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能不能不要这么宠 >

第19章

能不能不要这么宠-第19章

小说: 能不能不要这么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柳若在五年前拜入了上善真人门下,上善乃是蓬莱岛四大长老之一。

    夏华国内顶尖的异人组织有四院八派一山一岛,其中一山指昆仑,一岛便是蓬莱。

    至于翠微书院与松间书院则同属四院中的两院,其余两院为辉州的无离书院,河内的天溪书院。

    八派乃山南的妙通派,淮南的玲珑门,黔中的一道青,江左玄鉴门,关内秦云门,河内的希夷,剑南的和尘剑,益州的天左门。

    四门八派中,以一山一岛为尊,四院又在八派之前。

    但这个排名已经是百年老历,近百年来随着几派的实力变化,这些个排名已经不再那么具有参考价值。

    最明显的便是翠微。

    若不是华老爷子在整个异人界实力算得上数一数二,一人挑起了整个门派的名声,翠微派可能早已经因为他们久不在世间走动,从四门八派里除了名。

    但就是现在还跻身四门八派的位置,地位也早已不似从前。

    就比如今日,那管事口中虽说得漂亮,到底翠微的林晟亲至接待的只有一个管事。

    蓬莱那一群,为首的上善和柳若去了皇宫,此刻在松间书院的只有几位道长以及一干学徒。

    便是这样,松间书院的山长并着一众先生,也选择了先去接待蓬莱一行。

    白楠香估摸着,林晟之所以入了京州后放缓了马车的速度,让蓬莱先进松间的原因,约莫也是不想两波人凑在一起尴尬。

    大约,这样的情形,他已经不是第一次遇见。
………………………………

第三十章 逛街

    松间书院的山长这一日最终没能脱开身来与林晟见上一面。

    只到晚饭时候,派了两位书院里德望兼备的先生来与林晟解释了一番缘由,说是太忙实在脱不开身,让林晟见谅。

    林晟自然是不介意这些,几人在还算融洽的气氛里吃了晚饭。

    此后,已经到了的几个门派都送了拜帖或请帖过来。

    林晟只接了和尘剑的帖子,其他的帖子按着翠微的一贯作风,全都回绝了。

    和尘剑的帖子也是因着李夭的关系才接下的请帖。

    李夭是和尘剑掌门的嫡女。

    当年也是在清谈会上,李夭对林晟一见倾心,倒追林晟两年,才拿下了这个老实忠厚的斯文人。

    这是白楠香在翠微书院的时候,与李夭闲谈时便听过的白话。

    那时白楠香只觉得大伯母彪悍得紧,在这样的时代也敢倒追男人。

    今日到了松间书院,听林锦说,这样的书院虽然华丽,论排场在四院八派里只算中等,只论家业和尘剑的宅子比这天子脚下的松间书院还要霸气一些时。

    白楠香才后知后觉的想到,李夭大伯母那么彪悍的原因,怕也是因为有一个强悍的老爹在后头撑腰才有如此胆气。

    再想到,大伯母自嫁给了林晟,便安心留在了翠微,甚至当起了翠微的老妈子。

    越发觉得,大伯母真个不是一般人,彪悍的外表下,实实有着一颗洒脱的心。

    和尘剑这一次来得乃是掌门亲传的两个弟子,以及三十来个后辈弟子。

    除了翠微书院,四院八派哪一门不是百把千个弟子,更不用说执牛耳的昆仑和蓬莱,两派内外门的弟子加起来怕占了整个异人界的半壁江山。

    一次清谈会,派个几十个弟子参加对于这些门派来说乃是常规操作。

    相比起来,翠微此次的七人已经算得上近三十年来空前豪华的阵容。

    和尘剑的请帖约的时间是明日午时至听风楼一聚。

