的姻亲,甄家原本也就是因为甄沛死得早,家里爵位又到了头,导致了甄家处在青黄不接的阶段,而如今呢,很明显,甄家后头又多了个大靠山,什么大腿能比皇帝的还结实呢?所以,如今起码治国公府上恨不得当初嫁过去的是真嫡女了!
  舒云光是看了看甄家内宅妇人的做派,就知道,甄家是真有钱,生活也颇为奢侈,对于许多事情,都显得是司空见惯,家里现在孩子还不多,但是都养得比较娇惯。
  舒云并没有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横加干涉的意思,司徒旻这个皇帝都不觉得甄家是挖了自个的墙角,舒云能多说什么!如今太后去世,司徒旻移情到了李氏身上,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没用的!
  一直在江南住到九月,期间还去了一趟钱塘,见识了一番中秋时候的钱塘大潮,圣驾才算是准备回銮了!
  与来的时候相比,回去的路上可就没那么多事了,差不多刚入了十月,圣驾就已经抵达了京城,一切看似又走上了正轨。
  户部那边长松了一口气,这次南巡的花销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国库虽说如今还算是比较充盈,但是花钱的地方还多着呢,花在路上,算怎么回事呢?所以,既然这次已经算是满足了先太后的遗愿,然后,圣上你还老老实实留在京城吧!
  然而,司徒旻在见识了江南的繁华之后,回京之后,顿时就有些觉得皇宫太逼仄,不够舒适,御花园小得走两步就到头,因此,司徒旻想了想,觉得自己应该再建一个园子,供平常的时候消遣。
  当然,名义上呢,司徒旻是不能这么说的,因此,他直接表示,虽说如今天下太平了,但是大家不能忘了尚武之风啊,所以,平常的时候,也该有点围猎之类的活动什么的,那么,就将原本的上林苑整理起来吧!另外呢,围猎呢,总不能当天去,当天回来,所以,上林苑里头也得建几个宫室暂时休憩吧!
  户部尚书很想要撞墙,劝了几句之后,发现司徒旻压根没有听劝的意思,只得苦逼地答应了下来。
  好在司徒旻也没催着赶工期什么的,而且这种事情,明显不能征发徭役,免得被人称为是劳民伤财,关中这边,种地如今没什么赚头,因为降水量太少,只能种粟麦,这些产量有点糟糕,这些年也就是稍微好转了一点。好在如今大家呢,农闲的时候,都习惯了给衙门种树什么的赚钱,一些有钱人家呢,专门种植一些花木果木什么的,在长安这边,销路也还是不错的,这些都是干脆雇佣了那些农户做。
  这也是TAI祖皇帝留下的德政,百姓每年就是十天的免费徭役,还可以花钱来抵,至于其他的,其实都是衙门出钱,雇工来做的。花钱虽说不算特别多,但是效果却很好,起码如今在关中这边,司徒家很得民心。
  舒云私底下直接跟司徒宪说,这些其实就是经济问题,百姓做工就有钱,有额外的钱可以消费,朝廷也能在商业活动中征收到一定的税收,真要是算起来,朝廷其实没花什么钱。钱这玩意,不流通起来,那就是废旧金属,跟一坨石头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司徒旻要修建上林苑这种事情,在舒云看来,就算是那种国家工程,可以拉动内需的那种,虽然会造成财政上头的赤字,但是整体其实是一件好事。当然了,这年头没几个人是搞经济的,所以根本不懂这里头的道理,只会觉得太费钱了。不过,其实要是司徒旻拿自个的内库来建上林苑,保证下面一句话都没有,可问题是,这根本不可能啊!
  司徒宪呢,对于舒云教给他的政治经济学简直是学得如饥似渴,他对于这里头的学问实在是太感兴趣了,在他看来,这些可比那些所谓的圣人之言有用多了!
  圣人都是几千年前的人了,那个时候跟现在区别实在是太大了,别的不说,圣人生活的那个时候,有这么多人口吗?孟子还说要养活一家人,还需要百亩桑田呢,可见那时候粮食产量简直让人绝望。
  而司徒旻呢,也在舒云母子这里找到了安慰,朝堂上都在劝司徒旻这个皇帝要节俭,钱要省着点花,国库也不宽裕,而皇后这里呢,就没这些话了这让司徒旻很是松了口气。
  司徒宪要搞一些产业的事情在司徒旻那里走了个明路,司徒旻压根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按照舒云的说法,司徒宪也不能光跟着学什么圣人之言,也该做点实事,见微知著,看到点其他道理,司徒旻还觉得舒云毕竟是女流,做太子的,不是要着眼天下大事嘛,不过呢,从小事做起,也不差,因此,还也赏赐了司徒宪两个皇庄,让他放手去做。然后,司徒宪就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放飞自我了!
  同样放飞自我的,还有司徒旻这个皇帝。


第77章 红楼谢皇后
  正常情况下,放弃总比坚持容易。对于做皇帝来说,做一个昏君总比做明君容易。
  当然,司徒旻还没到昏君这个份上,他深知权力才是自己的根本,所以,在勤政这件事情上,他还是做得可以的,但是呢,天下太平,就算偶尔有点小天灾,也是难免的事情,所以,司徒旻如今在花钱享乐上头,是越来越有心得了!修了上林苑,又是扩建皇宫,又是清理太液池,为了避暑,还准备在城外骊山搞个避暑行宫。总之,长安附近到处都能看到工地,虽说没有征发徭役什么的,但是雇佣雇工要给钱,若是那等长工,起码要提供两顿饭,所以,每年光是花费的银子还有粮食,就是一个比较夸张的数字,户部尚书已经忍不住想要告老致仕了!
  这边流水一般的银子花出去,那边北戎也开始凑热闹。当年改朝换代的时候,北戎那边也正处在内乱之中,北戎以前是有王廷的,但是戎王暴毙,原本按照北戎的传统,应该是小儿子继位,但是呢,小王子呢年纪还小,也不是戎王正妃所生,被人质疑为血脉不正,而且,年纪小意味着实力不足,因此,这边小王子还没来得及得到王廷几大贵族的支持,就直接被刺杀了。
  之后呢,戎王的几个王子都争执起来,便是戎王的兄弟,也觉得自个有能力争一争。中原在皇位传承的时候,还要披上一层正统的遮羞布,而在北戎这种地方,就是赤裸裸的弱肉强食,谁兵强马壮,谁就更有机会。
  因此,北戎那边乱象持续了很长时间,最后彻底分裂,等到勉强平复下来的时候,中原这边已经是大局已定,之后呢,北戎也就是偶尔打打草谷,并不敢真的跟大靖产生什么冲突。
  而这几年,北戎那边的情势似乎变了,最重要的是,北戎冬天的时候遇上了一场雪灾,大量的牛羊被冻死,等到积雪融化成溪流,春雨阵阵的时候,又因为牛羊尸体的堆积引发了瘟疫,便是那些还存活的牛羊也感染了,还有很多底层的牧民也跟着遭殃。为了解决瘟疫的问题,大家只好将这些牛羊还有感染了瘟疫的牧民的尸体找了个地方一把火烧了,然后就发现,自家损失惨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