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子书 > 耽美电子书 >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

第179章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第179章

小说: [综]慢穿之还是社会主义好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她一边死死地抓着马车中的小桌子,一边在丫头的伺候下狂吐酸水,被怼了半个月的观众们纷纷喜大普奔:
  “2333,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点想粉康熙。”
  “同想粉+ 1,毕竟宋宋天不怕地不怕,福晋小姐姐又心善,压根不能惩治主播这个小妖精; 能这么快就治治她; 又不至于伤筋动骨地,也只有他老人家效率最高了。”
  ……
  “同想粉+10086,替我出了这口恶气; 你们能想象到我花了一年工资,结果只看了主播津津有味地吃了半个月牛羊肉吗?她也不怕上火拉不下来。”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来来来,主播跟我念一遍。”
  “恶心,干呕,还头晕,目眩,都是怀上了的症状,宋宋还是别爆粗口了,注意点胎教。”
  “神**胎教,我们宋宋还是个青青白白地黄瓜大闺女呢!”
  “青青白白?脸色吗?是挺青白的,还有黄瓜大闺女是什么鬼?大**女孩吗?”
  “咦嘻嘻嘻嘻,楼上这些幸灾乐祸的行为实在是……干的好。”
  “二营长,把老子的意大利……面端给各位友军尝尝——by苦着脸一个月连一颗炮弹都送不出去,但送光了几千碗面条地李巨巨。”
  “哼,我四十米的大刀收起来可不容易了,友军们记得带好标识,避免误伤。”
  ……
  宋格格其实理解错了,康大大哪是赶着投胎,人家明明是用白条坑了科尔沁贵族,生怕人家反应过来追上来算账,才以大刀砍电线,一路火花带闪电的姿态带着儿子跟护卫军门跑路了。
  本来三个月的行程,不到一个月就回了京,等有人报大军还有一个时辰就要就城门的时候,留守的太子差点没把手上的茶盏淬了。
  他深怕自家皇阿玛觉得自己到了这么长时间还不亲自出来迎,是心生不满,带着留守的大臣们就匆匆忙忙地赶出去他。
  但带了这么多人回来,还成功地忽悠了人的康大大心情自然是极好的,他和颜悦色地当着群臣的面,将太子狠狠地夸了一通。
  这么一番诡异地操作,把已经许久没听过这么无脑夸的太子惊得魂飞魄散,等一路被牵到了承乾宫,他还是懵的,一个劲得往自己五弟脸上瞅。
  弄得一路随行的顾妩也挺无语,只能微笑着点点头示意太子稍安勿躁。
  但其实他心里也觉得康熙这千古一帝的人设崩的有点厉害。
  果然历史就是个小姑娘,由着胜利者的手随意涂抹。
  反正要是历史上谁说康熙这么睿智严厉的人不但喜欢在后宫用虫蛇吓妃嫔,还喜欢充当熊爸坑儿子,他多半多是不信的。
  要是再有人说一向体恤大臣,宽和待人的康大大既吝啬,又滑头,居然还厚着脸皮坑友军,那顾妩就打死不信了。
  但……
  刚开始康大大拔了营带着要回来的锡伯、卦尔察、达斡尔丁近两万兵撒腿就跑的时候,顾妩还以为是不是他逼科尔沁太狠了,人家这是举旗反了,康熙这才战略性撤退?
  他还想着情况实在太糟糕了,自己也能扔出个阵盘挡一挡呢!
  但等他们跑了快十里,科尔沁那帮贵族还一脸懵逼的时候。
  顾妩这才确定,他们着急忙慌地跑起来,就是因为康大大存心坑科尔沁——因为他连欠条都是等大军起营后才让人送过去的。
  然而不仅做了这事的康大大理直气壮,仿佛自己当初商议的时候就是这么说的。
  连一干大臣跟皇子阿哥们也丝毫没有觉得自家圣上/皇阿玛这事做的不够体面。
  面对顾妩的疑问,大阿哥还理所当然地问他:“不打白条,我们哪来的现银给科尔沁的王爷、台吉们?”
