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

第311章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311章

小说: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李秀秀跟李肇庆就没有这么好运了,这一路上简直被折磨了个半死。
  这待遇,一直到政府军剿匪,才把人从山寨里救了回来。
  这三人一回来,就痛哭流涕地跟亲大哥李肇源告了大嫂子的黑状,直说她们就是被亲嫂子给卖掉的。
  本来三人还指着李肇源会替他们做主呢。
  但直到看到报纸,她们才晓得:自家三杆子打不出一个闷屁来的亲嫂子,摇身一变,成了上海滩最大黑帮的“五爷”。
  连顾家那么大的家族,一听女儿嫁的姑爷是她的前夫,立马把人关起来,单方面发了离婚启事。
  李肇源接连“被”离了两次婚,早成了圈子里的笑柄。
  恰逢顾妩自己作死,一连得罪了洋人和帮里的弟兄,被人设了套儿。
  姐两个忙撺掇着李肇源找了人,准备出一口恶气。
  谁成想关老头儿的棺材本儿都被输光了,还欠了整整十万现大洋。
  这他能认吗?
  他转头就找了李肇源,要他不管是卖房子,还是砸锅卖铁嫁妹子。
  反正自己的损失,一定要还回来,要不然他就昭告天下去,看他这个大文人以后还怎么混。
  李肇源这个人,平身最爱面子,被红鼻子这么一威胁,当时脸就绿了。
  回家就卖了房,还把眼睛瞄在了李秀秀姐妹身上。
  李秀秀这时候哪还藏得住,赶紧把李老太太临终的话给交代了。
  兄妹三个一听这话,乐颠颠地回了老宅。
  可一进地下室,金银财宝没见着,见了墙上刻的“人不要脸不如驴”这七字箴言。
  李肇源还真以为是自家老祖宗特意留下的“宝贵”财富,当场就厥过去了。
  心里只存了一句——老李家,我日你祖宗。
  醒了以后,这娃简直疯了,到处嚷嚷着要改姓。
  关老头看他都这样了,咬着牙少要了他一万现大洋。
  顾轻舟后来还逃出来找过他,但原本的李宅,早就人去楼空了。
  ……
  这一家极品没了音讯,倒是顾妩偶尔在码头查场子的时候,遇到了当初护着原主到了上海滩那家人。
  那男人带着兄弟在码头上扛大包,而他家的小媳妇儿,就带着两小子在不远处开了个茶棚。
  男人眼里,早没有了当初那种心如死灰的颓劲。
  他就地扛包儿,扛累了,就转头看看插着腰一脸凶悍跟人讨价还价的小媳妇儿,眼里就一阵笑意。
  小媳妇儿偶尔不忙了,就指使两大头儿子看摊子,自己端碗特意放了糖的水,给自家男人解渴。
  惹得码头上一群没成家的光棍汉羡慕的嗷嗷叫。
  这小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些,但也算有滋有味儿的。
  顾妩见了后,特地去喝了碗茶水,王家小媳妇见了她乐得眉不见眼:“你也到上海滩啦!当时你不见了,我还以为你们回老家去了呢!”
  顾妩边喝边打量他“现在过得怎么样啊?”
  小媳妇用围裙擦了擦自己的手:“蛮好,刚来那段时间,码头上还乱,当家的扛大包都扛不安生。”
  “后来实在闹得过不下去,我还想把孩子给小叔子们看着,带着他去外国打工呢!”
  顾妩吓了一跳:“去那儿干什么?”
  小媳妇撇了撇嘴:“还不是那群头顶生疮,脚底流脓的坏痞子,骗大家伙儿说去外头等赚大钱,一天十块钱呢。
  可这些人暗地里就是往外卖猪猡,我家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吗?就想着上外头闯一闯,哪晓得他们是骗人的。”
  说到这里,她又笑了:“好在俺们青帮来了个好头头儿,喂那群狗日的吃了枪子儿。”
  不然他们这帮人早就被骗走了。
  “现在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她眼睛忽然一亮:“哎,你找找你男人没?”