    今日晚饭过后,时间便空闲了下来。

    白楠香是第一次到京城,白日里一路坐在马车上看着京城的景象早就有些心痒,想要逛一逛这京城的风物。

    但她一向不喜开口求人,因此吃过了晚饭,小姑娘便回了自己的客房,撑开了窗子抬头望着京城的天发呆。

    也不知多久后,瞧着太阳已经擦到了院墙,再一会便要落下去,白楠香才意兴阑珊的合上了窗子,准备上床打坐。

    便在这个时候,林锦在外敲响了她的屋门。

    白楠香强掩着心中的失望,神情平和的拉开了屋门。

    外面,林锦还穿着日间的衣服,手里拿着一顶纱帽,见到白楠香开门,他将纱帽往前一递送进了白楠香手中。

    “换身衣服,我们出去走走。”

    白楠香看着手中的纱帽,心下忍不住意动,却还是有些忧心的看了眼屋外。

    “京城不宵禁么?”

    林锦瞧着她明明意动却还是瞻前顾后的模样,忍不住觉得这小姑娘这样的性子有些惹人怜爱,便也轻声回她。

    “不宵禁。”

    因为京城及皇城内外有大能布下了九龙大阵,乃是天底下顶顶安全所在,所以京城不但不宵禁到了晚上反而分外的热闹。

    林锦来过两次京城,知道入了夜的京城是个什么模样,才会迟迟不带小姑娘出门。

    只是这小姑娘太过懂事了,懂事得让人看不到一丝小孩该有的朝气。

    因此,林锦此前才特地不说也她听,想要看看小姑娘的反应。

    结果这个小丫头,明明日间便是一副神往模样,吃了饭还是半字没提出去的话,乖乖巧巧的便回了房间。

    瞧着她那模样,林锦又有些不忍心,就又太阳还未落山便来唤小姑娘出门,其实再晚上半个时辰,夜的京城才会真个热闹起来。

    听说京城不宵禁,白楠香心下重又精神起来,面上还维持着平静,温顺的回林锦。

    “劳烦,锦哥哥稍候。”

    说完这句小姑娘便要关门,房门将要合上之际,小姑娘却又看了林锦一眼。

    “锦哥哥,这样捉弄我好玩么?”

    这一句话带了些幽怨的语气,眼神里却并无多少恼意。

    她本不是爱生气的性子,这一句也只是因为对面的人是林锦。

    她感念他的怜护,因此肯在他跟前表露一些自己的情绪。

    林锦被小姑娘抱怨了一句,脸上反而露出了一丝淡笑,也不回她,只是低声说道。

    “你换好衣服便出来,我在前厅等你。”

    说了这一句,他自顾转身离开。

    白楠香在他身后也淡笑着合上了房门。

    林锦拿来的纱帽是柳黄色的薄纱,若在日间定是遮不住相貌的,但到了夜里,这样的纱帽却正合适。

    因纱帽是柳黄的颜色,白楠香便选了一身水绿的衣裳,配在一处瞧着清清爽爽又有朝气,十来岁的小姑娘这样一打扮便显得干净可爱。

    林锦领着她出了松间书院,便转进了一条街道向着京城最热闹的夕台坊走去。

    此时街上的行人不算多,夕阳染了红晕懒洋洋的躺在山边。

    日光不算热,光滑的青砖路上反射着暖黄的光,合着百姓家的炊烟,显得恬淡安然。

    白楠香跟在林锦身边,脚步轻快的东张西望,只觉得这样一个世界在此刻竟也有了让她爱怜的地方。

    小姑娘身上踹了一百多两银子的银票,都是替寸德荣做饭挣的。

    此刻银票静悄悄的躺在她的怀里,却让小姑娘逛街的心活络了起来。

    她有钱,便不再是单纯的逛街,可以买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于是,走过卖糖人的小摊点,她手上便多了一只小糖人,走过卖簪花的小铺子,怀里便多了一对小耳坠……