  最近费银子可是多了,皇阿玛连打仗都快打不起了,哪有闲钱拿出这么一大笔给科尔沁?
  那可是一百万两白银,又不是一两二两的,真要给出去,朝廷哪拿的出来?
  五弟莫不是脑子被门挤了?
  不对,最近他们住的都是帐篷,应该没有这个硬件才对,那就是骑马不小心被马踢了?
  “既然这事没错,那我们为啥悄悄地跑呢?”难道不是因为心虚。
  大阿哥用关爱智障的眼神摸了摸弟弟的光脑袋瓜:
  “那是因为科尔沁那帮王爷跟台吉们都傻啊!居然没有想到这么多银子皇阿玛压根没法带过来,这时候不跑,难道等着他们反应过来留我们兄弟一个做驸马吗?”
  皇阿玛带了这么多儿子来,万一人家使坏留下任意一个当人质就麻爪了,此时不跑更待何时?
  顾妩:“……”
  得,合着你们非但不觉得皇阿玛崩人设,还觉得他骗人的英姿一无既往地高大上对吧!
  也是他愚了,看多了康大大一本正经的样子,就真觉得他偶像包袱重。
  也不想想□□这么些年的作为,要是真这么要面子,鳌拜、吴三桂……他们也不会输那么惨,人家这才是老司机呢!
  被儿子腹诽了一路的康大大一进乾清宫,就志得意满地宣布:他带回来地锡伯、卦尔察、达斡尔丁一万四千四百五十八名兵丁,除了老弱病残者,一律编为牛录①,由蒙八旗转入满八旗。
  而且这些人不是分散开来,而是直接转入由皇帝直接掌握地上三旗里去。
  说到这里就要说说大清这满八旗的一些讲究了。
  □□哈赤为增兵建八旗,并分兵于各个旗主手里,而他树立了八旗准则后,他自身就统领着镶黄旗。
  后来经皇太极之手,顺治登基后,也继承了这一旗,所以清代的皇帝根本都归于镶黄旗,在名义上,镶黄旗也成了八旗之首,其他几旗依旧自掌。
  但这期间出了个特别厉害的多尔衮,他在世期间,除了镶黄、正黄、正红三旗没搞到手外,其他五旗并部分蒙、汉旗基本都控制住了。 
  而多尔衮死后,他手上的满五旗就都落到了孝庄的手上。
  但当时顺治嗝屁,康熙还小,辅政大臣们又步步紧逼,孝庄不得已就只好将除正黄、镶黄、正白旗(此乃多尔衮本旗)外的其他五旗都交了出去。
  一直到除了鳌拜,其他的辅政大臣也认了怂,这三旗就正式成了八旗中的上三旗。
  所以康熙这次把带回来的近两万兵丁直接编进了上三旗,可谓一石三鸟了。
  一来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为康熙直属的三旗,地位远远高于其他下五旗,这样一来,从科尔沁蒙古解放出的席北、卦尔察、打虎儿都作了比较妥善的安置。
  不仅可以帮让他们摆脱了蒙古王爷的奴役,又能充分地显示康熙的诚意。
  二来现在皇子们一个个长起来了,以康熙的打算,是想让他们掌管下五旗的,毕竟叔伯兄弟再亲近,也比不过亲儿子不是?
  与其放各个王爷们手里,每年还得好声好气地供着他们,当然不如使点手段,把兵权全要过来更舒坦。
  这一点你看看大福晋、日后的八福晋、九福晋、十福晋、十三福晋……她们家里不是旗主,就是左拐右拐也能扯上关系。
  可别以为□□的指婚都是乱指的,他如果喜欢哪个儿子,又认为这人虽然没能力承大位,但管理下五旗还是很有潜力地,就会给他们娶个旗主之女/孙女。
  这样既可以名正言顺的把自家儿子插那个旗去,等熬死岳父/祖父,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把他手底下的兵权收回来了。
  又能保证自己百年后,新君会因为兵权的缘故忌惮于他们,不要把自己曾经选给继位者的磨刀石都弄死,闹成手足相残的惨剧。
  但他又怕儿子能权势日盛,万一他们中有人联合起来蓄谋大位,那自己还真不见得能压得住。
  所以这时候让自己手里的上三旗远远超过下五旗的战斗力,就很有必要了。
  然而他想得有点远,毕竟现在下五旗还原封不动地掌握在人家手里。
  就是进展最快的大阿哥胤禔,也还处在削尖了脑袋往镶蓝旗挤呢!