  顾妩一指脖子上扛着个小丫头的清俊男子:“喏,就是他了。”
  王家小媳妇有点可惜地咂了咂嘴,当初听她那样说,她还以为这男人不是个好东西。
  “我还想着把你介绍给我家小叔子呢!”
  没想到这男人还算有点良心。
  顾妩听了这话笑了笑:“我成过亲,还带着个孩子,长得也就这样了,你把我介绍给他,他不得跟你拼命啊!”
  小媳妇儿不以为意的撇撇嘴:“这年头过日子,看的是人品心地,黄花闺女是多个尾(yi)巴还是怎么的。”
  能活命就不错了,哪还有那么多讲究?
  这姑娘虽然带这个孩子,但心地好着呢,不然也不会在那关头,就因为自家男人替她赶了两次流民,就把救命的口粮让了出来。
  要不是她非要找自个男人,当时自家小叔子就想娶她过门的。
  

    
第363章 民国奇事23
  又过了些日子; 顾妩总算坐稳了青帮的第一把交椅。
  可这好日子刚没过几天; 国父逝世; 举国哀悼。
  接着; 国、共合作,打起了北伐战争; 不久之后; 上海又换了新政府。
  这次的新政府比上次的还懂行,一来上海; 就派了人来青帮,跟顾妩好一通乱聊。
  顾妩又不是个见谁扎谁的刺头子,所以从善如流的接受了他们的示好,时不时就带着林绪之去参加政府高官们举行的高级酒会。
  整天品品酒; 跳跳舞,那小日子,过得不知道多舒坦。
  大概是老天也见不得他们两口子到处卖狗粮,新政府忽然派了人来,要求青帮辅助政府军“剿匪”。
  顾妩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哪个山头的匪?你们终于舍得对牛头山那群狗日的动手了?”
  那群土匪可恨得很,奸/淫/掳掠无恶不作,顾妩跟政府军反应了好几次了,这帮人都打着官腔一推三四五。
  今儿太阳这是从西边出来了?他们怎么忽然想通了。
  那副官被她梗地脸色一变; 老半天才憋出来一句:“是红匪!”
  顾妩:“……”
  都怪家里的小妖精太会玩儿; 闹得她脑子一懵,一时之间没听出来这话的意思。
  副官看她这个脸色,小心试探道:“五爷您这是……”
  顾妩回过神; 懒洋洋地喝了口茶水:“没什么,就是你忽茬茬地说什么红匪,我还没反应过来,这上海滩什么时候多了这么一股子势力。”
  国父没死之前,您们装的跟个人似的,现在翻脸倒翻地猝不及防。
  在此之前,以青帮的势力,她都没收到任何消息。
  “那您的意思?”这位莫不是也偏红?平日也没看出来啊。
  顾妩又喝了口茶,淡定道:“放心吧!一切听从政府的指挥。”
  副官看她这话不假,放心的走了。
  等他出了门,顾妩清了清嗓子,阿生闻声过来了,挤眉弄眼道:“小妹夫行啊!”
  看把咱五爷给整的,面色红润、眼色含春。
  自己看着墨老板平日里那副软趴趴的样子,还以为他不太行呢。没想到还挺扛造。
  顾妩斜了他一眼:“少跟我开(黄)腔,派几个绝对信得过的人,跟组织递个话,说黄皮子要咬人了,要他们赶紧跑,越快越好。”
  阿生闻言脸色一肃:“消息确切吗?”
  “都来我这儿找枪使了,你说确切不确切?”
  阿生也不再多话:“我亲自去办!”
