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

第228章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228章

小说: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妩更是理科初选名单里的第一名。
  倒是顾二叔家与比顾妩还大一岁的顾长林落榜了,气得顾二婶第二年几天没出门,就怕别人问起来丢脸。
  倒是一直蛮爱炫耀的李秀英不咋出门了。
  就算有乡亲们上门; 她说不了几句话,就把话题从这事上扯开了,一点也不搭茬。
  顾庆海还蛮奇怪:“要不是姨娘①没来过,我还以为你被你妈重新生了一遍呢!”
  这低调劲,哪像自家的傻婆娘?
  李秀英狠狠地掐他一团:“去你的,我又不傻,这才过了初选,八字还没一撇呢; 我要去吹的过了; 以后还咋做人?”
  等她的小五录取同意书下来了,看她不摆个三天的流水席,好好打打那群死八婆的脸。
  顾妩:“……” 
  您高兴就好。
  ……
  上了初选名单的人; 都被叫到了县招生办填志愿。
  顾妩跟林绪之去的时候,其他人都到的差不多了。
  等她到的时候才发现,这到的五十八个人里,年龄最大的都快三十八了,年龄最小的才十六岁。
  看着又滑稽又和谐,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而接待的教育助理员态度也特别好,轻手轻脚的拿来了志愿书,端了茶水让大家慢慢填。
  然鹅这并没有什么卵用。
  单说报志愿,但报考指南、参考资料一样也没有,更别说是教师指导了。
  顾妩瞄了一眼旁边的大叔,然后就看见他的志愿是这么填的:
  第一志愿:京都大学;  
  第二志愿:青花大学;
  第三志愿:福旦大学;
  第四志愿:g市大学;
  她刚开始还以为这大叔成绩特别好,才会填这种信心十足的志愿。
  但等大家的时候志愿书都填完了,顾妩才发现,除了个别人,大部分人的志愿都是这么填的。
  她看着挺奇怪,就问了一嘴,大家都被她问懵了。
  那个大叔一脸疑惑的问:“那应该怎么填?”
  其他人也是一片懵逼状的盯着她瞧。
  顾妩:“……”
  她怎么忘了,这次高考完,一没有标准答案,二只出了初选名单。
  所以大家对自己考了多少分都是一无所知。
  最多也就知道自己考了两百二十分以上——g省的高考线就是两百二。
  但其他的,也就全靠猜了。
  至于报志愿,大家下乡这么多年了,成天不是跟铁锨作伴,就是对着粪土做诗,基本上跟社会脱节了。
  所以统共知道的大学名字也不超过四个,还都是各省特别有名的。
  报志愿的时候还全都写上了。
  至于这么填是个啥后果,他们还真不咋懂。
  “算了算了,我这里有个招生简章,你们谁要看看?”
  这费劲吧啦,好不容易才考上了,要是因为这个滑档了,这憋屈劲,都没处说去。
  然后一群人拿着顾妩不知道从哪里剪来的一沓子招生简章研究了大半夜,等志愿填完后,都是黑着眼圈出来的。  
  饶是这样,等政审跟体检后,有七八个最终也没能等来入学通知书。
  而这时候顾妩才发现,她当时大概是多虑了,因为这时候的报志愿,与其说是自己给自己选学校,不如说是走个过场。
  因为事实表明,你录取的专业,可能是你压根就没有填过的专业,甚至你被录取了的学校,都不是你填报过的学校。
  而所有的录取方式,只以分数为准,然后则优录取,至于学生的意愿,基本没人管。
  顾妩当时填的还是老学校老专业——京都大学临床医学。
  没想到等入学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却莫名其妙变成了京都大学法律系。
  林绪之就更离谱了,他本来报的是京都大学的应用化学,没想到等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忽然就成了经济学。
  顾妩:“……”
  林绪之:“……”
  这有点刺激啊!不过究竟有没有人管,他们两明明都是理科生的,为啥调剂的专业都这么怪的慌?
  然而他们两这还算好的,至少只变了专业,但学校还没变。
  其他人里头,有从自己报的g省交通大学,变成a省师范学院的;有报了师范大学,被调到医科大学去的……
  反正天南地北的到处串,其中一点规律也没有。
  而那七八个没有通知书的同志,也是因为政审或者体检不过关,跟他们报的啥志愿,一点关系也没有。
  更混乱的是,直到通知书下来了,顾妩他们依旧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
  不过大家伙完全没有介意的意思,领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还是该怎么高兴,就怎么高兴。
  顾庆海甚至买了两大盘鞭炮,从村头一直放到了村尾。
  而乡亲们也没有丝毫奇怪的意思,敲锣打鼓的开着拖拉机,推搡着带着大红花的几个大学生坐上去,光游街就游了一整天。
  顾妩当时感觉耻度都要报表了,一头钻进林绪之怀里就再也没出来。
  后来李秀英抱着他们两的通知书哭偷偷摸了好久的眼泪。
  还意图把这通知书裱好了挂墙上,还是顾妩再三表示,开学自己要带着通知书去报道的,她才恋恋不舍的把东西交出来了。
  不过最终夫妻两不顾反对,坚持办了场流水席。
  为了看考到京都大学的大学生。
  不仅远远近近的亲戚朋友都来了,连十里八村的人都跑过来看稀罕。
  那热闹程度,直逼每年放露天电影的时候。
  而林绪之跟顾妩两人,胸带大红花,跟二傻子一样被参观了整整一天。
  后来顾妩实在撑不住了,钻进屋里死活不出来。
  搞的李秀英老大不情愿,在外头一边敲门一边嘟啷:“这丫头,真是狗肉上不了台面。”
  这么体面的事,躲啥躲?看姑爷站在那笑的多好?
  林绪之:“……”
  冤枉啊,要不是阿妩跑的快,又没人撑场面,他早就跑了好吗?
  说实话,他结婚的时候都没被这么占过便宜,眼下你看,一帮子从没见过的人过来摸他一把,过去蹭他一下。
  居然还有个老太太拉着自家的小媳妇让摸他的脸,缺了牙的嘴还直嚷嚷:“来,快沾沾喜气,赶明儿给我生个大胖重孙子。”
  这当他是什么了?就算国家破四旧把庙里的神像都给砸光了。
  也不至于拿他个活人当送子娘娘吧。
  小六小七这两死丫头也跟着瞎起哄。
  原本这两守在他身边不让人碰他,他还挺感动的,想着这两年也没白疼了她们。
  没想到没一会儿就过来一帮小毛孩。
  每次给这两丫头一个鸡蛋,一分钱,或者一颗话梅糖,这两丫头就让开,让人摸他一下。
  林绪之:“……”
  谁教出来的这种小屁孩,居然都知道拿亲姐夫换钱花了,还五五分了。
  他要一堆话梅糖干啥?
  哎,阿妩也不心疼自己,这样下去,他非得被摸秃噜皮了,宝宝心里委屈!
  不过这流水宴也不是没有一点好处的,不但来的亲戚朋友都特意给他们塞了路费过来。
  就是来看热闹的乡亲们,也送了不少礼过来。
  等宴散了的时候,李秀英收拾出了一大堆东西。
  还趁着机会把这些土特产都给拾掇成了吃的。
  等两人卖票上车的时候,五六个大皮箱好悬没装完。
  就这,铺盖褥子一类的东西还一概都没装。
  李秀英对此振振有词:“老话说的好,穷家富路,穷家富路,你两都没出过远门,不知道往外头行走的艰难,这要是不把东西都给带全了,路上有你们好受的。”
  林绪之:“……”
  呵,那您以为我是从哪里来的?没出过远门的是您才对吧!
  算了算了,说不过她,等上车的时候,再趁机让阿妩收起来好了。
  反正这时候坐火车真的挺遭罪。
  时间长就算了,软卧这样的待遇只有干部才能享受,他们这样办不出单位证明的穷学生,就只能坐硬座。
  这事他倒也能想一想办法,但无论坐哪种坐,都没啥能入口的东西。
  他这个丈母娘啥都不靠谱,但人做的饭食好吃啊!
  带着她拾掇的包裹,自己跟阿妩绝对能一路滋滋润润的到京都了。
  就是不知道这次回去,他那个便宜爹会不会已经气死了。
  当初他为那对兄妹选插队地的时候,特地选了y市跟新疆。
  这里头可是大有讲究的。
  这时候全国上山下乡的知青大致分为两类。
  一种是插队落户,与农民杂居在一起的,他们同农民一道挣工分,自食其力,如果遇到机会,可以被抽调回城。
  看着辛苦,但至少有点盼头,想一想办法还能当个老师,或者招个工啥的。
  自己当初去省一中教书,走的就是这种路子。
  另一类的知青,则是支边的生产建设兵团,他们名义上是兵团战士。
  但却只能过着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享受微薄的工资,不但不能招工回城,也不能招干。
  那兄妹两所在的y省跟新疆,都在这个范围内。
  他当初把这两人弄到这地方去,其实是为了防他那个便宜爹。
  趁自己一走,通过病退或者招干,把人又给弄回京都。
  但没想到还能起现在这么个效果——这两想要回城,就只能通过高考了。
  但不是自己小看他们,这两人以前想仗着林常州的关系作威作福,还真不怎么重视学习,现在猛不丁的想要通过考大学回去,基本还真没啥戏。
  

