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

第198章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198章

小说: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先帝废太子,眼看着康熙死了,他肯定是圈禁一辈子的命,他原本都认命了,谁知道老五偏偏不走寻常路,不管朝臣们的反对,一旨把自己从咸安宫里提出来。
  不仅让他同老大一起亲手操持了皇阿玛的丧事,还委以重任,直接给了自己吏部尚书的位子。
  说实在的,皇阿玛在时表现的再看重福全等几个哥哥,但充其量也就是打仗时临时掌一掌军权,就这样就感动的他们死心塌地一辈子,他自己也赢得了个宽和友爱的名声。
  但像六部尚书佯或九门提督这种重要位子,还不是一律落在自己心腹身上?
  哪像老五,真心实意的让他们兄弟一展所长,还让自己同张英一起进了军机处,同其他五人一道批阅奏折。
  这就算在搁皇阿玛在时,自己也没真的这么自在过。
  毕竟以前自己监国,小事还能做点主,但一到稍微重要点的折子上,就算康熙南巡或者抚蒙,也得把奏折千里迢迢的送过去,等他批阅了,再发过来照办,他是一点自主性都别想有。
  就这还羡慕的老大他们直流哈喇子。
  眼下老五这般信任,几乎给了自己新生,所以就算偶尔心底里还是对自己没上位有一点点不甘心,但他心里也明白这已经是自己想都想不到的机缘了。
  更何况老五既然容得下自己,那侄儿们以后只要有出息,自然也差不了。
  他是有儿子的人,眼下太子妃又怀上了,既然上位没可能,还不如好好干,为几个小的奔一奔前程。
  也能对得起老五这份心,偏偏老大这个蠢货不开窍,光想着自个了,也不想想兵部何其重要,就是皇阿玛在时也不敢让宗室那帮人进去,何况现在。
  所以就咬死了不肯松口,还习惯性的刺了直亲王几句。
  而直亲王没换成人心里本来就不满,理亲王又是个嘴炮技能满点的,三五句话下来,可不就把人气成了个海豚。
  这两人自刚会说话就对着干了半辈子,以前不论有啥冲突,康熙一律拉偏架,反正太子向来不吃亏,几十年下来,直亲王早就积了一肚子邪火。
  眼下康熙都死翘翘了,两人都是在弟弟手底下讨饭吃的,又是一样的爵位,谁也不比谁高贵点。
  被理亲王的毒舌一激,直郡王心里一嘀咕:嘿,以前你是皇阿玛的心肝宝贝儿,我是惹不起,可现在谁怕谁。
  于是恶从胆边生,一个猛虎下山,就把人扑到地上了。
  这两个老大哥冷不丁的怼起来了,当弟弟的可不得拉架吗?
  期间人多手杂的,这儿挨了一下黑手,那儿被踢了一脚,小的几个也没个省油的,可不也打起来了!
  顾妩一沉思,知道这还是八旗被养废了的锅。
  八旗自关外黑山白水而起,兵不过至万,就能横行天下无可敌,生生的打下了大明江山。
  而初入关时,面对各地时不时起来的暴乱,朝廷还是得靠着八旗军维护统治,这才有了八旗子弟专事武装,不得从事其他行业的规定。
  为此,朝廷给予了八旗官兵相当稳定、丰厚的待遇,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这么说吧,一个有编制的八旗士兵,一个月能拿到三四两银子的俸禄,和县官是同一水平。①
  此外他们还有很好的福利,比如红白事赏银、蔬菜、劈材、食盐……这些待遇是终身的,只要当过兵一生都能领取钱粮。②
  而八旗兵死后,妻子幼儿的生活也由部队负责。只要有一人当兵,就可以保证一家人生活无忧。③
  此外,八旗子弟还有大量“当差”的机会,比如押送、工程、庆典等等,除了能拿补贴,还有不菲的灰色收入:海关的关丁、漕运的漕丁和盐运的盐丁等差使,也规定只能由八旗子弟担任。④
  这些可都是肥得流油的好差使,所以说,八旗子弟只要一出生,就捧了个稳稳的铁饭碗。
  而这还是底层八旗子弟的待遇,要是宗室的皇亲国戚,基本找皇帝哭一哭自己的祖宗,就能往六部、绿营、九门这些地方去。
  而这套制度明显就跟吃大锅饭一个性质。
  反正大家都一样,干好干差,干与不干,人人都领一份“月钱”,也能一辈子衣食无忧,那谁还去学习、做事!