    等到路边的家家挂起了各种各样的灯笼时,小姑娘已经吃了个饱,买了不少东西。

    银钱却只花出去了二两不到。

    她买东西都拣着喜欢便宜的买,就是这样一笔开销于她而言也已是一笔巨款,其中还包括她请林锦吃了不少小吃的钱。

    夜的京城,果真比之白日还要热闹许多。

    杂耍的,唱戏的,算命坎卦的到了夜里也不歇息,反比日间呼喊得还要卖力。

    白楠香一路瞧得眼花缭乱,但凡看见点新鲜的都要好好打量一番。

    路过青楼的时候,她照样扭着头,极为好奇的看着里面。

    京城的灯笼太亮了,将漫天的星辰都衬得暗淡。

    青楼内,姑娘的娇笑声,恩客的说话声,夹杂在丝竹声中,交织成了青楼特有的声调。

    就是在这样的声调中,白楠香在那一群脂香粉浓模样娇俏的女子里看到了一丝若有若无却让她心头一寒的黑气。

    于是,一直兴致高昂的小姑娘,瞬间中了邪一般僵住了身型。

    一旁的林锦,纳闷的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却什么都未看到,不由好奇问她。

    “你看见什么了?”

    被这一声唤醒,小姑娘不由看了一眼四周,再回头去看青楼里的女子。

    莺莺燕燕歌舞声里,哪还有黑气的影子。

    “没有,许是眼花了。”

    小姑娘这样回了林锦一句,重新又迈步离开……
………………………………

第三十一章 一日

    松间书院不是无根山,但第二日,白楠香还是按照往常的习惯,卯时便从入定中醒了过来洗漱。

    简单吃过了早食,小姑娘便又爬回了床上打坐。

    到了中午,林晟林锦带上小姑娘去了听风楼赴宴。

    因着两派的关系,白楠香自然又收到了不少见面礼,还认了好几个称不上亲戚的哥哥姐姐。

    等从听风楼出来回到松间书院的时候,寸德荣他们四个也已从家里到了松间书院。

    一见面寸德荣便拿了许多的吃食玩意出来,说是特特命人在京城各处买来的名点小吃,让白楠香吃个新鲜。

    王念露,陈鹏还有赵博也从家里捎来了些小礼物。

    两月相处,几人已经很是熟悉,便也没有客气,互相收下了彼此的小礼物。

    赵博不知这一趟回去受了什么刺激,回来将那礼物往桌上一放,闷声与几人打了个招呼,冷着脸便回了房间。

    清谈会要过一日才正式开始,今日几人无事,除了赵博,几人便凑在了一处闲话。

    掌话的乃是最会聊天的寸德荣。

    他摇着个小扇子和白楠香他们坐在四合院假山旁的一张石桌旁,如数家珍的与白楠香王念露清点京城内外好吃好玩的地方。

    王念露虽是京城四大家族,王谢张韩四家中,王家的嫡长女但自幼被养在深闺,少有机会出门,对于京城远不如寸德荣熟悉。

    耳听着寸德荣板着手指细数“城外长寿观的素斋做的极好……半池寒烟半池柳的听风楼到了初春……那住在安素巷的琴师……”生在京城,长在京城的王念露竟也如白楠香一般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就连在京城厮混惯了的陈鹏也半张着嘴,得空才在寸德荣说话的间隙插了一句嘴。

    “你说的这些地方我也去过,怎的没有你说的这般有趣。”

    寸德荣将一柄扇子摇的风响。

    “那是你不知道何时该到何地做何事才最有趣味。”

    “譬如现下时节,城外依着莲花湖的闲云山庄,新荷已经出了嫩叶,飘香藤,芍药,春菊和月季开得正好。”

    “捡上一日天清气朗时,约上三五知己,往那湖边新结了果的李子树下设一席面,吹着湖畔的凉风,赏着盛开的群花,在来上一壶山庄自酿的竹叶青,岂不美哉。”

    白楠香耳听着寸德荣的话,想象着那样的情景已然是被寸德荣说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