    
第262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32
  这头林绪之一手拉着顾妩; 一手拽着唯一放在外头的包; 飘着上的车——因为实在是太挤了。
  本来他还想着到了火车站; 再想办法弄两张卧铺票的; 但到地方还没使劲呢,就被过来送人的革委会小唐塞了两张软卧票。
  小唐做事相当干脆; 一见林绪之先把火车票跟介绍信往他手里一塞; 也没多啰嗦,指了指检票口就说:
  “快上车吧; 最近坐火车的人多,迟了小心上不去。”
  “哦,对了,差点忘了说; 这是局长让我带过来的。
  本来你们考上大学这种大事,大家合该一起热闹热闹,但谁让你不许大伙一起过来呢……局长说你也没啥缺的,就让人帮你弄了两张票。”
  说着还拿眼瞟了瞟顾妩:“放心吧!知道你小子舍不得媳妇受委屈,我特意买的是下铺。”
  林绪之跟革委会这帮办事员都是混熟的,闻言心领了小唐的好意,笑着锤了锤他的肩:
  “就你小子话多,哥先走了; 等你上京城了; 到京大找我,哥哥带你好好玩玩,我什么系你知道的吧?”
  “大才子考了什么; 我哪能不知道呢?经济是吧!
  不过这今年局里有的忙,我怕是没啥时间去京都了,还是等你以后回来了,哥再好好热闹热闹。”
  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这小子丈人丈母娘还好好的待在这地儿呢,他就算跑天涯海角去,逢年过节的,还不是得乖乖的跟媳妇一起回来吗?
  要不是这样,当初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局里那帮人早就替他操办起来了,哪个会听他“低调低调”的那一套。
  不过这小子有出息,说考大学,一眨眼的功夫就直接考京大去了,这一去前程绝对差不了。
  要不然局长那人尖子,也不会到手的鸭子都要飞了,还费劲吧啦的给他搞软卧票。
  别说买软卧票非一定的行政级别根本不让买,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