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

第226章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226章

小说: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间长了,在哪没有几份香火情?
  所以别看人家只是个下乡的知青,连个正经的编制都没有,但认真论起来,整个g省过得有他体面的人还真不多。
  ——————————————
  领高中毕业证的时候,学校里一片哀鸿遍野的。
  没办法,这时候高中能被推荐上工农兵大学的,基本都是后台比水泥都扎实的人。
  而这个名额,整个g省也就那么几个,其他的人怎么办呢?
  户口在农村的倒也好,想办法去招工,或者找个老师、会计啥的工作也算立业了。
  但城市户口的就比较惨了,基本每家都得出一个名额,去全国各地的农村上山下乡去。
  这些天,为了家里哪个走,哪个不走的问题,兄弟姐妹都快打破头了。
  但政策如此,不管怎么说,该走还得走。
  所以放在后世要撕书庆祝一番的毕业季,搁这时候就比较愁云惨雾了。
  而这期间,为了工农兵名额的事,顾妩他们学校还闹过一场呢!
  这时候没有私立中学一说,所以各个干部子女们,除了各个厂校方便外,就是扎堆似的往省一中走。
  所以本来就没几个的工农兵推荐名额,省一中就占了一大半。
  而这事本来跟顾妩是扯不上一点关系的,毕竟她虽然成绩好,家庭成分也不错。
  可再怎么样,也没法跟一群干部子女争。
  但谁让她有个牛的一逼的未婚夫呢——上报推荐名额的时候,省上领导为了刷一波林绪之好感度,特意给顾妩留了个名额。
  这消息一出来,学校里那群二代们可不得炸吗?
  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额是在他们一群人里出没错,但省上有头有脸的官员多了,偏偏名额就那么几个,所以他们也得在此基础上拼爹、拼娘、甚至拼爷爷,才能如愿的把名额拿到手。
  这时候忽然冒出来一个空降占了名额的,大家可不得不乐意吗?
  顾妩倒一点也不愿意要这个名额,别说再有半年就要恢复高考了,她压根就不想走这个后门。
  再说了,这时候的工农兵学员,虽然都叫大学生,但真推荐上去了,上大专还是上大学、上哪个大学、上什么专业……基本都不由自己。
  更何况最后一届的工农兵学员的毕业后分派,讲究的是“社来社去①”。
  这跟她以后的打算可以说是背道而驰了。
  但大家不知道这一点,在顾妩直接拒绝了推荐名额的时候,一帮同学都是拿她当勇士看的。
  而李秀英更是跟难得的跟她闹了好久的不自在。
  ——李秀英没念过多少书,所以尽可能多的念书都成她的执念了。
  这一点从顾五、李玉香、李永安、顾六这群孩子们上学时,每个人都得了全力的支持上就能看出来了。
  更何况这时候工农兵大学毕业了,还能当干部呢,就算专业再差一点的,也能上各个工厂当正式工人。
  这出路在哪个农村人看来,都是典型的山窝窝里飞出去了个金凤凰。
  所以顾妩拒绝了名额这种事,在李秀英看来,跟凭白扔了一罐袁大头①也没啥区别了。
  气得李秀英有半个月,一句话都不跟顾妩说,顾庆海也跟着劝了顾妩不少次,让她别瞎搞。
  不过两口子为这个烦恼了没多久,更大的事来了。
  林绪之打算趁着顾妩毕业的机会,先跟顾妩把酒席给办了。
  

