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

第85章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85章

小说: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还是在一起过,不必做小儿女形状。”
  只要兄弟齐心,就比这些死物重要的多,他们以后也能这么扶持着,才是府里府里的福气。
  而且以大儿子大儿媳的为人; 就算不管大的; 小的也会顾着,二房几个孩子都是他们两口子调教着长大的,哪能没有感情?
  何况这么多年调。教下来; 二儿子虽说没太大长进,但至少不会轻易被人瞒骗,而珠儿也已成人,能撑起门楣了,便是他立时去了,也能放心了。
  此次分家下来,除了王夫人被气的差点呕血,倒也算阖府满意了。
  贾代善满意于两子兄友弟恭,家中子孙和睦,他自小见多了老人去后亲兄弟为了父母一点子体己,打破头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丑态,而此次能这么顺利的分了家,心情哪会不舒畅?
  而贾母也挺满意,这些年下来,她也算看清楚了,老大两口子为人厚道,定亏不了珠儿、元春跟宝玉。
  她虽偏心政儿,但对几个孙子孙女,除了元春自小在身边养大,倒也是一般疼爱,况且看看别家分家时次子分的东西,便是她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二房分的少了。
  而顾妩林绪之则是压根不在意,说实话他们自己置办的产业,没一样不赚钱,只不过是赚多赚少的区别,对贾家这三瓜两枣的,就是没还库银的时候,也没多大觊觎。
  不然真要想吞,光管家的十年里,顾妩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据为己有,而能老老实实的听从代善的分家,不过是因为这些东西是几个孩子应得的,他们只要这一份就好。
  不过他们钱多是他们的事,可真要论起来,凭什么把这份财产全送出去?她宁肯分过来以后再以自己的名义给元春做嫁妆,也不想让王夫人得意。
  以王夫人那针尖大小的心眼,等分了家再知道自己手里的那些产业,还不得活活气死?想想就兴奋的不行!
  而王夫人现在虽然不知道顾妩手里有那么多炙手可热的产业,可光分家这一事,就把她气的呕了一口血来。
  王夫人当初看顾氏不顺眼,想弄死她,来个一尸三命,除了保证珠儿的长孙地位外,最主要的还是为了管家权。
  她做姑娘的时候就管过家,王家就已经很富贵了,偏偏自己一个出嫁女,能带走的只有一小点,连九牛一毛都没有。
  可贾家的豪奢比之王家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她偏偏是个次子媳妇,管家权落不到她手上。
  她一面自豪于丈夫才貌双全,把贾赦比进泥里,一面却深深嫉妒着长嫂。
  谁让就算贾赦都无能成那样,日后的爵位还是他的,而顾氏也能名正言顺的取得管家权。
  自己在只有在她不方便的时候才能代管几日。
  可权利这东西真是太诱人了,不说库房里那许多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珍奇玩物……单单是下人从爱理不理到巴结不已的态度就能让人深深的沉迷其中,况且有了管家权才能轻易做一些原本做不到的事。
  比如让某个通房莫名其妙的染上病症,等挪出去后就能悄无声息的没了。
  再比如哪个丫头不安分,她都能立马知道,随意安配一个偷窃的罪名,就能光明正大的赶出去。
  甚至后来趁着顾氏怀孕的时候,她都能轻易设下计谋,还让别人抓不住手脚。
  自此她做着美梦,想等顾氏没了,撺掇婆母给贾赦找一个低门小户的继室,有这种人衬托着,那管家权迟早落到自己手里。
  那这一库房的东西,她迟早都能一件一件的弄出来,填补到自己的私库里。