  所以八旗子弟迅速的懒散下来,每日养尊处优、养鸟种花,每月擎等着朝廷发一份钱粮来花销。
  再加上康熙朝战争实在有点多,有点本事的都上战场拼去了,打仗倒是还行,被插到六部跟九门的,那就是正当去养老的。
  幸亏眼下才是雍正元年,康熙三十八年,八旗虽然腐朽些,但还没到不可救药的程度。
  “自即日起,吏部准备官员考核,凡不过关者,皆革职。”
  理亲王闻言一惊:“这……”
  因为太子党里头浑水摸鱼的贪酷之臣被清洗了,六部本来就人手不足,不然他也不会死压着兵部这几个人不放。
  考核不难办,但这些人走了,谁来填上?
  更何况六部中几乎所有岗位有特殊要求,比如六部尚书必须满汉各一人,侍郎满汉各两人。
  且很多岗位干脆就专供旗人,比如内务府系统。
  而要是真拿一套标准考核,满人恐怕留不下多少,内务府更得一片空缺。
  看理亲王欲言又止的,顾妩知道他担心的是什么。
  但她要的就是这样,这六部可是朝廷枢纽,朝廷大大小小的事基本都由它运作。
  这里头就算全是精英,有时候信息不通还会耽搁国家大事呢!
  往里头搁一堆连考核也通不过的废物有啥用?
  而内务府虽然还不像康熙晚年那样贪腐成风,一个鸡蛋的价钱翻五十倍有余,但十倍也已经有了。
  更何况现在的内务府是乌雅家把持,不趁新帝登基考核的机会整治一下,以后更麻烦。
  至于满汉有别,可得了吧!这又不是康熙刚上位那会儿,都多少年过去了,只要老百姓吃得饱穿的暖,谁会因为几个官员的煽动真造反了。
  更何况眼下林绪之恢复了记忆,真要有人造反她也不怕,什么事如果一个阵法解决不了,那就两个。
  都有了这么大金手指,她还真没必要畏畏缩缩的随别人摆布,激进点一点问题也没有。
  正好转移转移朝臣们的注意力,免得康熙还“尸骨未寒”,就有人盯着自己后宫搞事。
  看大家都自顾不暇的时候,还有没有人整天打着江山社稷的名头,上折子让她选秀纳后宫。
  顾妩看他们就是闲得慌!
  而且后宫这么受关注,还不是因为它就是前朝的缩影?
  这一手也算一劳永逸了,等他们明白一切升职加薪的事都只与政绩、能力挂钩,而就算闺女入宫得不到好处的时候,满朝文武也就该消停了。
  真当有那么多忧国忧民的人,才会一心盯着皇帝的后宫呢?利益使然罢了。
  “既却人,此次春闱,令宗室及满洲诸生同(汉)举子一起应乡试、会试 。”
  也别说自己不给八旗子弟机会,要想有差事,那就自己奋斗,不然就搁家自己吃自己吧!
  说着顾妩眼睛往神游天外允祉那里一看,“此事就由四哥协助二哥一起办吧!”
  修书什么时候都能修,但此次春闱可是自己登基以来第一次恩科,不容有失。
  允祉的学问最好,能帮着出一出考题什么的。
  “臣领旨!”
  理亲王跟诚亲王对视一眼,知道皇帝这是铁了心的要整治八旗,不然也不会直接把先皇前年才定的
  汉人和旗人的分开科举给废了,把人打到一起考试。
  他也不想想,旗人都养尊处优这么多年了,除了打仗还能凑合,考试哪里比得过汉人十年寒窗?