  副官来后的第三日,政府军亲自带着青帮众人去“剿匪”时,大部分“红匪”据点儿都已经人去楼空了,就抓着了三瓜两枣。
  还一问三不知。
  当局委员长气得光头上冒圈圈,当局内部也有人怀疑顾妩“通匪”,故意疏远了起来。
  再有什么“好差事”,也不再便宜青帮了。
  顾妩乐的如此,从此约束帮众,让他们低调,别碍着当局的眼,就暗搓搓地蛰伏了下来。
  偶尔她也会接到命令,帮忙救一救被抓紧去的同志们,杀一两个卖国贼。
  每次抓一两个“红匪”,当天晚上人就没了,当局也不是没怀疑过青帮。
  但始终没人想到,青帮最大的头头儿,也是个“红匪”。
  所以虽然时不时就有人跑过来嘲讽顾妩“没种”,连这么好的机会都把握不住。
  但终究没有什么大动作。
  当然,可能这事,也跟顾妩表现的太匪了有关,反而被清出了怀疑名单。
  毕竟虽然眼下“红匪”被归于匪了,但那帮子人向来纪律严密的很,轻易不打打杀杀的。
  哪像这位,当局只要派出去嘲讽她一次,当天那人多半就会倒霉——被套麻袋是最基本的,被废了也不是不可能。
  要是有人话里话外再带上她家那个戏子,这人多半儿要连着倒霉大半年。
  这样的人——“红匪”怎么可能会收呢?
  当然,当局也是不要的。
  …
  …
  日子就这么又过了五六年,隔壁鬼子忽然发难,当局这回好不容易硬气了一次。
  这一仗,足足打了三个月。
  从这时候开始,这片国土上,战争基本就再也没有停下来过。
  顾妩两口子这下也不装死了,往前线上捐了大量的抗生素。
  各种物资储备、医疗用品、改进武器,更是一天都没停过,成车成车的往前线送。
  短短几年内,两口子这些年挣得钱,就一点儿不剩的都填到了里面。
  到了后来,连空间里储备的金银也全用光了。
  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也出了不少。
  林绪之每天晚上进空间,看着越来越光秃秃的库房,一脸的心疼:“哎,我现在真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了。”
  顾妩乐了:“没事儿,这才哪到哪呢?等这批军火出库了,你才算彻底成穷光蛋了。”
  林绪之:“……”
  有你这样给人当老婆的吗?
  “呀呀呀!你这女人,一天不打,上房揭瓦,看我大棍子伺候!”
  顾妩烦他:“闹什么闹,也不看看你都多久没睡了,还不睡觉去,小心铁杵磨成针。”
  这人炼器的手段一绝,又从过军,研制个把改良武器不成问题,但这时候的造武器需要的各类矿产,都被鬼子们占尽了。
  那么高密度的监察下,就算拥有空间,顾妩去偷一次矿也要费大功夫。
  为了尽可能的节省材料,他只能彻夜的不睡。
  这不,昨天才新弄出了一库的新武器,这会儿就又来空间里“挖宝”了,看有没有漏下什么值钱的东西,再拿出去卖钱用。
  可怜的。
  看他眼底下这青黑色,乍一看还以为这人用肾过度,“精”疲力尽了呢。
  弄得阿生那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的东西,每天都变着法的提醒顾妩,多带两斤腰子回去给他家小老弟补补身子。
  噫,男人啊!
  ……
  后来时局实在太过紧张,当局跟那边总算又合作起来了。
  接了那边的命令,林绪之也不帮着掖着,老老实实地把技术交给了那边派来的技术员。
  他这个压力,总算是轻了点,就跟着顾妩一心钻研地下炼药厂,再利用空间,越过重重的封锁线把武器、药品送到前线去。
  十二岁的小幺儿则被安置在了大后方。
  这娃毕竟也是在青帮高层怀里轮流耍大的,所以骤然离了爹妈,她倒也快活。
  每天领着一帮小孩儿玩“打仗”,蹦跶的乐不思蜀。
  

    
第364章 民国奇事(完)
  顾妩两口子自然不放心; 倒也借着送情报的名头; 时不时的就去看小幺儿。
  就这么看着跑着; 跑着看着; 孩子忽然就大了。
  全国解放那天,饶是经过了那么多的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