  可一切幻想在开头就被掐灭了,大房的人不仅没有出事,反而带累的婆母跟丈夫都厌倦了自己。
  这十几年来,府里一点的权利一丁点儿都落不到她身上,而自己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也没有一个能养在自己身边,反而都被养的吃里扒外,一心向着大房。
  这就算了,丈夫有周姨娘这个解语花陪着,轻易不肯踏进自己的院子,就是赵姨娘那个腌臜货,都比自己得他心,她除了面上那点光辉,几乎什么都不剩了。
  连下人都拜高踩低,明面上恭恭敬敬,私底下却阳奉阴违,自己交代的事不使个三五倍的银子,那必然是办不成的。
  她为此大闹了几回,婆母只装聋作哑不接茬,丈夫认为自己亏欠大房,除了铁青着脸训斥她无事生非,便没有别的交代了。
  可她偏偏有苦说不出,怪不得旁人都说阎王好哄,小鬼难缠,那些个奴才奸滑的不得了,自己闹的越凶,他们就有更多的法子让自己过得不舒坦,大到出门赴宴出丑,小到想送过来的饭食永远不对味,真是什么幺蛾子都能做的出来。
  她原本对付别人的手段,都尽数使到了自己身上,还抓不到她们的把柄。
  可这事说出去也没人信,谁让府里的奴才连对探春这个小妮子都不敢造次,生怕被主母抓到轻则罚银,重则赶出去。
  反而自己这个府里的二夫人,过得是要多憋屈就有多憋屈,恍惚间她甚至觉得,顾氏当初就能抓到自己把柄让自己病逝,可她偏偏不这么做,明面上就装作大度的样子骗得众人同情,可暗地里却抓住自己的痛脚卯足了劲看戏。
  天知道她现下有多想分家,只有分出去了,她才能真正的当家做主,收拢儿女的心,整治不知进退的周姨娘……
  但父母在不分家,只要公公不松口,他们甚至连提都不能提,不然那些多管闲事的御史知道了,丈夫的前程就全完了,连珠儿元春都得受牵连。
  现在贾代善那老不死的好不容易松口了,就是不用即时分开,分些家产也好。
  可谁知道这满府的富贵竟都是借来的,连娘家也是一样,等还了库银,还能剩下多少点东西?偏偏丈夫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傻子,送到手的肥肉也能硬生生推出去。
  这是在剜她的心啊!
  她带过来的嫁妆虽也丰厚,但这些年花销极大,每月摔坏了杯子摆件要赔,想吃点可口的东西要另外买,嫌疑府里送来的衣服料子,首饰胭脂不好要换,冰碳不够了也要另贴钱……这么长时间下来,钱花的差不多了,还受了一肚子气。
  自己就全指望着分家能多分些东西,给二房贴补一二,毕竟有老太太在,必然亏不了二房。
  可那个老不死的只是嘴上说的好,什么偏二子,爱元春,等到了真正出力的时候就装哑巴了,由着老太爷跟大房欺负丈夫不理庶务,就拿这点子破烂糟践二房。
  她这都是为了谁?一群白眼狼,也不知道体恤自己。
  大概是期盼已经的希望破灭了,王夫人一回去被气的吐了口血,偏她早年装病打脸次数过多,现在真病了反而连大夫都不敢叫。
  不然老太爷听了还以为自己摆谱使脸子,而后院那两个贱人也敢煽风点火的编排自己,让丈夫更对自己不满。
  因此王夫人只叫人悄悄的收拾了,才就着水咽了一颗丸药,却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等好不容易眯着了,就听前院闹腾起来了。
  她心里烦闷,猛一翻身,头就一阵晕,靠在床头缓了好一会才没好气的道:“都是死人吗?大清早的在外面闹腾什么呢!”
  丫头听她语气不好,但想了想还是壮着胆子高声喊:“回二夫人,是送喜的官差来了,二少爷考中了。”
  王夫人一听这话心里就是一喜,顾不上让丫头们伺候,自己手忙脚乱的穿了衣服,满面红光地追问道:“中了第几名?”
  丫头乐颠颠的回:“前面正在撒喜钱呢!我听见他们喊醒了第五名。”
  王夫人听了更高兴了,一叠声道:“好好好,赏,我儿争气,快扶我到前边去。”
  便抚着丫头的胳膊往外走,走着走了她忽然问到:“大少爷呢?”莫不是落榜了?