  

    
第205章 清穿32
  然而康大大心里没有一点的ABCD数; 在他心里; 上三旗全是自己的; 而下五旗在不远的未来也即将是自己的儿子的。
  这压根就不是什么需要疑问的事。
  所以等圣旨刚一下去; 还没等其他的旗主起心思跟他哭穷要人呢。
  康熙就先下手为强,下旨禁止党同伐异之恶习。
  他这旨意一出; 不光本来打算套近乎给自己旗要几千健奴的旗主们蔫了; 连留在朝里斗得火热的□□跟大阿哥党也消停了。
  顾妩有时候觉得,以索额图跟明珠为首的两党就是两块红心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你看,太子未长成时,为了帝王平衡之术,康熙亲手扶持起了这两党; 那时候斗得那叫一个精彩。
  就顾妩一个刚上尚书房的小阿哥,每天也能不间断地听到两方互相攻讦的戏码,今儿个不是索额图指使人参倒明珠党一方大员,明儿个就是明珠党占了什么肥差事。
  康熙嘴上训斥得虽然凶,但内心里恐怕满意着呢!
  毕竟有对立的两党互相死盯着对方,那这些人里贪污受贿、懒散渎职的可能就不怎么大。
  毕竟自身禁不起查验的,以两党欲只置对方于死地的做派,不是被参丢官; 就是早发派宁古塔; 给披甲人为奴了。
  但随着太子跟大阿哥两人渐渐地大了,两党斗起来未免有些失了分寸。
  因为但凡能抓住对方一点缺点,那就都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事; 不牵扯到大阿哥跟太子头上,基本不可能罢休。
  对于儿控后期的□□,这能忍?
  况且这时康熙也渐渐地上了年龄,有点见不得朝臣们一心推一个儿子上位的行为。
  太子是储君,轻易动不得,所以正巧惹恼了康熙的明珠党就成了现成的鸡。
  这就是明珠党的一倒了。
  然而过了没多久,没了明珠党克制、又立了大功的索额图就又膨胀起来了,教唆太子结党营私还是轻地,凌普用那种方法敛财他未必也不知道。
  更甚者,“挑拨”太子对其他兄弟起戒心,与康熙不亲近也不是没有的事。
  再加上底下得皇子们纷纷大婚,四五阿哥一文一武也风头无限,太子私底下也可能有什么抱怨话让康熙知道了。
  为了敲打太子,他就又一次把大阿哥扶起来了。
  这一次死了儿子又树倒猢狲散的明珠学乖了,等闲不往皇子阿哥们的事情里掺和。
  但他不心动不代表没人心动,历来从龙之功都是最容易起家的,别说远的,就说本朝地索额图、明珠、佟家……满朝但凡是当初替康大大站队了的家族,哪一个不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
  而现在的皇子中,其他的还不成气候,能拼一把的也就大阿哥跟太子了。
  但他们两人中,从身份看来,一个占长、一个占嫡,大阿哥虽然没有太子这么尊贵,但以满人的传统,未必没有继位的可能。
  况且别看太子的名头占便宜,顶着储君的名头,现在是天然的优势,但等康熙病个一次,太子就知道自己带着的是个怎么样的催命符了。
  从康熙的器重来看,太子这么大年龄了也没有大婚,大阿哥却又一边往镶南旗奋斗,一点光明正大地领差事。
  这种情况下有的是人想赌一把。
  然而康大大并不care大臣们千回百转的心思,他第一次扶持党派,不过是怕索额图一家独大,才习惯性地搞平衡制约而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