  不过这样也好,如今的旗人实在不像话,得了这么优厚的俸禄,却不知干事,不让他们有点急迫感,不出几十年,这些人就都得废了。
  况且这么一来,旗人不想办法找差事,就别想着再无节制的白领俸禄了。
  而且眼下国库空虚,能省下一大批银子也好,免得干啥都没钱用。  
  只是此事一传出去,宫里恐怕得热闹了。
  尤其是慈宁宫,毕竟六部虽然也受到了冲击,但总没有内务府的打击大。
  眼下的这么来一番,乌雅氏怕得折不少人出来,他们才自恃皇帝外家抖起来,哪会甘心把自己嘴里的肥肉让出来。
  大家正被这事冲击的晕晕乎乎的,就听皇帝补了一句:
  “这次就算了,下次想打架直接去练武场,要再搁军机处或公共场合这么丢人现眼,谁动手,我就送谁去跟皇阿玛谈谈!”
  群大熊孩子们,等局势彻底稳了,自己治不了就可以让康熙帮着管教管教了,反正他猛得闲下来也没事干,正好教教孩子。  
  理亲王:“……”
  直亲王:“……”
  ……
  十贝勒:“……”
  Σ(° △°‖)见……见皇阿玛?陪葬还是守陵?兄弟之间打个架而已,也太过了吧!
  算……算了,老五刚登基,他们就当众闹不合是有点下皇帝的面子,以后还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好了。
  反正皇阿玛在的时候不也忍过来了吗?
  也是他们头上的一座大山忽然搬走了,导致最近放飞自我的有点严重。
  顾妩说完也不管被阿哥们康大大吓白的脸色,挥手让他们滚蛋了。
  这帮人就是欠拾掇,康熙在时那么压榨大家,他们还乖的不得了,自己才抬举了几天,就无法无天了。
  都三十的人了还跑朝臣跟前打架,幼不幼稚。
  她绝对不是蜜月旅行的事泡汤了才故意吓唬他们。
  哎,先去慈宁宫跟太后交代一声,让她装个病,免得乌雅家的人得了消息来烦她。
  还有林绪之,这都快憋的内分泌不调了。
  不然先挂个钦差的牌子,让他自己去江南浪一圈,等自己处理好这次的事再去找他?
  反正为了以免大家找他,他最近妥妥地也得装病,这期间出去也没人发现。
  没必要把他囚在坤宁宫长蘑菇。
  想到这里顾妩脚步一停,忽然觉得她又把自己坑了。
  这算一算,这次官员审核的事一搞,她得跟着盯一个月,免得半路出什么幺蛾子。
  然后紧接着就是六、七、八三个的婚事问题。
  因为康熙“没了”,也得往后挪个三年。
  可怜见的!
  转眼黄河汛期又快到了,这康熙修了半拉子的大堤也得抓紧。
  可老十一研究的水泥还差得远呢,为了这次少死点人,这事也不能再拖了。
  “……”
  自己为啥想不开要当这个皇帝?这偷个懒都不行。
  算了,就当加班吧,等这几个月过了,考核制度跟官员班子弄起来,她就能偷偷懒了。
  反正她可不想像雍正一样过劳死。
  而且只要底下人靠谱,皇帝当甩手掌柜也行得通。
  没看明朝那些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也没出啥大问题吗?
  只要她把握大方向,就不信她这帮兄弟们没本事干好活。
  不过,水泥造出来是不是也能把官道修一修,免的自己以后出去玩几天,也能被颠疯了。
  更何况要致富,先修路,路不行就算以后粮食、水果大丰收,也没条件快速往其他地方运啊。
  嗯,老十一责任重大,还是把老十三(允祹)调过来帮帮他。免得他闲的没事老往畅春园那边打听。
  她虽然没打算关着康熙一辈子,但自己屁股底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