  丫头一听就道坏了,她刚报了喜就该让别人扶她去,怎么自己凑上前去,可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得低声道:“大少爷中了会元。”
  王夫人闻言脚步一顿,满腔的喜悦顿时去了一半,脸上的笑意也没了,可她不敢在外说贾瑚的不是,只得咬紧牙沉默了。
  心里却恨得紧,果然不该让珠儿去顾家学,顾老爷子可是贾瑚的亲外公,自然偏向他,哪里肯教珠儿真本事,就这么生生耽搁了他,不然今日重会元的便是自己的珠儿了,哪轮到大房的人耀武扬威?
  

    
第96章 红楼49
  等王夫人到的时候; 顾妩早已经给官差打赏过了; 几个官差暗暗摸着袖子里的金锭子; 互相看了几眼; 感慨这荣国公府果然财大气粗,嘴上的恭贺却越发真诚起来。
  连贾代善跟贾母听了消息也早早的过来了; 脸上的笑意藏也藏不住; 代善还稳重些,贾母却抓着两个孙儿的手; 一叠声只道好。
  顾妩见状忙让下人去端来几碗热汤,让几位官差吃了去去早晨的寒气。
  这要是备了饭食官差还不真敢吃,毕竟除了贾府,他们还得去其他举子那里送信道喜; 一点都耽搁不得。
  只这热汤就极好,几口喝了整个人都熨帖了起来,还不耽搁时间。
  等几人出了府,其中一个黑瘦些的舒服的伸了个懒腰,有些高兴的念叨:“头儿,这贾家出手真大方,那位奶奶办事也极妥帖,大清早的喝了一肚子冷气; 一口热汤下去; 整个人都舒坦多了,要是去其他人哪里道喜也能得这些银子就好了……”
  那被叫头儿的官差听了白了他一眼:
  “就说你们这些新人不懂行情,我便教你个乖; 在衙门个里当差,在京城里,该知道的就千万不能不晓得,不然别说升官发财了,就是小命都保不住。
  你道那是普通的管家奶奶?那位可是皇亲国戚,尊贵着呢!这次得了会元的便是她的长子。
  这些年在京城里,这荣国府算是风头极劲,他家运道好,大老爷在宫里当差,二老爷在翰林院,眼下这一辈的又这么出息,看来又能显赫个几十年,渍渍渍,也不知这贾家祖坟里冒了什么青烟。
  日后当差眼睛都擦亮点,遇到那些车马上带标记的就多留个心眼,躲开了就没事,最怕的是遇到单独出门,还衣着不俗的年轻公子哥,那才要万万小心,不然一个不察就被惩奸除恶了,都还没地说理去……”
  其他几个听了打起精神来,听他讲这些规则,别看这些话不起眼,但猫有猫道,鼠有鼠路,学到了就能少得罪人,这可是老差官跌跌撞撞试了半辈子的心得,珍贵着呢!
  也是老大刀子嘴豆腐心,肯教他们,这要是别人,不交个三年五载的俸禄,可甭想挖出一个字来。
  他们这些当差的,算不上官,只能是皂吏,要是在哪里的小县城里,那真是个体面活,除了有俸禄可拿,还活的风风光光。
  可到了这京城,四品以下都不敢称官,何况他们这些人,平日里真是提着一百二十分小心当差,生怕撞到哪家贵人手里,被打一顿都算好的,稍微不注意就得要命。
  官差们边走边说,那边荣国府里却喜气洋洋,连几个姑娘听了讯都一起过来了,跟着贾母王夫人一起天上地下的夸了起来。
  贾瑚跟贾珠也丝毫不见平日里的半点稳重,连被夸带高兴,都有些坐立不安。
  一府人坐在一起你捧我逗的夸了起来。
  林绪之正在升迁的关键时候,就算功劳够了,也不好光明正大的翘班,得了消息就乖乖的去宫里了。
  贾政却不一样,从得了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