    
第259章 七十年代奋斗生活29
  至于结婚证; 能领也趁早领了。
  顾五上学早; 又因为政策的原因; 上的又是“五二二”的学制; 所以知道今年毕业的时候,她满打满算才刚满十六。
  这时候的婚姻法还是五几年领袖亲自起草的那部; 所以男女结婚的年龄限制还是男的二十; 女的十八。
  所以要认真论起来,顾妩想要领证; 还得等个两年。
  但林绪之显然是不准备等那两年的,人打算给派出所送点礼,然后把顾妩的年龄改大两岁——对的,林同志的年龄是够的; 他这次跟顾小妩同学的年龄正好差了四岁。
  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个最佳岁数差。
  这么算下来,他今年真好二十,刚够结婚年龄,所以只要把顾妩的年龄改大两岁,两人就能光明正大的领证了。
  顾庆海夫妻一听这提议,先是面面相觑的愣了一会,随后毫无压力的同意了。
  毕竟林小子在家待的这两年; 不光对他们两个没得说; 连两个小的,都拿他当亲哥看了。
  因为相处的太好,他们都把这娃以前压根就不是自己家的给忘了; 领证啥的更是一点也没意识到。
  所以这次要不是他提起来,他们还真把以前说好的等闺女毕业后就办事给忘的差不多了。
  因为这个人生大事在前边戳着,李秀英很快就把工农兵名额这事给忘的差不多了。
  夫妻两开始专心操办起两人的婚事来。
  本来两人特意找阴阳算过日子后,商量好的日子是在一年后,但不光林绪之等不住。
  九月一过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刮出来的妖风,说今年冬天,可能要恢复高考了。
  这消息一出来,本来还算稳当的知青点彻底闹翻了天。
  知青们活也不干了,饭都不吃了,初时小心翼翼的四处打听,等确定消息是真的后。
  才算彻底闹翻了天,找队长开病退证明的;当下就往城里垃圾场跑找课本的;疯疯癫癫连饭也不吃上沟下洼跑的……不一而足。
  更有甚者,当场就拉着自己的老婆/老公,就要闹离婚,浑然不管自己的孩子抱着腿哭。
  顾庆海两口子一看知青们这架势,心都凉了。
  理都没理几个看热闹的,扛着铁楸就跑回了家。
  等回家的时候,顾庆海舔了舔起皮的嘴唇,小心翼翼的问蹲在那忙活的林绪之:“你……你今天去知青点那边了吗?”
  林绪之正在给顾小七的小汽车扎轮子,忽然被他给问懵了:“去了啊!怎么啦?”
  他的户口虽然提到了顾家,但工分还是从知青点那边走的,所以每天早上都得过去签个名。
  但今天那边闹的狠,一帮知青们连点卯本都给撕了,见签不上名,他就趁早回来了。
  “那……那酒席还办吗?”
  看着平时说一不二,这会儿却颇有些期期艾艾的老丈人,林绪之忽然就明白过来了。
  他收起脸上的笑,斩钉截铁的说:“办,怎么不办?陈叔不是说我跟小五的好日子落在这个月十八跟明年三月吗?我看这个月的那个日子就不错。”
  顾庆海看女婿这个样子,心总算从嗓子眼落下去了:“哎!行,日子紧,我趁早给亲戚朋友们打个电话,省的误了好时候。”
  说完这话,他拉着还想说啥的李秀英,风风火火的出门去了。
  见他们走远了,顾妩嗤了一声:“看来是真吓着了,这大出血啊!”
  这时候电话这东西还不普及,所以一个镇安一个都算好的了,宁远的电话就在乡政府边上那家小卖部里,是乡长他小舅子家开的,打起来那叫个贵死人。
  平常这边人又事,要是不太急的,基本还是靠人带话,而能动用电话的事,基本上都是急事大事了。
  所以刚才李秀英一听打电话通知,才会下意识反驳。
  但顾庆海怕是被上街那帮知青们给吓着了,未免夜长梦多,这才不但一口同意了犹豫了老久的婚期,还出钱打电话叫了亲戚朋友过来。
  顾妩话刚落,一个女的就挑了门帘进来了,一进来先往林绪之身上一看,见他头都没抬,还黑着手鼓捣顾妩那个小妹妹的玩具车,气得咬了咬牙,才直接冲着顾妩道:
  “顾家妹子,我想借你的高中课本用一用,你去帮我找找吧!”
  顾妩:“……”
  嘿,这理直气壮的,好像我用的课本是您出钱买的一样。
  她哼笑了一声:“不好意思啊这位同学,你看这都要恢复高考了,我这边肯定也要抓紧时间复习的,所以……”
  你还是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吧!
  合着就你是高中毕业的,我这个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是个打酱油的是吗?
  要是她态度好点,自己借她抄一抄自己的课本也没啥,毕竟事关一辈子的大事儿,大家帮帮扶扶也就过了。
  但你当我瞎啊?
  一进来就旁若无人的瞄老娘的男人,完了还这么理直气壮的,那您还是从哪来的,滚回哪去吧!
  惯的你!
  算一算时间,这人也接受了四五年的贫下中农再教育了,咋感觉还是一点都不会做人呢?
  那姑娘被顾妩一噎,一脸的不可置信,眼泪瞬间盈满了眼眶,仿佛刚才受了多大的屈辱。
  顾妩:“……”
  我天,这是天生小白花,还是战斗力真的只有这点?她真正难听的话压根还没出口呢!
  闷头苦干的林绪之见顾妩被人噎住了,站起来就怼:“对啊同学,你把课本借走了,那我们两口子喝西北风啊?”  
  再穷去新华书店买本《数理化丛书》的钱总有吧?就算没有,不是还长着一双手吗?
  “自己找人去抄好不好?别光想着空手套白狼了,大年三十的借蒸笼,谁都想蒸点馒头好过年的!”
  年纪轻轻的,不长脑子,光学会碰瓷了。
  这世上哪有想得到不付出的道理呢?他这么英明神武的,想让老丈人把媳妇嫁给自己,还得一个劲的上门干活,让人看上自己呢!
  还哭,嘿,我这暴脾气,你要再不走,老子让你哭个够好不好?
  最终那姑娘被林绪之怼的捂着脸从顾家哭着跑出去了。
  至此,看不起顾妩这个农村人,想上门借课本并提醒她好日子过到头的女同学们,算是彻底消停了。
  毕竟谁也没那个勇气,上门被林绪之亲口怼一顿。
  他这人平常笑嘻嘻的,啥忙都会帮忙,但一旦扯到顾五的事上,他就跟疯了一样,逮谁咬谁。
  本来大家以为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出来,这两人绝对也得分。
  因为高考都要恢复了,就代表着知青们有了大规模回城的途径了。
  虽然能通过高考离开的是少数,但这趋势,明显就是打开了知青回城的第一道口子。
  他们就不信林绪之真的不想回京都。
  但他不管是想通过高考回去,还是再找机会回城,跟顾五分开都是必然的。
  不说他的家世家里人绝对不会同意他娶一个村姑回去,就是国家政策,也绝对不会支持知青拖家带口的回去。
  没看那么多都结婚领证的知青宁肯离婚都要走嘛?
  更别说林绪之顾妩这种连婚都没结的。
  这要是以前名额少的时候,林绪之的户口在顾家,或许他们闹一闹他就走不了了。
  但现在明显就是大规模回城的趋势,别说户口迁到顾家,就是领了证也挡不住他走。
  所以才有自认为他们已经感情破裂,跑出来追求自己爱情的姑娘。
  谁知道林绪之这人是个天生反骨,一点也get不到人姑娘的一片芳心不说,反而一通乱怼,把人怼哭了。
  只能说什么锅配什么盖,顾五这种爱好动手的野蛮人,怎么会喜欢真斯文人。
  ————————————
  两人办婚礼的时候,满宁远的乡亲都挺震动的,毕竟这时候的知青,只有一门心思往回跑的,哪有主动给自己揽事的人。
  顾庆海这两口子还真是好命,以前大家看着他们两一辈子也没个生儿子的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